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考试 > 法律硕士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2023年天津法律硕士联考考试考前冲刺卷

文档格式:DOCX| 10 页|大小 16.63KB|2023-02-10 发布|举报 | 版权申诉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3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1 / 1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2023年天津法律硕士联考考试考前冲刺卷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是____ A.咨询机构 B.立法机构 C.行政机构 D.司法机构 2.我国国家最高行政机关对行政法规所作的解释属于____ A.立法解释 B.行政解释 C.学理解释 D.司法解释 3.我国现行《宪法》明确规定的公民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的情况是____ A.见义勇为 B.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 C.有特殊贡献 D.现役军人 4.根据我国现行《宪法》规定,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____ A.享有选举权、丧失被选举权 B.丧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C.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仍可有条件地保留 D.是否丧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可由居住地的权力机关决定 5.近代以来,人们把法治的核心归结为____ A.司法独立 B.依法行政 C.保护人权 D.依法对国家权力的限制和制约 6.我国现行《宪法》规定,民族乡的人民代表大会可以依照法律规定的权限____ A.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 B.制定具有民族特点的政府规章 C.采取适合民族特点的集体措施 D.自行确定经济社会发展政策 7.蒙古、色目人犯奸盗诈伪案件,其管辖机构是____ A.刑部 B.宣政院 C.大宗正府 D.大理寺 8.下列选项中只能由国家所有的是____ A.森林 B.草原 C.矿藏 D.山岭 9.《保护人民财产令》是由____发布的法令。

    A.南京临时政府内务部 B.临时大总统 C.南京临时政府司法部 D.临时参议院 10.公民个人享有的参与____事务的权利,是国家权力属于人民的基石,也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石,它表明了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A.政治方面 B.经济方面 C.文化方面 D.政治与经济 11.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会公布的法律规定,在法院未设立之前,临时司法机构是____ A.国家保卫局 B.肃反委员会 C.裁判部 D.政治保卫局 12.录囚制度始于____ A.战国 B.汉 C.晋 D.唐 13.我国国家主席、副主席是由____选举产生的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全国人大 C.全国人大专门委员会 D.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 14.在抗日民主政权后期制定的各种宪法性文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____ A.《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B.《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 C.《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D.《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15.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行为属于____ A.刑事违法行为 B.行政违法行为 C.民事违法行为 D.违纪行为 16.《朝律》6篇的作者是____ A.萧何 B.赵禹 C.韩信 D.叔孙通 17.从发展趋势来看,由____负责保障宪法实施的体制,已日益受到许多国家的重视,并且有可能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体制之一。

    A.立法机关 B.司法机关 C.执政党 D.专门机关 18.元朝把人民分为四个等级,地位最高的是____ A.蒙古人 B.色目人 C.南人 D.汉人 19.我国现行《刑法》对溯及力问题采取的原则是____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20.清朝朝审审理的案件,主要是____ A.斩立决、绞立决的案件 B.流以上的案件 C.流以下的案件 D.斩监候、绞监候的案件 21.法律解释的方法有时是综合使用的,在通常情况下,最先使用的一个基本方法是____ A.历史解释的方法 B.体系解释的方法 C.目的解释的方法 D.文义解释的方法 22.西周时期对司法官规定了明确的刑事责任,即凡是“五罚不服,正于五过”其中把报私怨而枉法的称为____ A.惟官 B.惟来 C.惟内 D.惟反 23.西周法制的一个重要思想是____ A.恭行天罚 B.行刑重轻 C.明德慎罚 D.德主刑辅 24.隋朝《开皇律》的篇章体例主要依据____ A.北周律 B.北齐律 C.北魏律 D.晋律 25.强制男性犯人服修城墙、女性犯人服舂米的劳役,称为____ A.司寇、作如司寇 B.鬼薪、白粲 C.城旦舂 D.迁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多个符合题意) 1.下列表述中,不属于法与共产党政策区别的是____ A.两者的根本任务不同 B.两者表现形式不同 C.两者体现的意志不同 D.两者调整范围不同 2.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共性有____ A.都是统治阶级利益和意志的体现 B.都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C.其内容都主要取决于有利于统治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 D.都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3.我国《宪法》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____,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 A.生活环境 B.生态环境 C.生产环境 D.自然环境 4.依据我国《宪法》的规定,我国监督宪法实施的国家机关是____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最高人民法院 D.最高人民检察院 5.根据《选举法》的规定,下列关于推荐的代表候选人,表述错误的是____ A.全国或者地方各级人大代表候选人按照选区或者选举单位提名产生 B.各政党和各人民团体应当单独推荐代表候选人 C.选民或者代表5人以上联名,可以推荐代表候选人 D.接受推荐的代表候选人可以向选举委员会或者大会主席团提供个人身份、简历等基本情况 6.下列____属于公民的诉愿权。

    A.建议权 B.取得赔偿权 C.言论自由 D.批评权 7.下列____属于全国人大的辅助性工作机构 A.财政经济委员会 B.外事委员会 C.调查委员会 D.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 8.根据我国《宪法》规定,连续任职没有届数限制的是____ A.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 B.中央军委副主席 C.国务院各部部长 D.国务委员 9.根据我国《宪法》规定,____等自然资源,都属于国家所有,即全民所有;也可以由法律规定属于集体所有 A.水流 B.森林 C.山岭 D.荒地 10.关于唐朝刑法适用原则的表述,正确的有____ A.公罪从重,私罪从轻 B.类推制度就是指“轻其所轻,重其所重” C.犯“十恶”者,不适用“八议” D.共同犯罪,刑不累加 11.关于宋朝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有____ A.宋朝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法医学专著——《折狱龟鉴》 B.《名公书判清明集》是一部有关诉讼判决文书和官府公文的分类汇编 C.《宋刑统》是第一部采取“刑统”编纂方式的封建成文法典 D.推勘院是审理皇帝交办的大案要案的临时性司法机构 12.清朝制定的会典包括____ A.顺治会典 B.雍正会典 C.道光会典 D.光绪会典 13.关于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中华民国民法》的表述,正确的有____ A.《中华民国民法》的结构顺序是总则、物权、债、亲属、继承 B.《中华民国民法》体现了“国家本位”的立法原则 C.《中华民国民法》规定了地上权、永佃权和地役权 D.《中华民国民法》在婚姻制度上以约定财产制取代联合财产制 14.对于法治的基本原则,下列表述错误的有____ A.法律至上是法治作为一种治国方略最基本的要求,是法治区别于人治的根本标志,也是法治的首要条件,是法治中最基本的重要原则 B.“法律至上”首先意味着法律在整个社会规范体系中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其他任何社会规范都不能否定法的效力或与法相冲突。

    因此,如果道德规范与法律规范相冲突,道德规范必然无效 C.正当程序原则主要是针对国家公权力而言的,即国家机关在行使公权力时,应当按照公正的程序采取公正的方法进行因此,该原则只适用于执法和司法领域,而不适用于立法 D.程序正义虽然重要,但由于程序问题不涉及法律决定的具体内容,是否遵守一定程序,对于法律决定本身的效力上的正当性和权威性以及内容上的科学性、民主性和效率性并不会产生重要影响 15.法律出自国家,具有国家性,这是因为____ A.统治阶级的意志都体现为法律 B.法律是以国家的名义创制的 C.法律的适用范围是以国家主权为界限的 D.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为保证的 16.法律原则是一项重要的法的要素,具有一定的特点下列关于其特点的阐述正确的有____ A.法律原则能够在很长的时间和较大的范围对人们的行为起指导作用 B.法律原则覆盖的领域较法律规范广 C.法律原则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其确立需要较长的时间 D.法律原则分为政策性原则和公理性原则 17.何某与孙某签订了一份买卖合同,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发生纠纷。

    何某向律师许某咨询,许某认为根据合同法,孙某行为构成违约,如提起诉讼,有较大胜诉把握许某的分析体现了法的____ A.评价作用 B.教育作用 C.强制作用 D.预测作用 18.法与政治的关系是____ A.政治可以为法的发展提供条件和环境 B.法可以反映和实现一定阶级的政治要求 C.政治的内容不仅仅通过法来反映 D.法在反映政治内容时是一种一般的政治措施 19.下列有关法学的表述,不正确的有____ A.法学的研究对象是法的产生、发展及其规律 B.法学就其属性来说,既具有社会科学的性质,又具有人文科学的性质 C.从认识论的角度,法学可以分为立法学、法律解释学、法律社会学等 D.由于各国的法律具有较大的差异而且法律处在不断变动之中,因此法学不可能形成较为完整的知识体系,因而缺乏科学性 2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任务是____ A.祖国统一 B.政治协商 C.民主监督 D.参政议政 21.保障人权是宪政的____ A.出发点 B.根本目的 C.基本前提 D.基本内容 22.英国之所以产生并长期保持不成文宪法,主要决定于____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不彻底性 B.英国王室的强大 C.英国的工业革命 D.英国民众对不成文宪法形式的习惯和认同 23.从世界各国的宪政实践看,解释宪法的体制有____ A.国家元首解释 B.立法机关解释 C.司法机关解释 D.特设机关解释 24.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制定____ A.地方性法规 B.自治条例 C.单行条例 D.地方规章 25.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享有选举权的基本条件是____ A.具有中国国籍 B.年满18周岁 C.享有政治权利 D.无精神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hh思密达2
    资质:实名认证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