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考研政治考试模拟卷(8)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以及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是A.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B.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C.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D.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加可持续发展能力 2.某肉食加工厂与某养猪大户签订合同,约定以现行市场价格加上一定的价格预期涨幅购买该养猪大户饲养的优良种猪,并于一年后结付所有款项货币在这里执行的职能是A.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B.流通手段C.支付手段D.价值尺度和支付手段 3.2007年3月16日,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记者招待会上回答日本NHK电视台记者的提问中谈到中日关系时,引用了《管子·版法》中的一句话,“召远在修近,闭祸在除怨修:整治近:指国内闭:堵塞除怨:消除民怨)这句话体现的哲学道理是A.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B.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和源泉C.主要矛盾决定着事物的性质和方向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发展方向 4.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A.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B.社会主义荣辱观C.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5.垄断资本主义最根本的经济特征是A.垄断在经济生活中占统治地位B.金融资本和金融寡头的统治C.资本输出在经济生活中占重要地位D.国际垄断同盟在经济上瓜分世界 6.商品的本质因素是A.使用价值B.交换价值C.价值D.价格 7.决定社会经济制度更替的规律是A.价值规律B.竞争规律C.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D.剩余价值规律 8.确定社会主义初级阶级基本经济制度的理论依据是A.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B.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C.由社会主义性质和初级阶段国情决定的D.发展市场经济和对外开放的需要 9.某股份公司每份股票的票面额是100元,股东某年度可从股份公司每股份得股息10元,其时银行的利息率为5%,其每股股票的价格是A.100元B.150元C.200D.250元 10.产业资本划分为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的依据是资本各个部分A.在生产剩余价值过程中的作用不同B.价值周转方式不同C.在循环中的职能不同D.存在的物质形态不同 11.我国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A.发展对外贸易B.有效地利用外资C.开展对外技术交流D.实施“走出去”战略 12.下列工资属于国民收入初次分配的是A.甲家机关公务员的工资B.学校教师的工资C.工业企业职工的工资D.文艺工作者的工资 13.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获得的A.利润B.平均利润C.超额利润D.超过平均利润的高额利润 14.当剩余价值被看做全部预付资本的产物时,剩余价值就转化为A.利润B.平均利润C.超额利润D.垄断利润 15.劳动力商品的价值决定与其他商品不同的地方在于A.劳动力的价值由劳动时间决定B.劳动力的价值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C.劳动力的价值决定包括历史和道德因素D.劳动力的价值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 16.2006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本质要求是A.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B.又快又好发展C.又好又快发展D.速度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17.资本有机构成提高意味着在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重中A.不变资本的比重增大B.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的比例扩大C.可变资本的比重增大D.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按相同的比例下降 18.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是A.马克思主义B.新三民主义C.共产党员以个人名义加入国民党D.改组后的国民党成为民族资产阶级、无产阶级、农民阶级和小资产阶级的联盟 19.“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一诗句的哲学寓意是A.存在便是被感知B.事物的真面目是不可达到的C.真理是具体和多元的D.克服主观片面性才能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 20.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是A.社会和谐B.科学发展C.民族振兴D.祖国统一 2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实质是A.无产阶级领导的农民战争B.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C.农民起义D.工农武装割据 22.对当代世界经济政治秩序的评价,不同的价值主体不可能完全一致,甚至截然相反这种现象表明A.价值评价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B.价值评价是没有客观标准的评价C.价值评价是一种主观随意性的认识活动D.价值评价依主体的具体特点不同而不同 23.对货币转化为资本具有决定意义的是A.劳动力商品的供求B.劳动力商品的价值C.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D.劳动的价值或价格 24.实事求是的前提和内在要求是A.尊重事实B.与时俱进C.尊重实践D.解放思想 25.“只有忠实于事实,才能忠实于真理”(周恩来)这一观点的哲学寓意是A.真理就是事实B.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C.事实是本质,真理是现象D.事实与真理都是社会存在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多个符合题意) 1.决定着人民解放军的性质和方向,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的根本原则是A.坚持军队现代化B.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C.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D.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2.中国的“五行”学派认为,世界的本原是金、木、水、火、土,“五行”相生相克,衍生万事万物这种观点A.是一种多元论的观点,否认了世界的统一性B.和古代的辩证法朴素地结合C.带有很大的猜测性,折射着古代具体科学的不完善D.不能在历史观中坚持唯物主义 3.毛泽东曾用“一穷二白”来形容中国国情,指的是中国A.人口多B.底子薄C.科学技术水平低D.经济落后 4.在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属于社会主义的因素有A.国营经济B.合作社经济C.国家资本主义经济D.工人阶级的领导权 5.在下列事物中,属于生产关系范畴的是A.商品B.国家政权C.资本D.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工人的生活水平有不断提高的趋势A.这意味着劳动力价值不再存在着降低的因素,因而必要劳动时间不再缩短,相对剩余价值不再存在B.这意味着工人的经济地位不再下降而是上升C.这服从于资本家进行再生产追求剩余价值的需要D.这是社会进步的因素、道德的因素所起的作用 7.在生物进化中,存在着自然选择与人工选择两种形式。
自然选择不需要人的介入,人工选择则是根据人的需要培育新品种譬如乳用牛的培育过程是这样的:产乳多的个体得到保留,产乳少的被淘汰,接下来,产乳更多的个体得到保留,产乳较少的被淘汰……久而久之,形成乳用牛类型,由此而论A.生物的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之规律的体现,人工选择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否定了生物进化的规律B.人工选择体现着人的某种目的,但这种目的的实现是以遵循生物进化之规律为前提的C.人工选择必须利用物种有益于人类的某种变异,但这种变异如果不借助于遗传,不可能巩固下来,这说明遗传和变异作为一对矛盾既对立又统一D.人工选择是实现变自在自然为人化自然的途径之一 8.对于农业资本家来说A.租种优等地获利水平最高,因为优等地劳动生产率高,可以创造出比中等地、劣等地更多的超额利润B.租种优等地既可获得平均利润,又可获得超额利润:租种中等地只能获得平均利润;租种劣等地的获利水平低于平均利润率C.无论租种优等地、中等地、劣等地,其获利水平都相当于平均利润率D.租劣等地不需缴纳级差地租,但需缴纳绝对地租;租优等地、中等地既要缴纳级差地租,又要缴纳绝对地租 9.资本主义再生产A.既是简单再生产,又是扩大再生产B.既是物质资料的再生产,又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再生产C.既再生产出资本家,又再生产出雇佣工人D.既要再生产出使用价值,又要实现价值的增殖 10.A、B公司都是生产鞋的。
他们听说赤道附近有个岛,便想在那里开辟市场,于是,把推销员派到了岛上A公司的推销员到岛上后,看到岛上居民全都打着赤脚,心里便凉了半截,给公司写报告道:“那里没有人穿鞋,根本不可能建起鞋的市场B公司的推销员到岛上后,则心花怒放,给公司写报告道:“那里没有人穿鞋,所以鞋的销售潜力极大,能够建起极好的市场这段材料表明A.人的认识结构不同,对同一客体可以得出不同的认识B.孤立地静止地看问题与联系地发展地看问题,往往是人们对同一事物做出消极的看法与积极的看法的认识根源C.不可能的东西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变成现实D.只要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世界就能获得成功 11.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必须A.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坚持正确政治方向C.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D.以增强党和国家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 12.2007年10月15日,胡锦涛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改革开放是A.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B.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C.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D.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 13.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两个基本特点是A.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B.主要斗争形式是进行长期的革命战争C.先取农村,后占城市D.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 14.坚持以人为本,要A.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B.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C.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15.在现代经济中,“物以稀为贵”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现象。
对这一现象的正确理解是A.“物以稀为贵”违背了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价值、价值决定价格这一价值规律的基本要求B.“物以稀为贵”反映了供求关系对商品价格的影响C.从长远来看,“物”的“衡有”状况会得到缓解,“物”的价格会与价值相符D.“物以稀为贵”表明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 16.发展现代农业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是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农村工作的必然要求推进现代农业建设,是A.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的基本途径B.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重要举措C.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产业基础D.国家昌盛、社会安定的重要保证 17.中国的统一战线是在中国革命过程中形成、发展和壮大的,在不同革命阶段里,它有着不同的任务、内容和特点其中有民族资产阶级参加的统一战线是A.爱国民主统一战线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C.工农民主统一战线D.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18.影响预付资本总周转速度的主要因素有A.资本有机构成的高低B.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本身的周转速度C.生产资本中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比例D.生产资本中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比例 19.资本循环和资本周转都是资本运动的形式。
与资本循环相比,资本周转考察的角度和目的是A.资本运动连续性的条件问题B.制约资本周转速度的因素C.生产资本的构成问题D.资本周转速度对商品生产和价值增殖的影响 20.新民主主义的经济纲领强调保护民族工商业,其具体保护的对象是A.地主和富农经营的工商业B.四人家族经营的工商业C.民族资产阶级经营的工商业D.外国资本家经营的工商业 21.据统计,截至2006年11月底,中国境内证券交易所的融资总额达450亿美元A股市场总市值11月底超过7690亿美元,成为世界前15大股票市场股票是A.股东的人股凭证B.只能买进,不能卖出C.到期付息,偿还本金D.一种集资手段 22.“人的本质不是单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说明A.人的本质不是先天的,而是在社会实践中形成的B.人的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C.人的本质不是不变的,而是变化的;在社会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人具有不同的本质D.人的社会属性属于人性范围,人的自然属性则不属于人性范围 23.2007年3月5日,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2007年政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任务是A.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B.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C.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D.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 24.“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和而不同所蕴含的深刻哲理是A.“不同”是指物质世界的多样性和差异性B.“和”是指不同事物相辅相成、共生共长C.“和而不同”的实质是强调矛盾的统一和均衡D.不同事物不存在对立和竞争 25.“真理和谬误在一定条件下能互相转化”,这说明A.真理就是谬误,谬误就是真理,两者没有绝对的界限B.真理与谬误在同一范围内可以互相转化C.真理超出自己适用的范围会转化为谬误D.谬误回归适合的范围会转化为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