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单元整合同步ppt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2020/9/21,#,主题整合,视野拓展,知识导图,单元整合,单元整合,2020-2021学年新教材高中历史第三单元商业贸易与日常生活单元整合同步ppt课件新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古代中国商业贸易发展历程的特点及成因,1,.,发展历程特点,:,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曲线可谓三波多折1),三波指经历了战国秦汉、唐宋和明清三次发展高潮2),多折指魏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等战乱时期,商业受到挫折,从原有的高峰跌落甚至出现衰竭2,.,三波多折的原因,(1),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商业繁荣与发展的基础2),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是商业发展的客观前提3),受政府主导,(,重农抑商、专卖制度等,),下的市场开放程度低等主观因素限制4),交换媒介形式,(,即货币的形式,),与交通运输水平等客观条件的限制一、古代中国商业贸易发展历程的特点及成因,对应训练,1,下表中对历史概念解释正确的是,(,),A,闭关锁国,清朝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使中国与世隔绝,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B,重农抑商,自战国以来的一种经济指导思想,其主要内容是政府鼓励和奖励发展农业生产,禁止百姓从事商业活动,C,朝贡贸易,自秦以来中外贸易的唯一形式,其主要特征是外国朝贡与中外贸易相伴进行,中国人大量输出商品换取巨额税收,D,盐铁专,卖制度,封建国家为了维护正常的市场秩序而采取的经济政策,答案,A,对应训练1下表中对历史概念解释正确的是()A闭关锁国,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概念的掌握,旨在考查知识运用的能力。
闭关锁国政策严格限制外商来华贸易,起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使中国与世隔绝,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A,项正确,;,重农抑商中的,“,抑商,”,是抑制商业的发展,而不是,“,禁止百姓从事商业活动,”,B,项错误,;C,项中,“,唯一,”,的表述过于绝对,故排除,;,盐铁专卖制度是封建国家为了增加财政收入,压制商业发展而采取的政策,D,项错误解析本题考查对历史概念的掌握,旨在考查知识运用的能力闭关锁,二、世界金融创新,1,.,金融创新的历程,(1),公元前,18,世纪,在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中提出了债权债务等金融活动2),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出现了类似银行的商业机构3)16,世纪,威尼斯和热那亚的商人创立了银行4)17,世纪初,汇票、股票等产生荷兰成立东印度公司,通过发行股票成立股份制公司,给世界带来巨大影响17,世纪后,伦敦证券交易所成为国际证券交易中心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美国主导下建立了布雷顿森林体系,成为很长一段时间的金融体制支柱6)2002,年,欧元启动,成为仅次于美元的国际货币7),虚拟货币如信用卡和互联网金融在当今流行二、世界金融创新,2,.,金融创新的影响,(1),积极,:,推动了经济发展尤其是商业贸易的繁荣。
2),局限,:,金融衍生品使金融危机的风险不断上升2.金融创新的影响,对应训练,2,英国在,18,世纪就形成了商业信贷网,从,18,世纪下半叶就开始广泛使用银行券、信用券、汇票、支票等支付手段,并办理票据贴现等业务这种做法,(,),A.,促进了资本的原始积累,B.,导致了金融业的混乱,C.,加重了对殖民地的依赖,D.,适应了经济发展需要,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中,“18,世纪下半叶,”“,广泛使用银行券、信用券、汇票、支票等支付手段,并办理票据贴现等业务,”,等信息可知,该时期为英国工业革命兴起时期,金融业的发展适应了工业革命时期经济发展的需要,故,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商业支付手段,A,项错误,;,材料主要反映的是英国的资本市场为当时经济活动提供了金融服务,没有体现导致了金融业的混乱和英国对殖民地依赖的内容,故排除,B,、,C,两项对应训练2英国在18世纪就形成了商业信贷网,从18世纪下半叶,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1,.,经济全球化历程,近代以来,经济全球化经历了曲折发展的历程,但是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必将对人类历史进程继续产生重大影响1),新航路开辟和早期殖民扩张,使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开启了早期经济全球化进程。
2),工业革命后,在商品输出的巨大威力下,世界上许多国家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3)20,世纪初,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展,列强大量输出资本,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世界市场最终形成4)20,世纪初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伴随着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危机,恶劣的国际环境和各国的贸易保护主义政策,使经济全球化陷入停滞三、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历程,(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随着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等的签订与实施,经济全球化向体系化、制度化的方向发展但是由于两大阵营的对峙和社会主义普遍实行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全球化更多体现为,“,半截子,”,全球化6),随着两极格局的解体和新科技革命的不断进步,加上市场经济体制在全世界的普遍确立,经济全球化呈现加速发展的趋势7),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是不可逆转的历史趋势,但是全球化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反全球化,”“,逆全球化,”,也呈现抬头趋势5)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推动下,随着关,2,.,经济全球化与中国,(1),早期全球化时期,中国既是全球化的,“,受害者,”,也是,“,受益者,”,新航路开辟后,列强对外侵略扩张,侵略中国的澳门和台湾,严重损害了中国主权,但大量白银也流入中国,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发展。
两次工业革命期间,中国逐渐成为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附庸2),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两极格局的对峙,西方对华采取封锁政策,加上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中国基本上游离于经济全球化之外,错失了发展的良好机遇2.经济全球化与中国,(3),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入世贸组织,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快速腾飞这一时期经济全球化也给中国的经济主权和部分产业带来了严重的挑战与冲击4)21,世纪以来,随着中国国力的增强,加之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中国积极提出全球化的中国方案如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积极引领全球化,为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3)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积极融入经济全球化,实行社会主义市场,对应训练,3,“,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中开始崛起的,;,大英帝国是从全球化中崛起的,也是在全球化中衰落的,;,眼下的美国,虽然一直是全球化最大的获益国,却呈现冷淡全球化的倾向,因为美国开始感受到代价,”,这段话旨在说明全球化,(,),A.,给中国带来了巨大利益,B.,导致英美两国走向衰落,C.,对各国都是机遇与挑战并存,D.,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中国和英国都曾在全球化中崛起和衰落,就连在全球化中获益最大的美国也感受到了全球化的代价,这旨在说明全球化对各国都是机遇和挑战,故,C,项正确。
对应训练3“传统的中国是被全球化击败的,却也是从全球化中开始,1,.,从家国情怀等角度认识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与文明交流,【学术情境】,杨晓璐在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综述一文中认为,:,回溯中国古代对外贸易几千年的历史,我们从中可以深刻领悟到只有对外开放,对外经济文化交流,才能促进社会进步,闭关锁国只能造成国家、民族的落后,正所谓,“,开放国兴,闭关国衰,”,国与国之间应加强联系、互相学习、互相促进这是世界历史发展的趋势,适应历史发展趋势而行者存,逆历史发展趋势而行者亡,;,政治稳定、经济繁荣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条件,;,和平友好交往是我国人民同外国交流的主流,从古至今我国人民都是爱好和平、崇尚友好的只有保持健康积极友好的往来,才能真正促进国与国之间的不断发展,才能在对外贸易中获得先机,最终将国家打造成对外贸易大国,继而使经济利益与社会利益、国家利益并存1.从家国情怀等角度认识中国古代对外贸易与文明交流,对应训练,1,下面是宋朝市舶司的收入变化情况表此表反映了宋朝,(,),A.,对外贸易量呈下降趋势,B.,外贸税收成为国家的主要收入,C.,海上丝绸之路兴盛,D.,与各国之间贸易往来逐渐减少,年代,市舶司收入,(,缗,),宋初,(998,年,),80,万,宋高宗渡江初年,(1129,年,),200,万,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1159,年,),200,万,(,两浙、闽,),对应训练1下面是宋朝市舶司的收入变化情况表。
此表反映了宋朝(,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宋朝的海外贸易,旨在考查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市舶司是两宋时期政府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由材料信息可知,宋朝市舶司的收入呈上升趋势,这反映了宋朝海上丝绸之路的兴盛,故选,C,项从市舶司收入看,对外贸易量应呈上升趋势,A,项错误,;,材料没有与其他税收的比较,无法得出,B,项,故错误,;,从材料看,宋朝与各国之间贸易往来应是增多了,D,项错误答案C,2,.,从唯物史观等角度认识世界市场,【学术情境】,黄瑾在世界市场与全球化,马克思对世界市场的研究给我们的启示一文中认为,:,世界市场是指作为人类历史基础的生产和交换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它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互作用形成的普遍联系世界市场总体是一个历史范畴,有着自己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进程只有人类进入资本主义时代,才产生出世界市场总体借以形成和发展的内在条件和根据,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本身则成为迅速发展生产力并且创造同这种生产力相适应的世界市场以及世界市场总体的历史手段世界市场空间的扩张虽然使资本的矛盾获得某种程度的缓和,但同时也加剧了世界市场危机爆发的可能性2.从唯物史观等角度认识世界市场,对应训练,2,19,世纪末在英国发生的经济危机,使英国各处殖民地都遭到了严重打击,1929,年纽约行情的剧变,转眼便波及斯德哥尔摩、敖德萨、新加坡等地,商品积压、市场紧缩竟像瘟疫般漂洋过海传播到最遥远的城市和农村。
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美英两国先后成为世界经济霸主,B.,英美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C.,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殖民扩张,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对应训练219世纪末在英国发生的经济危机,使英国各处殖民地都,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旨在考查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材料反映了,19,世纪末在英国发生的经济危机,使英属各处殖民地深受打击,;1929,年从美国纽约开始的经济危机,迅速波及欧亚等地并造成商品积压、市场紧缩等问题,并蔓延到最遥远的城市和农村上述现象的根源在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并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故,D,项正确,;A,、,B,、,C,三项均不符合,“,根源,”,的题意要求,故排除答案D,3,.,从历史解释等角度认识经济全球化与两次世界大战的关系,【学术情境】,叶江在全球化市场与当代国际政治走势一文中认为,:,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中,商品与服务是按相对价格进行交换的,买卖双方通过自由交换,使相同商品的价格能方便而迅速地趋于相等在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生产领域是以民族国家为主体的,而当时世界市场的运行则主要在贸易领域,资本主义民族国家对世界市场的分割日益加剧,以致最终,“,导演,”,出第一次世界大战,而第二次世界大战在很大程度上也是资本主义民族国家与世界市场矛盾的不可调和所造成。
3.从历史解释等角度认识经济全球化与两次世界大战的关系,对应训练,3,20,世纪初出现了四个新的世界性大国或准大国,:,首先是欧洲的德国和俄国,其次是北美的美国和东亚的日本对于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而言,除了俄国以外,这几个新兴大国可以说都是,“,暴发式,”,的崛起,而以美国尤甚新兴大国同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展开了对世界市场的疯狂争夺上述局面,(,),A.,源于各国经济管理方式的不同,B.,受第一次工业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