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图纸/图集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甜瓜种植技术

文档格式:PPT| 41 页|大小 2.83MB|2024-12-13 发布|举报 | 版权申诉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4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甜瓜种植技术,王艳娟,2016.5.20,一、甜瓜简介,二、甜瓜对环境的要求,三、甜瓜的施肥技术,四、甜瓜的基本病虫害及其防治,1,、甜瓜外形介绍,一年生蔓性植物果实香甜,富含醣、淀粉,还有少量蛋白质、矿物质及其他维生素以鲜食为主,也可制作果干、果脯、果汁、果酱及腌渍品等一、甜瓜简介,甜瓜一般分于,薄皮甜瓜,和,厚皮甜瓜,两种类型薄皮甜瓜又称中国甜瓜,薄皮、肉脆、瓜小单瓜重0.3-1.0千克,品种有山东益都银瓜、白沙蜜、龙甜1号、黄金瓜、八里香、盛开花等厚皮甜瓜有黄皮、白皮、绿皮、花皮、网纹皮等类型,其皮厚、皮硬、瓜大、单瓜重1.0-2.0千克,耐储藏、耐运输著名品种有新疆哈密瓜,兰州的白兰瓜薄皮甜瓜,厚皮甜瓜,2,、形态特征:,1,、,根系发达,主根入土深度可达,60,厘米,但主要根群分布在,15-28,厘米的土层内,应浅施肥根易栓化(植物细胞壁次生壁加厚,细胞层数增多,产生发达木栓层的现象,),受伤后不易恢复,适于直播,若育苗移栽应把籽直接播在营养钵内。

    2,、,茎中空,机械组织发育差,,6-7,叶的匍伏生长,分枝能力强,应严格整枝叶单叶、互生近加圆形或心脏形,有缺壳,叶面有茸毛,属抗旱叶型3,、,花为雌雄花同株,虫媒花,雄花是单性花,雌花大多为具雄蕊和雌蕊的两性花,也称为结实花雄花在主蔓第,3-5,节开始发生,雌花发育较晚而在侧枝上第,1-2,节就着生雌花栽培上要早摘心,促进侧蔓形成提早结果果实:形状、大小、色泽因品种不同而异形状有圆形、梨形、筒形等颜色有白色、绿色、枯黄等种子比黄瓜种子小,千粒重,15-20,克二、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温度:甜瓜属高温长日照作物,整个生育期里都需较高的温度,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15,最适25-35,,根系生长最低8,最高40根毛发生最低14生育期最适25-28,18以下生长缓慢,易形成畸型瓜,2,、光照,:甜瓜喜充足的光照,生育期里每日需要,10-12,小时的日照时数光照不足,植株生长细弱,品质下降,易发生病害3,、水分:,甜瓜根系发达,能利用土壤中的水分,比较耐旱,不耐涝适宜的土壤湿度为,60%,但坐瓜后,土壤水分不足,会影响瓜的产量和品质4,、土壤:,甜瓜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但以土层深厚,通透盘性好的冲积砂土或壤土为宜。

    三、施肥技术,1 需肥特点,甜瓜需肥量大,对养分吸收以幼苗期吸肥最少,开花后氮、磷、钾吸收量逐渐增加,氮、钾吸收高峰在坐果后1617 d,坐果后2627 d就急剧下降磷、钙吸收高峰在坐果后2627 d,并延续至果实成熟开花到果实膨大末期的1个月左右时间内,是甜瓜吸收矿质养分最多的时期,也是肥料的最大效率期钙和硼不仅影响果实糖分含量,而且影响果实外观,钙不足时,果实表面网纹粗糙,泛白,缺硼时果肉易出现褐色斑点甜瓜为忌氯作物,不宜施用氯化铵、氯化钾等肥料2,、露地甜瓜施肥:,甜瓜要求在生育期内氮、磷、钾肥持续不断地供应对氮、磷、钾三要素吸收的比例约为2:l:37,每生产1 000kg甜瓜,需吸收氮2535 kg,磷l-317kg,钾4468 kg结果期吸肥量最大氮、钾肥的吸收高峰在坐瓜后1617 d,磷肥的吸收高峰略晚些在生育初期施氮过多,会引起化瓜,在果实近成熟时施氮过多,又会影响糖分的增加,因此氮肥应以长效、缓效肥为主磷肥和钾肥对于增进果实品质、提早成熟有重要作用,结瓜期要增施磷、钾肥甜瓜对钙、镁、硼等元素反应敏感,应酌情施用在连作地块,要考虑微量元素的施用肥料种类应以富含磷、钾的优质有机肥为主。

    以基施为主基肥均在耕翻整地时施入,施用量均占总施肥量的1323,每亩施优质农家肥2 5003 000kg,细肥如人粪500-1 000 kg采用沟施或穴施集中施用另外基施过磷酸钙效果较好,一般亩施2550kg追肥一般亩施硫铵或冲施肥50100 kg苗期、摘心后各1次,结瓜期再追是13次粪料种类可使用人粪尿等速效性肥料,加水35倍稀释后泼浇3,、保护地内甜瓜施肥,保护地内除基肥施用外,可以在瓜坐稳(鸡蛋大)时,结合暗沟浇水,随水追氮肥和磷酸二氢钾,每亩施氮肥20 kg,磷酸二氢钾20kg若以地膜覆盖,植株前期生长较快,需水肥较多,可以在基肥中增加一些化肥,如氮肥10kg,磷肥40kg,条施或撒施保护地内种植甜瓜产值较高,适当增加投入是切实可行的为提高早期产量,可以在第2片真叶和第4片真叶时各喷1次乙烯利,浓度为100 mlL,这样有助于增加雌花和平均单瓜重,而且还可以增加果肉厚度,提高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的含量早春保护地内为提高头茬瓜的坐瓜率,可以在雌花开放或将要开放时,用25 gkg坐瓜灵均匀喷布瓜胎当幼瓜鸡蛋大时,再用15mlkg赤霉素涂抹瓜柄1次,可促幼果生长在果实基本长足后,用5001 000mgkg乙烯利喷洒果实表面,可以提早采收,不影响风味。

    薄皮甜瓜,1、基肥:每亩农家肥若干(8000kg)饼肥100kg,有机肥3袋(整个生长期需肥量1000kg,甜瓜需氮3.5kg、磷1.7kg、钾6.8kg)基肥占60%-70%2、追肥:开花至果实膨大末期1个月吸收矿物质最多,伸蔓期追N、P,果实膨大期追N、P、K3、钙肥:成熟期土壤PH(酸碱度)6.5-7,根施Ca肥加页面喷施Ca肥厚皮甜瓜,N、P、K=30:15:55,A、土壤:优质的壤土,有机质含量高,土壤通透性好B、水分:耐旱不耐涝前旱后湿,苗期少水,申蔓后特别是甜瓜鸡蛋大小时及以后,不可缺水成熟前5-7天水要少地要干C、温度:苗期,夜间18度,不得低于15度四、主要病虫害的防治,1,、甜瓜白粉病,症状,:发病初期,在叶面出现白色小粉斑,逐渐扩大并连片,直至布满整个叶片,影响叶片光合作用,导致叶片枯死病原,:病原菌为子囊菌亚门两个属的,真菌,:即白粉菌属的,二孢白粉菌,和单丝壳属的,单丝壳白粉菌,发病规律,:,病菌产生分生孢子,适温1530,,相对,湿度80%以上,,气湿升高,湿度适宜,,上午6时至下午3时有微风适于孢子飞散,尤以中午至下午3时最适分生孢子发芽和侵入适宜相对湿度9095%,无水或低湿虽可发芽侵入,但发芽率明显降低。

    白粉病在1025均可发生,能否流行,取决于湿度和寄主的长势2,、甜瓜霜霉病,症状,:,苗期染病,,子叶上产生水浸状小斑点,后扩展成褐色病斑,湿度大时叶背面长出灰紫色霉层成株染病,,叶面上产生浅黄色病斑,沿叶脉扩展呈多角形清晨叶面上有结露或吐水时,病斑呈水浸状,后期病斑变成浅褐色或黄褐色多角形斑在连续降雨条件下,病斑迅速扩展或融合成大斑块,导致叶片上卷或干枯,下部叶片全部干枯,有时仅剩下生长点附近几片绿叶病原,:古巴假霜霉菌真菌性病害,发病规律,:,甜瓜霜霉病多始于近根部的叶片,病菌,5,6,月在棚室黄瓜上繁殖,后传染到露地黄瓜上,,7,8,月经风雨传播到甜瓜上引致发病相对湿度高于,83%,,病部可产生大量孢子囊,条件适宜经,3,4,天即又产生新病斑,长出的孢子囊又进行再侵染病菌萌发和侵入对湿度条件要求高,叶片有水滴或水膜时,病菌才能侵入症状,:发病初期,植株叶片从基部向顶端逐渐萎蔫,中午明显,开始早晚可以恢复,几天后植株全部叶片萎蔫下垂,不再恢复;茎蔓基部稍缢缩,表皮粗糙,常有纵裂;潮湿时根茎部呈水渍状腐烂,表面常产生白色或粉红色霉状物病株根变褐色,易拔起,皮层与木质部易剥离,维管束变褐色。

    发病高峰期在植株开花至坐果期3,、甜瓜枯萎病,病原,:侵染甜瓜的主要致病菌是,甜瓜尖镰孢菌,,属半知菌亚门、,镰孢,(,霉,),属真菌,发病规律,:病菌在适宜时通过根部伤口或从根尖侵入,土温,15-20,,甜瓜根系生长不良,伤口难于愈合时病菌容易侵入,连茬种植,病菌连续积累病情较重土壤偏酸、土质黏重、地势低洼积水和施用未腐熟肥料及地下害虫多等都有利于发病4,、甜瓜炭疽病,症状,:此病在甜瓜全生育期都可发生,叶片、茎蔓、叶柄和果实均受侵染幼苗染病,真叶或子叶上形成近圆形黄褐色至红褐色坏死斑,边缘有时有晕圈,幼茎基部常出现水渍状坏死斑成株期染病,叶片病斑因品种呈近圆形至不规则形,黄褐色,边缘水渍状,有时亦有晕圈,后期病斑易破裂茎和叶柄染病,病斑椭圆至长圆形稍凹陷,浅黄褐色果实染病,病部凹陷开裂,后期产生粉红色黏稠物,即病菌分生孢子病原,:葫芦科刺盘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发病规律,:病菌主要以菌丝或拟菌核随病残体在土壤内越冬,菌丝也可附着在种子上越冬条件适宜时菌丝直接侵入子叶引起发病,多数情况下病菌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雨水或浇水传播,形成初侵染发病后病部产生分生孢子进行重复侵染发病适宜温度,2227,,适宜湿度,85,-98,。

    症状,:主要为害瓜蔓,叶和果实也会受害病蔓开始在,近节部呈淡黄色,油浸状斑,稍凹陷,病斑椭圆形至棱形,病部龟裂,并分泌黄褐色胶状物,干燥后呈红褐色或黑色块状生长后期病部逐渐干枯,凹陷,呈灰白色,表面散生黑色小点,,即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叶片上,病斑黑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其上有不很明显的同心轮纹,叶缘老病斑上有小黑点,病叶干枯呈星状破裂果实上,初期产生水渍状病斑,中央变褐色枯死斑,呈星状开裂,引起瓜腐烂蔓枯病与枯萎病不同之处是病势发展缓慢,维管束不变色5,、甜瓜蔓枯病,发病规律,:病菌以分生孢子器和子囊壳在病残体上、土壤里越冬种子表面也能带菌次年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借助气流、雨水传播病原菌可以从茎的节间、叶和叶缘水孔及伤口侵入高温高湿、叶蔓茂密、通风不良、缺肥植株生长弱有利发病;重茬地、低洼地发病重,施肥和整蔓造成伤口病菌易侵染病原,:有性世代为甜瓜球腔菌,,属子囊菌亚门,球腔菌;无性世代为黄瓜壳二孢菌,,属半知菌亚门,壳二孢属甜瓜疫病,症状:,在幼苗期,根部首先出现绿色水渍斑点,随后开始扩大,色泽有绿色变为深褐色,最终导致整株根部腐烂、萎蔫茎基部呈暗绿色水渍状斑点,病部渐渐缢缩软腐,呈暗褐色患病部叶片萎蔫,不久全株萎蔫枯死,病株维管束不变色。

    叶片受害产生圆形或不规则形水渍状大病斑,扩展速度快,边缘不明显,干燥时呈,叶脆瓜部受害是,首先也是产生绿色水渍状斑点,随后扩大,果面软腐凹陷,潮湿时,病部表面长出稀疏的白色霉状物即孢子囊和孢囊梗病原:属鞭毛菌亚门、甜瓜疫霉属真菌果实发病腐烂有发出腥臭气味发生环境及传播途径,病菌发病适温2830,相对湿度85以上属高温高湿当旬平均气温23时开始发病病菌以菌丝体、卵孢子等随病残体在土壤或粪肥中越冬,成为第二年主要初次侵染源,种子带菌率较低翌年条件适宜孢子萌发长出芽管,直接穿透寄主表皮侵入体内,在田间靠风、雨、灌溉水及土地耕作传播;寄主发病后,孢子囊及游动孢子借气流、雨水传播,进行重复侵染,使病害迅速蔓延甜瓜果腐病,症状:,果腐病主要危害花和幼瓜发病后花器枯萎,有时呈湿腐状,上生一层白霉,,梗端着生头状黑色抱子,扩展后蔓延到幼果,引起果腐水浸状斑、褐色至深褐色、大小153厘米,深约15厘米病情扩展后内部开始腐烂,病组织白色或玫瑰色,,湿度大或贮运中,病部长出白色至粉红色霉,即病原菌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造成花器枯萎,湿度大时呈湿腐状,病原:,粉红镰孢,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发生环境及传播途径,病菌在土壤中越冬,翌年果实与土壤接触,遇有适宜发病条件即可引起发病,一般高温多雨季节或湿度大发病重。

    在2328发病最旺谢 谢,。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方特神画
    资质:实名认证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