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心理学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教师心理

文档格式:PPTX| 36 页|大小 298.67KB|2024-04-08 发布|举报 | 版权申诉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3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会计学1教师心理教师心理教师的角色和特征1教师的专业品质2师生互动3教师的成长与培养教师职业倦怠45第1页/共36页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第一节 教师的角色与特征教师的角色与特征教师的角色与特征教师的角色与特征0102教师的角色教师的角色教师的角色教师的角色教师的特征教师的特征第2页/共36页第一节第一节 教师的角色与特征教师的角色与特征(一)传统角色(一)传统角色(一)传统角色(一)传统角色封建社会,信奉封建社会,信奉封建社会,信奉封建社会,信奉“师师师师道尊严道尊严道尊严道尊严”,教师只扮,教师只扮,教师只扮,教师只扮演一种角色演一种角色演一种角色演一种角色“传传传传道、授业、解惑道、授业、解惑道、授业、解惑道、授业、解惑”,因而不存在学生是,因而不存在学生是,因而不存在学生是,因而不存在学生是否喜欢教师的问题否喜欢教师的问题否喜欢教师的问题否喜欢教师的问题角色是指个人在角色是指个人在角色是指个人在角色是指个人在社会关系中的特社会关系中的特社会关系中的特社会关系中的特定位置和与之相定位置和与之相定位置和与之相定位置和与之相适应的行为模式,适应的行为模式,适应的行为模式,适应的行为模式,它反应了社会赋它反应了社会赋它反应了社会赋它反应了社会赋予个人的身份和予个人的身份和予个人的身份和予个人的身份和责任。

    责任二)现代角色(二)现代角色(二)现代角色(二)现代角色1.1.设计者设计者设计者设计者2.2.信息源信息源信息源信息源3.3.指导者和促进指导者和促进指导者和促进指导者和促进者者者者4.4.组织者和管理组织者和管理组织者和管理组织者和管理者者者者5.5.平等中的首席平等中的首席平等中的首席平等中的首席6.6.反思者和研究反思者和研究反思者和研究反思者和研究者者者者7.7.终身学习者终身学习者终身学习者终身学习者一、教师的角色一、教师的角色一、教师的角色一、教师的角色第3页/共36页当代教师的新角色当代教师的新角色当代教师的新角色当代教师的新角色n n1 1 1 1、设计者(教学中)、设计者(教学中)、设计者(教学中)、设计者(教学中)n n主要回答三个问题:主要回答三个问题:n n 我们要到哪里去?(教学目标是什么?)我们要到哪里去?(教学目标是什么?)n n 怎样才能到那里去?(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怎样才能到那里去?(选择什么样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n n 怎样知道是否已经到达了目的地?(选择什么测验手段?)怎样知道是否已经到达了目的地?(选择什么测验手段?)第4页/共36页n n2 2 2 2、信息源、信息源、信息源、信息源n n两侧含义:两侧含义:n n教师在按自己设计的方案主动向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这一过程更多受教师教师在按自己设计的方案主动向学生提供一定的信息,这一过程更多受教师的控制;的控制;n n学生在对一定的问题情境进行探索时,可能会在已知条件与目标之间进行探学生在对一定的问题情境进行探索时,可能会在已知条件与目标之间进行探索的过程中感到缺乏必要的信息,从而主动向教师寻求一定的信息索的过程中感到缺乏必要的信息,从而主动向教师寻求一定的信息第5页/共36页n n3 3、指导者和促进者、指导者和促进者n n4 4、组织者与管理者、组织者与管理者n n5 5、平等中的首席、平等中的首席n n6 6、反思者与研究者、反思者与研究者n n7 7、终身学习者、终身学习者第6页/共36页n n设计者设计者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的明确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实现教学目的n n信息源信息源精通业务,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精通业务,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n n指导者和促进者指导者和促进者同情,理解,真诚,关心,值得信赖同情,理解,真诚,关心,值得信赖n n组组织织者者和和管管理理者者仁仁慈慈,体体谅谅,耐耐心心,亲亲切切,平平易易近近人人,处事有伸缩性处事有伸缩性n n平等中的首席平等中的首席公正,民主,合作公正,民主,合作n n反思者和研究者反思者和研究者反思教学,研究学生反思教学,研究学生n n终身学习者终身学习者谦虚谨慎,虚心好学谦虚谨慎,虚心好学n n总总之之,要要成成为为一一名名受受学学生生喜喜欢欢和和爱爱戴戴的的好好教教师师,教教师师应应具具备备教师职业所必备的特殊品质。

    教师职业所必备的特殊品质七种角色与对应要求七种角色与对应要求第7页/共36页二、教师的特征二、教师的特征二、教师的特征二、教师的特征最好的教师最好的教师最坏的教师最坏的教师严肃认真严肃认真不喜欢教学不喜欢教学耐心、灵活耐心、灵活消极、刻板消极、刻板好的素质好的素质喜怒无常、易变、过敏喜怒无常、易变、过敏关怀、助人关怀、助人过度的批判过度的批判对学生友好,公正、诚实,一致对学生友好,公正、诚实,一致对学生不友好,不公平,缺乏素养对学生不友好,不公平,缺乏素养把学生看成许多人把学生看成许多人教室中形成教室中形成“坏的感情坏的感情”热情、喜欢教学热情、喜欢教学呆板、厌烦呆板、厌烦理解理解养成分心的习惯养成分心的习惯善于组织善于组织惩罚性的惩罚性的幽默感幽默感不信任学生不信任学生知识渊博知识渊博知识贫乏知识贫乏第8页/共36页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第二节 教师的专业品质教师的专业品质教师的专业品质教师的专业品质010203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教师的情感与个性投入教师的情感与个性投入有关教师专业品质结构的不同观点 P81第9页/共36页一、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一、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一、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一、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n n(一)教师的基本教育信念(一)教师的基本教育信念(一)教师的基本教育信念(一)教师的基本教育信念n n1 1、教学效能感教学效能感教学效能感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是指教师对于自己影响学生的学习活动和学习结果的能力的一种主观判断。

    一种主观判断n n2 2、教学控制点教学控制点教学控制点教学控制点:是指教师将学生的好或坏的学业表现归为外部或内部原因的:是指教师将学生的好或坏的学业表现归为外部或内部原因的倾向n n3 3、对学生的控制:极端的家长制做法、极端人道主义倾向、对学生的控制:极端的家长制做法、极端人道主义倾向n n4 4、与工作压力有关的信念、与工作压力有关的信念第10页/共36页一、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一、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一、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一、教师的基本信念系统n n(二)教师对教学与学习的基本理解(二)教师对教学与学习的基本理解n n所倡导的理论所倡导的理论所倡导的理论所倡导的理论:这类知识教师容易意识到,容易报告出来,更容易受到外界这类知识教师容易意识到,容易报告出来,更容易受到外界新信息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但并不能对教学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新信息的影响而产生变化,但并不能对教学行为产生直接的影响;n n所采用的理论所采用的理论所采用的理论所采用的理论:这类知识可以直接对教学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但不容易意识这类知识可以直接对教学行为产生重要影响,但不容易意识到,且不容易受到新信息的影响而产生改变,而是更多的受到文化和习惯的到,且不容易受到新信息的影响而产生改变,而是更多的受到文化和习惯的影响。

    影响第11页/共36页教师的两种理论及其关系教师的两种理论及其关系教师的两种理论及其关系教师的两种理论及其关系 P83P83P83P83所倡导的理论外显的所采用的理论内隐的信息信息文化、文化、习惯习惯等等行行为为效效果果第12页/共36页造成两种理论不一致的原因造成两种理论不一致的原因:n n1 1、教师对新的理论缺乏深刻地理解;、教师对新的理论缺乏深刻地理解;n n2 2、教师可能并没有看到以新思想改革旧做法的必要性;、教师可能并没有看到以新思想改革旧做法的必要性;n n3 3、教师可能不知道如何将新的教学思想具体运用到教学中;、教师可能不知道如何将新的教学思想具体运用到教学中;n n4 4、教师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教师可能并没有意识到自己“所倡导的理论所倡导的理论”与与“所采用的理论所采用的理论”之间的之间的不一致不一致第13页/共36页二、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二、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二、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二、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n n(一)教师的教学能力(一)教师的教学能力n n林崇德等人(林崇德等人(19941994)p84p84n n1.1.教学认知能力教学认知能力基础基础n n2.2.教学操作能力教学操作能力集中体现集中体现n n3.3.教学监控能力教学监控能力关键关键第14页/共36页二、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二、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二、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二、教师的教学与沟通能力n n(二)教师的交互沟通能力(二)教师的交互沟通能力(二)教师的交互沟通能力(二)教师的交互沟通能力n n倾听的方式倾听的方式-赫金斯的分类赫金斯的分类n n1 1、按照倾听的对象分为三类:个人内部的、人与人之间的、外在的;、按照倾听的对象分为三类:个人内部的、人与人之间的、外在的;n n2 2、按照倾听的方式分为五类:鸡尾酒式的倾听、竞赛式的倾听、内容的倾听、按照倾听的方式分为五类:鸡尾酒式的倾听、竞赛式的倾听、内容的倾听、承担义务的倾听、创造性的倾听承担义务的倾听、创造性的倾听第15页/共36页三、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品质三、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品质三、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品质三、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品质n n(一)情感投入(一)情感投入n n情感投入是成为好教师的关键。

    情感投入是成为好教师的关键n n一个好的教师必须挚爱自己的职业,对教学报以极大的热情,这一个好的教师必须挚爱自己的职业,对教学报以极大的热情,这样才能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去样才能积极地投入到教学中去n nP85 P85 第16页/共36页三、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品质三、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品质三、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品质三、教师的情感与个性品质n n(二)个性品质(二)个性品质(二)个性品质(二)个性品质n n1 1、烦躁型、胆怯型与整合型、烦躁型、胆怯型与整合型n n2 2、具体、具体-抽象倾向抽象倾向n n3 3、教师的场定向、教师的场定向第17页/共36页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第三节 师生互动师生互动师生互动师生互动010203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学生对教师的影响学生对教师的影响师生的相互作用师生的相互作用第18页/共36页师生互动师生互动师生互动师生互动一一一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师生互动(师生互动(师生互动(师生互动(interactive interactive)是指师生之间相互影响、是指师生之间相互影响、是指师生之间相互影响、是指师生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相互作用相互作用相互作用一、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潜移默化的方面的,潜移默化的方面的,潜移默化的方面的,潜移默化的口气、语言、风格口气、语言、风格口气、语言、风格口气、语言、风格第19页/共36页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效应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罗森塔尔和雅各布森(19681968)教师期望效应教师期望效应教师期望效应教师期望效应自我应验效应自我应验效应维持性期望效应维持性期望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皮格马利翁效应塞浦路斯国王塞浦路斯国王塞浦路斯国王塞浦路斯国王第20页/共36页罗森塔尔效应的启示罗森塔尔效应的启示罗森塔尔效应的启示罗森塔尔效应的启示教师应给予学生更多的鼓励与期望每个学生都有发展和成才的可能教师要学会赏识学生,不要吝啬对学生的赞美第21页/共36页学生对教师的影响学生对教师的影响学生对教师的影响学生对教师的影响1.学生的学习目标,影响教师的工作目标2.学生的文明程度,影响教师的教学情绪3.学生的学习习惯,影响教师的教学进程4.学生的知识水平,影响教师的教学能力5.学生的考试成绩,影响教师的自信心6.学生的评价意见,影响教师的进步和提高总之,学生的一切,无不对教师产生各种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

    因此,教师不可忽视学生对自身的影响,要多加重视,多多研究第22页/共36页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第四节 教师的成长与培养教师的成长与培养教师的成长与培养教师的成长与培养0102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成长与培养的途径教师成长与培养的途径第23页/共36页一、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教师的专业发展一、教师的专业发展n n概念概念概念概念: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通过终身专业训练,习得教育专业知识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技能,实施专业自主,表现专业道德,并逐步提高自身从教素质,成为一个良好的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良好的教育工作者的专业成长过程n n发展取向发展取向发展取向发展取向:n n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性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理性取向n n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反思取向反思取向n n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教师专业发展的生态取向第24页/共36页n n有关理论:有关理论:有关理论:有关理论:n n弗勒弗勒弗勒弗勒 教学前关注阶段教学前关注阶段-早期生存关注阶段早期生存关注阶段-教学情景关教学情景关 注阶段注阶段-关注学生阶段关注学生阶段n n弗斯勒弗斯勒弗斯勒弗斯勒 职前教育阶段职前教育阶段-实习导入阶段实习导入阶段-能力建立阶段能力建立阶段-热心成长阶段热心成长阶段-生涯挫折阶段生涯挫折阶段-稳定停滞阶段稳定停滞阶段-生涯低落阶段生涯低落阶段-生涯隐退阶段生涯隐退阶段n n沃尔夫沃尔夫沃尔夫沃尔夫 新手、学徒、职业、专家、卓越的、名誉退休新手、学徒、职业、专家、卓越的、名誉退休第25页/共36页n n教师成长目标:新手教师成长目标:新手教师成长目标:新手教师成长目标:新手-熟手熟手熟手熟手-专家专家专家专家n n教师专长构成理论:斯滕伯格教师专长构成理论:斯滕伯格n n教学专长发展角度:教学专长发展角度:p93p93n n连榕的比较连榕的比较连榕的比较连榕的比较第26页/共36页补充知识:专家型教师的特点补充知识:专家型教师的特点补充知识:专家型教师的特点补充知识:专家型教师的特点1.1.1.1.课时计划(教案)课时计划(教案)课时计划(教案)课时计划(教案)(1 1 1 1)简洁)简洁)简洁)简洁(2 2 2 2)灵活)灵活)灵活)灵活(3 3 3 3)有预见性)有预见性)有预见性)有预见性2.2.2.2.课后评价课后评价课后评价课后评价专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专家型教师: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以及影响教学目标实现的因素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以及影响教学目标实现的因素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以及影响教学目标实现的因素教学目标是否实现以及影响教学目标实现的因素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以及影响理解的因素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以及影响理解的因素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以及影响理解的因素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以及影响理解的因素新教师:新教师:新教师:新教师:说了课堂教学的许多特点说了课堂教学的许多特点说了课堂教学的许多特点说了课堂教学的许多特点对课堂教学是否成功作大致估计对课堂教学是否成功作大致估计对课堂教学是否成功作大致估计对课堂教学是否成功作大致估计专家型教师善于反思专家型教师善于反思专家型教师善于反思专家型教师善于反思新教师上完课就了事新教师上完课就了事新教师上完课就了事新教师上完课就了事3.3.3.3.课后反思课后反思课后反思课后反思(一)教学策略的特点(一)教学策略的特点第27页/共36页(二)人格特点(二)人格特点(二)人格特点(二)人格特点情绪稳定、理智、自信、注重实际、批判性强情绪稳定、理智、自信、注重实际、批判性强情绪稳定、理智、自信、注重实际、批判性强情绪稳定、理智、自信、注重实际、批判性强专家型教师能够更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专家型教师能够更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专家型教师能够更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专家型教师能够更好地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处理面临的教育教学问题。

    处理面临的教育教学问题处理面临的教育教学问题处理面临的教育教学问题情感投入,义务感和责任感强情感投入,义务感和责任感强情感投入,义务感和责任感强情感投入,义务感和责任感强专家型教师热爱教师职业,工作投入,追求自专家型教师热爱教师职业,工作投入,追求自专家型教师热爱教师职业,工作投入,追求自专家型教师热爱教师职业,工作投入,追求自我实现我实现我实现我实现良好的师生互动良好的师生互动良好的师生互动良好的师生互动专家型教师能热情、平等地对待学生,师生专家型教师能热情、平等地对待学生,师生专家型教师能热情、平等地对待学生,师生专家型教师能热情、平等地对待学生,师生关系融洽关系融洽关系融洽关系融洽(四)师生关系(四)师生关系(四)师生关系(四)师生关系(三)职业特点(三)职业特点(三)职业特点(三)职业特点第28页/共36页二、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二、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二、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二、教师成长和培养的途径n n观摩与分析观摩与分析n n微格教学微格教学n n教学决策训练教学决策训练n n教学反思训练教学反思训练n n教学行动研究教学行动研究第29页/共36页教学反思训练教学反思训练n n概念概念概念概念: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来分析自己做出某种行为、决: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来分析自己做出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手段。

    能力发展的手段n n成份成份成份成份:n n认知成分、批判成分、教师的陈述认知成分、批判成分、教师的陈述第30页/共36页反思的反思的环节环节1234具体具体经验经验阶段阶段观察与观察与分析分析阶段阶段(反思(反思最集中最集中的阶段)的阶段)重新重新概括概括积极积极的验的验证证反思模式与传统教师的培训模式的差别 p98第31页/共36页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第五节 教师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教师职业倦怠0102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第32页/共36页令人深思的数据令人深思的数据n n据北京市教科院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市据北京市教科院一项调查显示,北京市50%50%的中小学教师希的中小学教师希望改行,只有望改行,只有17%17%的教师愿意终身执教的教师愿意终身执教n n昆明市的一项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表明:在接受昆明市的一项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表明:在接受调查的小学教师中,调查的小学教师中,60.38%60.38%表现出了倦怠状态,其中表现出了倦怠状态,其中44.11%44.11%和和14.13%14.13%处于轻度和中度倦怠状态,处于轻度和中度倦怠状态,2.14%2.14%的教师处的教师处于高度倦怠状态。

    于高度倦怠状态n n有调查显示,有调查显示,75%75%的教师认为,的教师认为,“每天觉得很忙很累,但总每天觉得很忙很累,但总结时又想不出自己干了些什么结时又想不出自己干了些什么”第33页/共36页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n n职业倦怠是用来描述教师不能顺利应归工作时的一种极端状态,是教师在长时期压力体验下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n n相关界定相关界定n n1、费登伯格:职业倦怠是过分努力去达到一些个人或社会的不切实际的期望的结果n n2、马勒诗:职业倦怠三个维度分别是情绪衰竭、去人格化、低个人成就感;n n3、奎内思: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是工作者的付出与所得不一致;n n4、法贝:职业倦怠主要表现为精疲力竭型、狂热型、低挑战型第34页/共36页职业倦怠的成因?职业倦怠的成因?组织因素组织因素个人因素个人因素职业倦怠职业倦怠职业倦怠职业倦怠社会因素社会因素第35页/共36页。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辰辰龙龙
    资质:实名认证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