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流域环境管理与实践,,流域环境管理与实践,1,一、流域基本概念,一、流域基本概念,,所有包含某水系,(,或水系的一部分,),并由分水界或其它人为、非人为界线,(,如灌区界、地貌界等,),将其圈闭起来的相对完整、独立的区域,其实质是地球陆地水及其所携物质在自然状态下、在重力作用的驱使下发生汇集、运移和沉积,(,或消耗,),过程并因此形成一系列相互密切联系、具有特定范围的区域的集合流域:地表及地下水系水线所形成集水区域的统称,所有包含某水系(或水系的一部分)并由分水界或其它人为、非,二、我国的主要流域,二、我国的主要流域,流域名称,分支流域,黑龙江流域,黑龙江干流;松花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东北地区其他国际河流,辽河流域,辽河干流;大凌河及辽东沿海诸河流域,海滦河流域,滦河流域;海河流域;华北地区沿海诸河流域,黄河流域,黄河上游干流区间;黄河中下游干流区间;汾河流域;渭河流域;山东半岛诸河流域,淮河流域,淮河干流;沂沭泗流域;里下河地区沿海诸河流域,长江流域,长江上游干流区间;长江中下游干流区间;雅砻江流域;岷江流域;嘉陵江流域;乌江流域;洞庭湖水系; 汉江流域;鄱阳湖水系;太湖流域,流域名称分支流域黑龙江流域 黑龙江干流;松花江流域;乌苏里江,流域名称,分支流域,东南沿海诸河流域,钱塘江流域;瓯江流域;闽江流域;闽东、粤东及台湾沿海诸河流域;韩江流域,珠江流域,西江流域;北江流域;东江流域;珠江三角洲河网区;粤桂琼沿海诸河流域,云南、西藏、新疆国际河流诸河流域,元江,-,红河流域;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怒江,-,伊洛瓦底江流域;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流域;狮泉河,-,印度河流域;额尔齐斯河流域,,内流区,裕尔河内流区;呼伦贝尔内流区;白城内流区;扶余内流区;霍林河内流区;西辽河内流区;内蒙古内流区;鄂尔多斯内流区;河西走廊,-,阿拉善河内流区;柴达木内流区;准葛尔内流区;塔里木内流区;西藏内流区,流域名称分支流域东南沿海诸河流域 钱塘江流域;瓯江流域;闽江,三、我国流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三、我国流域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1.,流域水污染,1. 流域水污染,2008,年,9,月太湖流域水质达标情况统计,评价指标,主要河流达标断面百分数,%,主要交界水体达标断面百分数,%,总体达标断面百分数,%,总磷,88.9,48.1,62,CODMn,85.2,67.3,73.4,氨氮,70.4,50.0,57.0,监测指标综合评价,63.0,19.2,34.2,2008年9月太湖流域水质达标情况统计评价指标主要河流达标,2.,流域水资源短缺,2. 流域水资源短缺,黄河断流,黄河断流,水土流失,3.,流域水土流失,水土流失3. 流域水土流失,,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43 km,2,,其中严重流失面积约,11 km,2,。
据统计,每年入黄泥沙在,16,亿,t,左右,(,三门峡河段,),近几十年来,引起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主要是人为破坏活动引起的水土流失据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资料,黄土区华池县境内森林线后退,20 km,,富县一带的森林线平均每年后退,0.5km,,子五岭林区的正宁和宁县,自,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初,森林被破坏面积为造林面积的,6.4,倍,分别为,1 553 km,2,和,230km,2,水土流失面积的不断扩大,还表现在垦荒面积的盲目扩大,如延安地区从,1977-1979,年间,开垦荒地,1200 km,2,黄河流域水土流失概况,黄河流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水土流失面积达43 km2,,我国南方红、黄壤地区为仅次于黄土高原的严重水土流失区,近几十年来,水土流失又有所加剧长江上游水土流失面积,35.2,万,km,2,,占全流域的,62.6%,,土壤侵蚀量,14.1,亿,t,,占全流域的,62.9%,,主要集中在金沙江下游地区,嘉陵江、沱江流域,乌江上游以及川东、鄂西的三峡库区在中下游地区,位于秦巴山地的汉江上游、湘西山地的沅水中游、清江中上游,江南红壤丘陵区的湘江和赣江中上游,以及大别山南麓中上游,水土流失也较为严重。
据调查,湖南水土流失范围由,20,世纪,50,年代的,34,个县,(,市,),扩大到,1995,年的,87,个,流失面积由,1.87,万,km,2,增加到,4.72,万,km,2,,占全省总土地面积的,21.18%,,年流失土壤,1.8,亿,t,长江流域水土流失概况,我国南方红、黄壤地区为仅次于黄土高原的严重水土流失区,受灾地区,死亡人数,受灾人口,经济损失,受灾原因,陕西,死亡,26,失踪,26,74.71,万,6.54,亿,洪水,安徽,死亡,43,1650,万,115,亿,洪水,山西,不详,22.5,万,不详,暴雨,山东,死亡,32,失踪,10,41.7,万,12.3,亿,特大暴雨,新疆,死亡,11,人,15.42,万,不详,强降雨,云南,死亡,163,失踪,8,574.41,万,20.48,亿,暴雨,四川,死亡,163,失踪,33,7324.98,万,130.81,亿,严重洪涝,湖南,死亡,5,失踪,1,615,万,28.35,亿,洪灾,湖北,死亡,68,失踪,25,1272.78,万,38.19,亿,暴雨洪灾,08,年入讯以来灾情数据不完全统计,,4.,流域洪涝灾害,受灾地区死亡人数受灾人口经济损失受灾原因陕西死亡26失踪26,5.,流域水资源分布不合理,原因:,拉尼娜现象(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温持续异常偏冷的现象)。
受灾省份:,贵州,湖南,湖北,安徽,广西,江苏,广东北部,损失:,直接经济损失,1111,亿元,,2008,年,3,月,5.流域水资源分布不合理原因:拉尼娜现象(赤道太平洋中东部海,环境科学概论流域环境管理课件,四、流域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以福建闽江为例),四、流域环境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工业结构与布局不合理沙溪河段是闽江流域工业最为集中的区域,流域沿岸分布着三钢、三化、三农、青纸、立丰印染、宁化化工及清流氨盛化工等数家省市重点工业企业,污染源密集养殖业污染日趋突出,污染防治工作严重滞后据不完全统计,闽江流域三明、南平及福州市规模化畜禽养殖业每年排放的污染物有相当数量未经处理或处理不达标同时局部河段网箱养殖过密,养殖生物代谢产物、残饵、清塘和消毒用的农药、防治水产生物病害的药物等污染物进入水体,也是局部河段水质下降的重要原因工业结构与布局不合理沙溪河段是闽江流域工业最为集中的区,,城市生活污染量日益增加2003,年,全流域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为,2.77,亿吨,与工业污水排放量的比例由,2000,年的,0.86,:,1,提高到,1.1,:,1,,城市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力明显不足农业面源污染依然突出。
仅闽江流域福州、三明及南平三市,每年约有,3.3,万吨的氮肥、,0.28,万吨磷肥和,0.64,万吨的农药,随地表径流汇入水体城市生活污染量日益增加2003年,全流域城镇生活污水排,,水电梯级开发过度,严重影响流域水环境据统计,闽江流域中型水电站达,29,座,闽江支流还有数千座小水电站和水库过度和不合理的水电开发使自然急流变为人工平湖,河流流速变缓,自净能力严重下降,水质恶化,库区富营养化程度加剧水电梯级开发过度,严重影响流域水环境据统计,闽江流域中,五、我国流域环境问题解决的主要原则,五、我国流域环境问题解决的主要原则,,有偿利用的原则水同其它环境要素均是一种资源,应属全民所有流域内的任何一种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应遵循有偿使用的原则,实行供应与排放均要付费,推行资源恢复与资源补偿的原则流域共享的原则由于水具有流动的特性,又因时空分布不均等特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必须遵循共享与兼顾的原则上下游、左右岸之间,当代人和下代人之间都要兼顾,由于这种兼顾造成的代价应实行资源共享政策上游兼顾下游,上游为了下游发展限制了自身发展因此,发达地区对不发达地区、城市对乡村、下游对上游、受益方对受损方等均应对造成的发展限制与损失予以补偿。
有偿利用的原则水同其它环境要素均是一种资源,应属全民所有,,循环利用的原则水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易变特性,自然生态系统中其它要素的变化均对水环境产生影响森林植被与土地开发均会直接影响到水资源的增减矿产开发利用与现代工业的任何废弃物排入环境同样影响环境质量因此,水源性与水质性开发利用应遵循循环利用的原则,加大对与水直接相关的其它环境要素的保护,并对为此付出的努力予以投资经济社会环境和谐的原则对一个流域而言,地域的自然,人文社会的不同,经济发育的不同其发展模式可能不同流域内水环境对经济、社会、环境的影响也不尽相同要树立和培植流域大环境观念,对流域内的经济、社会与环境实行统筹规划循环利用的原则水在自然生态系统中具有易变特性,自然,六、我国流域环境问题解决的主要对策,六、我国流域环境问题解决的主要对策,,建立流域环境管理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围水污染防治法,》,第四条规定,“,各级人民政府的环境保护部门是对水防治实施统一监督管理的机关,”,我国现有的七大水系中设立了水资源保护机构,由于水资源利用与水污染防治分家,利益与义务背离,出现了用水的不管保护水,不治水的局面块块为主的管理体系,难以从全流域的角度建立水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的统一管理体系。
成立以经济社会综合发展部门为主体,以各资源与环境保护部门参加的流域管理委员会该委员会的职责为全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中水等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制订开发利用保护的政策,实现全流域的和谐发展建立流域环境管理机构《中华人民共和围水污染防治法》第四,,建立完善的流域经济补偿机制流域环境管理,实质上就是流域环境整治和经营这就是从流域生态环境的角度规划流域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发展为保证这项措施的实行,必须建立和完善流域的经济补偿机制国家要给予各种优惠政策,支持流域环境管理上游地区为了保护水资源,限制了森林,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加大污染防治,限制了发展项目,下游应给上游和受损方一定的经济补偿建立完善的流域经济补偿机制流域环境管理,实质上就是,,确立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和整治区域流域上游区域为调水区,其环境管理特点是水资源和以与水资源相关的农、林、牧业要同绕保水、养水、蓄水生态环境建设为主轴加强城镇建设,加强退耕还林,种草植树,限制重污染行业发展加强工业和生活污染治理,控制高耗水产业,加强生态农业示范区建设中下游重点是加强环境整治:,(1),环境污染整治,(,含工业和生活污染治理,),;,(2),沿干流两岸生态林地建设;,(3),沿流域城镇岸边的整治。
流域各市县应根据流域规划发展各自特点工业园区;农业示范区;畜禽、水产养殖基地在矿产开发中做到开采和生态修复同步进行确立生态环境建设区域和整治区域流域上游区域为调水区,其,,重视与修复干流水生生态环境水质性污染与工程性破坏两个方面的问题应引起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工程性破坏问题主要为梯级开发造成江段脱水和鱼类过道等问题要重视修复干流水生生态系统,干流不宜实行多级开发应疏通河道,整治岸滩,要根据水生生态环境要求,防止河流老化,尽力保持河流的原生状态重视与修复干流水生生态环境水质性污染与工程性破坏两个方,七、国外流域环境问题解决的成功经验,七、国外流域环境问题解决的成功经验,,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二级支流,干流长,1368km,,年均径流量为,584,亿,m,3,,流域面积,10.6,万,km,2,西部开发中的伐树拓荒,垦殖耕种和落后的农作方式,以及矿藏开采等人类活动造成田纳西流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土地退化,气候干旱,降水减少,7.5,%,自然生态环境变劣为了改变这种局面,成立了田纳西流域管理局,主要职能为防洪、航运、发电、供水、环境保护、娱乐等,6,个方面,加强了流域自然生态环境建设。
经过多年的整治,自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经济飞速发展,基本实现了良性循环农业用地由,20,世纪,30,年代的,49.6,%减少为,27.2,%,植被覆盖率由,1934,年的,52,%增加到,64,%,农业人口由,1929,年的,57,%下降到,5,%田纳西河位于美国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二级支流,干流长,田纳西河风光,田纳西河风光,,,八、案例分析,八、案例分析,莱茵河流域管理,莱茵河是欧洲的大河,流域面积,18.5,万平方千米,河流总长,1320,千米流域内有瑞士、德国、法国、比利时、荷兰、意大利、列支敦士登、卢森堡、奥地利等,9,国 莱茵河流域管理莱茵河是欧洲的大河,流域面积18.5万平方千米,,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莱茵河流域各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产业的高速发展使得废气、废水和废物的排放量急剧增加由于对废气废水和废物缺乏必要的处理,使流域内的地区出现了严重的环境污染1950,年末期,莱茵河的,鲑鱼,绝迹水生动物种类数量大幅度减少,以耐污种类为主污泥汞和镉污染在上世纪,70,年代中达到顶峰,这是莱茵河污染最严重的时期,其河水散发出,“,一股苯酚的味道,”,,有人戏说可以直接用它来冲洗胶卷。
有资料称,“,1971,年时,德国美茵河汇八莱茵河口至科隆这段约,200,千米的河段中,,鱼类完全消失,,,局部地区水中,溶解氧几乎为,0,莱茵河由,此失去了原有的风采,被人,冠之以诸如,“,欧洲的下水道,”,、,,“,欧洲厕所,”,等一堆恶名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莱茵河流域各国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产,为了重现莱茵河的生机,恢复莱茵河流域的生态系统,瑞士、法国、卢森堡、德国、荷兰等莱茵河流经的部分国家于,1950,年,7,月,11,日成立了保护莱茵河国际委员会,(ICBR),,并很快由一个松散的国际论坛发展成为一个由莱茵河全流域,9,国及欧盟代表共同参加的国际协调组织ICBR,的成立,对莱茵河的治理工作起到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一批条文具体的国际公约遂得以陆续通过并付诸于实施1963,年,各国在该委员会的框架下签订了合作公约,制定了共同治理莱茵河的合作基础;,1976,年,该委员会又先后通过了防止化学物质污染莱茵河条约,以及专门的防止氯化物污染莱茵河条约,……,,为了重现莱茵河的生机,恢复莱茵河流域的生态系统,瑞士、法国、,,1986,年,莱茵河上游瑞士一座化工厂仓库失火,,10,吨杀虫剂流入莱茵河,造成鱼类和小型动物大量死亡,河流受污染长度,500,多千米,直达莱茵河下游。
1986年,莱茵河上游瑞士一座化工厂仓库失火,10吨杀虫剂流,这一事故对莱茵河如同雪上加霜,社会舆论哗然沿岸,9,国立即着手实施了,“,鲑鱼,—,2000,计划,”,1987,年,,ICBR,通过了旨在全面整治莱茵河的,“,莱茵河行动计划,”,该河流治理的规划也被命名为,“,鲑鱼一,2000,计划,”,主攻目标:,到,2000,年鲑鱼重返莱茵河,以此检验河流整体生态恢复情况另外两项目标:保证莱茵河继续作为饮用水源;降低莱茵河淤泥污染,以便随时利用淤泥填地或将淤泥泵入大海随后,,“,莱茵河行动计划,”,增加了第四个目标:改善北海生态在这一计划中,各国部长们还通过了一些很具挑战性的宏伟目标,例如,,1985,—,1995,年,有害物质的排放量降低,50,%莱茵河行动计划,”,在实施过程中,,ICBR,首先确定了一个需要优先解决的有害物质清单,以分析这些有害物质的来源和排放量而如何减少正常情况下有害物质的日排放量,”,,这是,“,莱茵河行动计划,”,的核心这一事故对莱茵河如同雪上加霜,社会舆论哗然沿岸9国立即着手,,到,1995,年,有关部门对行动计划的执行进行了检查所得报告指出,工业生产的环境安全标准已经在严格执行;建设了大量的湿地,恢复了森林植被,建立了完善的监测系统。
到,2000,年莱茵河全面实现了预定目标沿河森林茂密,湿地发育,水质清澈洁净鲑鱼已经从河口洄游到上游,——,瑞士一带产卵,鱼类、鸟类和两栖动物重返莱茵河到1995年,有关部门对行动计划的执行进行了检查所得报告指,莱茵河治理经验,a.,在江河遭到严重污染之后,,,治理是一个艰巨的过程,,,不仅要耗费巨资,,,而且需要二三十年时间,,,其中包括寻找适用的治污技术治理不是短时间可以完成的,,,既要抓紧治理又要有打持久战的准备b.,为了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水环境治理要有长时间的目标,,,要高标准、严要求,,,如莱茵河对河水中,47,种污染物提出了削减目标治理可分阶段进行,,,但要不断向高标准前进c.,保护水资源和治理污染工作要按流域进行,,,要在提高对水资源保护和改善环境重要性认识的基础上建立共识,,,建立相互信任,,,制订共同行动计划还要统一监测和分析方法,,,定期评估,,,不断地将治理工作推向前进d.,抓住发生严重污染事故的机会,,,揭露矛盾,,,提高全社会对水环境治理迫切性的认识,,,以加快治理过程,,,这条经验无论在国外和国内都是适用的莱茵河治理经验a.在江河遭到严重污染之后,治理是一个艰巨的过,莱茵河两岸风光,莱茵河两岸风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