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市委书记在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会议上的讲话文稿同志们:今天,我们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坚持和落实“两个毫不动摇”、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的工作,这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营经济发展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也是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举措民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是推动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石当前,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复杂形势,面对“三重压力”叠加的严峻挑战,全市上下必须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深刻把握“两个毫不动摇”的核心要义,以更大力度、更实举措支持民营经济发展壮大,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注入强劲动能一、深刻把握“两个毫不动摇”的战略意义,增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政治自觉“两个毫不动摇”是我们党在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上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民营经济是我国经济制度的内在要素,是我们自己人”,这一重要论断深刻揭示了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地位从历史维度看,改革开放45年来,民营经济从零起步,贡献了全国50%以上的税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80%以上的城镇劳动就业,已成为稳定经济的重要基础、国家税收的重要来源、技术创新的重要主体、金融发展的重要依托。
从现实维度看,我市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65%的GDP、70%的税收、85%的就业岗位,在稳增长、促创新、保就业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也要清醒认识到,当前民营经济发展仍面临一些突出问题从外部环境看,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市场需求萎缩、供应链受阻、要素成本上升等压力持续存在;从内部环境看,部分民营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瓶颈,创新能力不足、管理水平不高、人才支撑不够等问题依然突出更为关键的是,一些领域仍存在对民营经济的“玻璃门”“旋转门”“弹簧门”现象,融资难融资贵、市场准入隐性壁垒、权益保护不到位等问题亟待破解这些问题表明,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不能停留在口号上,必须体现在行动上和成效上全市各级各部门要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从政治和大局的高度看待民营经济发展,把支持民营经济作为检验“四个意识”“两个维护”的重要标尺,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抓手,作为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实践,不断增强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责任感、使命感二、全面总结民营经济发展成绩经验,正视问题短板,坚定发展信心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民营经济发展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动民营经济实现量质齐升。
一是规模总量持续扩大 二是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一批民营企业通过技术创新、转型升级,在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取得突破 三是社会贡献日益凸显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公益慈善等领域,广大民营企业家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展现了新时代企业家的家国情怀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认识到,与长三角、珠三角等先进地区相比,我市民营经济仍存在明显差距从企业层面看,龙头企业偏少、产业链现代化水平不高、品牌影响力不足;从发展环境看,政策获得感不强、要素保障不充分、政务服务效率有待提升;从企业家队伍看,部分企业家存在“小富即安”“小进则满”心态,开拓创新意识不强特别是面对数字化转型、绿色低碳转型等趋势,部分民营企业存在“不会转”“不敢转”“转不起”的困境这些问题既是挑战,也是潜力所在全市上下要辩证看待当前形势,既要正视困难挑战,更要看到民营经济发展的韧性潜力,看到党中央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坚定决心,看到我市在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坚定信心、保持定力,推动民营经济在危机中育先机、于变局中开新局三、聚焦重点难点,强化政策供给,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动力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围绕民营经济发展全生命周期,实施“五大提升工程”,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一)实施市场主体培育提升工程,壮大民营经济“主力军” 建立“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梯次培育机制,实施“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行动,力争到2025年培育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X家、省级“专精特新”企业X家发挥产业链“链主”企业引领作用,支持民营企业参与产业链共建,推动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实施“民营企业家培育计划”,定期举办专题研修班、行业沙龙、对标学习活动,培养一批具有战略眼光、开拓精神、创新能力的现代企业家队伍二)实施创新能力提升工程,激活民营经济“动力源”加大民营企业研发投入支持力度,落实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等政策,引导企业加大技术攻关投入搭建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平台,支持民营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推动科技成果产业化实施“数字化赋能”行动,分行业制定数字化转型路线图,支持民营企业开展智能化改造、上云用数赋智,培育一批智能工厂、未来工厂 (三)实施融资支持提升工程,破解民营经济“融资难”建立政府性融资担保风险补偿机制,推广“政银担”“政采贷”“科技贷”等金融产品,提高首贷户、无还本续贷、信用贷款占比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常态化开展金融助企服务活动,引导金融机构创新金融产品,降低融资成本。
支持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通过发行债券、资产证券化等方式直接融资,拓宽融资渠道四)实施营商环境提升工程,筑牢民营经济“生态圈”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网通办”“一窗通办”“一件事一次办”,压缩审批时限,提高服务效率开展“营商环境提升年”行动,聚焦企业反映的堵点痛点,开展专项整治,坚决破除隐性壁垒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落实领导干部联系服务民营企业制度,建立“企业吹哨、部门报到”机制,做到“有求必应、无事不扰”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完善涉企案件申诉绿色通道,让企业家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五)实施要素保障提升工程,夯实民营经济“支撑点”加强土地集约利用,推行“标准地+承诺制”改革,保障民营企业用地需求强化能源要素保障,优先支持重点民营企业参与电力直接交易,降低用能成本加强人才支撑,实施“民营企业家后备人才培养计划”,落实人才安居、子女教育等政策,吸引更多高端人才服务民营企业发展四、加强党对民营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凝聚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强大合力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构建党委统一领导、政府具体落实、部门协同配合、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建立民营经济发展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重大问题。
将民营经济发展纳入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压实各级责任各级党政主要负责同志要带头走访调研民营企业,协调解决困难问题,示范带动全社会形成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浓厚氛围二是强化政策落实开展民营经济政策“回头看”,对已出台政策进行评估,确保落地见效建立政策“直通车”机制,通过“政策计算器”等方式,推动惠企政策精准推送、免申即享加强政策宣传解读,提高民营企业知晓率和获得感三是强化典型引领开展“优秀民营企业”“优秀民营企业家”评选表彰活动,选树一批先进典型,弘扬企业家精神加强舆论引导,讲好民营企业故事,营造尊重企业家、支持民营企业的社会氛围四是强化风险防控加强民营企业运行监测,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引导民营企业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管理水平支持民营企业加强合规建设,防范法律风险同志们,民营经济兴则全局兴,民营经济活则全盘活让我们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落实“两个毫不动摇”,团结一心、真抓实干,共同开创我市民营经济更加美好的明天,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都市圈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