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设计 西安市教育科学研究所 一 目标问题 二 课标问题 三 理论问题 一 与教学设计相关的基本问题 一 目标问题 国家新课程确定的培养目标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 实施素质教育 体现时代精神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 集体主义 社会主义的教育 使学生具有 国际意识社会责任感 龙永图做客 实话实说 拣垃圾 健全人格 硫酸泼熊事件 民主与法制精神 厦门机场装修 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环球时报 杨澜的老师 终身学习的愿望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从鸡蛋到养鸡场 信息素养 想不想用会不会用 环境意识 例 由水果产生的创意 例 试一试你的思维特点 给你如下 材料 请你用他们组织出尽可能多的图形 并在每一个图下面写出一句你认为最贴切的话 残疾的老鼠 一团和气 对比别人的结果 看你的创意怎样 结果比较 在初中三年的学习生活中 同学们一起出过汗 流过泪 有过悲伤 也有过欢乐 朝夕相处 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请发挥你的想象力 融入你的感情 以0 1 9这十个数字为主体 设计一个有意义的图形 送给你的好朋友 并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该图形的美好寓意 示例 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动起来舞起来 数字创新画图题答卷 过程与方法 新课程 情感态度价值观 知识与技能 三维一体的教学目标 传授知识 国家目标 学科目标 课程目标的关系 国家目标 八大项学科目标 信息素养课程目标 三维一体 熟悉课程标准要求 关于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 课程指导纲要 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 二 课标问题 熟悉课程标准要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多元智能理论 三 理论问题 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核心观点 学习不应被看成是对于教师所授予的知识的被动接受 而是学习者以自身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为基础的主动的建构活动 即学生能主动积极地构造意义 学习是学习者认知结构的组织和重新组织的过程 学生学习活动主要是在学校环境中 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进行的 建构主义的教育理念 知识建构 理解依赖于个人经验 源自德国Schwank教授 客观主义的教育理念 知识灌输 比利时罗汶大学校园雕塑 客观主义 建构主义 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 学习计划 设计 个体学习 群体学习 学为中心 教为中心 教育观念与教学模式的转变 教学模式的文化整合 建构主义 客观主义 个人主义 集体主义 目前状态 传统教学模式和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对比 传统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教学模式 建构主义理论对教育的意义 建构主义理论对教育的意义强调学习的主动性 实践性 交互性和社会性 建构主义教学观告诉我们教学不是通过控制学生以实现知识的传授多寡 而是创建一个有利于知识建构的良好学习环境帮助学生建构知识 1 正确地看待学生已有知识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 2 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开放意识与合作精神 3 确立教学中学生主体和教师指导的地位 4 为学习者提供了一个激发创新能力的时空环境 建构主义理论在信息技术教育中的应用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教学设计过程 任务驱动法直观演示法操作实践法合作学习法 2 多元智能理论是由哈佛大学教授加德纳于1983年创立 他认为每个人至少有语言 数理逻辑 音乐 身体运动 空间 人际关系 自我意识 自然观察等八种智能 揭示了认知功能的多元性 这些智能是相对独立的 教育的任务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 使他们得到满意的发展 教学设计的理论依据 多元智能理论对教育的意义教育要以培养学生多元智能为目标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学生观树立因材施教的教学观树立多元多维的评价观 墓志铭的启示 对下面图形的理解 信息技术 教育 信息技术教育 通过信息技术课程设计 培养 大写 的人 二 教学设计的基本过程 修改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媒体 环境选择 教学媒体 环境设计 学习评价 形成性评价 总结性评价 教学对象分析 教学内容分析 学习需要分析 学习目标编写 教学过程设计 1 学习需要分析 解决 为什么教 的问题 包括 了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了解学生实际情况与期望水平之间的差距分析并确定总的教学目标教学设计要 瞻前顾后 争取做到立足现实 着眼长远瞻前 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顾后 考虑已学知识 学的和要学的之间有什么关系 又称学习内容分析 是教学设计的一项重要内容教学内容的设计过程也是教师认真分析教材 合理选择 组织教学内容以及合理安排教学的表达或呈现的过程通常我们习惯将教学内容划分为课程 单元和知识点等层次防止机械地以教材为本 要以教材为载体 灵活有效地组织教学 拓展课堂教学空间案例1 利用Word电子表格处理数据案例2 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 2 教学内容分析 知识的纵向拓展与横向推进 分析的内容 学习者的一般心理 生理和社会背景等方面的特点 以及从事某项特定学习任务的基础知识与技能等进行细致的分析例如 低年级学生宜采用图形 动画等感官刺激较强的媒体 选用文字性材料及图示性材料相结合 根据学习者的起点能力进行切合实际的设计学生水平的差异是信息技术学科教学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不要 吃不饱 吃不了 只见技术不见人 要 考虑个体差异 分层的教学设计能飞的飞 能跑的跑 能走的走 不能走的推一把 3 教学对象分析 学习目标是评价教学效果的标准 也是选用教学方法和媒体的重要依据之一 按照新课程要求 从三维一体的目标进行设计 还要考虑教材特点 适当进行延伸和补充规范的目标应该如何编写 1 谁 学习者 2 做什么 完成的行为 3 做到什么程度 行为水平或标准 4 在什么条件下 行为的条件 4 学习目标的编写 为了简洁 通常1和4被省略 不同的学习目标对应的各水平要求及其使用的行为动词表 在目标设计中 还要确立教学重点和难点 要搞清楚什么样的知识是重点以及学习过程中的难点是怎样形成的例如 信息搜索 与技巧 本课两个重点 搜索方法 搜索技巧不同的对象重点不同 主要解决教师 如何教 和学生 如何学 的问题教学策略常常要从四个方面着手 课的划分 教学顺序的设计 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组织形式与之相关的重要设计内容是 教学方法 设计教学方法的选用要根据不同的教学目标 内容 对象 条件等 灵活恰当地选用学会正确运用 任务驱动法 系统性 真实性 开放性三原则 5 教学策略设计 教学媒体选择的好坏 直接影响教学学习目标的达成以及教学策略的实施在教学媒体选择过程中 常常需要制作合适的教学媒体软件的问题与其他学科相比 信息技术学科更要发挥优势 重视与课程相关的网站的开发 应用 管理 建立不同层次 不同类型的资源库 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更多的支持数字化资源 教学网站 专业资源网站非数字化资源 图书 报刊 录像等 6 教学媒体选择与设计 可以以文本 表格 框图 流程图等形式呈现 在三维目标的引导下 从教师教和学生学两方面阐述教与学活动的设计 7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教与学的设计 1 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 7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多设计一点活动 以学生操作交流为主 突出实用性和创新性 2 教学活动设计A 教学活动设计 设计怎样的情景导入新课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何呈现相关材料如何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如何呈现教学重点和难点选择哪些教学辅助设备如何设计师生间 生生间的交流对话如何进行归纳小结设计怎样的板书采用怎样的测评手段 7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B 学生活动设计 阅读什么材料观察什么操作实验完成什么练习怎样开展讨论如何进行自我学习反馈 3 情境设计一个好的情境设计 或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愿望 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 或者能突出重点化解难点忌那些煞费苦心的 花架子 情境设计 背离了情境设计的初衷 例 设计封面 的情境设计 学生重点放到了图片上问题 忽视了对封面设计最要紧的整体布局 各要素的和谐统一 符合文章内容等因素 喧宾夺主 7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3 情境设计一是创设能为学生提供宽泛知识背景的情境如 汉字输入法 教师为学生提供输入法的研究历程 特别介绍早期我国由于落后 不得不从日本进口一种带长线的扩展键盘 被日本赚取大量外汇还被日本讥笑为 还拖着清朝的辫子 那段特殊历史 既丰富了知识背景 还激发了爱国热情 有利于教学 二是积极创设技术的实践应用情境 学以致用 使学生得到成功的体验如 文档处理 后 让学生编制班级电子刊物 并选择上传到学校网站 当学生被肯定后 将大大增强学习动力 7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4 分层教学信息技术学科尤其要引导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各不相同的 最近发展区 前进 满足不同学生学习的需要课堂练习尽可能分出三个层次来 在每个层次的设计上尽量分出梯度在分层练习中 对优生以 放 为主 放 中有 扶 重在指导对中等生和后进生以 扶 为主 扶 中有 放 重在带领 7 教学活动过程设计 1 教学中的评价要对不同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后进生采用表扬评价 寻找闪光点中等生采用激励评价 指出不足又指明方向优等生采用竞争评价 坚持高标准 使其不断超越自己 8 评价的设计 2 评价量规采用评价量规可以降低主观随意性教师评 学生自评 同伴互评 均可自评的量规往往是反问式的 例 寻访 丝绸之路 这使评价量规能够真正帮助学生在制作过程中自我矫正 在互评阶段有所依据 同时培养学生正确的评价意识及审美标准 8 评价的设计 3 作品评价信息技术学科离不开作品评价 除了说明作品中的特点和风格外 还要介绍所用的技术 并对活动过程中发现的新技术作详细讲解 这样 学生就可以多方位多角度学习新知识 学生在评价的过程中 当场采纳好的建议 学会发现别人的长处 学会给别人提出善意的改进意见 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并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8 评价的设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