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吉林法律硕士联考考试考前冲刺卷(9)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清政府在____下设置理刑司,受理各少数民族地方机构不能决断的死刑案件 A.军机处 B.大理寺 C.理藩院 D.刑部 2.法律区别于其他社会规范的重要特征是____ A.法律对全社会具有普遍约束力 B.法律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C.法律具有规范性 D.法律具有客观性 3.宋编敕按律的体例分类,是关于____方面的规定 A.刑事 B.行政 C.诉讼 D.钱债 4.下列属于边缘法学学科的是 A.法理学 B.国际法学 C.法律社会学 D.宪法学 5.法律规范生效的时间,如无明文规定时,依惯例应是____ A.法律通过之日 B.法律公布之日 C.法律批准之日 D.法律签署之日 6.由美国联邦最高法院负责审查国会制定的法律是否符合宪法的宪法保证实施制度,是由____ A.联邦宪法明确规定的 B.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开创的 C.国会授予的 D.法律规定的 7.清末“预备立宪”时期清政府设立的中央咨询机关称为 A.谘议院 B.资政局 C.谘议局 D.资政院 8.法律关系根源于____ A.思想社会关系 B.财产关系 C.物质生活关系 D.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9.事件与法律行为的划分标准是 ____ A.是否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B.是否能引起法律关系的产生、变更或消灭 C.是否由法律规范予以调整 D.是否与当事人的意志有关 10.以《人权和公民权利宣言》作为宪法序言的是____ A.1787年的美国宪法 B.1791年的法国宪法 C.1918年的苏俄宪法 D.1919年的德国魏玛宪法 11.《越宫律》27篇的作者是____ A.张汤 B.商鞅 C.韩非 D.赵禹 12.下列关于法律的强制性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____ A.公法具有强制性,而私法不具有强制性 B.人们遵守法律主要是基于对法律强制性的恐惧 C.法律对于统治阶级内部的成员没有强制性 D.法律的强制性是法律发挥作用的最后保障 13.民族自治地方的界线需要变动时,由上级机关的有关部门和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充分协商拟定,报____批准。
A.全国人大 B.全国人大常委会 C.国务院 D.省级.人民政府 14.西周关于婚姻制度的“六礼”制度中,男方请媒人向女方送礼品提亲,称为____ A.纳采 B.纳币 C.纳吉 D.纳征 15.法律体系是一国现行法律构成的体系,反映一国法律的现实状况,当代中国的法律体系不包括____ A.《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 B.《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C.《物业服务收费办法》 D.《拉萨市造林绿化管理办法》 16.下列选项中,属于我国总理负责制具体内容的是____ A.总理任免国务院组成人员 B.总理、副总理领导国务院工作 C.总理召集和主持国务院常务会议 D.总理规定行政措施 17.1907年,清政府改刑部为法部,其主要职责是____ A.审判 B.复核 C.掌律令的解释 D.掌全国司法行政事务 18.“八议”制度是对封建特权人物犯罪后实行减免处罚的法律规定,正式规定“八议”制度的是____ A.《晋律》 B.《北魏律》 C.《陈律》 D.《曹魏律》 19.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刊版印行的成文封建法典是____ A.《法经》 B.《宋刑统》 C.《新律》 D.《大清刑律》 20.西周时期的借贷契约称为____ A.质剂 B.傅别 C.券书 D.出举 21.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行使制定自治条例权力的国家机关是____ A.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 B.自治区的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自治州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22.秦朝的法律形式中,司法机关判案的成例是____ A.决事比 B.封诊式 C.指挥 D.廷行事 23.我国《刑法》第59条规定: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部。
这一规定属于法的构成要素中的____ A.法律规范 B.法律原则 C.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D.法律概念 24.我国《刑法》第59条规定没收财产是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财产的一部或者全 部.这一规定属于法的构成要素中的____ A.法律规范 B.法律原则 C.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 D.法律概念 25.将镇压“反革命的活动”修改为镇压“危害国家安全的犯罪活动”,是在____. A.1988年宪法修正案中 B.1993年宪法修正案中 C.1999年宪法修正案中 D.2004年宪法修正案中 26.下列有关法律与社会的表述,哪一项是不正确的?____ A.法对社会具有反作用,法律通过与政治、经济、文化、道德、宗教等资源分配系统的配合,共同促进社会的和谐 B.和谐社会是一个内容丰富的概念,它与法的最重要结合点在于公平正义和安定有序 C.建设节约型社会是由我国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节约型社会与法律的结合点在于如何通过法律手段促进节约型社会的建立。
D.法律有时具有一定超前性、引导性,超前于社会现状、引导社会进步与发展 27.法官、检察官考试任用制度最早确立于____ A.北洋政府时期 B.南京临时政府时期 C.南京国民政府时期 D.清末 28.“自己做了坏事而又掠他人美名”在夏朝被认为是____,要被处死 A.昏 B.墨 C.贼 D.杀 29.宪法规定,国家举办各种学校,普及初等义务教育,发展中等教育、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并且发展____ A.技术教育 B.学前教育 C.文化教育 D.政治教育 30.我国对出生国籍采取的原则是____ A.出生地主义原则 B.血统主义原则 C.以血统主义为主,出生地主义为辅的结合原则 D.本人自愿申请原则 31.我国《选举法》规定,全国人大代表的名额不超过____人 A.2000 B.2500 C.3000 D.4000 32.中国宪法的解释机关是____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 C.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 D.最高人民法院 33.最早规定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封建成文法典是____ A.《法经 B.《九章律》 C.《北齐律》 D.《唐律疏议》 34.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引进了一系列西方近代诉讼审判原则和审判制度,在诉讼程序上实行 A.四级三审制 B.三级三审制 C.四级二审制 D.三级二审制 35.下列选项中,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 A.中国不是实行“三权分立”的国家,因此,中国国家权力体系中不存在国家权力的划分和分工 B.近代以来,法治与人治的对立主要表现为民主与法制、主权在民与主权在君、法律与当权者个人意志之间的对立 C.法律关系是法律在调整人们行为的过程中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D.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基本要素是法律规则,但并不限于法律规则,还包括法律概念、法律原则、法律技术性规定等 36.中央国家机关与地方国家机关,是以下列选项中的哪一标准来划分的?____ A.国家机构的性质 B.国家机构的历史 C.国家机构行使权力的属性 D.国家机构行使职权的地域范围 37.在法律解释中,扩充解释是指____ A.在法律条文的字面意义比立法原意为广时,做出比字面含义为窄的解释 B.在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比立法原意为窄时,做出比字面含义为广的解释 C.从法律条文的字面意义上来说明法律规定的含义 D.严格要求按法律条文字面的通常含义来解释,既不扩大,也不缩小 38.第一次以法律形式宣布废除封建帝制的宪法性文件是____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约法》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 D.“天坛宪草” 39.颁布《分户令》的改革者是____ A.商鞅 B.李悝 C.吴起 D.王安石 40.清政府颁布的第一个宪法性文件是____ A.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B.天坛宪草 C.钦定宪法大纲 D.资政院院章 41.某甲出生在美国,父亲是中国人,母亲是美国人,父母定居在美国。
根据中国国籍法的规定,关于某甲国籍的正确表述是____ A.具有中国国籍 B.具有双重国籍 C.无国籍 D.不具有中国国籍 42.根据我国宪法规定,下列自然资源中只能属于国家所有的是____ A.矿藏、水流 B.山岭、戈壁 C.森林、草原 D.荒地、滩涂 43.在地方两次人民代表大会之间,如果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认为人民法院院长需要撤换,须____ A.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B.报请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舞委员会批准 C.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过半敷委员通过 D.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报经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44.下列诸项表述中,正确的是____ A.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区别之一,在于法律规范可以反复适用,而道德规范不能反复适用 B.法律一般有两种产生的途径,制定或认可 C.法律之所以由国家强制力来保证实施,主要是因为法律只有依靠惩罚才能发挥作用 D.非规范性法律文件虽然没有规范性,但有法律效力,因而也属于法律的范畴 45.在司法机关监督体制下,如果司法机关认为某项法律与宪法相抵触,对该法的处理方法是____ A.予以撤销 B.宣布无效并责令立法机关限期改正 C.予以改正 D.在案件中拒绝适用 46.魏明与桂敏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登记结婚,婚姻登记机关依法予以登记并发给结婚证。
产生魏明与桂敏法律上的婚姻关系的事实在法学上被称做什么?____ A.法律事件 B.法律事实 C.事实行为 D.事实关系 47.我国的法学理论对法的历史发展的分类是根据____ A.法的质量互变规律 B.法的组织发展阶段 C.法的渊源理论 D.历史唯物论——社会发展史的理论 48.王某是某机关财务人员,他向检察院举报本单位领导胡某收受贿赂的行为,结果一直没有消息,后来他得知胡某的弟弟在该检察院工作,所以就把举报信私自扣下了于是王某便向上一级检察院举报胡某的行为王某的这一行为属于____ A.法的适用 B.法的遵守 C.法的执行 D.法的解释 49.据《左传·昭公六年》记载:“周有乱政,而作____” A.禹刑 B.汤刑 C.九刑 D.吕刑 50.根据198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法律解释工作的决议》,下列哪项属于正式法律解释?____ A.司法机关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 B.国务院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解释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 D.法律专家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