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法律/法规/法学 > 中国法制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中国法制史 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

文档格式:PPT| 18 页|大小 1.85MB|2024-11-10 发布|举报 | 版权申诉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18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四章 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220589,三国两晋南北朝法制的根本特点:上承秦汉,下开隋唐第一节 立法活动与法律形式,一、三国时期的立法活动,1、蜀:?蜀科?,2、吴:?科条?,3、魏:?新律?,二、两晋南朝的立法成就,晋朝:?泰始律?,三、北朝各代的立法,?北齐律?最为著名,影响了隋唐立法体例南北朝地图,律典变化,曹魏律,(,新律,),魏朝,陈群,刘劭,律首,刑名,18,篇,删繁为简,,60,篇减至,18,篇,刑名,至律首,“八议”,*,刑名,晋律,(,泰始律,),晋朝,贾充,杜预,20,篇,,620,条,1,、精简条文;,2,、,增加“法例篇”;,3,、“准五服以制罪”;,4,、律、注合篇(张杜律),*,刑名,+,法例,北齐律,北齐,12,篇,,,名例,为首,1,、形成“名例篇”;,2,、形成,12,篇结构;,3,、“,重罪十条,”,*,名例,司考题,28关于中国古代的法典体例的沿革变化,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法经?的体例为秦汉所继承,不同的是商鞅在秦国变法时改法为律 B?魏律?将?法经?中的具律改为刑名置于律首,从而进一步调整了法典的结构与内容,使中国的封建法典在系统和科学上前进了一大步 C?泰始律?增加了法例律,丰富了刑法总那么的内容,并且把律分为12篇,对后世律典体例影响深远 D?宋刑统?在篇下分门,并且整个法典分为名例、吏、户、礼、兵、刑、工7篇,这种法典的编排体例一直延续到清末修律时制定的?大清现行刑律?才被改变,答案:,AB,2021年司考题,18“名例律作为中国古代律典的“总那么篇,经历了开展、变化的过程。

    以下哪一表述是不正确的?,A?法经?六篇中有“具法篇,置于末尾,为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法律原那么的规定,B?晋律?共20篇,在刑名律后增加了法例律,丰富了刑法总那么的内容,C?北齐律?共12篇,将刑名与法例律合并为名例律一篇,充实了刑法总那么,并对其进行逐条逐句的疏议,D?大清律例?的结构、体例、篇目与?大明律?根本相同,名例律置首,后为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答案】C,【解析】此题考核“名例律的开展变化选项A说法正确法经?六篇中有“具法篇,置于末尾,相当于近代刑法典中的总那么局部具法?是关于定罪量刑中从轻从重法律原那么的规定,起着“具其加减的作用选项B说法正确晋律?共20篇,与魏律相比,在刑名律后增加了法例律,丰富了刑法总那么的内容同时对刑律分那么局部重新编排,向着“刑宽、“禁简的方向迈进了一大步选项C说法错误北齐律?共12篇,将刑名与法例律合并为名例律一篇,充实了刑法总那么,但并没有对其进行逐条逐句的疏议唐高宗在永徽三年下令召集律学通才和一些重要臣僚对?永徽律?进行逐条逐句的解释,继承汉晋以来,特别是晋代张斐、杜预注释律文的已有成果,历时1年,撰?律疏?30卷,与?永徽律?合编,后经高宗批准,将疏议分附于律文之后颁行。

    计分12篇,共30卷,称为?永徽律疏?至元代后,人们以疏文皆以“议曰二字始,故又称为?唐律疏议?选项D说法正确大清律例?的结构、体例、篇目与?大明律?根本相同,共分名例律、吏律、户律、礼律、兵律、刑律、工律七局部,其中名例律置首四、法律形式的日渐标准,由汉代的律、令、科、比向律、令、格、式过渡秦:律、令、廷行事,式汉:律、令、科、比,唐:律、令、格、式、典,第二节 律学成就及法律内容,一、魏晋北朝的律学成就,一律典编纂技术逐步成熟完善,二律典注解诠释取得空前成就,?张杜律?:,?晋律?制定完成后,该律由张斐、杜预两大律学家为之注释,经晋武帝批准颁行天下,注释与律文具有同等法律效力,故?晋律?又称“张杜律张斐、杜预对?晋律?的注释,使律文的法律概念、法律原那么更加标准、明确,并且他们的法律解释方法开创了律疏并行的先河三罪刑原那么与刑事理论取得一定进步,二、刑罚制度的改革进步,一肉刑制度逐渐废止:北齐律废止宫刑,二族刑连坐范围不断缩小,三封建五刑制度逐步形成,曹魏?新律?刑罚:死刑、髡刑、完刑、做刑、赎刑、罚金、杂抵罪,北周刑罚:杖、鞭、徒、流、死,2021年司考题,19中国历史上曾进行屡次法制变革以适应社会的开展。

    关于这些法制变革的表述,以下哪一选项是错误的?,A秦国商鞅实施变法改革,全面贯彻法家“明法重刑的主张,加大量刑幅度,对轻罪也施以重刑,以实现富国强兵目标,B西汉文帝为齐太仓令之女缇萦请求将自己没官为奴、替父赎罪的行为所动,下令废除肉刑,C唐代废除了宫刑制度,创设了鞭刑和杖刑,以宽减刑罚,缓解社会矛盾,D?大清新刑律?抛弃了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采用了罪刑法定原那么,规定刑罚分为主刑、从刑,【答案】C,【解析】此题考核历史上的法制变革选项A说法正确秦国商鞅实施变法改革,全面贯彻法家“以法治国和“明法重刑的主张在变法过程中,商鞅尽力贯彻重性原那么,加大量刑幅度,对轻罪也施以加重,目的是实现富国强兵选项B说法正确文帝开始刑罚改革的直接起因是在文帝十三年,齐太仓令获罪当施黥刑,其小女缇萦上书请求将自己没官为奴,替父赎罪,并指出肉刑制度断绝犯人自新之路的严重问题文帝为之所动,下令废除肉刑选项C说法错误北朝与南朝相继宣布废除宫刑,结束了使用宫刑的历史北魏时期开始改革以往五刑制度,增加鞭刑与杖刑,后北齐、北周相继采用选项D说法正确大清新刑律?抛弃了旧律诸法合体的编纂形式,以罪名和刑罚等专属刑法范畴的条文作为法典的唯一内容;在体例上抛弃了旧律的结构形式,将法典分为总那么和分那么;确立了新刑罚制度,规定刑罚分主刑、从刑;采用了一些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刑法原那么和刑法制度,如罪刑法定原那么和缓刑制度等。

    三、罪刑适用原那么的儒家化,一“准五服以制罪的产生,?泰始律?制定,五服:五种丧服:,斩衰三年、齐衰一年、大功九个月、,小功五个月緦麻三个月,有服亲属:九族范围内的直系血亲与旁系姻亲,“准五服以制罪的量刑原那么:服制愈近,以尊犯卑处分愈轻,以卑犯尊处分愈重;服制愈远,以尊犯卑处分愈重,以卑犯尊处分愈轻五服,内容,期限,斩衰,用至粗麻布为之,不缝下边,3,年,如父母,齐衰,用稍粗麻布为之,缝下边,杖期,5,月,不杖期,3,月,如祖父期年,兄弟,大功,用粗熟布为之,9,月,如堂兄弟,小功,用稍粗熟布为之,5,月,如再从兄弟,缌麻,用稍细熟布为之,3,月,如族兄弟,五服亲属图表,二“存留养亲制度的出现,1.?北魏律?制定,2.指祖父母或父母年迈,家中无成年子孙或期亲属进行赡养,该罪犯可以依法暂不执行徒流死刑,为老人养老送终后,再执行原来的刑罚二、“重罪十条罪名确实立,1.?北齐律?,2.“重罪十条:反逆、大逆、叛、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内乱后演变为隋唐时期的十恶大罪北齐,反逆,大逆,叛、降,恶逆,不道,不敬,不孝,不义,内乱,隋朝,谋反,谋大逆,谋叛,恶逆,不道,大不敬,不孝,不睦,不义,内乱,三、官僚贵族特权法的加强,一八议制度入律曹魏?新律?,八议:议亲、议故、议贤、议能、议功、议贵、议勤、议宾。

    二“官当制度的出现,三九品中正制的产生,四官品占田荫户制确实立,议,“,八议”:亲、故、贤、能、功、贵、勤、宾,这八类贵族或官吏犯罪后可减免刑罚的特权制度死刑:司法官,-,大臣们,皇帝,流刑:司法官,源于“八辟”,曹魏律,十恶不适用,请,“,上请”:一些显贵人物犯罪后,可以上奏皇帝减免刑罚的特权制度汉朝,十恶不适用,减,“,减”:一定身份的官员及其家属犯有,流,以下罪,可享受减一等处罚的特权制度6,、,7,品官),唐朝完善,赎,指官吏贵族及其家属犯有,流,以下罪,可享受用铜来赎罪的一种特权制度五流”不适用:加役流、反逆缘坐流、子孙犯过失流、不孝流、会赦犹流,源于夏朝,唐朝完善,当,“,官当”:指官吏可以用官品爵位来抵罪的一种特权制度北魏,、,陈律,元朝废用,司考题,60.魏晋南北朝时期法律发生了许多开展变化,对后世法律具有重要影响以下哪些表述正确揭示了这些开展变化?,A.?北齐律?共12篇,首先将刑名与法例律合为名例律一篇,B.?魏律?以?周礼?“八辟为依据,正式规定了“八议制度,C.?北周律?首次规定了“重罪十条,D.?北魏律?与?陈律?正式确立了“官当制度,答案及解析:ABD、C 项错在“重罪十条首次规定在?北齐律?中,而不是?北周律?,第三节 司法制度的新变化,一、司法机关的新变化,中央:皇帝、廷尉、大理寺,律博士,地方:州郡县三级地方行政长官兼理司法。

    二、诉讼审判制度,一皇帝直接审判录囚,二改进上诉与直诉制度,1.乞鞠,2.西晋时期的“登闻鼓,三完善死刑复奏制度,四创造刑讯逼供之法,重枷、测罚、测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endfrs
    资质:实名认证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