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施工 > 修缮加固与改造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古建筑木结构修缮加固技术研究

文档格式:PDF| 4 页|大小 200.71KB|2023-02-10 发布|举报 | 版权申诉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3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1 / 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古建筑木结构修缮加固技术研究古建筑木结构修缮加固技术研究摘要摘要:古建筑木结构是中国文明最重要的载体之一,随着时间的不断推移,诸多因素对我国古建筑的木结构造成了破坏,影响了古建筑木结构的健康和寿命,导致木材的性能退化,降低了古建筑木结构的承载能力,使古建筑木结构面临着随时坍塌的危险与此同时,加固古建筑木结构的措施,使古建筑木结构的性能得以维护,以确保为后续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指导意见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古建筑木结构修缮加固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关键词关键词:古建筑;木结构;修缮;加固技术引言引言古建筑遗址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瑰宝,是人类智慧结晶的见证,是研究地域文化、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料古建筑数字复原是保护历史文化的载体文物三维数字化技术可以和传统文物保护技术相结合完成文物修复、保护和研究工作这些技术的应用对于加强文物保护、研究及利用,记录历史,展示文化,载托灵魂等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将古建筑的历史因素进行完整的传承与表达,便是今天古建筑保护的真正意义1 1 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古建筑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意义1.1 历史文化载体、文化传承增强凝聚力古建筑文物记录着中国光辉灿烂的历史文化,蕴藏着丰富的古建筑艺术文化,是东方艺术的璀璨之星。

    古建筑文物作为历史文化载体,对记录历史上人们的爱国热情具有重要体现,新形势下也是展示历史文化与民族自信心的重要实物古建筑文物因其独特的文化符号与文化魅力,让现代中国人民切实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伟大,尤其是在精湛的建筑物面前很容易激发我们的爱国之情与自豪之感不同古建筑文物所彰显的历史特征、文化符号、民族风情、时代背景等都是不相同的,如古建筑文物主要记录了文化发展情况,向我们呈现历史的风土人情正因为如此,加强古建筑文物保护,让古建筑文物作为民族精神传承和历史文化充分发展的重要载体,通过潜移默化的历史文化记忆教育,增强其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经过历史发展沉淀遗留下来的古建筑文物,向我们展示了历史文明,呈现了各民族情感的精神寄托,保护好古建筑文物,就是承担起传承优秀爱国主义民族文化的责任,切实宣传发展历史民族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和民族创造力1.2 历史物质基础、助力旅游业聚集发展古建筑文物是区域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资源,也是文化旅游的重要物质基础保护好古建筑文物,就是保护历史物质基础,保护好文化旅游的“魂”,对推动文化振兴、特色旅游发展具有积极作用新形势下随着社会生产不断升级发展、人们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民对物质生活的需求逐渐转向为对文化生活的需要,新时代新时期赋予了古建筑文物新的历史使命,即成为文化旅游业和休闲娱乐的重要载体。

    古建筑文物本身蕴藏着巨大的文化魅力,借助古建筑文物的文化基础可以打造文化旅游业核心品牌效应,不仅可以有效提升游客到访率和参观率,还可以为城市旅游事业发展提供基础古建筑文物不仅是历史文化的见证,更是人们休闲娱乐的重要场所,可以有效增进我国与世界文明的交流,真正赋予旅游业发展的“魂”2 2 古建筑修缮过程存在的问题古建筑修缮过程存在的问题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虽然古建筑的修缮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但由于修缮知识与技术不成熟,所以修缮水平及品质仍较低目前,由于古建筑内部构造相对较复杂,所以对其的修缮重心依然在建筑的外观上,而对内部结构的关注较少,这使得古建筑修缮后的外观与内部对比不协调在保护修缮过程中,一方面,修缮时大多采用许多相似的现代材料来修缮古建筑,最终只保留了古建筑的外貌,而忽视了原有的结构问题在某些情况下,修缮工程甚至会破坏原有古建筑的结构,危及整个古建筑的安全在修缮古建筑的内部时,有些会采用钢筋混凝土加固,而有些则是在原有的木质结构基础上用水泥浇筑,并用现代木板进行装饰,使得修缮后给人一种全新徽派“仿古”建筑的感受,完全破坏了原有建筑的特色另一方面,由于没有严格的法律和法规来规范古建筑的保护与修缮,而且很多古建筑修缮的设计人员没有熟练掌握相应的古建筑知识,再加上修缮工程通常由承包商进行,修缮过程没有得到严格的把控,承包商为了获取利润,大量使用廉价的修缮材料,这使得古建筑在保护与修缮过程中受到了大量破坏,也造成了文化的损失。

    3 3 古建筑木结构修缮加固技术应用建议分析古建筑木结构修缮加固技术应用建议分析3.1 加固地基基础(1)可以使用石砌护坡法来对处于山顶或山下的古建筑木结构进行加固处理,这样可以稳定山顶古建筑木结构的地基基础,同时,也可以对山脚下的古建筑进行保护,不会受到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的影响如果在古建筑的周围地区出现局部塌陷的现象,那么,工作人员在加固地基时,可以使用碎石回填的方法2)在加固古建筑木结构的地基基础时,也可以使用一类间接方法在古建筑的周围设置合理的排水设施这一措施的使用可以保证地基基础的密闭性,以免水对地基基础造成侵蚀,使地基基础的变形范围扩大同时,修建明水沟也可以方便工作人员检修,一旦发现沟渠堵塞,那么,工作人员就可以及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修整3)在对古建筑的台基砌体进行加固修缮时,工作人员可以将风化严重的、有裂缝的砌体和石块拆除,并且在新旧砖层之间铺设一层钢筋网,使用钢筋对其进行加固,同时,可以使新旧砌体的整体性能有所增强,以免地基基础出现移位,从而能够保证建筑上层结构的稳定性3.2 木结构加固技术针对破损较为严重的木结构,可以采用落架大修或者局部修整加固技术,通过全部或者局部拆除木构架,针对破损的构件或者残损点进行有效修整,并将破坏较为严重的构件及时更换,然后重新安装。

    在构建安装过程中,需要加强整体加固,在局部加固环节,主要采取增加约束法进行加固对于抗剪不足,以及结构裂缝,可以采用销栓加固方法,使用钢制螺栓穿透被加固的截面,此种方法具备耐腐蚀与耐火等特点,而且不会增加结构荷载,施工流程较为便捷如果古建筑木结构的构造不满足抗震鉴定要求,需要对局部构件进行加固处理,通过采取整体加固方案,能够明显提升木结构的抗震性能对于容易受潮腐蚀或者遭受虫蛀的木质结构,需要使用防腐与防虫剂,并结合木质构件的耐火等级,对木结构加强防火处理力度3.3 针对性保护方法在古建筑当中,木结构比较多,能够为白蚁的生长与繁殖提供良好的条件大部分古建筑出现破损,主要是因为白蚁蛀食引起的,在对古建筑进行修缮加固保护时,技术人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结合白蚁的种类,以及当地的地理条件,经过详细分析之后,采取科学的防治措施结束语结束语古建筑木结构承载着我国千年的历史,对于我国历史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对古建筑木结构进行加固和修缮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工作人员需要深入研究古建筑木结构的性能,并且采用相关技术修缮被损害的木结构,确保能够完整地保存古建筑,不仅可以为后续的历史研究提供贡献,同时也可以优化现代建筑结构。

    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李灿,赵庆双,倪广庆,刘新玉.古建筑木结构的寿命预估J.收藏与投资,2020,12(03):78-80.2孔健.木结构古建筑的预防性保护和维修技术研究以曲阜孔庙为例J.中国民族博览,2020(12):178-179.3杨茹元,孙友富,张晓凤,袁权.木结构古建筑加固技术的应用及进展J.林产工业,2018,45(06):3-7.4谢妍.古建筑木结构修缮加固时木材材料强度取值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34):126-127.5田鹏刚,张风亮.古建筑木结构震害分析及加固研究J.世界地震工程,2018,30(03):126-13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无极剑圣
    资质:实名认证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