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专业基础教材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出版专业基础·初级 第一章 出版与出版工作

文档格式:PPT| 26 页|大小 110KB|2024-11-01 发布|举报 | 版权申诉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26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出版专业基础,初级,根据考试大纲基本要求整理,天堂恋,2010.8.4,第一章 出版与出版工作,共,13,个知识点,其中掌握,7,个,熟悉,3,个,了解,3,个一、出版的概念及其构成要素(掌握),(一)出版的概念,出版是指编辑、复制作品并向公众发行的活动二)构成出版活动的三个要素,1.,编辑,策划、组织、审读、选择和加工作品的活动,是出版物复制和发行的前提2.,复制,以各种方式根据作品内容制成一份或多份与其内容信息相同的物件的工作最常用的复制方式有印制、翻录、光盘压制、集成电路卡制作、计算机下载等3.,发行,出版单位通过商品交换将出版物传送给消费者的活动二、开展出版活动的条件(了解),(一)精神文化资源条件,主要指作者创作的作品二)人力资源和物质资源条件,包括出版专业技术人员以及复制产品用的厂房、机器设备、原材料和能源等物质资源三)流通传播条件,信息、网点、机构、渠道、人员、设备等四)市场条件,由一定规模的出版物消费需求构成的市场三、出版的一般过程(熟悉),(一)精神产品生产阶段,包括:,1.,信息采集,2.,选题策划,3.,组稿,4.,审稿,5.,编辑加工,6.,整体设计,7.,审定发稿,(二)物质产品生产阶段,包括制作“母版”样本(校样、样带、样盘)、制作正式母版(印版、母带)、进行批量复制、匹配组合并包装。

    三)产品流通阶段,信息流、商流、物流、资金流,四、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掌握),(一)指导思想,文化工作的指导思想就是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见教材第,8,页),指导思想的根本、核心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二)方针、原则,1.,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注意新的提法),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古为今用、洋为中用,3.,将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4.,坚持质量第一,5.,坚持走改革开放之路,(三)主要任务,1.,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阐释科学发展观,2.,传播和积累科学文化知识,3.,弘扬民族优秀文化,4.,促进国际文化交流,5.,丰富和提高人民的精神生活,五、出版工作者的文化追求(了解),出版工作属于文化性质的工作一)出版工作的文化性质,1.,出版物生产过程是文化产品的形成过程,2.,出版物流通过程是一个文化传播过程,3.,出版物消费过程是读者进行文化选择获得出版物的过程二、出版工作者的文化追求的体现),1.,认真做好文化选择,2.,大力推进文化创造,3.,积极开展文化传播,4.,充分重视文化积累,六、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的内容(掌握),中国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是我国出版工作者都应该遵守的行为职业道德规范,其主要内容是:,第一,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

    第二,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结合第三,树立精品意识,提高出版质量第四,遵纪守法,廉洁自律第五,爱岗敬业,忠于职守第六,团结协作,诚实守信第七,艰苦奋斗,勤俭创业第八,遵守外事纪律,维护国家利益七、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措施和方法了解),(一)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意义,1.,促进社会公德和精神文明建设,2.,有利于建设高素质的出版队伍,3.,维护和提高出版业的社会声誉,4.,保障出版物市场健康发展,(二)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建设的措施和方法,1.,加强自我修养,2.,加强教育,3.,加强舆论引导和监督,4.,加强制度化、法规化建设,八、编辑工作的特点(熟悉),编辑工作具有文化工作的共性,又有自己的专业特性1.,政治性,2.,思想性,3.,科学性,4.,创造性,5.,选择性,6.,加工性,7.,中介性,九、编辑工作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掌握),编辑工作是整个出版工作的中心环节,1.,贯彻出版方针的关键,2.,制订和实现出版计划的核心,3.,提高出版物质量的主要保证,4.,提高出版效益的基础,十、编辑过程基本环节和各环节相互关系的知识(掌握),(一)编辑过程的基本环节,1.,信息采集,2.,选题策划,3.,组稿,4.,审稿,5.,签订出版合同,6.,编辑加工整理,7.,整体设计,8.,审定发稿,9.,校样处理,10.,样品检查,11.,出版物宣传,12.,反馈信息收集,期刊的编辑过程中一般没有“签订出版合同”这个环节。

    二)编辑过程各环节相互关系,各环节既相互联系,又互相制约1.,信息采集与选题策划的关系,信息采集以选题策划为中心,选题策划要以信息采集为基础2.,选题策划与组稿的关系,选题是组稿的依据,组稿是选题的落实、完善和具体化3.,组稿和审稿的关系,组稿直接影响审稿工作,做好组稿工作,不仅保证有充足的稿源,还可以提高审稿效率;审稿可以判断稿件质量的高下,是决定后续环节是否进行下去的关键4.,审稿和加工整理的关系,审稿是加工整理的前提,只有经过审稿决定采用的稿件才可以进行加工整理;加工整理是审稿的继续,不仅能订正审稿时发现的差错,还能发现、解决审稿时遗留的问题5.,选题策划、审稿与审定发稿及其后各环节的关系(见教材第,37,页),十一、编辑过程的一些特殊情况(熟悉),1.,如果选题是由作者建议的,那么实际上在选题策划的同时就完成了组稿环节中“选择作者”和审稿工作2.,对于不是由出版单位主动组织的稿件(如自投稿、推荐稿、引进稿等),审稿环节的部分工作需要提前到选题策划环节同时进行十二、对编辑人员基本素质的要求(掌握),(一)政治素质,科学的世界观,正确的立场和政治方向等二)思想素质,文化的追求、科学的信仰、高尚的道德和美好的情操等。

    三)文化素质,扎实的专业训练,深厚的语言文字功底,(四)职业素质,1.,职业追求,2.,职业敏感,3.,职业作风,十三、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熟悉),(一)编辑与作者的关系,编辑与作者的关系是同志式的互助合作关系1.,作者和作者提供的作品是编辑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所以编辑离不开作者2.,作者个人劳动的产品只有经过编辑的劳动才能变成社会产品,所以作者离不开编辑3.,编辑与作者的共同目标是“为读者服务”4.,编辑与作者要互相尊重二)编辑与读者的关系,1.,读者是编辑的服务对象2.,编辑要真诚地为读者服务3.,读者是编辑工作的检验者和促进者4.,编辑负有引导读者的责任:一方面要了解读者、适应读者,热忱为读者服务;另一方面又要引导读者、提高读者,做读者的良师益友三)编辑是沟通作者与读者关系的桥梁,1.,编辑向作者及时传达读者的需求信息,全面介绍读者的意见和建议2.,编辑向读者及时发布作者的供应信息,如新书预告、作者访问记等考试内容,出版的概念、构成要素开展出版活动的条件和出版的一般过程我国出版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和主要任务出版工作者的文化追求和出版工作者职业道德规范编辑工作的特点及其在出版工作中的地位。

    关于编辑过程的知识对编辑人员基本素质的要求编辑与作者、读者的关系。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dfg836519
    资质:实名认证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