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及说明

文档格式:DOCX| 7 页|大小 14.68KB|2025-03-16 发布|举报 | 版权申诉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认识物体教学设计及说明  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第26~27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2. 培养学生初步的操作和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3. 通过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意识以及创新意识4. 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懂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教学重点、难点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实物与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教学过程一、 联系生活,激趣导入1. 课件呈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卡通形象: 小朋友,你们认识我们吗?你们想想在哪儿见过我们呢?2. 小朋友,你带来了哪些“朋友”啊?向大家介绍一下学生展示带来的物体,能说出名称的就说出来)3. 小朋友带的物体真多呀,看了这些物体,你还想知道些什么?4. 看来,小朋友想知道的知识还真不少今天,我们就来认识这些物体揭示课题: 认识物体)[说明: 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创设生动的画面和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唤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并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二、 动手探究,体验领悟活动一: 看一看、摸一摸导语: 小朋友,请你们看一看、摸一摸桌面上的物体,你有什么发现?1. 学生认真观察桌面上的物体,初步感知物体的外形2. 学生用手触摸物体,初步感知物体的特性3. 学生讨论、交流自己的感受,说说物体的形状分别是怎样的[说明: 理解数学知识首先要“观察”数学现象学生通过观察、触摸等活动,初步感知物体的形状,为进一步探究物体的特征建立感性基础]活动二: 分一分、比一比导语: 刚才小朋友观察了几种不同形状的物体,接下来,小朋友能不能按形状把它们分分类呢?1. 以小组为单位将物体进行分类2. 各小组说说自己小组分了几类,是怎样分的3. 全班交流,达成共识教师相机揭示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名称4. 各小组分别拿出一个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在桌面上滚一滚、堆一堆,并交流自己的感受[说明: 在学生初步感知了各种物体的形状后,再通过实际的分一分、比一比等活动,能进一步感知几种几何形体的特征,建立初步的空间观念]活动三: 认一认、找一找导语: 现在请小朋友看大屏幕,电脑把这四类物体的形状画出来了,你还能认出它们吗?(课件呈现几种立体图形)1. 学生看大屏幕上的图形,说图形的名称。

    2. 请四名学生头戴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图形头饰,其余学生在桌面上找出各自的好朋友,并举起来,以示响应3. 教师指出,像这样的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到处都有小朋友仔细看看我们的教室,哪些物体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快找找看4. 要求学生想一想: 在哪些地方也见过这几种形状的物体?[说明: 在学生初步认识了四种形状的物体后及时进行必要的抽象,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建立空间观念在找一找的活动中着力体现“小课堂,大社会”的理念,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入手,又注意把学生引入更为广阔的现实情境中进行充分的体验活动,使学生的已有认识更为丰富、生动]活动四: 搭一搭、数一数导语: 小朋友,你们玩过搭积木吗?现在我们就用刚刚认识的这些物体作积木,搭一件你最喜欢的东西比一比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搭得最好!1. 明确要求后,学生动手搭积木搭好后,学生可以离开座位互相参观学习,并进行评价展示部分优秀作品,并指名说说这件作品是用哪些形状的物体搭成的2. 数数自己的作品中,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各用了几个,把数的结果填在表格里[说明: 学生的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设计开放的教学,让学生自己进行设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进行活动,能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创造欲望得到满足。

    这样做,还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探究与创新的意识,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三、 总结延伸1. 今天,我们和谁成了好朋友?学到了哪些知识?2.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朋友,课后,大家再去找找吧![说明: 让学生自己总结学习的方法和学到的知识,体会互相合作、主动探究是学习的好方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letaotao418521
    资质:实名认证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