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中国GDP的质量问题,可信否,是,否,可信,但不精确,不可信,高,低,存在的问题,核算体系问题,计算方法,制度安排,改进的措施,中国之谜的原因,磋 商,Slide 1,磋 商,我国GDP低估,许宪春:世界银行对中国GDP数据的调整及其存在的问题,,经济研究.1999.6主要的内容):世界银行对中国官方GDP数据调整包括三个方面内容:一致性调整、范围调整和估价调整,综合调整比率为34.3%其中一致性调整和范围调整是关于统计体系的不完善的调整,估价调整是关于价格体制的影响所做的调整Slide 2,我国GDP高估,罗斯基:中国统计发生了什么,中国经济评论,.2001.12.,孟连、王小鲁:对中国经济增长统计数据可信度的估计,经济研究.,2000.10.,伍晓鹰:,Reconstructing Chinese GDP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Accounts Concepts of Value Added:the Industrial Sector,1949-1994,,1996,年.,Slide 3,中国GDP虽不精确但可信,L.R.Klein&S.Ozmucur:中国经济增长率估计,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2.4.,张新、蒋殿春:中国经济的增长GDP数据的可信度及增长的微观基础,经济学季刊,2002.10.,任若恩:中国GDP统计水分有多大评两个估计中国GDP数据研究的若干方法问题,经济学季刊,2002.10.,许宪春:世界银行对中国官方GDP数据的调整和重新认可,1999.6.,Slide 4,GDP高估,罗斯基,孟连、王小鲁,伍晓鹰,磋商,克莱茵,张,新、蒋殿春,任若恩,许宪春,Slide 5,罗斯基:中国统计发生了什么?,任若恩:中国GDP统计水分有多大,他认为第一,航空客运在交通中的份额低,而交通在国民经济中的份额也不高。
第二,他给出了19832000客运周转量增长率和gdp的比较数据,证明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并不紧密,认为罗的假设是经济增长与能源增长率大致相等及能源的数据准确他认为能否接受罗的这种分析方法首先要看假设对不对,接着用日本,韩国,美国,德国的实际数据得出了这个假设不成立数据不一致经济增长率数据和能源消耗、就业和消费价格数据之间的不一致通过列举中国19982001年的这四个指标的实际数据,和给出了日本(19571961),台湾(19671971)、韩国(19771981)、以及中国(19871991)的数据和19982001年的数据进行对比来证明,这个四个数据之间的不一致经济增长率的上限应该是航空旅客周转量的增长率他认为乘坐飞机的人是中国人口中最富有的,他们的收入比一般人增长得快,而1998年机票价格下降,旅客量将会比可支配收入和总消费量增长快得多因此是经济增长的上限国家统计局抛开了省级经济增长数据张新:中国经济增长gdp可信度,他讨论了中国经济增长和能源的关系,用了能源的消费弹性并给出19782000年23年的值,发现有13年,消费弹性,低于0.5,和能源生产弹性给出19782001年的值发现有14年低于0.5,因此他得出能源的消费和生产均与GDP没有关系。
接下来讨论了就业与经济增长的关系,利用了就业弹性,给出912000年的数据,可以看出就业增长和gdp增长是一种,无序,的关系,他认为这种关系与其说gdp虚报不如说隐性失业导致正式登记的就业数字严重失真更为恰当他在gdp支出法计算体系下,以官方公布的月数据来“复原”gdp采用的指标:销售总额,固定资产投资,商品货物出口,工业产品库存变化,商品货物进口许宪春在,支出法国内生产总值构成指标与有关统计指标间的关系,给与了说明,解释,Slide 6,孟连:对中国经济增长统计数据可信度的估计,1.根据168种工业产品产量的实物量数据估计工业增长率1)将168种工业产品按行业或部门分类,(2)分别计算每种产品各年的产量增长率,并按各产品在所属部门或行业的价值比重加权平均计算该部门或行业的增长率3)计算各部门或行业每年总产值占该年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加权数,在此加权平均求得该年全国工业增长率估计值因缺乏各年份产品价格数据,各行业的增长率采用算数平均数替代2.利用货物周转量、货物运输量来和工业增加值作比较进行作者称为的相关分析,同时又进行了工业消费电量,工业消费综合能源与工业增加值指数3.,用生产函数模型采用计量经济分析方法,。
T53=0,1,2,3,.,44,;T78=0,1,2,.,20;T92=0,1,2,6,5397,7897,9297,分为三段进行分析,得出全要素生产率1.2%,2.5%,7.3%,前两段增长率比较符合实际,最后一个不符合实际任若恩:中国GDP统计水分有多大,他认为孟连的研究过于粗造,例如,在每个一行业内使用的是产品增长率的算数平均数来代替,另一个问题,他们计算的增长率是总产品的增长率而不是增量的增长率这种方法有极大误差:首先统计分析本身就带有随机误差;其次,如此计算实际是假设上述的几个变量与工业增加值存在严格线性相关关系,但是这个关系在(19521998,),很难稳定,最后,研究的对象就是工业增加值的误差,而在相关分析中又使用了有问题的工业增加值,用一个有问题的数据来计算的他的误差,这在逻辑上是自相矛盾的他认为如果采用经济计量的方法来计算全要素增长率如果时间不同那么它的数据范围方面也可能不一致比如发生产出和投入之间的范围不一致许宪春国内生产总值价格和物量指数及其相互关系和作用,中国统计,2002.5,解释,Slide 7,伍晓鹰:Reconstructing Chinese GDP According to the National Accounts Concepts of Value Added:the Industrial Sector,1949-1994,利用1994年和1995年中国工业统计年鉴上的工业产品实物数据和1987中国投入产出表中的价值量数据。
他从上述年间的198种工业产品中选取于1987年投入产出表中的83个工业部门具有明确对应关系的116种产品,以1987年为基期,以基期单位价值为权数,对属于同一工业部门的各种产品历年数量进行加权,构造出各工业部门历年产出物量,用此物量指数外推个工业部门基期增加值得到各工业部门按同一基期价格计算的历年增加值,在此基础上计算出各工业部门和全部工业增加值的历年及各重要时期的增长率许宪春:伍晓鹰关于中国工业增长情况的研究,1.基期问题.19491994年这样长达45年的历史时期,伍晓鹰采用的是同一个基期,理论表明,基期越长,所得出的经济增长率对实际情况的扭曲越严重当然基期过长,可能对他的研究结果没有质的变化2.投入产出率的假定gross value added),(Gross Value of Output by the MPS concept),GVA/GOV,是一个定值投入产出率不变是一个很强的假定,一般来说投入产出比率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尤其是4994,投入产出率一定发生了很大的变化3.116种产品的代表性他在构造各工业部门历年产出指数是利用的是中国工业产品产量中与中国1987年投入产出表中的82种工业产品,所以代表性值得商榷。
Slide 8,世行对我国GDP的调整,我国认为世行对我国GDP调整存在的问题,Slide 9,许宪春:我国国民经济核算面临的问题和任务,一、国内生产总值核算问题,1.增加值的混合计算方法问题,2.产业部门分类和支出项目分类问题:,许宪春:房地产业所包含经济活动的分类体系和增加值估算,3.服务业核算问题:,许宪春:中国服务业核算基期存在的问题研究;中国房地产业的核算体系亟待改革,4.季度和算问题,:许宪春:GDP核算与数据发布制度改革,5.不变价核算问题:,许宪春:中国现行工农业不变价增加值的计算方法及其改革,6.未被观测经济核算问题,二、投入产出核算问题,三、资产负债核算问题,四、地区核算问题:,许宪春:“国内生产总值地区汇总与国家测算数间的差异分析”,Slide 10,核算性扭曲、结构性通缩与制度性障碍对当前中国宏观性的分析(张曙光等,经济研究,2000.9),Slide 11,认为:中国通货紧缩伴随经济增长之谜的重要原因之一来自于价格指数的偏差和国民经济核算的缺陷为什么呢?这要从通货紧缩伴随经济增长说起当总供给的增长速度超过总需求的增长速度时,我们说出现了经济增长和通货紧缩价格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在理论上,能够反映消费品和服务的供求关系及其结构的变动。
但在中国,这个作用它不能发挥这个作用因为,中国消费品和住房都存在着明显的价格补贴或垄断性因素,因此中国居民现金支出的消费结构严重扭曲而我国学者仍然以消费者价格指数来判断消费品和服务的供求关系及其结构的变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也存在问题,其问题是工业增加值和增长率高估(伍晓鹰),随之农业增加值及增长率也有小幅高估的现象,服务业增加值低估(许宪春),因此从我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数据中就夸大了总供给的增长速度和缩小了总需求的增长速度,从而导致了我国学者得出经济增长和通货紧缩并存这是由不准确的统计数字造成的对我国现实状况的错误分析19571965年户口登记人口数字,年末总人口出生率死亡率 自然增长率 年份(万人)()()()195764,653 34.03 10.80 23.23 195865,994 29.22 11.98 17.24 195967,207 24.78 14.59 10.19 196066,207 20.86 25.43-4.57 196165,859 18.02 14.24 3.78 196267,295 37.01 10.02 26.99 196366,172 43.37 10.04 33.33 196470,499 39.14 11.50 27.64 196572,538 37.88 9.50 28.38,Slide 12,诺顿教授说:我认为当尘埃落定、当我们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之后,我们会很清楚地看到中国实际的经济增长率会非常接近并不完美的官方数据,而不会接近有些人所说的那些很低的增长数据。
一种声音,另外一种声音,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