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皮肤科与性病学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皮肤科外用药物课件

文档格式:PPT| 34 页|大小 396.19KB|2024-11-19 发布|举报 | 版权申诉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3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皮肤科外用药物使用及治疗原则,皮肤科外用药物使用及治疗原则,1,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经皮吸收途径,(,1,)透过角质层,(,2,)毛囊皮脂腺,(,3,)汗腺,药物透皮吸收的途径经皮吸收途径,2,影响皮肤吸收的因素,1.,与角质层的厚薄、完整性、通透性、水合程度相关皮肤的解剖部位,(,粘膜、阴囊,眼睑,面、耳后,腋窝区,头皮,手臂,腿部,胸部,掌跖,),2.,药物的理化性质,外用药物剂型,(,硬膏,软膏,乳剂,霜剂,水剂,),3.,外界环境因素,温度、湿度、皮肤的病理状态,影响皮肤吸收的因素1.与角质层的厚薄、完整性、通透性、水合程,3,外用药使用原则,1,、皮肤科外用药最简单的原则:干对干,湿对湿,即有渗出较多时,选用湿敷;渗出少时,采用洗剂、糊剂;干燥,结痂,有鳞屑时,采用乳膏、霜剂2,、对于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痒疹等肥厚、苔藓样变的皮疹,使用硬膏外用或封包,不仅可以使皮损变平,还可以隔离搔抓,恶性刺激局限性的肥厚、结节,可以局注得宝松、曲安奈德等。

    3,、对于难以愈合的创面,如果有感染,一般可能为多种细菌感染,可以采用庆大霉素,+,生理盐水局部湿敷,如果没有脓性分泌物,创面干爽,可以采用紫草油换药,可以促进伤口愈合外用药使用原则1、皮肤科外用药最简单的原则:干对干,湿对湿,,4,1.,急性期:炎症表现有红、肿、丘疹、皮疹、水疱而无渗出者,用粉剂或洗剂为宜,因这类剂型有安抚、冷却、止痒及蒸发作用,可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消除患处的肿胀与炎症,使患者感觉较舒适急性时不能用糊剂及软膏剂,因其阻滞水分蒸发,增加局部的温度,可使皮疹加剧急性开放性皮炎,则宜用湿敷,如大片糜烂渗液则选用适当的水溶液湿敷,促其炎症消退,如,3%,硼酸溶液具有散热、消炎、清洁作用1.急性期:炎症表现有红、肿、丘疹、皮疹、水疱而无渗出者,,5,2.,亚急性期:表现为小片的糜烂,伴有少量渗出,也有为分散的丘疹或出现鳞片和痂皮,一般用糊剂,如无糜烂渗液,可用洗剂、霜剂等,有痂皮时先涂以软膏,软化后拭去,再用外用药物,使药物易吸收3.,慢性期:表现为干燥、增厚、粗糙、苔藓样变或角化过度,此期应选用软膏或霜剂、硬膏等苔藓样变也可用酊剂,能保护滋润皮肤,软化附着物,使其渗透到皮损深部而起作用。

    4.,感染化脓性皮肤病,应选用适宜的抗感染药物2.亚急性期:表现为小片的糜烂,伴有少量渗出,也有为分散的丘,6,外用药物分类,从剂型上分类大致有:,溶液剂、软膏剂、油剂、霜乳剂、洗剂、糊剂、硬膏、酊剂醑剂和粉剂散剂、凝胶、气雾剂等从药物作用分类有:,清洁剂、角质剥脱剂、保护剂、遮光剂、止痒剂、脱色剂、抗菌剂、光敏剂,、抗真菌剂、抗病毒剂、杀虫剂、抗变态反应剂、收敛剂、腐蚀剂、角质促成剂等外用药物分类从剂型上分类大致有:溶液剂、软膏剂、油剂、霜乳剂,7,常用外用药剂型,1.,乳剂(,W/O,)、霜剂(,O/W,):为水和油的半固体乳剂,是皮肤病治疗的主要剂型,.,它应用方便,当涂擦后容易渗入皮肤,.,2.,软膏:为油性,可含有少量的水,.,它有油腻感,但一般能耐受,多用于润滑皮肤,特别是用于水化皮肤,对肥厚痂皮,苔藓化或堆积的鳞屑更好,在某些糜烂或开放性损害,(,如淤积性溃疡,),比霜剂刺激性小,.,药物中软膏的穿透作用比霜剂强,.,常用外用药剂型1.乳剂(W/O)、霜剂(O/W):为水和油的,8,常用外用药剂型,3.,硬膏:药物溶于或混合于黏着性基质中并贴附于布料(纸、薄膜),可牢固的黏附于皮肤表面,作用持久,可阻断水分散失、软化皮肤和增强药物渗透性。

    4.,洗剂:原本为细小的粉状物质,(,如炉甘石,),混悬于水或酒精基质中,二者互不相溶洗剂使用方便,可使急性炎性和渗出损害止痒、散热凉爽,干燥、保护常用外用药剂型3.硬膏:药物溶于或混合于黏着性基质中并贴附于,9,5.,酊剂、醑剂:酊剂为非挥发性药物的酒精溶液;醑剂为挥发性药物的酒精溶液外用于皮肤,酒精可迅速挥发,将其中溶解的药物均匀分布于皮肤表面6.,油剂:用植物油溶解药物或与药物混合,有清洁、保护、润滑的作用,主要用于亚急性皮炎、湿疹7.,溶液:药物的水溶液有清洁、收敛作用,主要用于湿敷可发挥抗菌、消炎作用8.,粉剂:有干燥、保护、散热作用特别适用于间擦部位5.酊剂、醑剂:酊剂为非挥发性药物的酒精溶液;醑剂为挥发性药,10,清洁剂,作用:清除皮损处浆液、脓液、鳞屑、痂皮、残留药物等药物:,3%,硼酸溶液、生理盐水、植物油、石蜡油、,1/50001/8000,高锰酸钾、,0.02%,呋喃西林及凡士林(封包)等以及肥皂水、酒精、汽油等清洁剂 作用:清除皮损处浆液、脓液、鳞屑、痂皮、残留药物等,11,保护剂,作用:保护皮肤,减少摩擦,防止外来刺激常被用于保护间擦区,(,如趾间,臀沟,腋窝,腹股沟和炎症部位,).,粉剂可使浸渍的皮肤干燥,并吸收水分减轻摩擦,.,药物:植物油、氧化锌粉、滑石粉、淀粉、炉甘石、碳酸钙粉等。

    15%,硅油(润滑、防燥、防浸渍、防日晒)保护剂作用:保护皮肤,减少摩擦,防止外来刺激常被用于保护间,12,抗菌剂,作用:杀菌或抑菌痤疮、局部感染等,药物:,3%,硼酸、,0.10.5%,雷弗奴尔、,12%,龙胆紫、,1/8000,高锰酸钾、,2.510%,过氧苯甲酰、,0.1%,黄连素、,1/2000,新洁尔灭、,3%,双氧水、,0.05%,苯扎溴铵、,2%,碘酊等2%,莫匹罗星、,1%,氯洁霉素、,0.3%,环丙沙星等抗菌剂作用:杀菌或抑菌痤疮、局部感染等,13,止痒剂,作用:表面麻醉作用或使局部有清凉感而止痒药物:,510%,苯唑卡因、,12%,达克罗宁、,2%,樟脑、,0.52%,薄荷脑、,0.51%,麝香草脑、,0.52%,酚、,0.51%,石炭酸、,510%,水合氯醛、,2.510%,焦油 类、,510%,苯甲醇、糖皮质激素等止痒剂作用:表面麻醉作用或使局部有清凉感而止痒14,抗真菌剂,作用:杀灭或抑制真菌药物:,510%,水杨酸、,1030%,冰醋酸、,10%,十一烯酸、,612%,苯甲酸、,510%,硫磺、,23%,克霉唑、,1%,益康唑、,2%,咪康唑、,0.53%,酮康唑、,1%,联 苯苄唑、,1%,特比萘芬、,1030%,冰醋酸、,2.5%,硫化硒等。

    抗真菌剂作用:杀灭或抑制真菌15,抗病毒剂,作用:抑制皮肤病毒细胞分裂和增殖药物:,0.5%,鬼臼毒素、,20%,足叶草酯、,25%,无环鸟苷、,1%,喷昔洛韦、,0.010.05%,氮芥、,5%5-,氟脲嘧啶、,15%,阿糖胞苷、,30%,冰醋酸、,0.13%,酞丁安、,0.1%,争光霉素、,5%,咪喹莫特、重组人,-2b,干扰素软膏(,10 5 U/g,)、,3%,膦甲酸钠等抗病毒剂作用:抑制皮肤病毒细胞分裂和增殖16,杀虫剂,作用:杀灭螨、虱,驱避蚊虫等药物:,510%,硫磺、,2%,灭滴灵、,1025%,苯甲酸苄酯、,2.5%,间甲苯酰二乙胺,(,驱蚊剂,),、,10%,优力肤、,50%,百部酊、林旦等杀虫剂作用:杀灭螨、虱,驱避蚊虫等17,角质促成剂,作用:轻度兴奋和刺激作用,促进局部小血管收缩,减轻炎性渗出和浸润,恢复表皮正常角化药物:,25%,焦油类、,13%,水杨酸、,35%,硫磺、,15%,鱼石脂、,0.10.5%,蒽林、钙泊三醇软膏等角质促成剂作用:轻度兴奋和刺激作用,促进局部小血管收缩,减,18,角质剥脱剂,作用:使过度角化的角层细胞松解脱落药物:,510%,水杨酸、,1030%,冰醋酸、,10%,硫磺、,0.10.2%,维甲酸、,510%,乳酸、,10%,雷琐辛、,2040%,尿素、,0.01%0.1%,维,A,酸。

    角质剥脱剂作用:使过度角化的角层细胞松解脱落19,收敛剂,作用:凝固沉淀蛋白质,减少渗出,促进炎症消退抑制皮脂和汗腺分泌药物:,0.20.5%,醋酸铅、,35%,醋酸铝、,25%,硝酸银、,20%,次碳酸铋油剂、,0.5%,硫酸铜(锌)等收敛剂作用:凝固沉淀蛋白质,减少渗出,促进炎症消退抑制皮脂,20,腐蚀剂,作用:破坏和去除增生的肉芽组织和赘生物药物:,3050%,三氯醋酸、纯石炭酸、硝酸银棒、,520%,乳酸、,30%,冰醋酸、,20%,水杨酸、,510%,氢氧化钠(钾)等腐蚀剂作用:破坏和去除增生的肉芽组织和赘生物21,细胞毒剂,作用:抑制,DNA,合成,从而抑制细胞增生药物:,0.55%5-,氟脲嘧啶、,0.1%,噻替哌、,0.58%,秋水仙碱、博来霉素(,1U/ml,)、,0.010.1%,喜树碱等细胞毒剂作用:抑制DNA合成,从而抑制细胞增生药物:0.,22,遮光剂,作用:吸收部分紫外线或阻止光线穿透,遮光防晒药物:物理遮光剂,5%,二氧化钛、,10%,氧化锌,高岭土、滑石粉、三氯化铁等,化学遮光剂,510%,对氨基苯甲酸、,5%,奎宁、,1020%,水杨酸苯酯、二苯甲酮类、肉桂酸类。

    遮光剂,23,脱色剂,作用:通过降低酪氨酸酶活性阻止黑素形成,或脱色药物:,25%,氢醌、,20%,壬二酸、双氧水等20%,氢醒单苯醚霜(永久性脱色)脱色剂作用:通过降低酪氨酸酶活性阻止黑素形成,或脱色24,光敏剂,作用:增强皮肤对紫外线敏感性药物:,30%,补骨脂酊、,0.52%8-MOP,、,5-,氨 基酮戊酸等光敏剂作用:增强皮肤对紫外线敏感性25,抗炎制剂,-,糖皮质激素类,外用糖皮质激素,临床药理,免疫抑制机制,(,1,)抑制免疫活性细胞(淋巴细胞、嗜酸性粒细胞)的增殖,促进其凋亡2,)减少郎格汗斯的数目及抑制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的表达3,)抑制肥大细胞合成炎症介质,(,4,)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表达黏附分子,抗炎制剂-糖皮质激素类外用糖皮质激素临床药理,26,最强效 肤轻松,0.05,强超,丙酸卤倍它索,0.05,双醋二氟松,0.05,丙酸氯倍它索,0.05,丙酸倍它米松,0.05,卤美它松,0.05,皮肤科外用药物课件,27,强效:倍它米松,17,戊酸酯,0.1,氯氟舒松,0.1,莫米松糠酸酯,0.1,皮肤科外用药物课件,28,中效 确炎舒松,A 0.1,丁酸氢化可的松,0.1,弱效 醋酸地塞米松,0.1,醋酸氢化可的松,0.1,皮肤科外用药物课件,29,糖皮质激素使用注意事项,面、腹股沟、腋下、生殖器和肛周宜选用弱效制剂,超强制剂宜短期使用(,14,20,天),掌跖和肥厚皮损常需强效制剂,甚至封包治疗,溃疡和萎缩皮肤不宜使用皮质类固醇,感染性疾病忌用,长期使用后,不宜立即停药,大面积长期使用后,应检测肾上腺功能,外用糖皮质激素减量方法,外用糖皮质激素的减敏现象,强效激素每周不超过,45,克,弱效或中等强效激素每周不超过,100,克。

    糖皮质激素使用注意事项,30,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副作用,系统副作用的发生决定于皮质类固醇的强弱、使用面积的大小、是否封包、表皮是否完整、药物浓度等体重增加 糖尿病,柯兴征 消化性溃疡,电解质紊乱 生长迟缓,高血压 骨质增生,假性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糖皮质激素类药物副作用系统副作用的发生决定于皮质类固醇的强弱,31,局部副作用,皮肤萎缩 眼压升高,玫瑰痤疮 青光眼,口周皮炎 白内障,皮质类固醇痤疮 加重感染,激素依赖性皮炎 裂纹样湿疹,多毛 色素减退、色素沉着,局部副作用 皮肤萎缩 眼压升高,32,外用药物如何使用,1.,根据不同的皮疹使用不同的药物剂型如急性渗出期,使用溶液较好亚急性期伴少量渗出时用糊剂或水粉剂慢性皮损可用软膏等,有苔癣样变时还可用硬膏等有糜烂,渗出时不能用酊剂2.,低浓度到高浓度使用3.,先局部再全面使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vosvybfilosvycfilp7
    资质:实名认证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