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语言学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语言学纲要第一章语言的功能ppt课件

文档格式:PPT| 42 页|大小 1.21MB|2024-12-01 发布|举报 | 版权申诉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4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一、语言的社会功能,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人类特有的有些动物可以听懂人类语言的简单信号,如猿猴、黑猩猩、狗等;鹦鹉甚至可模仿人类语言但这只是条件反射性质的信息刺激的结果,是没有内容的机械的形式重复人们曾教黑猩猩使用语言,结果它能听懂的语词不超过,10,个;曾教黑猩猩使用手势语,它也只能学会一百多个手势语表示的词一、语言的社会功能1.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1,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印度狼孩卡玛拉,出生后被抛弃发现时,她,8,岁回归人类社会后,辛格牧师用了,9,年时间照顾卡玛拉并记录其行为卡玛拉的人类潜能发展的可能性几乎都丧失了,特别是在语言方面,她的发展极其迟缓,进入人类世界第,2,个年头的她好不容易才说出了“水”字,第,4,年才勉强记住,6,个单词,而第,7,年才能够说出,45,个单词,直到,17,岁去世时也仅此水平一、语言的社会功能语言不能脱离社会而存在2,一、语言的社会功能,英国,一群大猩猩收养了只有几个月大的小司各特20,多年后,一艘英国商船发现了小司各特并将他带回英国,科学家们像教婴儿般教育小司各特,力求教会他各项人类具备的能力,以便他重归人类社会。

    花近,10,年功夫,司各特终于学会了穿衣,可用双腿行走,但他还是更喜欢爬行,而且始终无法说出一个连贯的句子,他更习惯像大猩猩那样以吼叫来表达自己的情感一、语言的社会功能英国,一群大猩猩收养了只有几个月大的小司各,3,2.,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语言的社会功能中最基本的是信息传递功 能理解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1)人类社会中语言信息传递的作用2)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的其他方式与语言的关联2.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4,(1)人类社会中语言信息传递的作用通过信息的交流,社会成员可以彼此分享各自的经验感知和思想成果,更好地分工协作,发挥潜能人类语言所能传递的信息是无限的,信息内容可以跨越时空无论多么丰富的信息,都可以借助语言的形式传递给他人从古至今,人类知识的积累,社会文明的进步,首先得益于信息的可传递性人类社会能够建立起如此辉煌的文明,是以语言的信息传递功能为基础1)人类社会中语言信息传递的作用5,(2)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的其他方式及其与语言的关联语言之外的信息传递方式有:,A.自然流露的表情,它可以在人际交往时传递一些信息例如:世界各地的人们高兴、悲伤或惊叹的表情是共同的2)人类社会信息传递的其他方式及其与语言的关联。

    语言之外的,6,B.符号性很强的身势语言,它有明确的意义,是人们主动以此表示某种特定的信息例如,点头表示肯定、摇头表示否定,挥手表示再见,鼓掌表示欢迎,等等无论是自然流露的表情,还是具有符号性的身势语言,都难以独自传递复杂信息,只是帮助语言传递信息的辅助手段B.符号性很强的身势语言,它有明确的意义,是人们主动以此表,7,C.还有一些借用其他物质载体的信息传递手段,,比如,文字、旗语、信号灯、警铃、电报代码、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等这类信息传递手段中,文字是最重要的但对于语言而言,文字是第二性的,是对语言的再编码系统其他的信息传递手段是对语言或文字的再编码,它们的使用范围都是很有限的C.还有一些借用其他物质载体的信息传递手段,比如,文字、旗语,8,2,.,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1)什么是人际互动功能?,语言的社会功能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建立保持某种社会关联,,这可以称为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语言在发挥人际互动功能时也是在传递信息,只是,这种信息传递的是说话者的一种主观态度2.语言的人际互动功能,9,(2)互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意图另一个方面是说话者在话语中表达的情感、态度、意图对受话者施加了影响,得到相应的语言或行动上的反馈,从而达到某种实际效果。

    2)互动包括两个方面:,10,例如,甲和乙在等一个朋友,有这样的对话:,甲:快到时间了,小王肯定不会来了乙:还有五分钟,他一定会来的甲首先传递的信息是他对时间的判断,之后传递的信息是,他认为小王来的可能性非常小,并且表达了确信的态度例如,甲和乙在等一个朋友,有这样的对话:,11,乙虽然首先传递的信息也是时间的,但重点已经不再是客观的时间还有五分钟,”,,表达了乙针对甲强调的,“,时间不多了,”,,表达了他认为还有时间的主观态度乙进一步传递的信息是,他认为小王来的可能性很大,并且表达了肯定的态度这完全是针对甲的话语中表达的态度的反馈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出,交际双方在主观情态表达上是彼此互动的乙虽然首先传递的信息也是时间的,但重点已经不再是客观的时间12,例如:两个住在同一栋楼的熟人都要出去,在电梯里碰到,可能有这样的对话:,甲:出去啊?,乙:出去虽然甲乙的对话没有传递什么实质的信息,但是这段对话让甲乙都感觉到了人际关系正常友好如果什么也不说,两个人就都会感到对方有敌意从上面这个例子可以看出,日常见面时寒暄问候的话语,其主要目的不是传递客观的信息,而是为了人际关系的互动例如:两个住在同一栋楼的熟人都要出去,在电梯里碰到,可能有这,13,(3)人际互动功能的特殊表现:,A.书籍、报刊上的话语表现了人际互动功能。

    书籍、报刊上的话语似乎只有说话者,看不到受话者其实,每一个阅读者都是话语的接受者写作者在用语言传递经验信息的同时,也以说话人的身份向阅读者表达着作者的情感态度,使阅读者也会有情感态度的回应和共鸣在诸如感谢信、情书之类的书面语形式中,更明显地表现出人际互动的功能3)人际互动功能的特殊表现:,14,B.口头话语在有些情况下,只有说话者独自一个人,也表现了人际互动功能例如,一个人走在路上,突然被一块石头绊倒了,他爬了起来,粗鲁地对着石头咒骂了一句在这个话语环境中,说话者把石头假想成了受话者又,如:呼天抢地时,说话者是把天地作为了受话者一个人自言自语时,是把自己当做受话者B.口头话语在有些情况下,只有说话者独自一个人,也表现了人际,15,二、语言的思维功能,1、语言和思维的关系,2、语言思维功能的生理基础,3、儿童语言习得过程,与,思维的,发展,4,、关于聋哑人的语言和思维,5,、思维能力的普遍性和思维方式的特殊性,二、语言的思维功能1、语言和思维的关系,16,1,.,语言和思维的关系,语言与思维的关系是一个复杂的问题,直接涉及语言和人类自身的关系理解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先要了解什么是语言、什么是思维。

    语言,是社会现象,,是社会交际的工具,,同时也是心理现象,,是人类思维的工具,思维是认识现实世界时的动脑筋的过程,也指动脑筋时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以认识现实的能力1.语言和思维的关系,17,无论是传统的哲学、逻辑学对思维的研究,还是现代科学对思维的探索,,语言都始终是不可或缺的要素,1)在传统哲学和逻辑学对思维的研究中,,语言是一个窗口,研究者完全是凭借着语言来研究看不见的思维过程思维的基本形式都要依靠语言概念表达要依托词语,判断和推理要在话语中实现无论是传统的哲学、逻辑学对思维的研究,还是现代科学对思维的探,18,(,2)心理学认为,客观的现实通过认知转化为主观化的信息必须有一套符号,最基本最重要的符号是语言语言符号帮助人达成对外界的认知,储存认知的成果,并且发展人的认知能力3)认知神经科学证明,大脑中有专门控制语言功能的区域,和人的抽象能力密切相关由此可见,语言和思维是密不可分的2)心理学认为,客观的现实通过认知转化为主观化的信息必须有,19,2,.,语言思维能力的生理基础,大脑是人类语言思维能力的生理基础现就大脑基本构成和功能分区做一个简单介绍,目的是从神经认知科学的视角揭示语言和思维的内在联系。

    2.语言思维能力的生理基础,20,(1)大脑的左右分工人的大脑有左右两个半球,中间有脑桥连接人在出生时没有左右大脑的分工,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和语言认知能力的成熟,大脑左右半球开始承担不同的支配行为的功能这表现在左右大脑分别控制相对一半的身体行为,即右半边躯体的行为由左脑控制,左半边躯体的行为由右脑控制,逆左,顺右,(1)大脑的左右分工逆左,21,大脑左半球还控制着语言功能以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推理等功能,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而大脑右半球则在音乐等艺术感知、人的面貌识别、立体图形的识别、整体把握能力、内在想象力等方面其着主要作用,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大脑左半球还控制着语言功能以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推理等功能,,22,2,.,大脑的其他具体功能分区大致分为躯体运动区、躯体感觉区、视区和听区,对称分布于大脑的左右两个半球人类特有的语言功能区基本都在大脑的左半球比较有名的是,布洛卡区,和,韦尼克区,2.大脑的其他具体功能分区23,布洛卡区在大脑的左半球前部,如果受损会得失语症,丧失说话能力,存在句法表达障碍,不会使用单纯表达语法功能的成分,对句法结构的理解也出现困难韦尼克区在大脑左半球的后部,如果受损会得感觉性失语症,可以听到别人的话,但是不能理解,可以流利地说出句子,但是句子的意义却是混乱的。

    布洛卡区在大脑的左半球前部,如果受损会得失语症,丧失说话能力,24,3,.,从儿童语言习得过程理解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儿童语言习得也称第一语言习得与之相对的是指一个人掌握了母语之后,再学习其他的语言,这称为第二语言习得与第二语言习得不同的是,第一语言习得与思维和认知的发展是同步的,因此成为我们了解语言和思维的关系的一个途径这里主要从,词汇,和,语法,两个方面来看儿童语言习得和思维发展的关系3.从儿童语言习得过程理解语言和思维的关系25,儿童学习词汇的过程是一个对外界的概念认知过程孩子从一岁开始零星地掌握词汇一开始对词所指代的事物的范围往往认识得很不准确,比如以为,“,猫,”,只是指自己家里那只小花猫,或者以为,“,猫,”,是所有毛茸茸的有四条腿的小动物,这时不能说孩子学会了,“,猫,”,这个词,也不能说掌握了,“,猫,”,的概念当孩子真正掌握了,“,猫,”,这个词时,也就同时认识了,“,猫,”,所指代的动物和其他类动物的区别可见,孩子是通过词汇的掌握认识一类一类的事物的儿童学习词汇的过程是一个对外界的概念认知过程26,儿童语法的掌握体现在语句的使用中儿童一般经过独词句和双词句的阶段再逐渐掌握多层次结构的语句。

    儿童掌握的语法形式越多,对外在世界的各类现象之间的关系也就有越多样的认识,比如事物之间的空间关系、先后顺序、因果关联等等语法的掌握过程也是儿童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的过程儿童语法的掌握体现在语句的使用中儿童一般经过独词句和双词句,27,3,.,儿童语言习得和大脑分工的临界期,儿童语言习得具有先天的生理基础,这就是大脑具有的机能但是如果出生后没有处在正常的语言环境中,没有外在的社会条件,这种语言能力就不能得到开发,到大约,12岁左右,,这个潜能就消失了,以后再也无法像正常人那样运用语言,心智也不能得到正常发展这个时间称为语言习得的临界期,3.儿童语言习得和大脑分工的临界期,28,儿童语言习得的临界期和儿童成长过程中大脑左右分工的时间是一致的如果五六岁前的孩子大脑的左半球受损,右半球还可以部分地代替左半球的功能但是过了语言习得临界期的孩子,如果大脑左半球受到损害,丧失的语言能力就很难恢复了这说明到语言习得的临界期时大脑左右半球分工也已经完成了儿童语言习得的临界期和儿童成长过程中大脑左右分工的时间是一,29,还有研究表明,出生于聋哑人父母家庭的孩子如果把手语作为,“,母语,”,,那么手语习得的过程和正常孩子自然语言的习得过程类似,同样具有临界期。

    手语和自然语言一样也是一种思维表达的工具作为母语的手。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9461260
    资质:实名认证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