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放射医学技术医学影像设备知识 CT放射医学技术医学影像设备知识 CT一、CT 的分类与发展一、CT 的分类与发展自 20 世纪 70 年代初 CT 机问世以来,前 20 年 CT 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扫描方式的改进上,大致经历了五代进入螺旋时代,CT扫描方式仅以螺旋扫描和非螺旋扫描划分自 20 世纪 70 年代初 CT 机问世以来,前 20 年 CT 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扫描方式的改进上,大致经历了五代进入螺旋时代,CT扫描方式仅以螺旋扫描和非螺旋扫描划分一)非螺旋 CT(一)非螺旋 CTCT 的扫描是指 X 线管和探测器同步围绕患者某一断面进行360CT 的扫描是指 X 线管和探测器同步围绕患者某一断面进行360o o投影数据采集的过程在滑环技术出现以前,CT 的扫描运动由于受 X 线管高压电缆、信号传输电缆等的牵制,只能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旋转,扫描速度的提高受到限制投影数据采集的过程在滑环技术出现以前,CT 的扫描运动由于受 X 线管高压电缆、信号传输电缆等的牵制,只能在一定角度范围内旋转,扫描速度的提高受到限制第一、二代 CT 扫描方式是平移旋转扫描方式第一代方式只有 1 个探测器,用笔形 X 线束。
扫描时 X 线管和探测器一起对患者某一断面作直线平移运动扫描,从身体一侧扫描至另一侧;然后 X 线管和探测器一起旋转 1角;再反方向平移扫描直至完成 180内的 180 个平行投影采集扫描一个断面需 35 分钟第二代扫描方式探测器增加到 330 个,X 线束扩展为 520的小扇形束,覆盖探测器全部平移扫描后的旋转角度提高到扇形射线束夹角的度数,扫描时间缩短到 2090 秒第一、二代 CT 扫描方式是平移旋转扫描方式第一代方式只有 1 个探测器,用笔形 X 线束扫描时 X 线管和探测器一起对患者某一断面作直线平移运动扫描,从身体一侧扫描至另一侧;然后 X 线管和探测器一起旋转 1角;再反方向平移扫描直至完成 180内的 180 个平行投影采集扫描一个断面需 35 分钟第二代扫描方式探测器增加到 330 个,X 线束扩展为 520的小扇形束,覆盖探测器全部平移扫描后的旋转角度提高到扇形射线束夹角的度数,扫描时间缩短到 2090 秒第三代扫描方式为旋转/旋转扫描方式X 线管和探测器一起围绕患者旋转扫描,没有平移运动这是因为探测器数目增加到300800 个,X 线束是能覆盖整个人体断面的宽扇形束,扫描时间缩短到 15 秒。
第三代扫描方式为旋转/旋转扫描方式X 线管和探测器一起围绕患者旋转扫描,没有平移运动这是因为探测器数目增加到300800 个,X 线束是能覆盖整个人体断面的宽扇形束,扫描时间缩短到 15 秒第四代扫描方式仅有 X 线管的旋转运动,探测器的数目达6001500 个,固定在 360的圆周上扇形 X 线束覆盖人体整个断面,接受 X 线束照射的探测器输出信号扫描速度也达 15 秒它是在三代方式尚不完善时出现的,与三代方式同时存在第四代扫描方式仅有 X 线管的旋转运动,探测器的数目达6001500 个,固定在 360的圆周上扇形 X 线束覆盖人体整个断面,接受 X 线束照射的探测器输出信号扫描速度也达 15 秒它是在三代方式尚不完善时出现的,与三代方式同时存在第五代扫描方式又称电子束 CT其扫描系统由一个电子束 X线管和由 864 个固定探测器组成的阵列构成,扫描过程没有机械运动其 X 线管有一个电子枪、偏转线圈和处于真空中的巨大的半圆形钨靶(四个)构成扫描时电子束沿 X 线管轴向加速,电磁线圈将电子束聚焦,并利用磁场使电子束快速偏转,轰击半圆形钨靶扫描时间可达 50ms,主要用于心脏检查第五代扫描方式又称电子束 CT。
其扫描系统由一个电子束 X线管和由 864 个固定探测器组成的阵列构成,扫描过程没有机械运动其 X 线管有一个电子枪、偏转线圈和处于真空中的巨大的半圆形钨靶(四个)构成扫描时电子束沿 X 线管轴向加速,电磁线圈将电子束聚焦,并利用磁场使电子束快速偏转,轰击半圆形钨靶扫描时间可达 50ms,主要用于心脏检查二)螺旋 CT (二)螺旋 CT 滑环技术诞生后螺旋 CT 应运而生其扫描架秉承了第三代扫描方式的结构滑环技术诞生后螺旋 CT 应运而生其扫描架秉承了第三代扫描方式的结构1滑环技术 扫描架转动部分和固定部分的电器连接经由铜质滑环和碳刷的接触完成控制信号和功率电源经滑环导入转动部分,采集信号经滑环导出从而使转动部分可以单方向连续转动滑环的类型有高压滑环和低压滑环两种1滑环技术 扫描架转动部分和固定部分的电器连接经由铜质滑环和碳刷的接触完成控制信号和功率电源经滑环导入转动部分,采集信号经滑环导出从而使转动部分可以单方向连续转动滑环的类型有高压滑环和低压滑环两种1)高压滑环:高压发生器在扫描架外,供给 X 线管的高压经滑环导入转动部分,高压滑环的缺点是碳刷和滑环的接触容易打火放电造成干扰1)高压滑环:高压发生器在扫描架外,供给 X 线管的高压经滑环导入转动部分,高压滑环的缺点是碳刷和滑环的接触容易打火放电造成干扰。
2)低压滑环:高频高压发生器进入转动部分,由很短的高压电缆连接到 X 线管由滑环导入动力电源和控制信号,导出测(2)低压滑环:高频高压发生器进入转动部分,由很短的高压电缆连接到 X 线管由滑环导入动力电源和控制信号,导出测量信号现在生产的各类型 CT 都采用低压滑环技术低压滑环有平面同心圆排列方式和柱面排列方式现在生产的各类型 CT 都采用低压滑环技术低压滑环有平面同心圆排列方式和柱面排列方式由于滑环技术的诞生,首先出现了滑环 CT,即在转动部分的第一个 360由于滑环技术的诞生,首先出现了滑环 CT,即在转动部分的第一个 360o o范围内发生 X 线,进行数据采集;在下一个 360范围内发生 X 线,进行数据采集;在下一个 360o o范围内停止 X 线发生,这期间病人移动换层连续旋转速度可达每周 12s,这样可在屏气期间连扫数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检查速度单纯的滑环 CT 仅使用了很短时间,很快发展到螺旋 CT范围内停止 X 线发生,这期间病人移动换层连续旋转速度可达每周 12s,这样可在屏气期间连扫数层,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检查速度单纯的滑环 CT 仅使用了很短时间,很快发展到螺旋 CT。
2单层螺旋 CT 螺旋 CT 使用滑环技术,扫描架的转动部分连续转动、X 线连续发生、床面带动病人连续移动、探测器数据采集连续进行螺旋 CT 病人一次屏气期间可把某一区段的信息全部扫描采集下来,称作容积采集,然后可以回顾性进行任意位置、间距的层面图像重建,为三维处理提供了很好的基础2单层螺旋 CT 螺旋 CT 使用滑环技术,扫描架的转动部分连续转动、X 线连续发生、床面带动病人连续移动、探测器数据采集连续进行螺旋 CT 病人一次屏气期间可把某一区段的信息全部扫描采集下来,称作容积采集,然后可以回顾性进行任意位置、间距的层面图像重建,为三维处理提供了很好的基础螺距是指在扫描转动部分旋转一周期间扫描床带动病人移动的距离与准直宽度(扇形 X 线束厚度)之比螺距是指在扫描转动部分旋转一周期间扫描床带动病人移动的距离与准直宽度(扇形 X 线束厚度)之比螺距是一个无量纲的比值其大小影响到图像质量螺距等于 1 时,重建使用的数据量与非螺旋扫描持平;螺距大于 1 时,使用数据量小于非螺旋扫描,图像质量下降螺距是一个无量纲的比值其大小影响到图像质量螺距等于 1 时,重建使用的数据量与非螺旋扫描持平;螺距大于 1 时,使用数据量小于非螺旋扫描,图像质量下降。
3.多层螺旋 CT 其探测器在 Z 轴方向上具有数排扇形 X 线束的厚度有所增加,要覆盖数排探测器阵列,这提高了射线的利用率扫描一周得到的数据可以重建出数个层面的影像,提高了扫描速度从最初的扫描一周得到 4 层图像发展到 16 层、64 层,3.多层螺旋 CT 其探测器在 Z 轴方向上具有数排扇形 X 线束的厚度有所增加,要覆盖数排探测器阵列,这提高了射线的利用率扫描一周得到的数据可以重建出数个层面的影像,提高了扫描速度从最初的扫描一周得到 4 层图像发展到 16 层、64 层,还在发展中旋转速度提高到 0.33 秒多层螺旋 CT 可较好地实现心脏的扫描成像还在发展中旋转速度提高到 0.33 秒多层螺旋 CT 可较好地实现心脏的扫描成像二、CT 的构成和功能二、CT 的构成和功能CT 由扫描架、扫描床、电器柜、控制台等构成CT 系统包含以下子系统:X 线发生、探测器、计算机、旋转扫描、病人输送定位、冷却系统等CT 由扫描架、扫描床、电器柜、控制台等构成CT 系统包含以下子系统:X 线发生、探测器、计算机、旋转扫描、病人输送定位、冷却系统等一)X 线发生系统(一)X 线发生系统X 线系统由高压发生装置(控制部分、高压发生器)和 X 线管组成。
CT 机要求 X 线输出稳定、单色性好,可设定曝光条件,X 线管的阳极热容量大X 线系统由高压发生装置(控制部分、高压发生器)和 X 线管组成CT 机要求 X 线输出稳定、单色性好,可设定曝光条件,X 线管的阳极热容量大1高压发生装置的电器规格1高压发生装置的电器规格(1)功率:指 X 线主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高档机一般在 5060kW,中档机 3545kW,低档机 2030kW1)功率:指 X 线主电路的最大输出功率高档机一般在 5060kW,中档机 3545kW,低档机 2030kW2)最高管电压:CT 机 X 线系统的高压一般在 80120kV间可调,高档机可达 140kV2)最高管电压:CT 机 X 线系统的高压一般在 80120kV间可调,高档机可达 140kV2高压发生器的类型 早期 CT 的高压发生器采用四极管稳定高压并控制 X 线的发生现在都采用高频逆变高压发生器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2高压发生器的类型 早期 CT 的高压发生器采用四极管稳定高压并控制 X 线的发生现在都采用高频逆变高压发生器它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特点油浸式高压发生器的密封性难以适应扫描速度高于 0.5 秒/周的 CT,高端机都使用干式高压发生器。
油浸式高压发生器的密封性难以适应扫描速度高于 0.5 秒/周的 CT,高端机都使用干式高压发生器3 X 线管 CT 机的 X 线管同常规 X 线管一样,是高真空器件,由提供热电子发射的阴极和接受电子束撞击发生 X 线的阳极构成3 X 线管 CT 机的 X 线管同常规 X 线管一样,是高真空器件,由提供热电子发射的阴极和接受电子束撞击发生 X 线的阳极构成1)X 线管阳极热容量:是衡量 CT 用 X 线管容量的最重要指标要求 X 线管阳极能承受连续使用情况下的热量积累一般高档 CT 用 X 线管其阳极热容量在 67MHU,中档 CT 在 35MHU,低档 CT 在 13MHU1)X 线管阳极热容量:是衡量 CT 用 X 线管容量的最重要指标要求 X 线管阳极能承受连续使用情况下的热量积累一般高档 CT 用 X 线管其阳极热容量在 67MHU,中档 CT 在 35MHU,低档 CT 在 13MHU2)最大管电流:mA 关系到 X 线的输出剂量率,影响到采集速度和图像质量随着扫描速度的提高,数据采集时间缩短,要求 X 线系统能输出较大剂量率有的机器最大管电流可达500mA2)最大管电流:mA 关系到 X 线的输出剂量率,影响到采集速度和图像质量。
随着扫描速度的提高,数据采集时间缩短,要求 X 线系统能输出较大剂量率有的机器最大管电流可达500mA3)焦点:CT 用 X 线管有大小两个焦点,标称值在 0.5 1.5 之间供普通扫描和高分辨率扫描选择使用3)焦点:CT 用 X 线管有大小两个焦点,标称值在 0.5 1.5 之间供普通扫描和高分辨率扫描选择使用4)散热率:螺旋扫描要求 X 线持续发生,连续大功率工作要求 X 线管的阳极具有很高散热率现在 CT 用 X 线管的阳极散热效率,一般在 11.5MHU/min4)散热率:螺旋扫描要求 X 线持续发生,连续大功率工作要求 X 线管的阳极具有很高散热率现在 CT 用 X 线管的阳极散热效率,一般在 11.5MHU/min1)阳极接地 X 线管:阳极接地 X 线管的阴极对地电压即 X 线管两端的电压这增加了对高压器件的绝缘要求但可以使阳极做的与金属外壳很近,增加了辐射散热速率,阳极散热率可达1.37 MHU/min也有的将绝缘油送入阳极轴心进行冷却1)阳极接地 X 线管:阳极接地 X 线管的阴极对地电压即 X 线管两端的电压这增加了对高压器件的绝缘要求但可以使阳极做的与金属外壳很近,增加了辐射散热速率,阳极散热率可达1.37 MHU/min。
也有的将绝缘油送入阳极轴心进行冷却2)阳极直冷式 X 线管:X 球管的旋转阳极靶盘即是管壳的一部分,阳极靶盘朝向阴极的一侧在真空中,接受电子束撞击发生 X线,其背面直接浸泡在绝缘油中工作时整个 X 线管转动这种 X线管的阳极散热速率可达到 4.7MHU/min即使在最大负荷条件下,阳极仍可以在 20s 内冷却下来2)阳极直冷式 X 线管:X 球管的旋转阳极靶盘即是管壳的一部分,阳极靶盘朝向阴极的一侧在真空中,接受电子束撞击发生 X线,其背面直接浸泡在绝缘油中工作时整个 X 线管转动这种 X线管的阳极散热速率可达到 4.7MHU/min即使在最大负荷条件下,阳极仍可以在 20s 内冷却下来为保护 X 线管,还采取油循环风冷散热、X 线管阳极热容量监控等为保护 X 线管,还采取油循环风冷散热、X 线管阳极热容量监控等3准直器 位于 X 线管套窗口前方,狭缝状,由高密度金属制成,用以遮挡无用射线,形成扇形 X 线束3准直器 位于 X 线管套窗口前方,狭缝状,由高密度金属制成,用以遮挡无用射线,形成扇形 X 线束在非螺旋 CT 机和单层螺旋扫描 CT 机,扇形 X 线束的厚度就决定了扫描层厚在多层螺旋 CT 中,扇形 X 线束的厚度与多个层面的厚度之和一致。
在非螺旋 CT 机和单层螺旋扫描 CT 机,扇形 X 线束的厚度就决定了扫描层厚在多层螺旋 CT 中,扇形 X 线束的厚度与多个层面的厚度之和一致有的设备具有后准直,位于探测器前方它严格限定了探测器接受照射的实际宽度在仅有前准直的 CT 由前准直决定层厚;同时具有后准直的设备,由后准直决定层厚CT 一般设有几种层厚供用户选择使用,如 1、2、5、10mm最新的 CT 可有 0.5mm 层厚有的设备具有后准直,位于探测器前方它严格限定了探测器接受照射的实际宽度在仅有前准直的 CT 由前准直决定层厚;同时具有后准直的设备,由后准直决定层厚CT 一般设有几种层厚供用户选择使用,如 1、2、5、10mm最新的 CT 可有 0.5mm 层厚4滤过器 位于 X 线管套窗口前方,窗口与准直器之间滤过器呈马鞍形,是由低原子序数物质制成的吸收体其作用是补偿 X 线硬化效应,避免测量误差,减少图像伪影它的存在也降低了数据采集对探测器动态范围的要求,降低了对受检者的辐射剂量4滤过器 位于 X 线管套窗口前方,窗口与准直器之间滤过器呈马鞍形,是由低原子序数物质制成的吸收体其作用是补偿 X 线硬化效应,避免测量误差,减少图像伪影。
它的存在也降低了数据采集对探测器动态范围的要求,降低了对受检者的辐射剂量二)数据采集系统(二)数据采集系统1探测器1探测器(1)用途:探测透过人体的 X 线光子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1)用途:探测透过人体的 X 线光子并将其转换成电信号2)类型:主要有气体探测器和固体探测器两种2)类型:主要有气体探测器和固体探测器两种1)固体探测器:固体探测器对 X 线的吸收效率高、光电转换率高,但温度稳定性却差些目前大多采用“闪烁晶体(稀土陶瓷)光敏二极管”型固体探测器1)固体探测器:固体探测器对 X 线的吸收效率高、光电转换率高,但温度稳定性却差些目前大多采用“闪烁晶体(稀土陶瓷)光敏二极管”型固体探测器2)气体探测器:使用高压氙气电离室电离室间有小孔沟通,以保证各电离室的气压一致,具备较好的性能一致性X 线光子进入电离室,引起氙气分子电离,离子在极板间电场的作用下形成电离电流,转换成电信号2)气体探测器:使用高压氙气电离室电离室间有小孔沟通,以保证各电离室的气压一致,具备较好的性能一致性X 线光子进入电离室,引起氙气分子电离,离子在极板间电场的作用下形成电离电流,转换成电信号3)探测器阵列:由一定数量的探测单元、以焦点为圆心的弧形排列。
探测单元的数目越大,每次采集的数据量越大3)探测器阵列:由一定数量的探测单元、以焦点为圆心的弧形排列探测单元的数目越大,每次采集的数据量越大单层螺旋 CT 具有一排紧密排列的探测单元单元数一般在500900 间单层螺旋 CT 具有一排紧密排列的探测单元单元数一般在500900 间多层螺旋 CT 的探测器在 z 轴方向上有紧密排列的多排探测器,形成探测单元阵列16 层螺旋 CT 的探测器是 1634 排探测器组成的探测单元阵列,每排宽度(z 轴方向)0.50.75mm多层螺旋 CT 的探测器在 z 轴方向上有紧密排列的多排探测器,形成探测单元阵列16 层螺旋 CT 的探测器是 1634 排探测器组成的探测单元阵列,每排宽度(z 轴方向)0.50.75mm4)采集通道数:由探测单元转换成的电信号由采集通道输出每一采集通道的单元数与探测单元一一对应采集通道数决定了旋转一周采集数据层数一般情况下探测器排数大于采集通道数4)采集通道数:由探测单元转换成的电信号由采集通道输出每一采集通道的单元数与探测单元一一对应采集通道数决定了旋转一周采集数据层数一般情况下探测器排数大于采集通道数2数据测量装置 位于探测器阵列和计算机之间,它的任务是将探测器输出的微弱信号经过前置放大、模数转换后送往计算机,供计算机进行图像重建用。
其基本结构包括:前置放大器、对数放大器、A/D 转换器、数字数据传输2数据测量装置 位于探测器阵列和计算机之间,它的任务是将探测器输出的微弱信号经过前置放大、模数转换后送往计算机,供计算机进行图像重建用其基本结构包括:前置放大器、对数放大器、A/D 转换器、数字数据传输三)扫描架(三)扫描架扫描的机械运动由扫描架带动 X 线管和探测器用以完成数据采集的旋转运动扫描的机械运动由扫描架带动 X 线管和探测器用以完成数据采集的旋转运动1扫描架的构成 扫描架是中心设有扫描孔的机械结构,内部由机架部分(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构成1扫描架的构成 扫描架是中心设有扫描孔的机械结构,内部由机架部分(固定部分)和转动部分构成1)机架部分包括:旋转控制、旋转驱动、滑环的碳刷,机架冷却、机架倾斜、层面指示等1)机架部分包括:旋转控制、旋转驱动、滑环的碳刷,机架冷却、机架倾斜、层面指示等2)转动部分包括:X 线管、准直器,探测器、采集控制,X 线系统的逆变器、高压发生器(低压滑环),滑环等2)转动部分包括:X 线管、准直器,探测器、采集控制,X 线系统的逆变器、高压发生器(低压滑环),滑环等2驱动方式 CT 机扫描架驱动方式主要包括皮带和线性电机直接驱动两种。
2驱动方式 CT 机扫描架驱动方式主要包括皮带和线性电机直接驱动两种皮带驱动:由皮带将马达动力传递到转动部分其优点是结构简单,缺点是稳定性差,噪音大,变速灵敏性差皮带驱动:由皮带将马达动力传递到转动部分其优点是结构简单,缺点是稳定性差,噪音大,变速灵敏性差线性电机直接驱动:在扫描架转动部分和固定部分的边缘,分别将线性电机线圈环形排列,通电后产生位移力即转矩,直接使转动部分转动起来线性电机直接驱动:在扫描架转动部分和固定部分的边缘,分别将线性电机线圈环形排列,通电后产生位移力即转矩,直接使转动部分转动起来直接驱动克服了皮带驱动的三个缺点,是当今被多数高端机采用的驱动方式直接驱动克服了皮带驱动的三个缺点,是当今被多数高端机采用的驱动方式3信号传输方式 采用滑环技术的扫描架,除第四代扫描方式外,采集信号向外传输同样不能使用电缆连接常用的方式有:滑环传输、光电传输、射频(电容感应)传输3信号传输方式 采用滑环技术的扫描架,除第四代扫描方式外,采集信号向外传输同样不能使用电缆连接常用的方式有:滑环传输、光电传输、射频(电容感应)传输4定位标志 定位灯提供过扫描野中心的正中面、水平面和扫描平面三维基准线指示。
便于安置病人和将预定层面送入扫描平面4定位标志 定位灯提供过扫描野中心的正中面、水平面和扫描平面三维基准线指示便于安置病人和将预定层面送入扫描平面四)扫描床(四)扫描床用于扫描时按计划将病人预定断面输送到扫描平面用于扫描时按计划将病人预定断面输送到扫描平面1床面材料 透 X 线性能好,没有边框,又要承重能力强扫描床面为碳素纤维增强塑料制成1床面材料 透 X 线性能好,没有边框,又要承重能力强扫描床面为碳素纤维增强塑料制成2床面承重 要求达 200kg2床面承重 要求达 200kg3床面行程 要求有较大活动范围,一般 200cm3床面行程 要求有较大活动范围,一般 200cm4定位精度 要求床面的定位精度达 0.25mm,以保证扫描层定位准确、重复性好4定位精度 要求床面的定位精度达 0.25mm,以保证扫描层定位准确、重复性好5最低高度 扫描床有升降功能,便于病人上下最低35cm5最低高度 扫描床有升降功能,便于病人上下最低35cm6互锁功能 与扫描架互锁,保证床面或扫描架的活动不会与对方发生碰撞、挤压病人6互锁功能 与扫描架互锁,保证床面或扫描架的活动不会与对方发生碰撞、挤压病人五)计算机与图像重建系统(五)计算机与图像重建系统1主计算机 主要用于 CT 机系统控制,负责系统管理,图像数据存储,人机对话。
一般用标准小型机或微型机1主计算机 主要用于 CT 机系统控制,负责系统管理,图像数据存储,人机对话一般用标准小型机或微型机2重建计算机 在处理数据量大的高档 CT 设置图像重建计算机它是多 CPU 并行处理专用计算机它接受探测器或磁盘传来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图像重建图像数据送主控计算机存储2重建计算机 在处理数据量大的高档 CT 设置图像重建计算机它是多 CPU 并行处理专用计算机它接受探测器或磁盘传来的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和图像重建图像数据送主控计算机存储3软件系统 CT 设有两大软件系统:维修功能软件和诊断功能软件3软件系统 CT 设有两大软件系统:维修功能软件和诊断功能软件六)控制台(六)控制台图像显示、记录和存储系统 用于整机功能控制,由显示器、键盘、功能盘键、鼠标等组成有的 CT 其计算机就设在控制台支架内显示器按不同的标准可分为单色、彩色显示器,液晶(LCD)、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以及竖屏、横屏显示器等单色高对比显示器常用来作为实时监视器,彩色显示器多用作工作站的 3D 图像后处理等显示用图像显示、记录和存储系统 用于整机功能控制,由显示器、键盘、功能盘键、鼠标等组成。
有的 CT 其计算机就设在控制台支架内显示器按不同的标准可分为单色、彩色显示器,液晶(LCD)、阴极射线管(CRT)显示器,以及竖屏、横屏显示器等单色高对比显示器常用来作为实时监视器,彩色显示器多用作工作站的 3D 图像后处理等显示用七)工作站(七)工作站1功能 工作站主要用来做图像后处理在扫描且图像重建完成后,图像的后处理工作在工作站进行1功能 工作站主要用来做图像后处理在扫描且图像重建完成后,图像的后处理工作在工作站进行2构成 即一台高配置计算机,配用各种专用软件它的硬件配置包括 CPU 速度、内存容量、硬盘容量、CD-R、接口,显示器2构成 即一台高配置计算机,配用各种专用软件它的硬件配置包括 CPU 速度、内存容量、硬盘容量、CD-R、接口,显示器三、主要技术参数三、主要技术参数1扫描速度 扫描速度是扫描架的转动部分带动 X 线管和探测器对病人完成 3601扫描速度 扫描速度是扫描架的转动部分带动 X 线管和探测器对病人完成 360o o旋转扫描所用时间高档螺旋 CT 扫描速度达 0.35s;中档:1s(亚秒级);低档:2s扫描时间长的好处是有时间发生较高的 mAs,增加对比度分辨率。
但时间分辨率低,病人运动机会多,导致图像质量降低旋转扫描所用时间高档螺旋 CT 扫描速度达 0.35s;中档:1s(亚秒级);低档:2s扫描时间长的好处是有时间发生较高的 mAs,增加对比度分辨率但时间分辨率低,病人运动机会多,导致图像质量降低2重建矩阵 重建图像时使用的矩阵它和重建范围共同决定像素大小,影响着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常见重建矩阵有 512512 等2重建矩阵 重建图像时使用的矩阵它和重建范围共同决定像素大小,影响着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常见重建矩阵有 512512 等3重建时间 是指图像处理机使用采集数据重建出一幅 CT 图像需要的时间重建时间与重建矩阵大小有关,与处理器的主频、内存配置有关标准轴扫和螺旋扫描的重建时间不同3重建时间 是指图像处理机使用采集数据重建出一幅 CT 图像需要的时间重建时间与重建矩阵大小有关,与处理器的主频、内存配置有关标准轴扫和螺旋扫描的重建时间不同4空间分辨率 又称高对比分辨率指在密度对比大于 10%的情况下,鉴别细微结构的能力表示方法是分辨每厘米的线对数(LP/cm),或能分辨的最小线径(mm)4空间分辨率 又称高对比分辨率指在密度对比大于 10%的情况下,鉴别细微结构的能力。
表示方法是分辨每厘米的线对数(LP/cm),或能分辨的最小线径(mm)其换算关系:线对数(LP/cm)210可分辨的最小线径(mm)其换算关系:线对数(LP/cm)210可分辨的最小线径(mm)5密度分辨率 又称低对比分辨率或对比度分辨率表示能够分辨组织之间最小密度差别的能力定义为在一定剂量下,对于确定的对比度,能分辨的最小物体5密度分辨率 又称低对比分辨率或对比度分辨率表示能够分辨组织之间最小密度差别的能力定义为在一定剂量下,对于确定的对比度,能分辨的最小物体6扫描孔径 是指扫描架中央用于病人通过以将扫描层面对正扫描平面的开孔的大小孔径一般在 650700mm 之间6扫描孔径 是指扫描架中央用于病人通过以将扫描层面对正扫描平面的开孔的大小孔径一般在 650700mm 之间7扫描架倾斜角度 高档 CT 机扫描架倾角可达307扫描架倾斜角度 高档 CT 机扫描架倾角可达30o o,中、低挡机倾角可达25,中、低挡机倾角可达25o o四、CT 机房设计及运行环境四、CT 机房设计及运行环境(一)机房设计(一)机房设计1平面布局 CT 机房包括扫描间、控制间、准备间等结构复杂的 CT,要求设有安置电器柜的设备间。
一般要求为:扫描1平面布局 CT 机房包括扫描间、控制间、准备间等结构复杂的 CT,要求设有安置电器柜的设备间一般要求为:扫描间 40m间 40m2 2,控制间 20m,控制间 20m2 2,设备间 20m,设备间 20m2 2,准备间 20m,准备间 20m2 2房间安排时要考虑扫描架倾斜和扫描床面伸延的空间,考虑扫描架、电器柜挡板打开维修设备的空间,高压注射器活动空间,考虑病人出入、工作人员活动的空间;考虑与准备间、治疗间等辅助房间的关系,观察窗位置,门窗防护等房间安排时要考虑扫描架倾斜和扫描床面伸延的空间,考虑扫描架、电器柜挡板打开维修设备的空间,高压注射器活动空间,考虑病人出入、工作人员活动的空间;考虑与准备间、治疗间等辅助房间的关系,观察窗位置,门窗防护等2电源地线 电源变压器功率要求不能小于设备要求,电源电阻小于 0.3电源波动小于 10%地线接地电阻小于 4接地干线铜质,线经不小于 16mm2电源地线 电源变压器功率要求不能小于设备要求,电源电阻小于 0.3电源波动小于 10%地线接地电阻小于 4接地干线铜质,线经不小于 16mm2 2二)运行环境 (二)运行环境 温度:18温度:18 o oC22C22o oC。
湿度:45%60%为宜湿度:45%60%为宜通风防尘: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应有新鲜空气补充,又要防尘通风防尘:为了避免交叉感染,应有新鲜空气补充,又要防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