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航海气象与海洋学,欢迎学习,上海海事大学,1,13,天气图基础知识,13.1 天气图概述,13.2 地面分析图和低纬流线图,13.3 高空分析图,2,13.1 天气图概述,13.1.1 天气图的概念,13.1.2 天气图底图,填有某地区同一时刻观测的气象要素记录的特种地图,描述了某一地区、某一时刻的天气形势和天气状况天气图,是观察、跟踪和研究天气系统发生、发展和移动等情况的基本工具,,是进行天气分析和预报的主要工具用来填写各地测站所提供的气象观测记录的特种空白地图,图上标绘有经纬线、海岸线、观测站的站址(陆上气象站还标有该站的区号、站号)等3,底图常用的投影:,墨卡托圆柱投影(适用于热带天气图);,兰勃特投影(适用于中高纬天气图,标准纬线30、60),;,极射赤面投影(适用于极地、半球、全球天气图)4,13.2 地面分析图和低纬流线图,13.2.1 地面分析图,填图格式,气温,单位,现在天气现象,水平能见度,,单位为km,露点温度,,单位,海平面气压,单位hPa,3h气压变量,单位hPa,3h气压倾向,过去天气现象,过去6h降水量,单位mm,高云状,中云状,总云量,,单位成,低云状,低云高度,单位m,低云量,单位成,6,矢杆所在方位表示风向,矢羽的根数表示风速,7,8,10,11,闭合等压线中:,我国在低压中心用红色标注“,低,”或“,D,”,在高压中心用,蓝色标注“,高,”或“,G,”,在台风中心用红色标注“”。
国外天气图上低压中心标注“L”,高压中心标注“H”在中心符号的下方标注高、低压中心气压值(整数)分析项目,海平面气压场-,等压线(黑色实线),我国规定一般每隔2.5hPa画一条(当冬季气压梯度很大时,也可以每隔5hPa画一条),,常见标值:997.5,1000.0,1002.5等;,日、美、英等国家每隔4hPa画一条,,常见标值:996,1000,1004等,注意:等压线不能在图中相交、中断,只能在图中闭合或,在图边中止13,15,13.2.2 低纬流线图,流线的概念,在同一时刻,若一条曲线上任意一点的切线方向都与该点风向一致,则该曲线称为流线(Streamline),意即流线上各点的风向与流线相切在流线图上,用带箭头的黑色曲线表示流线,箭头方向为气流方向流线有下列特点:,不能交叉,但可以分支和汇合;既能起止于图的边缘,也可起止于风向有急剧变化的地方;风速大的地方,流线密,风速小的地方流线稀16,奇异点(静风点),尖点:波动向涡旋发展 的过渡形式,生命史很短涡旋,辐合型的气旋涡旋,以符号“C”表示,辐散型的反气旋涡旋,以符号“A”表示,中性点,,,相当于气压场中的鞍形场,18,19,13.3 高空分析图,13.3.1 等压面图(,Isobaric Chart,)的概念,空间等压面是一个起伏不平的曲面,用来表示等压面的起伏形势的图称为等压面形势图,简称等压面图。
常用的标准等压面图有,850hPa、700hPa和500hPa,三种等压面起伏形势的表示方法,采用绘制等高线的方法来表示一组间距相同的等高面与等压面相交,交线既是等压线又是等高线20,等压面起伏形势与水平气压场的关系,等压面的起伏不平现象,反映了等压面附近的水,平面上气压分布的高低情况闭合等高线的高值区与等压面凸起部位相对应;闭合等高线的低值区与等压面下凹部位相对应;等高线稀疏处与等压面倾斜程度较小处对应;等高线密集处与等压面倾斜程度大处对应,等压面上等高线的高值中心对应邻近等高面上的高气压中心,,等高线的低值中心,对应邻近等高面上的低气压中心,,等高线密集的地方对应等压线也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大,21,结论:通过分析等压面图上等高线的分布,就可以知道等,压面附近空间气压场的情况注意:,高空图上等高线的高度不是几何高度,是位势高度,,单位为位势米或位势十米13.3.2 高空分析图的填图格式,气温,单位,气温露点差,,单位,等压面高度,单位位势什米或位势米,风速、风向,22,槽线和切变线,槽线,低压槽内等高线曲率最大点的连线,气压场的特征线北半球,槽线多呈南北向或东北西南走向,,槽前西南风,槽后西北风。
切变线(,Shearline,),风场的不连续线,是风场的特征线,常见于850hPa和,700hPa图上切变线两侧风向或风速有较强的气旋性,切变,但温度梯度小槽线和切变线的共同点是风向均有较强的气旋性切变等温线(,Isotherm),用红色线绘制,传真图上为虚线24,我国:每隔4画一条,暖中心用红色标注“,N,”,冷中心用蓝色标注“,L,”国外:等温线间隔有采用6或3的,暖中心标注“W”,冷中心标注“C”等温线密集处,冷、暖空气温度对比大,是锋存在的区域通常等温线的分布也呈波状,位相稍落后于等高线,表现为冷槽暖脊的水平结构,温度平流,冷暖空气的水平运动引起某些地区增暖或变冷的现象冷平流冷空气所经之处,气温将下降暖平流暖空气流经之处,气温升高,温度平流强度:等高线越密,等温线越密,等高线与等温线之间的交角越大,平流就越强;反之,等高线越稀疏,等温线越稀疏,等高线与等温线之间的交角越小,平流就越弱25,冷平流,暖平流,平流零线,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