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药卫生 > 皮肤科与性病学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皮肤科外用药使用原则医学PPT课件

文档格式:PPT| 30 页|大小 1.25MB|积分 10|2024-11-08 发布|举报 | 版权申诉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3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皮肤科外用药使用原则,治疗皮肤外用药物很多,从剂型上分类大致有:溶液剂、软膏剂、油剂、霜剂、洗剂、糊剂、酊剂和外用散剂等从药物作用分类有:清洁药、保护药、止痒药、收敛药、角质溶解药、角质增生药、消毒抗菌药等成人的皮肤总面积约,1.5-2,平方米,可发生多种皮肤病选用皮肤外用药时,应根据病因和病损的不同阶段和不同情况加以选择用药适当,能使症状减轻,促其痊愈,否则应用不当,反使病理过程加剧,增加病人痛苦,因此应用皮肤外用药时,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一、外用药物使用原则,二、局部制剂,三、外用药的种类,四、外用药的使用方法,五、注意事项,一、,外用药物使用原则:,1,根据不同的皮疹使用不同的药物剂型2,低浓度到高浓度使用3,先局部再全面使用4,年龄和部位不同使用药物不同一、,外用药物使用原则:,(一)、根据发病的原因及病理改变的程度,正确选择药物及剂型,1,、,急性期,:炎症表现有红、肿、丘疹、皮疹、水泡而无外溢者,用粉剂或洗剂为宜,因这类剂型有安抚、冷却、止痒及蒸发作用,可改善皮肤的血液循环,消除患处的肿胀与炎症,使患者感觉较舒适。

    急性时不能用糊剂及软膏剂,因能阻滞水分蒸发,增加局部的温度,可使皮疹加剧急性开放性皮炎,则宜用湿敷,如大片糜烂渗液则选用适当的水溶液湿敷,促其炎症消退,如,3%,硼酸溶液具有散热、消炎、清洁作用,可用于急性皮炎,但配成软膏只能用于治疗慢性皮炎,否则阻碍局部散热,使渗出液更多,炎症更重2,、,亚急性期,:,炎症表现为小片的糜烂,伴有少量渗出,也有为分散的丘疹或出现鳞片和痂皮,一般用糊剂,如无糜烂渗液,可用洗剂、霜剂等,有痂皮时先涂以软膏,软化后拭去,再用外用药物,使药物易吸收3,、,慢性期,:,表现为干燥、增厚、粗糙、苔藓样变或角化过度,此期应选用软膏或霜剂、硬膏等苔藓样变也可用酊剂,能保护滋润皮肤,软化附着物,使其渗透到病损深部而起作用感染化脓性皮肤病,应选用适宜的抗感染药物皮肤瘙痒病,由于皮肤病大多有瘙痒的症状,应注意选择使用止痒药物止痒药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为挥发性物质,如樟脑、薄荷脑、冰片等,另一类为有局部麻醉作用的药物如石炭酸、地卡因、苯佐卡因等可配成粉、搽、洗、酊、溶液剂等,用于皮肤的瘙痒性治疗一、,外用药物使用原则:,(二)、根据皮肤发病的部位,选择合适的用药方法,外用药的用法,一般有涂擦和贴敷两种方法,不同的个体和皮肤的部位,对各种外用药的适应性常有一定的差异,用药的原则应根据药物的浓度由低高,面积由小大,应视病情病损程度而定,如无副作用,再逐渐普及全身用药,不同部位的皮肤渗透速度也有一定的差异。

    小儿、妇女、成人面部,口腔附近,股内侧等部位,皮肤较柔嫩,都不宜采用刺激性强的药物,浓度也应低些,如有过敏或刺激现象,应立即停药或改用药物治疗,一种外用药久用后,作用往往会减弱,应经常轮换性质相似的药物,以提高疗效二、局部制剂,1,、,溶液,:,是一种或多种药物的水溶液1,),湿敷,:多用于各类皮炎的急性期、红斑、水疱、肿胀及有渗出的损常用的药物有,3%,硼酸水、,1,:,20,硷式醋酸铝溶液、,0.1%,雷弗奴尔、,0.10.3%,醋酸溶液、,0.10.3%,硝酸银溶液,等,可用做急性皮炎的冷湿敷方法是把,48,层纱布垫用上述药液浸湿,拿出稍拧去水,以不滴水为度,敷在病损上,,2030,分钟或更长时间,中间可以更换,每日,12,次或多次湿敷面积不能超过身体总面积的,1/3,,面积太大,要注意保温,以防感冒对于肢端、阴茎、肛门部位皮损等可采用泡浴方式2,),涂药,: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溶解于水内,治疗时用毛刷或棉签蘸药液直接涂皮损上而进行治疗,一般一日涂,23,次,根据病情需要可增加或减少常用这类药物有:,2530%,冰醋酸溶液,治疗鳞屑、角化和水疱型手足癣、甲癣;,1%,龙胆紫溶液,外用于带状疱疹、单纯疱疹、皮肤念珠菌病、化脓性皮肤病、烧伤及烫伤等;,40%,硫代硫酸钠与,2%,稀盐酸溶液,治疗花斑癣和疥疮;,40%,甲醛溶液,外用可治疗手足多汗症、足癣等。

    二、局部制剂,2,、,粉剂,:,是一种或多种植物性和动物性的干燥粉末状药物均匀混合制成,可吸收水分,保持皮肤干燥,减轻皮肤与皮肤、皮肤与外界的摩擦,多用于急性过敏性皮炎的早期及皮肤潮湿、多汗部位禁用于有渗出、糜烂及多毛部位通常在外用糊剂后撒上粉剂,以增加糊剂的附着性和药物吸收常用的药物:,氧化锌滑石粉,(各,50%,)有保持皮肤干燥,减少摩擦作用;,痱子粉,含有水扬酸、干燥明矾、薄荷的氧化锌滑石粉合剂,用于吸汗、止汗、保持皮肤干燥;,足粉,含有抗真菌药物粉剂,有抑菌和杀菌作用,吸湿、止汗作用;,用法是可用粉擦或用纱布将粉剂包起,在皮损处拍打,使药物均匀擦到皮肤上,次数可多次也可把粉剂撒到纱布上,再包在皮损处二、局部制剂,3,、,洗剂(水粉剂),:,主要是水和适量的粉剂的混合而成,用前需摇匀,又称震荡剂它具有收敛、消炎、杀菌、保护和清洁作用适用于急性过敏性皮炎的初期和末期的治疗但不适用于有毛发的部位和结痂、脱屑及湿润的糜烂面上可用毛刷和棉千蘸洗剂涂于皮损上,一日涂多次常用的药物有:,炉甘石洗剂,含有炉甘石、氧化锌、甘油、氢氧化钙溶液涂在皮损上,水分蒸发时,皮肤温度降低,血管收缩,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洗剂干燥后,留下的粉剂在皮肤表面有干燥收敛及保护作用用于治疗急性皮炎、痱子、带状疱疹等复方硫磺洗剂,含有沉降硫磺、硫酸锌、樟脑酒精等,有杀菌、抑菌、抑制皮脂分泌作用应用于治疗,痤疮,、酒渣鼻、皮脂溢出、疥疮等复方甘油洗剂,(手水)含有甘油、酒精、水有保持皮肤湿度,滋润皮肤,保护皮肤作用适用于皮肤干燥、老年皮肤瘙痒症新霉素洗剂,(新万溶液)含硫酸新霉素、二甲基亚砜、甘油、水有杀菌作用,渗透力强,用于治疗毛囊炎,小疖肿,特别是毛发部位的二、局部制剂,4,、,酊剂(醑剂),:药物溶于乙醇或是药物的乙醇浸出液,成为酊剂(醑剂)具有杀菌、消毒、止痒及对某疾病的治疗作用用毛刷或棉千蘸酊剂,涂于皮损处,根据主药作用和病情决定用药及次数常用的药物有:,2%,碘酊,含有碘、碘化钾、酒精溶液,有强杀菌、消毒作用,用于皮肤表面消毒、杀菌浓碘酊,含碘,1020%,,用治疗甲真菌病百部酊,是百部的乙醇浸出液,用于灭虱、除疥、止痒补骨脂酊,是补骨脂的酒精浸出液用于治疗,白癜风,因主药的治疗作用会出现目的性药物反应,如含补骨脂可引起光敏反应,色素沉着,水扬酸可引起,脱皮等等二、局部制剂,5,、,乳霜剂,:易涂抹,不污染衣物,深受欢迎。

    缺点易干燥及霉变,不稳定用药方法是将手洗净,蘸乳霜涂擦到患处,并做轻轻按摩,使药物更易吸收外涂软膏后最好用敷料包扎,这样可使软膏能较好地固定于病变部位上,防止软膏污染衣服和寝具常用的药物:,含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乳霜剂,:短效:可的松霜、氢化可的松霜;中效:肤轻松霜、去炎松霜、氯氟舒松霜;长效:地塞米松霜、倍他米松霜等用于不同程度病情的过敏性疾病,如湿疹、接触性皮炎、日光性皮炎、神经性皮炎等含有抗生素类的乳霜剂,:如硫磺霜、克霉唑霜、阿昔洛韦霜;,含有某些治疗药物作用的霜剂,:硅霜、维生素,E,乳、维肤康乳、复方二氧化钛乳等二、局部制剂,、,软(油)膏剂,:具有一定的粘稠度和涂展性,即能吸水,又能释放药物,能软化痂皮、润泽皮肤、消炎、止痒,促进肉组织形成作用,穿透皮肤作用深适用于慢性皮炎或无溢液者及溃疡用药方法:用压舌板或刮板,将药涂到患处,或将药摊到纱布上,再敷到患处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包扎有时为提高疗效,做密封包扎换药日,12,次常用的几种软膏:,10%,硼酸软膏,有软化痂皮,去除鳞屑作用;,复方苯甲酸软膏,有杀灭真菌,促进角质形成作用,治疗皲裂,脚癣角化型较好;,20%,硫磺软膏,用于治疗疥疮、阴虱等;,10%,黑豆馏油软膏,用于治疗慢性皮炎、湿疹;,1%,红霉素软膏,用于预防和治疗伤口感染;,10%,鱼肝油软膏,用于治疗,鱼鳞病及手足皲裂症等。

    二、局部制剂,7,、,糊剂,:,其稠度较高,粘着力不如软膏,性质温和,刺激性小,有吸收分泌物和保护创面作用适用与脓痂性和磷屑性皮肤病,以及亚急性、慢性炎症性皮炎、湿疹有毛发的部位不宜用,寒冷季节用糊剂需加温变软,涂于患处,敷纱布包扎常用的糊剂有:,复方氧化锌糊,用于有渗出的湿疹、皮炎;,1020%,黑豆馏油糊,用于肥厚的慢性湿疹、皮炎三、,外用药的种类,1.,清洁剂,主要为去垢剂和溶剂,.,肥皂是最大众化的去垢剂,婴儿香波在眼周通常能很好耐受,而且可以用于清洁创口和擦洗,常用于银屑病,湿疹和其他类型的皮炎以去除结痂和鳞屑,.,但是在急性对刺激敏感,渗液多的损害,最适宜还是单用水或等渗盐水来清洁,.,三、,外用药的种类,2.,保护剂,粉剂常被用于保护间擦区,(,如趾间,臀沟,腋窝,腹股沟和炎症部位,).,粉剂使浸渍的皮肤干燥,并吸收水分减轻摩擦,.,粉剂可被混合于护肤性的霜剂,软膏或洗剂中,.,三、,外用药的种类,3.,抗感染剂,根除引起皮肤感染的特异性因子,(,如细菌,真菌,原生物,),,局部抗生素治疗痤疮和某些药物,(,如莫匹罗星,),可治疗某些表浅皮肤感染,.,三、,外用药的种类,4.,症状缓解剂,(,用于瘙痒,烧灼和疼痛,),除止痛药外,0.5%3%,的樟脑或,0.1%0.2%,的薄荷可单独或混合后制成霜剂或软膏,.,局部麻醉药,(,如利多卡因或地布卡因,),对皮肤一般无作用,但有时对粘膜表面有效果,.,较新的局麻药对皮肤病的治疗有帮助,尤其是与封包疗法合用时,效果更佳,.,三、,外用药的种类,5.,抗炎制剂,皮质类固醇激素是最有效的局部抗炎药物,.,除非全身大面积广泛使用,否则它没有全身副作用,.,瘙痒性炎性皮肤病通常用皮质类固醇激素有治疗效果,.,然而它们也可以使某些疾病加重,(,如痤疮,酒渣鼻和某些真菌感染,),。

    中效和高效糖皮质激素在用于治疗面部皮肤病时,应短期使用,因为皮质类固醇激素可能会引发酒渣鼻,痤疮或严重的口周皮炎,.,四、外用药的使用方法,1.,单纯涂擦法,:,是皮肤科,最常用,的外用方法,直接将适量软膏揉进皮质内,每日涂擦,2,3,次小面积皮损可用指尖将药物揉入,范围较大时则用手掌仔细涂抹,以使药物充分吸收如要保护局部可用纱布绷带包扎四、外用药的使用方法,2.,斑贴法,:,皮损表面湿润、糜烂、溃疡等难以直接涂抹软膏时使用外用氧化锌软膏等药物时预先在纱布或软麻布等布片上涂抹厚度约,0.5 cm,的软膏,根据病情、面积大小剪成相应的形状贴在病变部位,可每日,1,次或每日交换数次四、外用药的使用方法,3.,重层法,:,为发挥皮质激素作用而应用的外用方法单涂皮质激素软膏后,再在软麻布片上涂抹氧化锌软膏并将其覆盖的外用方法常用于苔藓化皮损四、外用药的使用方法,4.,封包法,:,为发挥皮质激素软膏作用的外用方法,大多外涂软膏后用薄膜封包,周围用胶带固定封包疗法适用于银屑病,异位性皮炎,红斑狼疮和慢性手部皮炎,.,通常是在治疗区域用不透气聚乙烯薄膜,(,塑料袋,),整夜覆盖在霜剂或软膏上面以增加局部皮质类固醇激素的吸收和效力,.,其刺激性要比洗剂封包疗法小,.,封包疗法可发生粟粒疹,萎缩纹,细菌或真菌感染,.,长期大面积使用封包疗法后,儿童和成人,(,较少,),可发生脑下垂体和肾上腺的抑制,.,四、外用药的使用方法,5.,湿敷法,:,用,4,层,8,层纱布制成湿敷垫,将其浸透药液后,用无菌镊子取出拧至半干,以不滴水为度,稍后敷贴于患处,特殊部位可用绷带固定,以免滑落。

    每隔,15 min,20 min,更换,1,次,每次,0.5 h,1 h,每日湿敷次数视病情而定湿敷液的温度以病人感到不冷不热为宜,湿敷面积不应超过体表面积的,1/3,以免着凉和某些药物吸收中毒。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痛苦女王
    资质:实名认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