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宁夏考研政治考试考前冲刺卷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调节个人与社会利益的基本原则是__A.自由主义B.集体主义C.个人主义D.合理利己主义 2.中国外交政策的根本原则是__A.维护世界和平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加强和巩固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与合作D.独立自主 3.马克思说:“一切商品对它们的所有者是非使用价值,对它们的非所有者是使用价值这句话表明__A.有使用价值的不一定有价值B.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对它的购买者而言的C.商品所有者同时获得使用价值和价值D.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 4.抗日战争时期,在关内占领区,日本军国主义者允许“中华民国”国号的存在,所谓“中华民国”是指以谁为首的政府__A.袁世凯B.蒋介石C.汪精卫D.溥仪 5.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始于__A.出生B.10 周岁C.16周岁D.18周岁 6.“人是目的,也是手段”,这一观点是A.西方人本主义哲学的观点B.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观点C.机械唯物主义的观点D.科学主义的观点 7.商品的二因素是对立统一的,这对矛盾的解决有赖于A.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B.货币的出现并充当交换媒介C.商品交换的实现D.商品物质实体的消亡 8.实现公有制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有效途径是A.实行股份制B.实行股份合作制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D.国有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联合 9.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是A.国共实现了二次合作B.国际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援C.实现了全民族抗战D.中国军队的英勇作战 10.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是科学认识A.社会主义基本特征B.社会主义根本目的C.社会主义根本任务D.社会主义本质 1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生产和发展的原因是A.垄断组织在经济生活中起决定作用的结果B.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不断发展和变化C.金融寡头在经济上进行统治的结果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进一步调整 12.“当然,物质和意识的对立,也只是在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才有绝对的意义”。
这里讲的“有限的围内”是指A.物质能否为意识所正确反映B.物质和意识是否相互作用C.意识能否反作用于物质D.物质第一性和意识第二性 13.中国古代哲学家柳宗元说:“自动自休,自峙自流”,“吁炎吹冷,交错而动”这是A.唯心主义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诡辩论的观点 14.2005年5月16日至18日,第9届《财富》全球论坛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A.“中国和新的亚洲世纪”B.“亚洲寻求共赢”C.“新世纪、新挑战、新亚洲”D.“经济全球化与政府的角色” 15.2005年6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有关会议上强调必须加快建设A.小康社会B.和谐社会C.节约型社会D.循环经济 16.过渡时期总路线的主体是A.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B.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C.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D.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17.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是指A.马克思主义被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取代B.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已经过时C.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立场和方法D.它本身要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18.我国经济建设的战略部署大体分三步走,第一步是A.1990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B.到20世纪末,实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比1980年翻两番,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C.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D.到21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接近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十分富裕 19.社会主义个人消费品分配体现A.社会主义国家人民的利益B.效益优先,兼顾公平C.公平优先,兼顾效率D.公有制的实现程度 20.马克思主义哲学不是“科学之科学”是因为它A.并不以科学为基础B.可以囊括一切科学C.给科学研究提供具体方法D.只提供指导科学研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21.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目标是A.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B.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C.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D.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重在建设、繁荣学术和艺术 22.政治经济学研究生产关系时必须联系:A.生产力和上层建筑B.生产方式C.经济基础D.经济规律 23.某企业有一台高精度磨床,价值为20000元,使用年限为10年,目前已使用2年。
这时由于生产该种设备的劳动生产率提高,所需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其价值降为15000元此时,这台高精度磨床的物质磨损是:A.1000元B.2000元C.3000元D.4000元 24.唯物史观认为,人类的第一个历史活动是:A.吃喝穿住B.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C.人的自觉意识活动D.结成社会关系 25.毛泽东首次明确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这一概念的著作是:A.《(共产党人)发刊词》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新民主主义论》D.《论联合政府》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多个符合题意) 1.2005年5月23日,主题为“亚洲寻求共赢:亚洲的新角色”的博鳌亚洲论坛开幕本届年会的主要议题包括A.亚洲的新角色和亚欧合作的未来B.世界经济增长的挑战C.世界贸易组织新一轮谈判展望D.汇率政策和经济增长 2.我国现阶段国企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形式有A.乡镇企业B.个人业主制C.股份有限公司D.有限责任公司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从发展进程看,其特征有A.它是逐步摆脱不发达状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阶段B.它是由自然经济和半自然经济占很大比重,逐步转变为经济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历史阶段C.它是由文盲半文盲占很大比重、科技教育文化落后,逐步转变为科技教育文化比较发达的历史阶段D.它是由贫困人口占很大比重、人民生活水平比较低,逐步转变为全体人民比较富裕的历史阶段 4.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区别是A.价值周转方式不同B.周转速度不同C.价值补偿方式不同D.物质更新的方式不同 5.2005年2月19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中发表讲话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在于A.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要求B.把握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有力应对来自国际环境的各种挑战和风险的必然要求C.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然要求D.大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6.在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毛泽东提出的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具体方针是A.经济上实行“统筹兼顾,适当安排”B.政治上实行团结——批评——团结C.科学文化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D.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关系上实行“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7.《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了A.国体和政体B.经济建设的根本方针C.民族政策D.外交政策 8.江泽民在“5.31”讲话指出,坚持与时俱进一定要看到A.《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发生的重大变化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C.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D.人类社会生态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 9.下列说法属于抽象可能性的有A.水中捞月B.海底摸针C.石头孵出小鸡D.向其他星球移民 10.法国一位哲学家说:“发展问题越来越成为人的灵魂的发展”其含义是说A.社会发展必须代表人的利益B.社会发展为人的发展提供条件C.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最终价值目标D.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等值的 1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的关系是A.二者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B.二者都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改革开放的政治前提D.坚持改革开放能促使更好地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12.中国共产党的成立A.是马克思主义同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B.共产国际一手包办的产物C.离不开十月革命的推动D.辛亥革命胜利发展的客观要求 13.我国现阶段的一个紧急任务就是建立健全社会保障制度,建立社会保障制度应遵循的基本要求是A.个人自愿B.城乡有别,地区有别C.统一规划,分类管理D.权利与义务相统一 14.1971年,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获得了“世界最佳设计”奖,设计师格罗培斯却说,“其实那不是我的设计”。
原因是在迪斯尼乐园主体工程完工后,格罗培斯暂停修筑乐园里的道路,并在空地上撒上草种五个月后,乐园里绿草茵茵,草地上被游客踏出了不少宽窄不一的小路格罗培斯根据这些行人踏出来的小路铺设了人行道,成了“优雅自然、简捷便利、个性突出”的优秀设计格罗培斯的设计智慧对我们认识和实践活动的启示是A.要从生活实践中获取灵感B.要尊重群众的实际需求C.不要对自然事物做任何改变D.要对事物本来面目做直观反映 15.在资本主义社会里,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密切地融合在一起,产生了一种新型的垄断资本,即金融资本在金融资本形成的基础上,产生了金融寡头金融寡头操作、控制社会的主要方式有A.通过“参与制”实现其在经济领域中的统治B.通过同政府的 “个人联合”实现其对国家机器的控制C. 通过政策咨询机构影响和左右内外政策D. 通过新闻媒体实现国民思想意识的一元化 16.2008年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很多西方人感叹这一次经济危机从根本上仍未超出一百多年前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理论判断和精辟分析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科学分析的深刻性主要表现为A. 指明经济危机的实质是生产过剩B.揭示造成相对过剩的制度原因是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C. 指出经济危机的深层根源是人性的贪婪D.强调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是摆脱经济危机的根本出路 17.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由空想变为科学,奠定这一飞跃的理论基石是A. 阶级斗争学说B.劳动价值论C. 唯物史观D.剩余价值理论 18.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大理论成果的一脉相承性主要体现在,二者具有共同的A.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B.革命和建设的根本任务C.实事求是的理论精髓D.和平与发展的时代背景 19.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与市场经济的结合。
这一结合既体现社会主义的制度特征,又具有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特征的方面主要表现在A.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B.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D.在资源配置上,以市场为手段,发挥市场的基础性作用 20.毛泽东指出:“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这一思想对于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处理民族关系的现实意义有A.民族关系始终是我们这个多民族国家至关重要的政治和社会关系B.民族问题始终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认真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C.巩固和发展各民族的团结关系到国家的统一和边疆巩固D.加强和巩固各民族的团结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21.改革、发展、稳定好比现代化建设棋盘上的三着紧密关联的战略性棋子,每一着棋都下好了,相互促进,就会全局皆活;如果有一着下不好,其他两着也会陷入困境,就可能全局受挫改革开放以来,党在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方面积累的经验和主要原则包括A.保持改革、发展、稳定在动态中的相互协调和相互促进B.把实现社会稳定作为促进改革、发展的根本出发点C.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以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D. 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 22.做大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始终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重大任务。
做大“蛋糕”是政府的责任,分好“蛋糕”是政府的良知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分好社会财富这个“蛋糕”是A.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体现B.解决当前收入分配领域突出问题的需要C.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D.为了使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23.辛亥革命是我国近代史上一次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这是因为辛亥革命A. 提出了平均地权,耕者有其田的重要原则B.建立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党C. 制定了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D.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24.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明确规定将台湾、澎湖列岛归还中国的有关国际条约是:A.《德黑兰宣言》B.《开罗宣言》C.《雅尔塔协定》D.《波茨坦公告》 25.延安整风运动是一场非常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一运动最主要的任务是反对主观主义主观主义的主要表现形式为:A.教条主义B.形式主义C.经验主义D. 宗派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