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镇2021年防汛抗旱工作意见_工作实施方案 我镇地处丘陵,山圩结合,易涝易旱,境内共有圩口22处,其中万亩大圩1处,1000-5000亩圩口8处,1000亩以下圩口13处,小〔2〕型水库17座;为及时有效地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保证农田水利设施有效运转,确保农业增产、农民增收,维护社会经济稳定根据防指〔2021〕2号文件《关于做好2021年防汛抗旱准备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结合我镇实际,现就做好2021年防汛抗旱准备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是实施 "十四五〞规划、开启建立大美新征程的开局之年,做好我镇今年防汛抗旱工作,责任严重、使命荣耀据上级气象部门预测,2021年旱涝气候年景总体较差当前是水旱灾害防御汛前准备的重要时期,各村〔社区〕、镇直有关单位等必须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 "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理念,坚持把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贯穿水旱灾害防御全过程,认真总结202__年大汛、20XX年大旱经历教训,增强危险意识、责任意识、底线思维,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早做安排,周密部署,保障防洪、供水安全。
二、明确目标 根据防汛抗旱工作实践,我镇今年防汛抗旱的具体目标是: ,,确保三日内降暴雨250mm不受涝 〔二〕型水库、塘、堰坝任何雨情不溃坝,镇村干部实行 "双责制〞,切实履行管护责任,确保安全渡汛 3.区塘坝、水库要在保证防洪安全的前提下,切实做好蓄水、保水工作,加强用水管理;山区抗旱力争做到60日无雨不受旱,在节约用水的前提下,做到一把钥匙管水,一把锹放水,干渠有水放到底,河中有水全力提认真搞好机电排灌站的机械维修和抗旱渠道、撇洪沟和圩内沟渠的清障清淤工作;水源匮乏区要及早采取对策,遇大旱时力求做到人畜饮用水不发生困难,确保集镇供水与居民饮用水安全,确保农业稳定开展 三、落实措施 ,广泛宣传,提高广阔群众防大汛抗大旱的自觉性,切实增强防汛抗旱全民意识 ,消除隐患凡事预那么立,不预那么废,防汛工作更是如此,针对我镇点多面广的特点,各村组织人员立即开展检查,检查重点:〔一〕水库按照 "三措施一要害〞要求全面落实到位,管理常态化;大坝安全无损、外表平整、清障彻底、护坡无松动、塌陷现象;溢洪道完好无障碍,泄洪通道畅通;放水涵、闸门启闭正常〔二〕圩堤。
组织对所有圩口圩堤内外坡进展彻底清障,做到圩堤内外坡无树木、无庄稼、无雨淋沟、无违章建筑;护坡坡面平整、无松动、空鼓、塌坡现象;穿堤建筑物构造完好,涵闸斗门启闭设施完好无损〔三〕泵站进、出水池及配套建筑物构造完好,无杂草、垃圾、无堵塞现象;机电设备运行正常同时,各村要自行组织对圩区排洪沟渠、塘坝进展清障,灌排期间有专人负责调度,合理调理,对排查有隐患的立即整改,整改不了的及时上报镇政府,所有险埂段、病险斗门要利用当前有利时机,加紧除险对所有涵闸斗门要备足10m3预备土,汛期安装1盏灯,24小时值守 3.积极筹集防汛物资按照谁受益,谁负担的原那么,5000亩以下至1000亩以上圩口每亩筹麻袋5条,蛇皮袋10条,每五亩筹一根〔长4m、直径12cm以上〕木桩,同时各圩口备足榔头、毛竹、铁丝、砂石等防汛用物所有的防汛器材要集中存放、专人保管、随用随取镇政府集中筹备木材、麻袋、船只、挖机、雨布、石料等备用器材 4.成立防汛专业队伍镇成立100人的专业抢险队伍,主汛期安排巡埂,每人每天给予100元补助;安排镇内抢险,每人每天给予150元补助〔村安排本圩区巡埂,抢险人员镇不予补助〕,安排镇外抢险,每人每天给予200元补助;各圩口要成立 "四队〞,即巡逻队、运输队、打桩队、摸水队,万亩大圩抢险队伍不少于60人,其他圩口抢险队伍不少于40人。
岗区每村成立不少于40人的专业抢险队,在汛情紧急时,对圩区实行对口支援〔具体名单见附表〕各村成立的队伍要定点到人、登记到册、提前告知确保在汛情紧急时,圩区抢险队在半个小时内集结到指定位置,岗区抢险队在一个小时内集结到指定位置站、闸、斗门、涵道要落实专人看管,以圩分段建立村组责任制 5.开展防汛演练活动5月上旬组织开展打桩、导渗、打外包、交通管制、物资调备等防汛演练活动 四、加强领导 "镇防汛抗旱指挥部〞 政委: 指挥长: 副指挥长: 成员: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兼任办公室主任,兼任办公室副主任 成员: ,聘请专家与镇水利技术员在汛期现场提供技术指导 "镇赴无为大堤防汛指挥部〞 指挥长: 成员: 4.各水库、圩口以村为单位成立相应组织,加强领导,统一指挥,强化协作,合力抗灾 五、明确分工 〔水库〕为责任区,镇干到村到圩口村干到责任区〔工段〕,做到层层有责任,人人有压力 那么上以包村镇干为主,跨村工程的抗旱工作由镇分管负责人组织协调,特殊情况另行调度 各村、镇直各单位要在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振奋精神,齐心协力,各司其职,扎实工作,为夺取防汛抗旱工作的全面胜利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