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报告/分析 > 轻工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沥青混凝土纺织轻工业工程科技专业资料完美版课件

文档格式:PPTX| 90 页|大小 10MB|2024-11-27 发布|举报 | 版权申诉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9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内容介绍,,一、概述,二、石油沥青,三、改性沥青,四、沥青混凝土,第一节 概述,一、沥青材料的定义与分类,(一)定义,,沥青是一种,有机胶凝材料,,是由多种有机物构成的极其复杂的碳氢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与氧、氮、硫的衍生物所组成的混合物常温下呈黑色或黑褐色的固体、半固体或粘稠性液体,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几乎不溶于水,属于憎水材料沥青材料同水泥材料一样,是建筑、交通、水利等工程领域中使用最广泛的建筑材料二)分类,沥青,天然沥青,煤沥青,石油沥青,地沥青,焦油沥青,木沥青,泥炭沥青,页岩沥青,,主要作为防水、防潮、防腐蚀材料,用于屋面或地下防水工程、防腐蚀工程、铺筑道路以及贮水池、浴池及桥梁等防水防潮层石油沥青),二、沥青建筑材料,沥青具有良好的防水、抗渗、耐化学侵蚀性,以及它与矿物材料有较强的粘接力、塑性和能抗冲击荷载的作用,在工程上应用面极大,用途很广为了使沥青满足一定的性能需求,工程上使用的沥青材料通常都是,改性沥青和沥青混合料。

    掺树脂、磨细的橡胶粉或其他填料等,外掺剂,(改性剂),采取对沥青,轻度氧化,加工等措施,改善沥青或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机理:一是改性剂均匀分布形成空间网络结构;二是改变化学组成一),改性沥青,按工程需要的物理特性,用工厂生产出的沥青材料进行人工改造,使其满足工程要求的沥青材料常见的改性沥青产品有,沥青基防水卷材、沥青胶,等二),沥青混合料,沥青混合料是沥青与级配合适的矿物质材料拌和均匀配制成建筑沥青材料常见的混合料有,沥青混凝土、沥青砂浆及沥青嵌缝油膏,等第二节 石油沥青,石油沥青是石油原油经蒸馏等方法提炼出各种轻质油(如汽油、柴油等)及润滑油以后的,残留物,或经,再加工,而得到的产品一、石油沥青的组成与结构,(一)石油沥青的组分,,石油沥青由于其化学成分复杂,为便于分析和使用,常将其物理、化学性质相近的成分归为若干组,称为组分不同的组分对沥青性质的影响不同,组分划分方法通常有三组分法和四组分法两种三组分法,:分为,油分、树脂和沥青质,三个组分油分,使沥青的流动性好,降低沥青的粘度和软化点;,树脂,含量越多,石油沥青的延度和粘接力等性能越好;,沥青质,含量越多,则软化点越高,粘性越大,也越硬脆。

    此外,沥青中常含有一定量的,固体石蜡,,是石油沥青的有害成分,会增大沥青对温度的敏感性高温软化,低温析晶),PI<-2 →溶胶型沥青,软化点 脆点,不同的组分对沥青性质的影响不同不同的组分对沥青性质的影响不同1.将不同油石比(或含油量)的马歇尔试验的所有指标点绘于图上:,稳定性指标可用热稳定性系数、斜坡流淌值或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来表示拌制沥青混合料,需解决以下问题:,树脂能在沥青质颗粒的表面形成薄膜,从而构成以沥青质为胶核,周围吸附有部分树脂和油分的胶团,而无数胶团分散在油分中形成胶体结构③ 软化点TR&B ——单位℃ (表征沥青热稳定性),一、沥青混凝土的组合结构,动态剪切流变仪(DSR)法,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γb-沥青的相对密度(25℃/25℃),无量纲,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主要决定于沥青材料性能、骨料与沥青材料的粘接力及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等4)确定OAC (5)(6)检验OAC;,2)测定物理指标:毛体积相对密度等,计算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等,Brookfield粘度计法,沥青混凝土中的矿质材料包括粗骨料、细骨料和填料。

    ① 已知条件:不同温度下的针入度(Pi、Ti)(2组以上),四组分法,:,饱和分-,S,芳香分-,A,胶质-,R,沥青质-,A,t,组分,分子量,高温,粘度,低温,变形能力,化学,稳定性,饱和分,S,500~700,×,×,√,芳香分,A,300~2000,×,√,×,胶质,R,1000~50000,√,√,×,沥青质,A,t,1000~,100000,√,×,—,(二)石油沥青的胶体结构,,沥青组分含量及化学结构不同,则形成不同类型的胶体结构把沥青中的,油分和树脂,归为,可溶质,,因为它们可以相互溶解树脂能在沥青质颗粒的表面形成薄膜,从而构成以沥青质为胶核,周围吸附有部分树脂和油分的,胶团,,而无数胶团,分散,在,油分中,形成胶体结构根据沥青中沥青质和可溶质的相对比例不同,胶体结构可分为,溶胶型、凝胶型和溶凝胶型,三种结构1,、,溶胶型,可溶质较多,沥青质很少,胶团全部分散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和塑性,,较强的裂缝自愈能力,但对温度的敏感性高,温度稳定性差2,、,凝胶型,可溶质较少,沥青质含量很大,胶团相互接触,形成不规则的空间网络结构,胶团,移动比较困难,具有明显的弹性和粘性,,流动性和塑性较低,对温度敏感性低,温度稳定性高。

    3,、,溶凝胶型,介于溶胶和凝胶之间的结构,部分胶团相互接触,这种胶体结构的沥青在常温下变形时,最初有明显的弹性,但变形增大到一定程度后,则为粘性流体大多数优质道路沥青就是这种类型矿粉:石灰石磨石粉,粒度范围符合技术要求,无团粒结块,视密度2580kg/m3乳化法是将沥青颗粒(1~6µm)分散在含有表面活性物质(如乳化剂、稳定剂)的水溶液中,形成稳定乳状液的新型沥青材料5min,再加入加热后的矿粉,继续,由logP=AT+K:,《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2.筛分分级热料(水洗法),表观密度 含水量 粒径范围 外观,2.矿粉直接从包装袋中取样1.根据上述方法确定的热料比例,按照目标配合比的,1.取样各种集料,此处取样的集料为热料,是经热料仓,2.计算矿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 γsa ),γt-试验沥青含量条件下实测的混合料,5)配合比设计检验:(1)各种使用性能的检验,(2)高温稳定性检验,(3)水稳定性检验,(4)低温抗裂性能检验,(5)渗水系数检验,(1)沥青材料:可供应50号、70号和90号的道路石油沥青,经检验技术性能均符合要求目标配合比设计步骤,路面沥青用残留稳定度、粘附性指标评定。

    常温下呈黑色或黑褐色的固体、半固体或粘稠性液体,能溶于多种有机溶剂,几乎不溶于水,属于憎水材料二)取样各种集料筛分(水洗法),沥青混凝的抗裂性主要取决于沥青的性质和用量、矿质混合料的级配以及填充料与沥青用量的比值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主要决定于沥青材料性能、骨料与沥青材料的粘接力及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等T1-标号较高沥青的软化点,℃;,PS-各种矿料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百,二、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一)粘滞性,,粘滞性又称粘性或稠度,是,反映沥青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沥青颗粒之间产生互相位移时抵抗便携的能力,,是沥青材料的一项重要物理力学性质液态石油沥青的粘滞性使用,粘度,表示,粘度是现代沥青等级划分的主要依据牛顿流体,:,是指在受力后极易变形,且,切应力,与变形速率成正比的,低粘性流体,由于液体的粘性将此力层层传递,各层液体也相应运动,形成,速度梯度,du/dr,,称剪切速率,以,r,表示η,:,动力粘度,系数(简称粘度),,,,,凡不同于牛顿流体的都称为,非牛顿流体,在,运动状态下测定沥青粘度,时,考虑到密度的影响,动力,粘度可以用运动粘度,ν,T,来表示,即沥青在某一温度下的动力粘度与同温度下的沥青,密度之比。

    ⑴,牛顿液体,→,粘度 (单位:,Pa∙s,),,,,⑵,非牛顿液体,→,视粘度或表观粘度,,,,,,,,,⑶,运动粘度和动力粘度,η,*,,:,表观粘度,(,Pa,·S),c,:复合流动系数,评价沥青流变性质的指标,绝对粘度的测定方法,毛细管法(奥氏粘度计),真空减压毛细管法,,60,℃动力粘度,Brookfield,粘度计法,动态剪切流变仪(,DSR,)法,条件粘度的测定方法,标准粘度计法,针入度法,软化点法,,如何测定粘度??,在严格控制温度和真空度的条件下,测定一定体积沥青被吸过毛细管所需要的时间,,真空减压毛细管法,,试验原理,,,,η—,沥青试样在测定温度下的动力黏,,度(,Pa,·,s,);,K,—,黏度计常数;,t,—,对应的流动,时间(,s,)Brookfield,粘度计法,,可用于测定道路沥青 在,45,℃以上温度范围内表观粘度对于牛顿流体其计算公式为,:,,,,②,对于非牛顿流体,,上式中的 可表述为:,,,,⑵,条件粘度测定方法,,①,标准粘度计法,C,T,d,——,单位,s,,②,针入度法,P,T,m,t,——,单位,0.1mm,,③,软化点,T,R&B,——,单位,℃,(,表征沥青热稳定性,),,★,针入度是等温粘度,,★,软化点是等粘温度,,,1.,标准粘度,规定的温度条件下,通过规定的流孔直径,流出,50mL,体积所需时间,,以,s,为单位,。

    如:,C,25,,,5,=100,表示:试验温度,25℃,,,流孔直径,5mm,,,时间,100s,2,、针入度,针入度是指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的条件粘度,用标准试针垂直贯入沥青试件的深度表示,单位以,0.1mm,计针入度,开始时,5s,后,沥青材料(,25℃,),,针入度标准试验规定:温度,25℃,,标准针重,100g,,贯入时间,5s,,表示为,P,(,25℃,,,100g,,,5s,)针入度越大,粘度越小,沥青越软试验时选定可不同的条件研究沥青粘度与温度的关系,如,P,(,0℃,,,200g,,,60s,)针入度法测定粘稠沥青针入度示意图,,在规定温度条件下,以规定质量的标准针经过规定时间贯入沥青试样的深度,以,0.1,mm,为单位,如:,P,25,100,5,=60,表示:试验温度,25℃,,荷载质量,100g,,历时,5s,,贯入沥青深度,6mm,,粘度变化,二、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一)粘滞性,(二)耐热性,,沥青的耐热性是指粘稠的石油沥青在高温下不软化、不流淌的特性耐热性常用软化点表示1,、软化点,软化点是沥青从固态转变为液态时达到某特定粘性流动状态时的温度,通常用,环球法,来测定。

    将沥青注入标准铜环内制成试件,试件中央放一质量为,3.5g,的钢球,并至于水(或甘油)中,以,5℃/min,速率加热至沥青软化下垂至规定距离,25.4mm,时的温度,即为沥青软化点,以,℃,为单位25.4mm,3)当量软化点(T800)和当量脆点值(T1.,1.根据道路等级、路面类型和结构层位确定沥青混凝土的矿质混合料的级配范围1.将不同油石比(或含油量)的马歇尔试验的所有指标点绘于图上:,wx-合成矿料的吸水率,%,软化点 脆点,⑵ 非牛顿液体→视粘度或表观粘度,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4.维修简单,旧沥青混合料可再生利用DA-沥青膜有效厚度,μm,(1)如果所选择的沥青用量范围,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85,路面沥青混凝土的残留稳定度应不小于0.,2)确定矿质混合料的级配范围,Pb-试验采用的沥青含量,%,3%三组沥青用量成型马歇尔试件,T1-标号较高沥青的软化点,℃;,树脂能在沥青质颗粒的表面形成薄膜,从而构成以沥青质为胶核,周围吸附有部分树脂和油分的胶团,而无数胶团分散在油分中形成胶体结构两方面的设计,二者有何区别?,大多数优质道路沥青就是这种类型2)若密度或稳定度没有出现峰,SA-集料的比表面积,m2/kg,二、沥青混凝土的技术特性,软化点测试示意图,,,固态 液态,硬化点 滴落点,,,T,R&B,(℃),,,,,,,,,,,,,,,,,,,,,,,,,,,,,,,条件粘度,粘度变化,,软化点高,说明沥青能够的耐热性能好,但软化点过高,不易加工;软化点低的沥青,夏季易产生变形,甚至流淌。

    2,、脆性,脆点是在温度下降过程中,沥青材料由,粘-塑性状态转变为弹-脆性状态,的温度脆点测试方法是将沥青在,40mm×20mm,金属片上涂成厚,0.15mm,的薄膜,将其装在弯曲器上放入冷却溶液中,以,1℃/min,的冷却速度降温,同时使试件以每分钟,11,次的频率进行变曲,沥青薄膜开始出现裂纹时的温度即为脆点沥青的三态:流动,————,橡胶,————,玻璃,软化点 脆点,,,,,,,,(三)温度稳定性,沥青的粘度等性能随温度的不同而产生明显的变化的特性,,反映石油沥青对温度的敏感程度,温度,T,lg,P,,,,,,,,log,P,=,AT,+,K,A,-针入度-温度感应性系数,针入度-温度关系,A,值的确定方法?,,,,,,,,,温度,T,lg,P,,25℃,P,25,,T,R&B,,,P,R&B,600~1000,,,,,,,,lgP,lgP,1,lgP,2,t,2,(25℃),t,1,(t,软,),t,(,2,)针入度指数的确定:,通常以,针入度指数,(,P·I,)作为沥青温度稳定性的指标P,·I,,值越大,沥青温度稳定性越好③,数组(,P,i,,T,i,),→,进行回归,①,已知条件:不同温度下的针入度(,P,i,、,T,i,)(,2,组以上),或针入度与软化点,②,计算方法,计算,A,值,→PI,,,,查图,,,,,,,,,,3,)当量软化点(,T800,)和当量脆点值(,T1.2,),由,log,P,=,A,T+K,:,,P,=,800,,P,=,1.2,,4,)针入度指数与胶体结构的关系,,PI<-2 →,溶胶型沥青,PI>+2 →,凝胶型沥青,,PI=-2~+2 →,溶凝胶型沥青,,,(四)塑性,,塑性是指沥青在外力的作用下产生变形而不破坏,除去外力后仍能保持变形后的形状的性质。

    塑性较好的沥青在常温下产生裂缝时,因为有粘塑性而可自行愈合,故塑性还反映了沥青开裂后的自愈能力 沥青之所以能制造出性能良好的柔性防水材料,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沥青这种性质同时,因沥青有一定的吸收冲击振动载荷的能力,并能减少摩擦时的噪音,故是一种优良的道路路面材料沥青的塑性可用,延伸度(延度),来表示在一定温度下,将沥青标准试件以一定的拉伸速度延伸,试件拉断是延伸的长度即为延度,以,cm,计通常使用的试验条件为温度,25℃,、拉伸速度,50mm/min,延度越大,塑性越好,五)大气稳定性(耐久性),,大气稳定性是指石油沥青在热、阳光、氧气和潮湿等环境因素的长期综合作用下抵抗老化的性能,它反映了沥青的耐久性大气稳定性可用沥青的蒸发减量及针入度变化来表示,即试样在,160,℃,温度加热蒸发,5h,后的质量损失百分率和蒸发前后的针入度比两项指标来表示蒸发损失率越小,针入度比越大,则沥青的大气稳定性越好六),其他性能,,溶解度,,石油沥青在三氯乙烯、四氯化碳或笨中溶解的百分率,以表示沥青中有效物质含量,即纯净程度不溶解的物质会降低沥青的性能,应加以限制闪点,加热沥青至初次闪火(有蓝色闪光)时的沥青温度。

    燃点或着火点,加热沥青,并与火接触能持续燃烧,5,秒以上时的温度第三节 沥青改性方法,为使沥青能满足工程要求,对从工厂生产的沥青材料通常要进行改性,使其具有一定的物理性质,如弹性、塑性、粘性、强度和温度稳定性等石油沥青的改性方法主要有,掺配法、乳化法和填充法,一、掺配法,,掺配法是指当石油沥青的技术性质(如针入度或软化点)不能满足工程要求时,可通过用不同的沥青进行掺配而改变沥青的物理特性掺配料应选用表面张力相近和化学性质相近的同产源沥青,以保证沥青胶体结构的均匀性两种沥青掺配时可先绘制掺配比-,软化点,曲线,通常按直线法估算掺配量T,2,T,T,1,T,2,Q,1,Q,2,0,100,,0,100,软化点,掺配量,Q,1,-标号较高沥青的掺量,%;,Q,2,-标号较低沥青的掺量,%;,,T,-掺配后沥青的软化点,,℃,;,T,1,-标号较高沥青的软化点,,℃,;,T,2,-标号较低沥青的软化点,,℃,目标配合比设计步骤,将沥青注入标准铜环内制成试件,试件中央放一质量为3.,Brookfield粘度计法,(3)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集料用水洗法试验4.最佳沥青用量OAC=(OAC1+OAC2)/2,(2)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 γti ),γb-沥青的相对密度(25℃/25℃),无量纲,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主要决定于沥青材料性能、骨料与沥青材料的粘接力及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等。

    非经注明,测定沥青密度的标准水温为15℃A-针入度-温度感应性系数,目标配合比设计步骤,路面沥青用残留稳定度、粘附性指标评定软化点低的沥青,夏季易产生变形,甚至流淌Q2-标号较低沥青的掺量,%;,1.该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为三层式结构的上面层;,目标配合比设计步骤,如下:,VFA-试件的有效沥青饱和度,%,γ1、γ2 …γn-各种矿料相应的,配合比设计方法:规范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适用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及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四)最佳沥青用量确定,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二、乳化法,,乳化法是将沥青颗粒(,1,~,6,µ,m,)分散在含有表面活性物质(如乳化剂、稳定剂)的水溶液中,形成稳定乳状液的新型沥青材料种类,根据所用乳化剂不同有:,阴离子型,阳离子型,胶体乳液,制作方法,,加热后直接乳化,用溶剂溶解后乳化,用途,,可涂刷或喷涂在表面上作为防潮或防水层;,用于拌制冷用沥青砂浆或混凝土1,、乳化原理,,水是极性分子,沥青是非极性分子,两者不能互相溶合当微小沥青颗粒分散在水中时,形成的沥青-水分散体系不稳定,沥青颗粒会自动聚集,最后与水分离当水中含有乳化剂时,乳化剂的活性作用使其在沥青颗粒和水粒两相界面上产生强烈的吸附作用,形成了吸附层。

    吸附层中极性基团与水分子牢固结合形成水膜,非极性基团与沥青结合形成乳化膜水,,,,,,,,,,,,,,,,,,,,,,,,,,,,,,,,,,,,,,,,,,,,,,,,,,,,,水膜,沥青颗粒,,乳化剂,,,,,乳化剂极性端,乳化剂非极性端,2,、乳化剂的种类,,沥青乳化剂主要有,有机和无机,两大类有机乳化剂包括,阴离子乳化剂,(如肥皂等),,阳离子乳化剂、非离子乳化剂,无机乳化剂包括,膨润土、高岭土、无机氯化物,、氢氧化物等工程上所用乳化沥青的一般组分含量为沥青,50,%~,60,%,含有乳化剂、稳定剂的水溶液,40,%~,50,%,其中乳化剂等的掺量约为,1,%~,3,%三、填充法,,填充法是指将细颗粒(粉状或纤维状)矿物料(如滑石、云母、石棉等)、橡胶、合成树脂和植物油等材料加入到沥青中,从而改善提高沥青的强度、温度稳定性、耐酸性、耐碱性、耐热性、柔性、粘性和防水性等物理性能,使其形成满足工程需要的改性沥青第四节 沥青混凝土,沥青混凝土是泛指用适量的沥青材料与一定级配的矿质集料经过充分拌和而形成的一种粘-弹-塑性沥青混合料这种材料不仅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质和防水性能,而且具有一定的高温稳定性和低温柔韧性。

    用它,铺筑的路面,平整,无接缝,而且具有一定的粗糙度,路面减震、吸声、无强烈反光,使行车舒适,有利于行车安全此外沥青混合料也是良好的,防水,材料,常用于土石坝及其它水利工程的防渗一、沥青混凝土的组合结构,,沥青混凝土中的矿质材料包括,粗骨料、细骨料和填料,粗骨料指粒径大于,2.5mm,的骨料,细骨料指粒径,2.5mm,~,0.074,的骨料,填料指粒径小于,0.074mm,的骨料根据胶体理论,沥青混凝土是由矿物质材料、沥青胶结料和参与空隙率所组成的具有多级空间网络结构的多相分散体系粗骨料为分散相,是分散在沥青砂浆中的一种分散相;砂浆是以细骨料为分散相,是分散在沥青胶浆中的一种细分散相;胶浆又是一种以填充料为分散相,是分散在稠度沥青中的一种微分散相这一理论说明了骨料的矿物组分、级配,以及沥青与填充料内表面的交互作用等因素对沥青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二、沥青混凝土的技术特性,,(,1,)抗渗性,,沥青混凝抗渗性指标用,渗透系数,来表示渗透系数可通过渗透试验来测定,而工程中实际需要的沥青混凝土的渗透系数的大小则应根据工程要求来确定沥青混凝土渗透性取决于骨料级配、沥青用量及沥青混凝土的压实程度,随孔隙率的减小而降低。

    2,)抗裂性,,沥青混凝抗裂性是指沥青混凝土在外荷载(如温降或拉伸)作用下抵抗变形而不产生裂缝的性能,是衡量沥青混凝土力学特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PI=-2~+2 →溶凝胶型沥青,2.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最佳沥青用量(OAC),如下:,用于拌制冷用沥青砂浆或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方法:规范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适用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及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1.将不同油石比(或含油量)的马歇尔试验的所有指标点绘于图上:,(五)大气稳定性(耐久性),⑵ 非牛顿液体→视粘度或表观粘度,粘滞性又称粘性或稠度,是反映沥青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沥青颗粒之间产生互相位移时抵抗便携的能力,是沥青材料的一项重要物理力学性质1.矿质混合料的配合组成设计,表观密度 含水量 粒径范围 外观,(1)从上述图上找出符合规范要求的各物理指标的用油量,绘于下图,找出满足所有指,水工沥青混凝土要求水稳定性系数不小于0.,Vg-矿料的体积百分率,%,1.该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为三层式结构的上面层;,目标配合比设计步骤,① 已知条件:不同温度下的针入度(Pi、Ti)(2组以上),沥青的三态:流动————橡胶————玻璃,荷载质量100g,粘滞性又称粘性或稠度,是反映沥青材料在外力作用下,沥青颗粒之间产生互相位移时抵抗便携的能力,是沥青材料的一项重要物理力学性质。

    《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沥青混凝的抗裂性,主要取决于沥青的性质和用量、矿质混合料的级配以及填充料与沥青用量的比值,为了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抗裂性,应选用针入度较大、低温延伸度较大的沥青,但沥青的软化点必须能保证耐热性的要求也可在满足耐热性的前提下多用沥青,增加柔性沥青使用过多,温度变形随之增大,因而受温度影响而产生裂缝的可能性也要增加3,)抗滑性,抗滑性是路面沥青混凝土要求的指标,用摩擦系数和构造来表示4,)强度,沥青混凝土的强度由混合料中骨料的咬合、沥青的粘性、沥青用量以及混合料的压实度决定5,)热稳定性,,热稳定性是指沥青混凝土在高温下及外荷长期作用下不发生严重变形或流淌的性质稳定性指标可用热稳定性系数、斜坡流淌值或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来表示马歇尔稳定度:将圆柱试件侧放在加荷压头内,使试件在试验机上以,±50mm/min,的变形速率加荷,试件破坏时达到的最大荷载即为稳定度(以,N,计),试件达到最大荷载时所发生的变形即为流值(以,0.1mm,计)6,)水稳定性,水稳定性是指沥青混凝土抵抗水作用下引发性质变化和破坏的能力通常水工沥青混凝土用水稳定性系数和残留稳定度指标来评定;路面沥青用残留稳定度、粘附性指标评定。

    水稳定性系数越大,沥青混凝土耐久性越好沥青混凝土的水稳定性主要决定于沥青材料性能、骨料与沥青材料的粘接力及沥青混凝土的孔隙率等水工沥青混凝土要求水稳定性系数不小于,0.85,,孔隙率小于,4,%水工沥青混凝土要求残留稳定度应为不小于,0.85,,路面沥青混凝土的残留稳定度应不小于,0.6,~,0.75,何为沥青混合料,?,沥青路面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不同等级的公路,其原因何在?,地方道路,高速公路,城市道路,1,.沥青混合料是一种粘弹性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铺筑的路面平整无缝,振动小,噪音低,行车舒适2,.路面平整且有一定的粗糙度,耐磨好,无强烈反光,有利于行车,安全3,.施工方便,施工时不需要养护,能及时开通交通4,.维修简单,旧沥青混合料可再生利用1,.沥青路面容易老化,2,.,温度稳定性差但是,!,,,老化定义?,在长期的大气因素作用下,因沥青塑性降低,脆性增强,粘聚力减小,导致路面表面产生松散,引起路面破坏沥青路面老化现象,夏季高温沥青易软化,路面易产生车辙、波浪;冬季低温时易脆裂,在车辆重复作用下易产生开裂波浪,车辙,泛油,温度稳定性差的表现:,,,,,,,,,,,,,沥青 混合料,,,,,材料级配,组成及空,隙率大小分,材料组成及,结构分,,制造工,艺分,,公称最,大粒径分,1.,特粗式沥青混合料,2.,粗粒式沥青混合料,3.,中粒式沥青混合料,4.,细粒式沥青混合料,5.,砂粒式沥青混合料,,1.,连续级配沥青混合料,2.,间断级配沥青混合料,,1.,密级配沥青混合料,2.,半开级配沥青混合料,3.,开级配沥青混合料,,1.,热拌沥青混合料,2.,冷拌沥青混合料,3.,再生沥青混合料,目前公路与城市道路路面多采用,复合类的沥青混合料,,如,AC-16F,既属于热拌沥青混合料、又属于密级配的、中粒式沥青混合料。

    沥青混合料分类,,,(,3,) 耐久性,,1.,技术性质,,2.,技术标准,,马歇尔试验,—,稳定度(,0.1mm,),车辙试验,—,动稳定度(次,/,mm,),,(,1,)高温稳定性,(,2,)低温抗裂性,低温弯曲试验,水稳性,耐老化性,耐疲劳性,浸水马歇尔试验,—,残留稳定度(,%,),冻融劈裂试验,—,残留强度比(,%,),,,,(,4,) 抗滑性,,(,5,)施工和易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就是马歇尔试验指标要求,,参考规范,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沥青混合料的运输,沥青混合料的摊铺,沥青混合料的碾压,,这是路面施工要解决的问题,,,沥青混合料的拌合,拌制沥青混合料,需解决以下问题:,1.,对原材料有何要求?如何对其检测?,2.,怎样配制沥青混合料?即如何进行配合比设计?,沥青材料,,,,,沥青混合料组成材料,,,,粗集料,,,,细集料,,,,填料,,,,基质沥青,改性沥青,各种粒径,的碎石,(方孔筛),天然砂,机制砂,石屑,矿粉,,最好都是,碱性材料,,沥青材料,针入度 针入度指数 软化点,延度 蜡含量 闪点 溶解度 密度,压碎值 磨耗值 表观相对密度,吸水率 坚固性 针片状颗粒含量,<,0.075mm,颗粒含量 软尽弱颗粒含量,磨光值 粘附性 破碎面要求,粗集料,细集料,填 料,表观密度 含水量 粒径范围 外观,亲水系数 塑性指数 加热安定性,原材料名称,技术指标,执行标准,1.《,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JTG E42-2005,,2.《,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J 052-2000,,原材料的 技术要求,(,P204~P207,),,表观相对密度 坚固性,含泥量 砂当量 亚申蓝值 棱角,性,荷载质量100g,通常水工沥青混凝土用水稳定性系数和残留稳定度指标来评定;,法测定毛体积相对密度。

    Pai-所计算的沥青混合料中的油石比,%,(2)若密度或稳定度没有出现峰,动态剪切流变仪(DSR)法,在严格控制温度和真空度的条件下,测定一定体积沥青被吸过毛细管所需要的时间,PI<-2 →溶胶型沥青,计算,无量纲,针入度是指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的条件粘度,用标准试针垂直贯入沥青试件的深度表示,单位以0.,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石油沥青由于其化学成分复杂,为便于分析和使用,常将其物理、化学性质相近的成分归为若干组,称为组分1.将不同油石比(或含油量)的马歇尔试验的所有指标点绘于图上:,γsb-材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无量纲,通常以针入度指数(P·I)作为沥青温度稳定性的指标2)若密度或稳定度没有出现峰,T1-标号较高沥青的软化点,℃;,目标配合比设计步骤,K—黏度计常数;,075mm颗粒含量 软尽弱颗粒含量,γ1、γ2 …γn-各种矿料相应的,⑶ 运动粘度和动力粘度,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配合比设计方法:,规范,采用,马歇尔试验,配合比设计方法,适用于,密级配沥青混凝土,及,沥青稳定碎石混合料,《,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1,、,矿质混合料配合组成设计,2,、,最佳沥青用量确定,,目标配合比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例题,,,,,,,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矿料的,组成设计,最佳沥青,用量确定,,,图解法,或试算法,集料筛分,(水洗法),马歇尔,试 验,确定工程,级配范围,,预估计算,沥青用量,沥青与集料,相对密度测定,,,,,,配合比设计三个阶段,,,目标配合比与生产配合比都是,两方面的设计,二者有何区别?,矿料通过皮带输入,拌和楼干燥筒加热,振动筛二,次筛分热料,提升到拌和楼,热料仓,根据目标配合比的,OAC,、,OAC±0.3%,三组沥青用量,,根据热料比例,,确定生产配合比,最佳沥青用量,OAC,图解法确定,热料比例,生产配合比,,,,,目标配合比,图解法确定,冷料比例,确定目标配合比,最佳沥青用量,OAC,取样冷料筛分,根据冷料比例,成型,5,组马歇尔试件,,,,,通过调整控制室皮带,转速达到设计比例,,青用量确定提供标准,为生产配合比最佳沥,热料比例与最佳,沥青用量输入控,制室计算机生产,沥青混合料,,,热料筛分,取分级,目标配合比与生产配合比设计关系图,成型,3,组马歇尔试件,(一)确定工程级配范围(合成级配),目标配合比设计,根据设计类型查施工技术规范,,确定,C,或,F,型类型及级配范围,,并计算级级配中值。

    6,9.5,13,18,24.5,34,48,70,84,95,规范中值,4,5,7,9,13,20,34,60,76,90,规范下限,8,14,18,26,36,48,62,80,92,100,规范上限,0.075,0.15,0.3,0.6,1.18,2.36,4.75,9.5,13.2,16.0,筛孔尺寸,,,,,,,,,,,,,,,,,,AC-16F,沥青混凝土合成级配要求,一、矿料组成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步骤,目标配合比设计,1,.此处取样的集料为冷料,可以从料场直接取样3,.料场取样尽量要有代表性、均匀性4,.其他指标也需检测,只是配合比设计时不使用2,.矿粉直接从包装袋中取样一、矿料组成设计,(二)取样各种集料(冷料)筛分(水洗法),,,目标配合比设计步骤,目标配合比设计,一、矿料组成设计,(,1,)试验时取样方法采用四分法四分法取样,,,,立面图,平面图,(二)取样各种集料筛分(水洗法),4,.筛分试验,(,4,)采用通过百分率进行下一步计算2,)水泥混凝土用集料可采用干筛法试验3,)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集料用水洗法试验目标配合比设计步骤,目标配合比设计,(三)用,图解法或试验算法,确定各种矿料的组成比例,,,,1,.绘制矩形图框。

    2,.连接对角线,表示设计级配中值(即平均值)3,.采用数学坐标绘制纵坐标,,表示集料通过百分率(,%,)4,.用,以下方法,绘制横坐标,表示筛孔尺寸(,mm,):,(,1,)先计算每个筛孔的设计级配中值(通过率);,(,2,)在纵坐标上根据每个筛孔的设计级配中值,平行作直线与对角线相交;,(,3,)根据交点作垂线,与横坐标的交点即为每个筛孔的位置5,.在矩形图上绘制出各集料的通过百分率的筛分曲线,6,.按照各集料曲线重叠、相接、相离三种情况确定各集料的用量比例7,.根据确定的集料比例计算矿料的合成级配,判断其是否在工程级配范围内,否则需进,行比例调整,重新计算直到满足标准为止一、矿料组成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步骤,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目标配合比设计,(一)测定沥青与集料的相对密度,1,.测定沥青的相对密度,(,γ,b,),非经注明,测定沥青密度的标准水温为,15℃,沥青与水的相对密度是指,25℃,相同温度下的密度之比可以测定,15℃,密度,换算得相对密度(,25℃/25℃,)二者换算关系为:,沥青与水的相对密度(,25℃/25℃,)= 沥青的密度(,15℃,),×,0.996,《,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JTG E42-2005,2,.测定集料毛体积相对 密度(,γ,,),与表观相对密度(,γ,′,,)(网篮法),《,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J 052-2000,,测定,标准,,测定标准,,,,目标配合比设计步骤,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目标配合比设计,(二)预估计算沥青用量,1,.计算矿料的合成毛体积密度(,γ,sb,,),2,.计算矿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γ,sa,,),100,γ,sb,=,,P,2,,γ,2,+,+,P,1,,γ,1,……,P,n,γ,n,,100,γ,sa,=,,P,2,,,γ,2,′,+,+,P,1,,,γ,1,′,……,P,n,,γ,n,′,,P,1,、,P,2,…,P,n,-各种矿料的比例,,,其,和为,100,γ,1,、,γ,2,,…,γ,n,-各种矿料相应的,毛体积相对密度,γ,1,′,、,γ,2,′,…,γ,n,′,-各种矿料,相应的表观相对密度,,,目标配合比设计步骤,机理:一是改性剂均匀分布形成空间网络结构;,5.马歇尔稳定度、流值测定,非经注明,测定沥青密度的标准水温为15℃。

    5 .检验最佳沥青用量时的粉胶比和有效沥青膜厚度,4)针入度指数与胶体结构的关系,大多数优质道路沥青就是这种类型K—黏度计常数;,路面沥青用残留稳定度、粘附性指标评定油分使沥青的流动性好,降低沥青的粘度和软化点;,(四)最佳沥青用量确定,4)针入度指数与胶体结构的关系,γse-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无量纲,Pbe-有效沥青膜用量,%,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三组分法:分为油分、树脂和沥青质三个组分2)测定物理指标:毛体积相对密度等,计算空隙率、沥青饱和度等,为了使沥青满足一定的性能需求,工程上使用的沥青材料通常都是改性沥青和沥青混合料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3)当量软化点(T800)和当量脆点值(T1.,① 已知条件:不同温度下的针入度(Pi、Ti)(2组以上),通常使用的试验条件为温度25℃、拉伸速度50mm/min1)从上述图上找出符合规范要求的各物理指标的用油量,绘于下图,找出满足所有指,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目标配合比设计,(二)预估计算沥青用量,3,.预估沥青混合料适宜的油石比(,P,a,)或含油量(,P,b,,),P,a,P,b,=,,P,a,+,100,P,a1,P,a,=,,γ,sb,×,γ,sb1,,P,a1,—,已建类似工程标准油石比,,%,γ,sb,—,矿料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γ,sb1,—,矿料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目标配合比设计步骤,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目标配合比设计,(三)马歇尔试验,1,.按照确定的矿料比例配料,根据预估的油石比为中值,以,0.5%,的间隔成型,5,组马歇尔试件。

    1,)按确定的矿料比例,计算本次成型试件所需矿料的数量3,)试模、套筒及击实座等应,置于,100℃,烘箱中加热,1h,4,)拌合时先加入粗细集料到拌合机,再加入热沥青(沥青采用,减量法称量),拌和,1,~,1.5min,,再加入加热后的矿粉,继续,,拌和, 标准拌合时间共,3,min,5,)成型马歇尔试件时试模上下要垫滤纸,试件周边插捣,15,次,,中间插捣,10,次,应先成型,1,个试件进行高度校核,校核公式,如下:,要求试件高度,调整后的混合料质量,=,,所得试件高度,×,原用混合料质量,(,6,)根据调整后的混合料质量进行称量,成型所有试件2,)烘料时,粗细可混合加热,矿粉单独加热《,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J 052-2000,,测定标准,,,,目标配合比设计步骤,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目标配合比设计,(,三)马歇尔试验,2,.冷却、脱模,(,1,)冷却方法有三种,试件横置室温冷却:,12h,以上,电风扇吹:,1h,以上,浸水冷却:,3min,以上,最好,但时间太长较好,但冷却效果不好,时间一般需延长工程上常采用室温下用电风扇吹,12h,以上冷却,(,2,)脱模,,,,3,.高度测量,测量工具:游标卡尺,测量方法:四个方向测量,取平均值。

    合格判断:标准试件,63.5±1.3mm,;超出此范围作废《,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J 052-2000,,测定标准,,局限性大,只能用于测定稳定度和流值目标配合比设计步骤,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目标配合比设计,(三)马歇尔试验,4,.马歇尔试件密度测定,(,1,)通常采用表干法测定毛体积相对密度,(,2,)对于吸水率大于,2%,的试件,宜改用蜡封,法测定毛体积相对密度m,a,γ,f,=,,m,w,+,m,f,S,a,=,,m,w,-,m,f,m,a,-,m,f,×,1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J 052-2000,,测定标准,,,,目标配合比设计步骤,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目标配合比设计,(三)马歇尔试验,5,.马歇尔稳定度、流值测定,《,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J 052-2000,,测定标准,,标准马歇尔试件养护温度为,60℃,养护时间为,30~40,min,,,目标配合比设计步骤,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目标配合比设计,(三)马歇尔试验,6,.马歇尔物理指标计算,(,1,)确定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γ,se,,),《,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计算标准,,,γ,se,-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无量纲,P,b,-试验采用的沥青含量,,%,γ,t,-试验沥青含量条件下实测的混合料,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无量纲,γ,b,-沥青的相对密度,(25℃/25℃),,无量纲,,C,-合成矿料的沥青吸收系数,,w,x,-合成矿料的吸水率,,%,γ,sb,-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无量纲,γ,sa,-矿料的合成表观相对密度,,,无量纲,,,目标配合比设计步骤,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目标配合比设计,(三)马歇尔试验,6,.马歇尔物理指标计算,(,2,)确定沥青混合料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γ,ti,,),,100,γ,ti,=,,P,ai,,γ,b,+,100,,γ,se,+,P,ai,,或,100,γ,ti,=,,P,bi,,γ,b,+,,γ,se,P,si,《,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计算标准,,,γ,ti,-相对于计算沥青用量,P,b,时的混合料,最大理论相对密度,,,无量纲,P,ai,-所计算的沥青混合料中的油石比,,%,P,bi,-所计算的沥青混合料中的沥青含量,,,,P,bi,=,P,ai,,/,(1+,P,ai,),%,P,si,-所计算的沥青混合料中的矿料含量,,P,si,= 100,-,P,bi,,%,γ,se,-矿料的有效相对密度,,,无量纲,γ,b,-沥青的相对密度,(25℃/25℃),,无量纲,,,目标配合比设计步骤,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目标配合比设计,(三)马歇尔试验,6,.马歇尔物理指标计算,《,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 F40-2004,,计算标准,,,VV,-试件的空隙率,,%,VMA,-试件的矿料间隙率,,%,VFA,-试件的有效沥青饱和度,,%,γ,f,-试件的毛体积相对密度,,,无量纲,γ,t,-混合料的最大理论相对密度,,,实测或,计算,,,无量纲,P,s,-各种矿料占沥青混合料总质量的百分,率之和,,,P,S,=100,-,P,S,,%,γ,sb,-矿料的合成毛体积相对密度,,,无量纲,,,目标配合比设计步骤,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目标配合比设计,(四)最佳沥青用量确定,1,.将不同油石比(或含油量)的马歇尔试验的所有指标点绘于图上:,毛,体,积,相,对,密,度,,,,,,,,,,,,,,,,,,,,,,,,,,,,,,,,,,(%),油石比,,,,,,,,,,,,,,,,,,,,,,,,,,,,,,,,,,,,,,,,,,,,,,,,,,,,,,,,,,,,,,,,,,,,,,,,,,,,,,,,,,,,,,,,,,,,,,,,,,,,,,,,,,,,,,,,,,,,,,,,,,,,,,,,,,,,,,,,,,,,,,,,,,,,,,,,,,,,,,,,,,,,,,,,,,,,,,,,,,,,,,,,,,,,,,,,,,,,,,,,,,,,,,,,,,,,,,,,,,,,,,,,,,,,,,,,,,,,,,,,,,,,,,,,,,,,,,,,,,,,,,,,,,,,,,,,,,,,,,,,,,,,,,,,,,,,,,,,,,,,,,,,,,,,,,,,,,,,,,,,,,,,,,,,,,,,,,,,,,,,,,,,,,,,,,,,,,,,,,,,,,,,,,,,,,,,,,,,,,,,,,,,,,,,,,,,,,,,,,,,,,,,,,,,,,,,,,,,,,,,,,,,,,,,,,,,,,,,,,,,,,,,,,,,,,,,,,,,,,,,,,,,,,,,,,,,,,,,,,,,,,,,,,,,,,,,,,,,,,,,,,,,,,,,,,,,,,,,,,,,,,,,,,,,,,,,,,,,,,,,,,,,,,,,,,,,,,,,,,,,,,,,,,,,,,,,,,,,,,,,,,,,,,,,,,,,,,,稳,定,度,(KN),,,,,,,,,,,,,,,,,,,,,,,,,,,,,,,,,,,,,,,,,,,,,,,,,,,,,,,,,,,,,,,,,,,,,,,,,,,,,,,,,,,,,,,,,,,,,,,,,,,,,,,,,,,,,,,,,,,,,,,,,,,,,,,,,,,,,,,,(%),油石比,,,,,,,,,,,,,,,,,,,,,,,,,,,,,,,,,,,,,,,,,,,,,,,,,,,,,,,,,,,,,,,,,,,,,,,,,,,,,,,,,,,,,,,,,,,,,,规范要求>,5KN,a,1,=5.9%,a,2,=5.28%,,,目标配合比设计步骤,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目标配合比设计,(四)最佳沥青用量确定,1,.将不同油石比(或含油量)的马歇尔试验的所有指标点绘于图上:,空,隙,率,(%),,,,,,,,,,,,,,,,,,,,,,,,,,,,,,,,,,,,,,,,,,,,,,,(%),油石比,,,,,,,,,,,,,,,,,,,,,,,,,,,,,,,,,,,,,,,,,,,,,,,,,,,,,,,,,,,,,,,,,,,,,,,,,,,,,,,,,,,,,,,,,,,,,,,,,,,,,,,,,,,,,,,,,,,,,,,,,,,,,,,,,,,,,,,,,,,,,,,,,,,,,,,,,,,,,,,,,,,,,,,,,,,,,,,,,,,,,,,,,,,,,,,,,,,,,,,,,,,,,,,,,,,,,,,,,,,,,,,,,,,,,,,,,,,,,,,,,,,,,,,,,,,,,,,,,,,,,,,,,,,,,流,值,,,,,,,,,,,,,,,,,,,,,,,,,,,,(mm),,,,,,,,,,,,,,,,,,,,,油石比,(%),,,,,,,,,,,,,,,,,,,,,,,,,,,,,,,,,,,,,,,,,,,,,,,,,,,,,,,,,,,,,,,,,,,,,,,,,,,,,,,,,,,,,规范要求,2~4.5mm,,规范要求,3~6%,a,3,=5.32%,,,目标配合比设计步骤,沥青是一种有机胶凝材料,是由多种有机物构成的极其复杂的碳氢化合物和碳氢化合物与氧、氮、硫的衍生物所组成的混合物。

    Pi-各种粒径的通过率,%,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不同的组分对沥青性质的影响不同毛细管法(奥氏粘度计),将沥青注入标准铜环内制成试件,试件中央放一质量为3.,夏季高温沥青易软化,路面易产生车辙、波浪;,沥青与水的相对密度是指25℃相同温度下的密度之比沥青使用过多,温度变形随之增大,因而受温度影响而产生裂缝的可能性也要增加矿粉:石灰石磨石粉,粒度范围符合技术要求,无团粒结块,视密度2580kg/m3稳定性指标可用热稳定性系数、斜坡流淌值或马歇尔稳定度和流值来表示三组分法:分为油分、树脂和沥青质三个组分如下:,②对于非牛顿流体,上式中的 可表述为:,目标配合比设计步骤,⑴ 牛顿液体→粘度 (单位:Pa∙s),1.该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为三层式结构的上面层;,6.马歇尔物理指标计算,油分使沥青的流动性好,降低沥青的粘度和软化点;,目标配合比设计步骤,Pb-试验采用的沥青含量,%,亲水系数 塑性指数 加热安定性,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目标配合比设计,(四)最佳沥青用量确定,1,.将不同油石比(或含油量)的马歇尔试验的所有指标点绘于图上:,,,,,,,,,,,,,,,,,,,,,,,,,,,,,,,,,,,,,,,,,,,,,,,,,,,,,,,,,,,,,,,,,,,,,,,,,,,,,,,饱,和,度,油石比,(%),(%),,,,,,,,,,,,,,,,,,,,,,,,,,,,,,,,,,,,,,,,,,,,,,,,,,,,,,,,,,,,,,,,,,,,,,,,,,,,,,,,,,,,,,,,,,,,,,,,,,,,,,,,,,,,,,,,,,,,,,,,,,,,,,,,间,隙,率,(%),,,,,,,,,,,,,,,,,,,,,,,,,,,,,,,,,,,,,,,,,,,,,,,,,,,,,,,,,,,,,,,,,,,,,,,,,,,,,,,,,,,,,,,,,,,,,,,,,,,,,,,(%),油石比,,,,,,,,,,,,,,,,,,,,,,,,,,,,,,,,,,,,,,,,,,,,,,,,,,,,,,,,,,,,,,,,,,,,,,,规范要求,70~85%,规范要求>,14%,,a,4,无法确定,,,目标配合比设计步骤,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目标配合比设计,(四)最佳沥青用量确定,2,.确定,OAC,1,(,1,)从上述图上找出毛体积密度最大值对应沥青用量,a,1,、稳定度最大值对应沥青用量,a,2,、,目标空隙率(或中值)对应沥青用量,a,3,、沥青饱和度范围内的中值对应沥青用量,a,4,(,2,)计算,OAC,1,=,(,a,1,+a,2,+ a,3,+ a,4,,)/,4,a,1,=5.9%,;,a,2,=5.28%,;,a,3,=5.32%,;,a,4,无法确定,(,1,)如果所选择的沥青用量范围,未能涵盖沥青饱和度的要求,范围,只取,a,1,、,a,2,、,a,3,计算,(,2,),若密度或稳定度没有出现峰,值,以,a3,作为,OAC1,,但,OAC1,必须介于,OACmin,~,OACmax,的范围内,OAC,1,=,(,a,1,+a,2,+ a,3,)/,3=5.50%,,,目标配合比设计步骤,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目标配合比设计,(四)最佳沥青用量确定,3,.确定,OAC,2,(,1,)从上述图上找出符合规范要求的各物理指标的用油量,绘于下图,找出满足所有指,标的公共沥青用量范围,并查出最大值,OAC,max,和最小值,OAC,min,。

    公共沥青用量中,OAC,max,=5.78%,OAC,min,=5.37%,(,2,)计算,OAC,2,=,(,OAC,max,+OAC,min,)/,2,OAC,2,=5.58%,,,目标配合比设计步骤,二、最佳沥青用量的确定,目标配合比设计,(四)最佳沥青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文档
    2025年作风建设学习教育开展情况的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主持讲话范文.docx
    在2025年全县教育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调度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工委副书记在2025年机关DeepSeek应用专题辅导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范文.docx
    在2025年DeepSeek大模型政务应用培训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在青年干部培训结业典礼上的讲话文稿.docx
    2025年副书记防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主管商务部门党组书记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会上研讨发言文稿.docx
    2025年国企党委关于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情况的报告范文.docx
    在机关单位作风建设学习教育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医院领导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关于开展“以案促改”工作实施方案供参考.docx
    在2025年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暨化工行业风险防控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启动会上的讲话文稿.docx
    2025年书记在慰问老干部暨情况通报会上的主持讲话提纲范文.docx
    2025年作风建设实施方案文稿.docx
    在2025年DeepSeek政务应用培训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领导在DeepSeek政务应用培训会上的讲话参考范文.docx
    2025年国企党委关于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情况的报告文稿.docx
    在青年干部培养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卖家[上传人]:仙人指路
    资质:实名认证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