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数字经济与网络零售业,数字经济与网络零售业,1,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指一个经济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数字技术被广泛使用并由此带来了整个,经济环境,和经济活动的根本变化数字经济也是一个信息和商务活动都数字化的全新的社会政治和经济系统企业、消费者和政府之间通过网络进行的交易迅速增长数字经济主要研究生产、分销和销售都依赖数字技术的商品和服务数字经济的,商业模式,本身运转良好,因为它创建了一个企业和消费者双赢的环境数字经济数字经济指一个经济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数字技术被广泛,2,数字经济的基本特征,数字经济受到三大定律的支配第一个定律是,梅特卡夫法则,:网络的价值等于其节点数的平方所以网络上联网的计算机越多,每台电脑的价值就越大,“增殖”以指数关系不断变大第二个定律是,摩尔定律,:计算机硅芯片的处理能力每18个月就翻一翻,而价格以减半数下降。
第三个定律是,达维多定律,:进入市场的第一代产品能够自动获得50的,市场份额,,所以任何企业在本产业中必须第一个淘汰自己的产品实际上,达维多定律,体现的是,网络经济,中的,马太效应,这三大定律决定了数字经济具有以下的基本特征数字经济的基本特征 数字经济受到三大定律的支配3,梅特卡夫法则1(Metcalfes Law),梅特卡夫定律是一种,网络技术,发展规律,它是指网络价值以用户数量的平方的速度增长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所以网络上联网的,计算机越多,每台电脑的价值就越大新技术只有在有许多人使用它时才会变得有价值使用网络的人越多,这些,产品,才变得越有价值,因而越能吸引更多的人来使用,最终提高整个网络的总价值一部电话没有任何价值,几部电话的价值也非常有限,成千上万部电话组成的通讯网络才把通讯技术的价值极大化了梅特卡夫法则1(Metcalfes Law)梅特卡夫定律,4,梅特卡夫法则2,梅特卡夫定律是,3Com公司,的创始人,计算机网络先驱罗伯特梅特卡夫提出的梅特卡夫定律背后的理论,亦即所谓网络的外部性效果(Network Externalty):使用者愈多对原来的使用者而言,不仅其效果不会如一般经济财(人愈多分享愈少),反而其效用会愈大。
梅特卡夫法则2梅特卡夫定律是3Com公司的创始人,计算机网络,5,摩尔定律(Moores Law),摩尔定律是指IC上可容纳的晶体管数目,约,每隔18个月便会增加一倍,性能也将提升一倍摩尔定律是由,英特尔,(,Intel,)名誉董事长,戈登摩尔,(,Gordon Moore,)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得之1965年,,戈登摩尔,(,Gordon Moore,)准备一个关于计算机存储器发展趋势的报告他整理了一份观察资料在他开始绘制数据时,发现了一个惊人的趋势每个新芯片大体上包含其前任两倍的容量,每个芯片的产生都是在前一个芯片产生后的18-24个月内如果这个趋势继续的话,计算能力相对于时间周期将呈指数式的上升摩尔定律(Moores Law)摩尔定律是指IC上可容纳,6,后来人们对它进行归纳,主要有以下三种版本:,1、集成电路芯片上所集成的电路的数目,每隔18个月就翻一番2、微处理器的性能每隔18个月提高一倍,而价格下降一倍3、用一个,美元,所能买到的电脑性能,每隔18个月翻两番以上几种说法中,以第一种说法最为普遍,第二、三两种说法涉及到价格因素,其实质是一样的后来人们对它进行归纳,主要有以下三种版本:,7,达维多定律,达维多定律是以曾任职于,英特尔公司,高级行销主管和副总裁威廉.H.达维多(William H Davidow)的名字命名的。
达维多(Davidow,1992)认为,任何企业在本产业中必须第一个淘汰自己的产品一家企业如果要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就必须第一个开发出新一代产品如果被动地以第二或者第三家企业将新产品推进市场,那么获得的利益远不如第一家企业作为冒险者获得的利益,因为市场的第一代产品能够自动获得50的市场份额尽管可能当时的产品还不尽完善达维多定律 达维多定律是以曾任职于英特尔公司高级行销主管和副,8,比如,英特尔公司,的微处理器并不总是性能最好、速度最快的,但是,英特尔公司,始终是新一代产品的开发者和倡导者英特尔公司,在1995年为了避开,IBM公司,的PowerPC RISC系列产品的挑战,曾经故意缩短了当时极其成功的486处理器的技术生命1995年4月26日,许多新闻媒体都报道了,英特尔公司,牺牲486,支撑奔腾586的战略这一决定反映了,英特尔公司,的一个长期战略,即运用达维多定律的方法,要比,竞争对手,抢先一步生产出速度更快、体积更小的微处理器然后通过一边消减旧芯片的供应,一边降低新芯片的价格,使得电脑制造商和电脑用户不得不听其摆布英特尔公司,通过使用这种战略,把许多竞争对手远远抛在了后面,因为这些竞争对手在此时生产出的产品尚未能达到,英特尔公司,制定的新标准。
比如英特尔公司的微处理器并不总是性能最,9,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来自于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中的一则寓言1968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罗伯特莫顿,(Robert K.Merton)提出这个术语用以概括一种社会心理现象:“相对于那些不知名的研究者,声名显赫的科学家通常得到更多的声望即使他们的成就是相似的,同样地,在同一个,项目,上,声誉通常给予那些已经出名的研究者,例如,一个奖项几乎总是授予最资深的研究者,即使所有工作都是一个研究生完成的马太效应是指好的愈好,坏的愈坏,多的愈多,少的愈少的一种现象,10,新约全书中马太福音第25章的寓言:,天国又好比一个人要往外国去,就叫了仆人来,把他的家业交给他们按着各人的才干,给他们银子一个给了五千,一个给了二千,一个给了一千就往外国去了那领五千的,随即拿去做买卖,另外赚了五千那领二千的,也照样另赚了二千但那领一千的,去掘开地,把主人的银子埋藏了过了许久,那些仆人的主人来了,和他们算账老子一书就说过“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新约全书中马太福音第25章的寓言:老子一书就,11,数字经济的基本特征,1快捷性,首先,互联网突破了传统的国家、地区界限,被网络连为一体,使整个世界紧密联系起来,把地球变成为一个“村落”。
其次,突破了时间的约束,使人们的信息传输、,经济,往来可以在更小的时间跨度上进行再次,数字经济是一种速度型经济现代信息网络可用光速传输信息,数字经济以接近于实时的速度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节奏大大加快了数字经济的基本特征 1快捷性,12,2高渗透性,迅速发展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具有极高的渗透性功能,使得信息服务业迅速地向第一、,第二产业,扩张,使三大产业之间的界限模糊,出现了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相互融合的趋势3自我膨胀性,数字经济的价值等于网络节点数的平方,这说明网络产生和带来的效益将随着网络用户的增加而呈,指数,形式增长在数字经济中,由于人们的心理反应和行为惯性,在一定条件下,优势或劣势一旦出现并达到一定程度,就会导致不断加剧而自行强化,出现“强者更强,弱者更弱”的“赢家通吃”的,垄断,局面2高渗透性,13,4,边际效益递增性,主要表现为:一是数字经济的,边际成本递减,;二是数字经济具有累积增值性边际成本递减是指随着产量增加,所增加的,成本,将越来越小数量,平均成本,最佳点,普通产品,平均成本,数字产品,4边际效益递增性 数量平均成本最佳点普通产品平均成本数字产,14,5外部经济性,网络的,外部性,是指,每个用户从使用某产品中得到的效用与用户的总数量有关。
用户人数越多,每个用户得到的效用就越高6可持续性,数字经济在很大程度上能有效杜绝传统工业生产对,有形资源,、能源的过度消耗,造成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等危害,实现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5外部经济性,15,有趣的概念,-,鲶鱼效应(Catfish Effect),挪威人爱吃沙丁鱼,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他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生性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又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即使有些活的,也是奄奄一息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而且很生猛,所以他赚的钱也比别人的多该渔民严守成功秘密,直到他死后,人们才打开他的鱼槽,发现只不过是多了一条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有趣的概念-鲶鱼效应(Catfish Effect),16,“鲶鱼效应”是企业领导层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措施之一它表现在两方面:,一是企业要不断补充新鲜血液,把那些富有朝气、思维敏捷的年轻生力军引入职工队伍中甚至管理层,给那些固步自封、因循守旧的懒惰员工和官僚带来竞争压力,才能唤起“沙丁鱼”们的生存意识和竞争求胜之心。
二是要不断地引进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管理观念,这样才能使企业在,市场,大潮中搏击风浪,增强生存能力和适应能力鲶鱼效应”是企业领导层激发员工活力的有效,17,适合在线销售的商品特点,品牌知名度高,由知名供应商提供的可信的担保,数字化的产品,如书籍、音乐和影片,相对便宜的产品,频繁购买的产品(如日用品等),有标准规格的商品,这使得查看实物变得不重要,大家熟悉的即使在传统商店也不能打开包装的产品适合在线销售的商品特点品牌知名度高,18,在线购物者的类型,根据购买动机和消费行为标准将在线购物者分为,时间饥饿型消费者: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来节约时间;,购物逃避型消费者:避免拥挤的人群、排队或堵塞的交通;,新技术爱好者:上网购物因为很“酷”;,对时间敏感的唯物主义者:只是利用网络查找信息,购物到实体店面;,在线购物者的类型根据购买动机和消费行为标准将在线购物者分为,19,传统消费者:只喜欢在实体商店购买;,狩猎采集者:喜欢价格比较的过程和搜索物超所值的商品;,品牌忠诚者:为了特点的品牌而在线购买的人群;,单身购物者:上网不仅为了购物,也为了获得服务,交流,游戏,新闻等活动传统消费者:只喜欢在实体商店购买;,20,决定零售商是否成功的因素,提供的价值;(除了价格之外),个性化服务;,方便性;,其他标准:需要经过营销管理来进行。
营销管理是指吸引消费者购买某公司的意见、产品或服务并为他们提供方便的过程要做到有效的营销管理就必须满足4P中每个部分的要求决定零售商是否成功的因素提供的价值;(除了价格之外),21,4Ps营销理论,4P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随着,营销组合理论,的提出而出现的营销组合,实际上有几十个要素,杰罗姆麦卡锡,(McCarthy)于1960年在其基础营销(Basic Marketing)一书中将这些要素一般地概括为4类:,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即著名的4Ps4Ps营销理论 4P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随着营,22,产品(Product):注重开发的功能,要求产品有独特的卖点,把产品的功能诉求放在第一位价格(Price):根据不同的,市场定位,,制定不同的,价格策略,,产品的定价依据是企业的,品牌战略,,注重品牌的含金量分销,(Place):企业并不直接面对消费者,而是注重经销商的培育和销售网络的建立,企业与消费者的联系是通过,分销商,来进行的促销(Pro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