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九年级历史期末测试质量分析报告 Microsoft Word 文档 ; 2023—2023学年第一学期期末学业水平检测九年级历史质量分析报告一、试卷分析:1、学科命题的依据:〔1〕以?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规范》为指导〔2〕以北师大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教材为依据 2、试题的主要特点:〔1〕注重根底,立足课本此试题紧扣课标,强调对重大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线索的识记和历史现象、历史阶段特征、历史结论的理解,重视对学科主干知识和根本能力进行考查;从学生答题情况反映,历史试题不偏、不怪、不难,难易适中 〔2〕注重图表运用,试卷图文并茂用图表设置问题情景,能够传递多元的历史信息,给考生营造“活生生的历史〞气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从图中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12题是美国开展历程的阶梯图,14题是纪念币图案,18题是网络结构图,20题是人物图和书影多角度、多形式的图片运用,既增加了试卷的信息量,又增加了考查的广度,生动了试卷 〔3〕注重材料题型,重视能力考查通过设置材料型选择题,多层次考查学生能力如第19题要从材料网络结构图中仿照有效信息进行填写,在充沛利用材料信息的根底上与八年级上册第一、第二单元相关知识相联系,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二、考试情况分析: 〔一〕、我校初三年级得分情况:〔总分60分,均分:24.37分〕 班级分数段 初三1班 初三2班 初三3班 初三4班 占总人数比例 252023105048分以上36——47分19——35分18分下列初三1班初三2班初三3班初三4班占总人数比例48分以上 36——47分 0 1 0 0 8 17 2 2 19——35分 20 10 7 11 18分下列 8 11 22 17 0.7% 21.3% 35.4% 42.6% 第 1 页 共 3 页〔二〕试卷抽样分析:〔初三2班39人为基数〕1.得分概况〔%〕:〔一〕单选题:得分率统计〔%〕题号 得分率 题号 得分率 1 2 3 4 5 6 7 8 9 71.8% 5.1% 10 11 59% 12 92.3% 76.9% 100% 100% 64.1% 97.4% 13 14 15 16 1748.7% 53.8% 92.3% 64.1% 94.9% 74.4% 33.3% 23% 统计结果说明:学生失分主要集中在2、10、13、16、17题〔二〕阅读探究题:得分率统计〔%〕分题号 第18题 第19题 第20题 〔1〕 〔2〕 〔3〕 〔4〕 〔5〕 整个大题 43.6% 56.4% 79.5% 28.2% 25.6% 64.1% 20.5% 12.8% 7.7% 59% 41% 17.9% 53.8%41.02% 33.95% 42.3% 统计结果说明:学生失分主要集中在第18大题的第〔2〕和〔3〕小题;第19大题的〔2〕、〔3〕、和〔4〕小题;第20大题的第〔3〕、〔4〕小题的得分率也不是很高。
三、错误原因分析:1、单选题:这个试题共24分,共17小题,其中1-10题每小题1分,11-17题每小题2分据抽样分析说明,学生失分主要集中在2、10、13、16、17小题〔1〕第2题失分原因在于学生思维定势,没有融入哥伦布的角色,混同史实与史论; 〔2〕第10题题干要求是美国南北战争与俄国农奴制改革的共同影响,本题与13题类似,选项必须既合乎美国南北战争又要合乎俄国农奴制改革,很多学生以偏概全,片面地思考;〔3〕第16题失分原因在于对“商鞅变法〞的性质含糊,商鞅变法使秦国强大起来,为兼并六国奠定了根底,之后秦国统一六国建立的秦朝才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许多学生思考不全面,没有整体观念;〔4〕第17题有局部学生对“美国南北战争〞属不属于资产阶级改革模棱两可,17—19世纪许多国家主要通过革命、战争和改革三种途径走上开展资本主义道路的2、阅读探究题:这个试题共36分,共三大题,18、19、20每小题分值为11分、12分和13分得总分值的同学没有,大局部同学得分都缺乏25分〔1〕第18题错误较多的集中在第2小题上,大多数学生回顾不起来初二所学的中国近代史知识;第3小题对“人类社会开展进程〞理解不清,误答工业革命的影响比拟多。
〔2〕第19题和20题整体得分率较低,主要问题有:学生就旧知识不熟悉,答题语言表述不严谨,历史语言用得少,特别是最后一问考查史感,很多学生辞不达意,答非所问的现象,这也要求初三老师在上新课的同时要古今中外联系,打通学生的知识脉络,为下学期复习奠定根底第 2 页 共 3 页四、答题主要问题:1.根底知识掌握不牢这一点在走读生班级体现的最为明显,这次试卷难度系数不大,但我校有一走读生班级历史平均分仅16分多,令人呢匪夷所思通过这次考试,我觉得无论住校生班级还是走读生班级在落实这一块存在很大问题,作为毕业班的历史教师不要指望学生课外有多少时间留给历史,应充沛利用课堂时间解决遗留问题,多留些时间给学生理解、识记,多教些记忆办法2.迁移运用能力单薄好多学生仅仅立足于课本的根本史实,短少迁移运用的能力只知道死记硬背,不会灵活运用,欠缺解题能力,今后教师应注重同步导学的训练3.体系构建能力欠缺课文内容要点梳理不够到位,知识结构没有真正构建,相关知识记忆混同,示例第19题,刚才上完的新课,学生连每节课的主题都不会五、教学工中作倡议:针对此次期中学业检测所反映出来的上述种种问题,在今后的历史教学中,我们要合理调配教学资源的同时,倡议我们的学科老师在下列几个方面多做好扎实细致的工作: 1.整合根底知识,建构知识体系。
根底知识在考试中至关重要,因此要将落实根底作为复习备考的根本方略在平时的教学中,扎实地抓好学生的根底知识,在理解根底上加强对根底知识的记忆,正确处理暂时记忆与长久记忆的关系历史试题在立足考查根底知识的同时,往往重视历史体系及专题知识的考查,有纵向综合的专题,有横向比拟的专题,有一个中心主题下设几个问题的专题,还有纵跨几个历史阶段或横跨几个国家的专题针对这一特点,教学中要积极帮忙学生梳理根底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宏观把握中外历史大专题,也要微观落实小专题的知识点同时要联系实际情况学习历史,加强对边缘学科的渗透2.围绕考纲要点,突出教学重点考试主要围绕课程规范考查历史的主干内容,因此要切实抓住考纲要点,引领学生牢牢把握重点主干知识是人类历史开展的根本趋势,一般表现为历史开展的转折点、关键性和起里程碑作用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历史概念、历史线索和历史阶段特征等教学中力求到达系统、全面、扎实、准确八字要求 3.培养思考习惯,提高思维品质日常教学中,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同时,注重引导学生进行合作探究性学习,在相互交流中提高分析历史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培养史论结合的能力要能够注意历史知识的横向联系和纵向联系,让学生站在历史的高度审视历史。
4.训练应试技能,增强探究能力平时教学要加强根底知识训练,注意培养学生审题能力,指导学生解题办法:审题时要审关键的字词、审设问点、审题题干和材料中隐含的要素、审时空概念学会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提取有效信息,培养学生阅读、分析、综合运用的能力要进行专题的训练,强化题型解题技能要增强训练开放性试题训练,如启示、教训、影响、措施等一类的题目要训练学生语言叙述技能,掌握常见的答题标准,学会运用历史术语解答历史试题适当发展历史活动课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收集、加工整理资料和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探究学习的办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第 3 页 共 3 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