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语法/写作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浅谈天气预报主持言语的语法规范

文档格式:DOC| 5 页|大小 28.51KB|2025-03-16 发布|举报 | 版权申诉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课程名称: 现代汉语教学班号: 论文题目: 浅谈天气预报主持言语的语法规范任课教师: 学 期: 班 级: 姓 名: 学 号: 成 绩: 浅谈天气预报主持言语的语法规范 【摘要】:天气预报是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之一,有着广泛的社会影响,对天气预报主持人语法规范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本文着力从现代汉语的“语音”和“修辞”这两个层面出发,分点阐述天气预报主持人言语的语法规范从而使大众对主持人言语的语法规则有一个浅显的认识,提升受众对天气预报这个节目的科学鉴赏力关键词】:天气预报 主持 语法规则 电视天气预报与人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已成为社会公众与千家万户离不开的知心朋友据统计,天气预报节目是收视率最高的电视节目之一,有着十分广泛的社会影响天气预报主持人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关注,中央气象台的主持人宋英杰、赵红艳等,他们以自己独特的主持方式和语言赢得了观众的肯定和赞赏世界各国都十分注重研究电视天气预报的形式和内容,尤其注意研究主持人的主持技巧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是声像合一的节目,主持人的传播手段既有言语传播,也有非言语传播其言语传播占有较大的比重。

    因此,探讨电视天气预报节目支持人的言语的语法规则具有深远的意义一、恰当的音节组合音节由音素和声调构成,是交谈时自然感到的最小语音单位,发音时发音器官肌肉紧张一次就形成一个音节[1](73)言语时要做到使音节组合恰当,要求主持人研究汉语特点,除了一部分必须用单音节的词以外,尽量使用两个音节或四个音节的词这与汉民族重和谐、讲排偶的心理习惯、文化传统有关在组词成句时,不可忽视音节的配合配合得好,不仅念起来顺口悦耳,而且使语言层次清楚,语意顺畅,富于表现力和感染力例如:中央电视台在1995年12月8日的节目中,回顾12月7日的天气,“这一周并不寒冷,倒是丰沛的雨雪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先是北方地区迎来了今年的第一场雪,然后南方地区的雨雪也纷至沓来尽管雨雪也打扰了我们生活的宁静,但它是一场喜雨,一场瑞雪这里就主要运用了双音节和四音节的词音节组合上的整齐与错综的和谐配合,大大增强了播讲的感染力二、合理的声调搭配声调是依附在音节上的超音段成分,主要由音高构成一句话,声调是整个音节的音高变化形式普通话的全部字音分属四种基本调值,分别是阴平(第一声),阳平(第二声),上声(第三声),去声(第四声)普通话的调类系统本源自古代汉语的调类系统。

    在我国南朝梁齐之间,就有人把古代汉语分为四类声调,即平、上、去、入古代诗词历来讲究“平仄”,“平”就是古代四声“平上去入”中的平声,音高不升不降仄”就是其中上、去、入三类声调的调值,都有些升降变化,不像平声那样既平且长在普通话里,古入声已经消失了,但还有曲折的上声和高降的去声,它们属于仄声;阴平(高而平),阳平(高而扬)属于平声[1](63~67)所谓合理的声调搭配,指适当注意平仄的交替使用例如天气预报主持人说,“打立夏起就是断断续续地下雨,大片菜地被泡在雨水里”,全是仄声字,听着和说着都很难接受有这样一段天气预报,听起来就很悦耳,“北方基本上是风和日丽的晴朗天气,而南方大部分地区则沐浴在绵绵细雨中,新春的阳光雨露给我们带来希望,让我们预祝来年是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丰收年这段解说词平仄交替,音调抑扬顿挫、悦耳动听,使人有音乐旋律的美感三、巧妙的韵脚安排韵脚是韵文(诗、词、歌、赋、曲等)句末押韵的字一篇(首)韵文的一些或全部句子的最后一个字,采用韵腹和韵尾相同的字,这就叫押韵因为押韵的字一般都放在一句的最后,故称“韵脚”所谓巧妙的韵脚安排,就是尽量要求在韵脚上押韵句末的押韵是为了追求音乐美而采取的语音组合手段,我们有时需要从同义词中选用最合调的词来使得行文平仄交替、节奏鲜明。

    为了使得韵脚和谐,加深印象,也需要从同义词中选用最合韵的字眼[3]在天气预报节目言语传播中,若能在注意音节、声调配合的基础上,适当安排一下韵律使得散韵兼行、和谐悦耳,富于音乐节奏,琅琅上口,便于传诵,这有利于增强言语表达的生动性,从而为广大受众所欢迎如1995年2月28日,中央电视台宋英杰播讲的这样一段话,“这些南方地区的阴雨天气,就像是一段缠绵的故事,我们已经讲述了好多天了虽然故事的主人公,也就是造成阴雨天气的云系不断替换着,但是故事的情节却相当的雷同昨天,这一故事出现高潮,江南等地普降大雨而我们预计高潮后南方的这段阴雨故事即将进入尾声这里就巧妙地在韵脚上押了“i”韵,特别是“阴雨天气”与“缠绵故事”,不仅比喻得当,而且音律和谐,听了让人久久不忘,引发受众细细回味四、形象生动的修辞手段“修辞”一词有多层含义,可指运用语言的方法、技巧和规律,也可指说话和写作中积极调整语言的行为,即修辞活动通常情况下,总是把修辞理解为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2](160)修辞注重表达效果,写文章需要运用修辞,说话也需要修辞的运用,人人都离不开它,时时需要它熟悉并采用各种修辞方法,就可以提高整体的表达效果,圆满地完成交流思想的任务。

    修辞手段主要分为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主持人要善于调动各种修辞手段,使我们的气象预报语言更生动、更形象,提高语言的艺术性还是举宋英杰播报的这段天气预报来说,“这些南方地区的阴雨天气,就像是一段缠绵的故事”,这里很明显的将阴雨天气比作了缠绵的故事虽然故事的主人公,也就是造成阴雨天气的云系不断替换着,但故事的情节却相当雷同”,这里将云系比作故事的主人公,将云系的不断替换比作故事的情节昨天这一故事出现高潮,江南等地普降大雨”,这里将普降大雨的情况比作高潮在这段天气预报播报语言中,较多的运用了比喻这种修辞手法比喻的使用有助于使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使人容易接受;又可以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鲜明的印象[4]形象生动的修辞手段在说词中的运用,使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使南方地区这段时间以来的阴雨天气形象而生动地展现在观众面前,调动了观众听众的视觉想象,从而加强了天气预报节目的播出效果总而言之,语言是主持人进行工作的基本工具,是与受众交流的媒介天气预报主持人要想做好自己的工作,就必须把握好天气预报言语的特殊语法规则根据言语传播的特殊要求来锤炼语言,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以适应蓬勃发展的电视天气预报节目的要求。

    参考文献:[1] 黄伯荣,廖序东. 现代汉语(上)[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6[2] 黄伯荣,廖序东. 现代汉语(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7–6[3] 吴郁. 播音语言通论 [M]. 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88[4] 刘立成 . 天气预报主持语言的特点 [J]. 湖北省气象局 2002。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最新文档
    2025年作风建设学习教育开展情况的报告范文.docx
    在2025年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主持讲话范文.docx
    在2025年全县教育领域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调度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工委副书记在2025年机关DeepSeek应用专题辅导培训班开班仪式上的讲话范文.docx
    在2025年DeepSeek大模型政务应用培训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在青年干部培训结业典礼上的讲话文稿.docx
    2025年副书记防汛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主管商务部门党组书记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会上研讨发言文稿.docx
    2025年国企党委关于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情况的报告范文.docx
    在机关单位作风建设学习教育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部署会议上的讲话范文.docx
    医院领导2025年党风廉政建设推进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关于开展“以案促改”工作实施方案供参考.docx
    在2025年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暨化工行业风险防控部署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领导干部在“十五五”发展规划编制启动会上的讲话文稿.docx
    2025年书记在慰问老干部暨情况通报会上的主持讲话提纲范文.docx
    2025年作风建设实施方案文稿.docx
    在2025年DeepSeek政务应用培训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2025年领导在DeepSeek政务应用培训会上的讲话参考范文.docx
    2025年国企党委关于干部职工思想政治工作情况的报告文稿.docx
    在青年干部培养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范文.docx
    卖家[上传人]:仙人指路
    资质:实名认证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