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子工程/通信技术 > WCDMA技术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7-WO_105_C1 WCDMA无线网络优化流程与技术-41

文档格式:DOC| 41 页|大小 952KB|2023-04-20 发布|举报 | 版权申诉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41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第1章 无线网络优化流程与技术WO_105_C1 WCDMA无线网络优化流程与技术课程目标:l 了解WCDMA无线网络优化的理念l 掌握WCDMA无线网络优化的流程l 掌握WCDMA无线网络优化的分类和优化数据的采集l 了解WCDMA无线网络优化的技术参考资料:l 《CDMA系统设计与优化》 Kyong II Kim编著l 《无线通信原理与应用》 Theodore S. Rappaport著37目 录第1章 无线网络优化流程与技术 11.1 网络优化的服务理念 11.2 网络优化的原因 11.3 网络优化的分类 21.3.1 工程优化 21.3.2 运维优化 21.3.3 优化工作流程 31.3.4 优化工作内容 4 第1章 无线网络优化流程与技术第1章 无线网络优化流程与技术& 知识点l 无线网络优化是指通过对无线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进行合理的调整,改善网络的覆盖,提高网络的容量,提高网络的服务质量,提高网络的资源利用率使网络更加可靠、经济地运行1.1 网络优化的服务理念精品网络源于需求,始于规划,重于过程,兴于优化图1.11 网络优化的服务理念1.2 网络优化的原因当以下事件发生时,必须要进行网络优化:l 当网络质量不能满足规划设计要求时(多发生在建网初期);l 当网络环境发生变化时。

    如:语音和数据用户不断增长,导致现有网络性能下降;城市实际环境不断变化,导致网络局部区域覆盖变差等网络环境发生变化使得原有设计的网络不能适应当前环境的需要,这时需要进行网络优化和调整,同时提出后续网络扩容的建议1.3 网络优化的分类在UMTS网络建设的不同阶段,网络优化的目标也是有区别的依据优化实施的时间段、工作目标和工作内容,将优化分为工程优化和运维优化1.3.1 工程优化工程优化是在网络建设完成后放号前进行的网络优化工程优化的主要目标是让网络能够正常工作,同时保证网络达到规划的覆盖及干扰目标工程优化的主要工作有:l 检查小区配置与网络规划目标的一致性;l 排除系统的硬件故障;l 使覆盖和干扰达到一个满意的水平1.3.2 运维优化运维优化是在网络运营期间,通过优化手段来改善网络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运维优化的目标是:1. 提高网络覆盖率,逐步消除覆盖盲点;2. 提高系统容量;3. 提高网络服务质量;4. 为热点地区提供更好的服务;5. 最大化投资回报运维优化又包含三个方面的工作:l 日常维护:主要进行日常的告警信息观测、隐性故障排除、用户申诉处理等,是运营商的职责所在l 阶段优化:致力于提高网络的性能:最大程度地减小干扰、提高网络容量、优化参数以使网络KPI指标达到更好的水平等。

    l 网络运营分析:通过定期提取和分析OMC性能统计数据,分析可能存在的设备问题或网络问题,并提交《XX业务区网络运营分析报告》,为网络调整和优化提供参考1.3.3 优化工作流程WCDMA无线网络优化流程如图1.31所示:(说明:并非每次网络优化必须执行所有步骤,可以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裁减)图1.31 WCDMA无线网络优化流程图网络优化流程包括下面几个步骤:准备工作(可选)、频谱扫描(可选)、校准测试、网络数据采集、数据分析、参数核查(可选)、问题定位、优化方案制定、优化方案实施、优化验证、优化项目验收和资料归档U 说明上面列举为完整的网络优化流程,根据实际网络的规模、网络状况和运营商需求,可以进行适当的规程裁减:如果规划期间做过频谱扫描和校准测试,优化时可以不做;对网络数据进行分析后,若认为需要核查参数配置才进行参数核查,否则也可以省略此步骤1.3.4 优化工作内容1.3.4.1 准备工作正式优化前的准备工作包括下面的内容:1. 需求分析 需求分析建立在充分有效沟通的基础上,通过需求分析要确认下面几点事情:l 运营商对网络优化工作的目标要求,包括对网络的覆盖、容量、业务质量的具体要求等。

    l 确认网络优化组各方的分工界面l 确认项目验收时间和验收标准2. 制定工作计划 工作计划需要根据具体的网络规模、人力和设备资源、运营商对网络优化的目标要求等条件制定,输出《XX业务区WCDMA无线网络优化项目计划》计划中要体现网络优化项目的人员组成、预计要采用的优化手段以及优化进度计划表 制定完善的工作计划是顺利开展网络优化工作的保障,同时也可以对优化的进度进行监控3. 资料调查和收集 优化前需要获取的资料有:l 网络规划阶段的《XX业务区WCDMA无线网络仿真报告》及《XX业务区WCDMA无线网络规划报告》;l 规划的网络站点信息、天馈信息、系统参数设置信息等;l 了解现有网络中存在的问题4. 优化工具准备l 路测工具是网络优化测试的基本工具主要包括:路测软件、测试手机、接收机、GPS等,有些路测设备还需要双串口卡l 可能还需要用信令分析仪针对问题进行信令跟踪和定位如果需要作干扰测试等,可能还需要频谱仪等设备如果需要对工程参数进行调整,还要用到指南针等设备1.3.4.2 频谱扫描(可选)在运营商授权许可的情况下对优化区域进行当前网络使用频率的扫描确认,确保频率干净可用1.3.4.3 校准测试(可选)校准测试的内容包括:1. 车载天线校准测试。

    2. 测试手机外接天线校准测试3. 车体平均穿透损耗测试: 静止条件下进行测试,可以用多个手机同时在车内、外接天线到车顶、车外人行道正常通话位置进行呼叫测试,分别记录多个手机的接收功率一段时间,求平均后得到各种环境相对车内测试的损耗4. 建筑物穿透损耗测试: 可用同样的方法进行建筑物穿透损耗测试,对室内和室外接收功率比较得到穿透损耗值要求多个测试点求平均得到相应的损耗值1.3.4.4 网络数据采集优化所需的网络数据来源通常有:路测数据、拨打测试数据、OMC性能统计数据、用户申诉、告警数据和其他数据等在相同的负载条件和采用相同的呼叫方式情况下,网络评估之间才具有可比性因此首先要明确网络数据采集的参数选择1. 负载选择 网络评估测试时的负载可以分成三种情况:忙时、有载和无载(或轻载)l 忙时测试是指在当前网络的最繁忙时段进行的网络评估测试忙时测试需要在后台统计各基站测试过程中的话务量只有在相似的负载条件下,不同业务区的网络评估才具有可比性忙时测试一般适用于已经正式运营一段时间的网络l 有载测试是通过上行和下行增加模拟负载(模拟加载的方法适用于工程优化阶段),模拟大用户量条件下的网络性能下行加载通过OCNS方式;上行加载通过手机发射端与衰减器相连。

    对于没有大规模放号的网络,有载测试可以在正常时段进行;对于已经大规模放号的网络,有载测试只能在话务量很低的午夜时段进行,一方面比较准确模拟负载,另一方面减少对实际网络中用户的影响另外,下行采用OCNS方式加载只能反映无线侧网络性能,但不能反映系统的处理能力上行最好能通过在基站接收端连接噪声模拟器来加载,但是要在所有基站配备噪声模拟器难以实现所以上行加载采用在手机发射端连接衰减器来实现l 无载(或轻载)测试是在没有用户或用户非常少的情况下进行的网络评估测试无载测试对于没有大规模放号的网络可以在正常时段进行;对于已经大规模放号的网络,无载测试只能在话务量很低的午夜时段进行,一方面可以准确反映网络无线侧性能,有利于与有载测试比较,发现网络中存在的问题是否是因为负载引起的,另一方面减少对实际网络中用户的影响 对于已经大量放号和正式运营的网络一般采用忙时测试;对于新建完成的网络一般采用无载测试或有载测试2. 呼叫方式 从呼叫时间来分,呼叫方式可以分为连续长时呼叫和周期性呼叫l 连续长时呼叫测试需要将呼叫保持时间设置为最大值,发起呼叫后在覆盖区内连续测试,如果出现掉话自动重呼连续长时呼叫测试可以用来测试掉话率、切换成功率、切换区比例、数据业务的速率等网络性能参数。

    l 周期性呼叫测试通过将呼叫建立时间、呼叫保持时间和呼叫间隔时间设置为一组固定的值,周期性地发起呼叫来测试网络性能周期性呼叫测试更能反映系统的处理能力,可以用来测试接通率、掉话率等网络性能参数 两种呼叫方式的主要区别是呼叫保持时间不一样,连续长时呼叫测试的呼叫保持时间是尽量长,周期性呼叫测试的呼叫保持时间是某一个固定的时长(时长要依据具体情况确定) 另外,周期性呼叫的呼叫次数比较多,更能反映系统的处理能力,测试结果更接近用户的实际使用情况而连续长时呼叫更能体现系统在切换方面的性能路测(DT)数据CS域业务路测评估项目包括覆盖率、呼叫成功率、掉话率、通话质量和切换成功率;PS域业务路测评估项目主要是PDP上下文激活成功率和上、下行的平均传输速率1. 路测是指通过在覆盖区域内选定路径上移动,利用路测设备记录各种测试数据和位置信息的过程2. 路测数据主要包含以下信息:Pilot Power,Ec/Io,UE Tx Power,Neighbours,Call Success/Drops,and HandOver statistics;Service allocation,FER/BLER 等3. 路测设备包括:Scanner、测试手机、测试软件ZXPOS CNT1(UMTS Edition)、测试用便携式电脑、GPS等。

    有时还需要一些辅助设备如USB扩展器、车载电源逆变器、接线板等路测设备中的信号接收机和测试手机都可以采集网络数据,二者有所区别:l Scanner:用于采集完整的无线网络信息,完成导频分析测试、频谱分析测试等功能;l 测试手机:用于了解实际网络用户的使用状况,主要采集网络下行信息可以完成以下功能:(1) 手机的测量数据采集:Pilot Power,Ec/Io,UE Tx Power,Neighbour cells,RSSI,FER/BLER等;(2) 呼叫类别事件和性能统计:掉话率、阻塞率、呼叫成功率、切换成功率、话音业务质量、数据业务速率统计等;(3) 采集空中接口信令:接入、寻呼、同步、上下行业务等层3消息解码4. 路测需要遵循的原则:l WCDMA系统是自干扰系统,对于不同网络负载条件下得到的DT测试结果也不同,需要在测试前确认网络负载情况l 测试时间:根据不同网络的负载选择情况,考虑合适的测试时间1) 忙时测试一般适用于已经正式运营一段时间的网络忙时DT测试的时间选择网络最繁忙时段进行,主要时段选择在非节假日的周一至周五,每日9:00~10:00之间的忙时2) 对于没有大规模放号的网络,有载DT测试可以在正常时段进行,如每日9:00~21:00之间。

    3) 对于已经大规模放号的网络,有载DT测试只能在话务量很低的午夜时段进行,如每日0:00~5:00一方面比较准确模拟负载,另一方面减少对实际网络中用户的影响4) 对于没有大规模放号的网络,无载DT测试可以在正常时段进行,如每日9:00~21:00之间5) 对于已经大规模放号的网络,无载DT测试只能在话务量很低的午夜时段进行,如每日0:00~5:00一方面可以准确反映网络无线侧性能,有利于与有载测试比较,发现网络中存在的问题是否是因为负载引起的,另一方面减少对实际网络中用户的影响 不考虑交通情况,特大型城市一般测试8个小时,大型城市一般测试6个小时,中型城市一般测试4个小时U 说明在保证测试时间的情况下,还要尽量覆盖到网络规划的业务区域l 测试路线 DT测试首先规划测试路线,测试范围为本期网络要求覆盖的区域测试路线必须包括:市中心密集区、市区主要干道、居民区、沿江两岸、桥面等城区比较重要的位置;重要道路、人流量比较大的区域、旅游景点等比较重要的区域;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其它重要的公路(包括比较重要乡村的公路),如果条件许可,应包括铁路和航道尽量覆盖整个业务区 按照测试路线所属区域可分为城区DT测试和主要道路DT测试。

    城区DT测试路线包括:市中心密集区、市区主要干道、居民区、沿江两岸、桥面等城区比较重要的位置,还包括人流量比较大的区域、旅游景点等比较重要的区域 主要道路DT测试路线包括: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和其它重要的公路(包括比较重要乡村的公路),根据运营商的要求可能还包括铁路和航道 CS域业务和PS业务的测试路线可以一致,也可以根据运营商的要求,对PS域业务的测试路线进行调整U 说明不是所有的优化工作都是全网优化对于局部地区的优化,可以不进行全网测试l 对测试路线的选取有如下要求:(1) 路测的测试路线应该选择径向路线和环形路线;(2) 径向路线能够反映信号质量随与基站距离变化的情况;(3) 环形路线能够提供基站不同方向上信号质量的预测;(4) 优化测试时每个基站簇一般需要定义三条测试路线同时要注意保持优化前后测试路线的一致性图1.32 测试路线选取示意图l 对于优化前后进行的路测,需保证测试条件的一致性: 网络优化的过程可以简单的概括为:网络性能测试->网络优化调整->再次进行网络性能测试以评估优化的效果显然,保证优化前后测试条件的一致性是非常重要的1) 可能引起优化前后测试条件不一致的原因有: 测试工具(包括参数设置)的不同; (未经校准)天线或馈线的不同; 不同的分析人员对数据进行处理; 选取了不同的测试路线; 测试路线上UE的移动速度不同; 不同的网络负载水平会影响Ec/Io; 测试时间段不一致。

    2) 针对性地,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证优化前后测试条件的一致性: 优化前后尽量采用同一个测试工具,采用同样的参数设置; 优化前后采用相同的测试用天线和馈线; 由相同的分析人员进行数据处理; 优化前后选用相同的测试路线; 为了保证UE移动速度的一致性,数据采样方式按照距离方式采样,而不是按照时间方式采样如果路测工具按照距离方式采样无法实现,可以尝试着在遇到红灯停车时暂停采集数据; 检查测试区域是否正在进行负载测试确保测试在一天当中相同的时间段进行,以获得基本相同的网络负荷条件; 在相同的时间段内测试5. CS域业务 CS域业务DT测试可以根据运营商要求采用忙时、有载、无载测试中的一种网络负载条件;根据运营商要求选用连续长时呼叫或周期性呼叫 对于城区DT测试,考虑到车辆移动速度较慢,基站较多,不同区域网络性能相差比较大,一般建议采用周期性呼叫(测试接通率、掉话率等)呼叫建立时间、呼叫保持时间和间隔时间(空闲时间)缺省分别设为10秒、60秒和5秒,可以根据运营商要求进行调整 对于主要道路DT测试,考虑到车速比较快,为了保证数据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一般建议采用连续长时呼叫(更多体现网络的切换性能)。

    如有必要,主要道路DT测试中也可以采用周期性呼叫6. PS域业务 PS域业务测试一般选在空闲时段,也就是在无载(或轻载)网络状态下进行PS域业务的DT测试选择空闲时间进行测试是为了避免由于用户分布不均导致不同区域的测试数据不具备可比性,同时也为了避免PS域业务的DT测试影响网络上话音用户的正常使用PS域业务DT测试时的网络负载也可以根据运营商的要求进行选择 PS域业务DT测试主要在对数据业务有重要需求的区域进行,这些区域内的测试路线应该尽可能的细化;对于其它可能有数据业务需求的区域,进行重点道路的测试 PS域业务DT测试评估项目包括:附着成功率、PDP上下文激活成功率、PDP上下文平均激活时间、通信中断率、下行平均传输速率、上行平均传输速率 测试路线上导频信号要好到能够起呼PS域业务另外,评估项目可以在一次操作中同时进行统计,比如在一次操作中统计出PDP上下文激活成功次数,然后再统计PDP上下文激活成功后,发生通信中断的次数,还可以记录每一次PDP上下文激活的时间7. 路测数据的特点l 包含有地理位置信息;l 受所选测试路线的限制,测试结果有一定局限性拨打测试(CQT)数据1. 通过在固定位置进行拨打测试,记录测试位置的各种数据,每个测试点作多次拨打。

    定点CQT测试包括CS域业务和PS域业务,具体的测试内容与运营商的要求有关,视实际情况确定2. 拨打测试需要遵循的原则:(1) 测试时间:CQT测试主要时段原则上选择非节假日的周一至周五,每日9:00~10:002) 测试点选取 选取测试点应当综合考虑以下因素:l 测试点所处区域的话务量对于已经正式运营的网络,通常选取话务量大的地点l 测试点所处区域的地理因素80%应选择在室内,20%选择在室外同时应该考虑地理上均匀分布的原则U 说明80%选择室内:选取的测试点应保证是有覆盖规划,并且有实际通话需求的室内测试点l 测试点所处区域的无线环境对于安装了直放站,或者安装了室内分布系统的地方,需要优先考虑作为测试点l 网络可能存在问题的区域对于可能成为覆盖盲区的地方,如处于高楼大厦之间的街区峡谷的地点,或处在多载频区域的地点等3) 测试点选取的注意事项l 测试点中应当有80%的室内测试点和20%的室外测试点l 室内测试点必须包括城市中的重要的场所,如星级酒店、飞机场候机楼、火车站候车室、长途汽车站、地铁站、港口码头、高档住宅区、政府机关、运营商办公楼和营业厅、大型商场和餐饮娱乐场所、高层写字楼、会展中心、市区重点旅游景点。

    对于飞机场、火车站、星级酒店、大型商场、高层写字楼、港口码头等测试点,主要选择这些地方的公共场所,如机场候机楼、车站候车室、酒店大堂、会议中心、餐厅、娱乐中心、地下停车场、顶层客房、港口码头等高层建筑室内测试在第一层做5次主叫(包括地下停车场2次),高层做5次主叫,在中层做10次被叫其他测试点按照地理、话务因素综合考虑均匀分布,突出重点区域l 室外测试点应考虑一些处于覆盖边缘的小区,还有高大楼房中间的街道还应该包括一些旅游景点U 说明对于中小城市来说,三星级的饭店就属于重要的场所,因此应将三星级酒店等列为必选测试点 特大城市一般至少选60个测试点;大型城市一般至少选40个测试点;中等城市一般至少选30个测试点;一般城市一般至少选20个测试点 具体的测试点根据项目实际情况,参考上述原则进行选择,在提交的报告中给予说明PS域业务的测试点选择可以和CS域业务有所区别,也可以在CS域业务选择的测试点基础上,选择部分信号合乎需求的点进行PS域业务测试3. CS域业务 CS域业务CQT测试评估项目包括覆盖率、呼叫成功率、掉话率、质差通话率和平均呼叫时延 用测试软件记录UE下行接收功率(RxPower)、RSCP、Ec/Io等参数。

    记录起呼成功次数、被呼成功次数、失败次数、掉话次数根据主观感觉评价得到质差通话次数用测试软件记录每次测试的呼叫时延 所有测试点的数据都用于统计覆盖率但是,呼叫成功率、掉话率、质差通话率和平均呼叫时延需要选择接收功率(RxPower)大于等于-95dBm并且Ec/Io大于等于-14dB的测试点来统计(Ec/Io和RSCP的门限根据不同业务可能有所不同,也就是要求导频信号要好到能够起呼需要测试的业务),因为这些参数只有在保证覆盖的条件下才有意义4. PS域业务 PS域业务CQT测试评估项目包括:附着成功率、PDP上下文激活成功率、PDP上下文平均激活时间、通信中断率、下行平均传输速率、上行平均传输速率 测试点的导频信号要好到能够起呼PS域业务另外,评估项目可以在一次操作中同时进行统计,比如在一次操作中统计出PDP上下文激活成功次数,然后再统计PDP上下文激活成功后,发生通信中断的次数,还可以记录每一次PDP上下文激活的时间5. 拨打测试数据的特点(1) 包含地理位置信息;(2) 受测试点的限制,测试结果有一定局限性OMC性能统计数据1. OMC性能统计数据提取适合于已经大规模商用的网络,统计数据客观且丰富,从统计的观点反映了整个网络的运行质量状况。

    由此得到的网络性能指标可以作为评估网络性能的最主要依据2. OMC性能统计数据的获取 可以灵活提取计算网络KPI所需的计数器取值,根据不同的统计范围可灵活统计,也可以根据运营商的要求定制统计性能报表3. OMC性能统计数据的特点l 后台网管从大量采样数据统计的角度反映其所辖网络的运行质量;l 统计的范围不同,有的以RNC为单位统计,有的以逻辑意义上的Cell为单位统计,灵活多变;l 提供计算各种网络性能指标的计数器用户申诉信息普通用户作为网络服务的最终使用者,对于网络性能的感受是最直接的用户申诉的问题,也必须尽快解决用户申诉信息具有以下特点:1. 最直接反映网络的不足;2. 多数情况下含有较具体的地理位置信息;3. 申诉的故障一般表现是信号覆盖差、呼叫困难、掉话等告警信息告警信息主要是指RNC、Node B以及CN后台网管本身的告警信息告警信息是对设备使用或网络运行中异常或接近异常状况的集中体现— 注意在网络优化期间应该保持关注并查看告警信息,以便及时发现预警信息或已经发生的问题,避免事故的发生其他数据除了前面列出的数据以外,一般还有利用信令分析系统、网络流量测试系统、语音质量评估系统等得到的数据。

    这些都是比较“专”的数据,用以辅助进行网络问题的精确定位1.3.4.5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指通过分析路测数据、拨打测试数据、OMC性能统计数据、用户申诉信息、告警数据等,了解网络运行的质量,以便于对网络的性能进行评估针对不同的网络数据获取方式有下面的数据分析方法1. 路测数据分析 对通过信号接收机和测试手机采集到的网络数据进行地理化分析、电子表格分析、图形化分析、自定义事件分析和统计分析 路测数据分析主要得到的网络指标为:(1) CS域业务包括覆盖率、呼叫成功率、掉话率、通话质量和切换成功率;(2) PS域业务主要是PDP上下文激活成功率和上、下行的平均传输速率 将这些指标和测试条件结合起来分析,可以基本掌握网络的覆盖空洞、干扰和导频污染等情况l 地理化分析 通过地理化分析可以在地图上直观地看到当前网络的信号强度与信号质量、各基站分布及小区覆盖范围、干扰及导频污染等信息通常需要完成单基站、基站簇以及全网的导频信号强度Ec分布图、导频信号质量 Ec/Io分布图、导频污染图等,并要进行优化前后的效果对比图1.33 地理化分析窗口l 电子表格分析 Table(电子表格)显示了某数据表所有参数的数值,可对其进行浏览、查找和分析。

    图1.34 电子表格分析窗口l 图形化分析 以曲线图方式描述参数的二维特性,目前有下面两种,一是普通曲线图分析,二是PDF曲线图分析1) 普通曲线图分析以二维图形方式描述参数的特性图1.35 普通曲线图分析窗口(2) PDF曲线图分析就是概率分布曲线分析图1.36 PDF曲线图分析窗口 对于掉话(或服务质量不好的)区域,可以利用专用优化分析软件ZXPOS CNA1(UMTS Edition)提供的数据回放及查询统计功能进行进一步分析l 自定义事件分析 自定义事件分析就是通过分析软件CNA1提供给用户的接口,通过设定消息间的逻辑条件来判断事件的状态可以利用此功能查看感兴趣的事件图1.37 自定义事件分析窗口l 统计分析 包括对指定时间段和指定区域内的原始测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可以统计某一参数项的测试点个数和比例,以图(柱状图、饼状图)、表的形式显示结果如RxPower的统计设置:图1.38 原始数据统计设置页面图1.39 根据统计结果生成的柱状图2. 拨打测试数据分析 采用专业的网络优化分析软件ZXPOS CNA1(UMTS Edition)分析拨打测试数据 以延时分析为例,消息分析窗口的“Delay Analysis”(延时分析)页面如图 1.310:图 1.310 消息分析窗口——Delay Analysis(延时分析) 通过针对拨打测试数据进行的分析项目还包括:呼叫事件分析、自定义事件分析、事件地理化分析、时延地理化分析、各项统计指标分析。

    拨打测试数据分析主要得到呼叫成功率、掉话率、呼叫时延、通话质量、数据业务平均速率等由此重点掌握网络在所选区域的室内覆盖和干扰情况l 呼叫成功率 呼叫成功率 =[呼叫成功次数/总的呼叫次数]×100%l 掉话率 掉话率 =[掉话次数/总的呼叫成功次数]×100%— 注意如果采用连续长时呼叫,总的呼叫成功次数=总呼叫时长(秒)/90秒l 平均呼叫时延 使用WCDMA网络优化分析软件ZXPOS CNA1统计分析平均呼叫时延,也是统计主叫终端收到CN直传Alerting信令与主叫终端发出第一条RRC Connection Request之间平均的时间间隔— 注意由于网络负荷不同导致的无线环境质量的不同,使得随机接入的时延会有较大差异所以平均呼叫时延的统计是以网络负荷为前提l 数据业务平均速率 通过WCDMA网络优化分析软件ZXPOS CNA1统计所有测试点的PDP上下文激活成功率和上、下行平均传输速率,从而得到网络的PDP上下文激活成功率和上、下行平均传输速率指标3. OMC性能统计数据分析 OMC性能统计数据分析可得到无线网络一般性能指标GPI和关键性能指标KPI,这些指标都是评估网络性能的重要参考。

    对OMC性能统计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在后台直接定位问题发生的区域范围,有助于问题的精确定位 体现资源利用情况的指标包括:最坏小区比例、超忙小区比例、超闲小区比例、小区码资源可用率 从OMC后台提取的指标还包括其它反映网络运行质量的指标:接入成功率、接通率、掉话率、呼叫时延 体现系统切换性能的指标(切换成功率)具体包括:更软切换成功率、软切换成功率、跨Iur口软切换成功率、硬切换成功率、系统间切换成功率U 说明切换是系统移动性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切换成功率也是系统移动性管理性能的重要指标WCDMA的切换分为更软切换、软切换、和硬切换更软切换发生在同一NodeB下不同小区间软切换分为同一RNC不同NodeB间的软切换、不同RNC间的软切换(有Iur接口)更软切换和软切换都是同频之间的切换硬切换分为同频、异频和异系统间切换三种情况同频硬切换发生在不同RNC间(没有Iur接口)列举几个统计的KPI指标:l 最坏小区比例 指标说明:最坏小区是指在一定业务量情况下,业务掉话率大于a%或者业务拥塞率大于b%的小区最坏小区比例是最坏小区数目在系统可用小区总数中所占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 最坏小区比例=最坏小区总数/可用小区总数×100% 最坏小区总数指业务掉话率大于a%或者业务拥塞率大于b%的小区数目,此处a%和b%在配置中设定。

    可用小区总数指目前系统中可用的小区数目l 超忙小区比例 指标说明:超忙小区是指小区载频发射功率的利用率大于c%的小区超忙小区比例是超忙小区在小区总数中占的百分比 计算公式: 超忙小区比例=超忙小区总数/可用小区总数×100% 超忙小区总数是指小区载频发射功率的利用率大于c%的小区数目其中,c%由配置中设定可用小区总数指目前系统中可用的小区数目RNC可以通过收到NODEB上报的测量报告,统计出NODEB上单个小区的载频发射功率的平均值,载频发射功率的利用率可以用平均值除以载频功率配置的最大值获得l 小区码资源可用率 指标说明:WCDMA系统的下行链路扰码组(主扰码)限制为512个,每个小区分配一个主扰码一个小区主扰码对应一个扩频码树(二叉树),码树的每一级定义长度为扩频因子(SF)的信道码,SF的取值是从4~256主扰码用于区分不同的小区,下行链路信道码用于区分小区内的不同用户该扩频码树的特点是某一节点的占用将导致其所有子码树节点和直连高层节点的闭塞 小区码资源可用率表示当前码树上未分配的码资源与全部码资源的比例,可以准确反映当前小区的码资源状态 计算公式: 小区码资源可用率=1-(SF为4码节点分配个数/4+SF为8码节点分配个数/8+SF为16码节点分配个数/16+SF为32码节点分配个数/32+SF为64码节点分配个数/64+SF为128码节点分配个数/128+SF为256码节点分配个数/256+SF为512码节点分配个数/512)×100% 统计小区码资源当前可用个数时,应考虑扩频码树的特点,当某个节点被占用时,其以下的所有子节点也不再可用,计算可用个数时应不再考虑该节点下的所有子节点的个数。

    l 软切换成功率 指标说明:软切换发生在不同NodeB之间,分集信号在RNC做选择合并软切换成功率反映了系统的移动性能,该指标用户可以间接感受在这里不考虑跨Iur口的软切换跨Iur口的软切换成功率单独作为一个指标进行评估 计算公式:(有2种,均可) 软切换成功率1=(软切换无线链路增加成功次数+软切换无线链路删除成功次数)/(软切换无线链路增加尝试次数+软切换无线链路删除尝试次数)×100% 软切换成功率2=ActiveUpdateComplete次数/ ActiveUpdate次数×100%l 更软切换成功率 指标说明:更软切换发生在同一NodeB的小区之间,分集信号在NodeB做最大增益比合并更软切换成功率反映了系统的移动性能该指标用户可以间接感受 计算公式: 更软切换成功率=更软切换成功次数 / 更软切换尝试次数×100%l 接入成功率 指标说明:接入成功率(RRC连接建立成功率)反映无线网络的UE接纳能力,RRC连接建立成功意味着UE与网络建立了信令连接该指标同时也是衡量接通率的一个重要指标,包含在接通率指标中该指标影响呼叫成功率,是用户能直接感受的性能指标 有多种原因引起RRC连接建立请求,包括UE因小区选择、重选、呼叫以及位置更新等发起的RRC连接建立请求。

    通常情况下,只是统计呼叫原因的接入成功率由于非呼叫和呼叫接入区别比较小,这里的接入成功率指标不区分RRC连接建立请求的原因进行统计 接入成功率用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和RRC连接建立尝试次数的比来表示,对应的信令分别为:UE发起的RRC CONNECTION REQ次数和RRC CONNECTION SETUP COMPLETE次数 计算公式: 接入成功率=RRC连接建立成功次数/RRC连接建立尝试次数×100% 这里还应该考虑到重传的影响l RAB建立成功率 指标说明:RRC连接建立成功意味着UE与网络建立了信令连接,是建立呼叫连接的第一个步骤;RAB建立成功则意味着成功为用户分配了用户平面的连接(RAB是指用户平面的承载,用于UE和CN之间传送语音、数据及多媒体业务)是建立呼叫连接的最后一个步骤 RAB建立成功率是用户能直接感受的性能指标可以分为CS域RAB建立成功率和PS域RAB建立成功率,并且可以按照具体业务进一步细分 RAB建立成功率用RAB指派建立尝试次数和RAB指派建立成功响应次数的比表示,对应的信令分别为:RAB ASSIGNMENT REQUEST(RAB建立)和RAB ASSIGNMENT RESPONSE(RAB建立成功)。

    计算公式: CS域RAB建立成功率=CS域RAB指派建立成功次数 /CS域RAB指派建立尝试次数×100% PS域RAB建立成功率=PS域RAB指派建立成功次数 /PS域RAB指派建立尝试次数×100% RAB建立成功率=(CS域RAB指派建立成功次数+PS域RAB指派建立成功次数)/(CS域RAB指派建立尝试次数+PS域RAB指派建立尝试次数)×100%l 掉话率 指标说明:掉话率反映了系统的通讯保持能力,也反映了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是无线通讯系统的重要性能指标该指标直接关系到用户的心理感受和使用信心 无线系统掉话率主要只考虑接入侧异常引起的掉话,不考虑CN侧异常引起的掉话和无线资源管理中负荷控制在过载时采取的强行掉话处理 另外,假设CN都会发RAB指派释放指令实际中,CN可能越过RAB指派释放直接发Iu口信令连接释放指令 发生掉话时,系统中触发两种信令过程:第一种是RAB释放请求;第二种是Iu口信令连接释放请求无线系统掉话率分为CS域掉话率和PS域掉话率在前面DT&CQT测试内容介绍中,PS域掉话率也被称作通信中断率,作为与CS域掉话率在命名上的区别 计算公式: CS域掉话率=(CS域RAB释放请求次数+CS域Iu口信令连接释放请求次数)/CS域RAB指派建立成功次数×100% PS域掉话率=(PS域RAB释放请求次数+PS域Iu口信令连接释放请求次数)/PS域RAB指派建立成功次数×100% 无线子系统掉话率=(CS域RAB释放请求次数+CS域Iu口信令连接释放请求次数+PS域RAB释放请求次数+PS域Iu口信令连接释放请求次数)/(CS域RAB指派建立成功次数+ PS域RAB指派建立成功次数)×100%l 呼叫时延 指标说明:呼叫时延反映了系统的业务呼叫的响应速度,该指标直接关系到用户的心理感受和使用信心。

    可以分为CS域平均呼叫时延和PS域PDP上下文平均激活时间,并且可以按照具体业务进一步细分进行呼叫时延统计时需要打开鉴权和TMSI重分配,是否计算加密时间视业务需要而定 CS域平均呼叫时延分为UE到UE的呼叫时延和UE到PSTN(固定电话)的呼叫时延 计算公式: CS域平均呼叫时延=å {主叫终端收到CN直传Alerting信令时间 -主叫终端开始呼叫时间RRC Connect Request}/ å终端呼叫次数 PS域PDP上下文平均激活时间= å {UE接收到“DT(Active PDP Context Accept)”信令时间-UE发起“DT(Active PDP Context Request)”信令时间}/ å终端呼叫次数4. 用户申诉信息分析 对于用户申诉信息,由于用户描述问题的多样性和表达方式的差异,问题可能不仅仅出在基站侧,往往还涉及到传输系统、计费系统等因此需要详细加以辨别,找出能够真正反映网络情况的信息 用户申诉可以直接反映问题表现和地理位置信息,可以整理得到以下信息:l 网络覆盖不好的地方;l 呼叫成功率低的地方;l 掉话率高的地方;l 语音信号质量不好的地方等5. 告警信息分析 告警信息包含了大量的网络运行中的异常预警信息,可帮助我们迅速定位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和方法。

    当网络因某一故障出现性能下降时,OMC性能统计指标通常也会出现异常,找到OMC性能统计指标和相关告警信息之间的关联性,会对定位网络故障和解决问题带来很大的帮助 如果从告警信息中能够确定是基站问题(如驻波比告警),则需要对问题基站进行检查和设备排障6. 其他数据分析 有些网络问题不是由于无线网络覆盖不好或者信号质量不好引起的(如软切换失败就可能有多种原因),这时前面介绍的分析方法都无法进行故障定位,就需要进行其他针对性的数据分析 如:通过对网络Uu、Iub、Iur等各个接口的信令进行跟踪,统计各接口的信令流量和消息,找出非正常的信令流程;结合其它统计数据,可以对故障进行更精确的定位,同时可以发现平常很难发现的各种非正常现象,消除故障隐患 举例说明使用ZXPOS CNA1进行空口信令解码分析: 测试软件ZXPOS CNT1采集到的消息列表如图1.311所示:图1.311 空口消息列表窗口 上图的下半部为消息解码(Decode)子窗口,在消息分析窗口的下半部分显示系统消息的解码结果时,不仅仅显示对系统消息的解码结果,而且还根据系统消息中的系统信息块码流具体的解析出每个系统信息块的内容对于分段传输的系统信息块,在解析时会根据分段的信息将分段的系统信息块码流拼接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块码流,再对完整的信息块码流进行解码显示。

    消息分析时可以设置消息过滤条件,方便提取所需的信息,如图1.312所示:图1.312 消息分析窗口——Setup log mask(消息过滤设置)(1) 常用分析方法 上面是针对不同数据获取方式的分析方法,优化中还有很多常用的其他分析方法:多维分析、趋势分析、意外分析、比较分析、排名分析、原因和影响分析等l 多维分析 “维”是指处理问题的着眼点和解决问题的方向,多维分析就是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及其组合来分析数据 如:遇到掉话问题,不能仅仅关注掉话,还应同时关注接入、切换等问题l 趋势分析 从时间序列分析随时间的变化趋势,找出其规律如图1.313:图1.313 掉话率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图l 意外分析 从大量数据中找出过高、过低、变化幅度过大等异常情况数据,并可进一步进行影响原因的数据挖掘如图1.314:掉话率异常高,需要关注该时段是否存在问题图1.314 高掉话率及时段统计示意图l 比较分析 从相同的角度去对不同数据集合进行对比,找出差异所在,并可进一步深入挖掘差异原因 ,一般在信令流程分析中使用较多l 排名分析 从大量数据中找出按某种分类方法的Top N或Bottom N数据,这些数据需要特别关注,比如常用的最坏小区法。

    l 原因和影响分析 对于已产生的某个特定结果,从大量数据中挖掘出影响因素,并且分析不同因素或组合的重要程度— 注意每种方法都有其分析问题的针对性和局限性,要具体定位设备问题、参数配置问题(工程参数和无线参数)以及网络资源利用率等问题,依靠单一的分析手段是很难做到的,以上的各种分析方法要结合使用 要通过数据分析掌握网络的覆盖、干扰等基本情况,掌握网络的接入成功率、掉话率、切换成功率等运营性能质量情况,掌握最坏小区比例、小区码资源可用率等网络资源利用情况l 网络评估 首先要对前期进行的网络测试和分析进行汇总,输出《XX业务区WCDMA无线网络评估报告》U 说明网络评估报告在优化初始阶段是必须的,网络优化调整后,由于要输出的网络优化报告包含优化后的网络性能评估,因此不再出具优化后的网络评估报告 网络评估的综合得分根据DT测试得分、CQT测试得分和OMC后台指标得分加权求和后得到: 网络综合评估得分=DT得分×40%+CQT得分×30%+OMC后台指标得分×30%U 说明对于不能从OMC后台统计得到相关性能指标数据的情况,比如放号前优化工作中进行的网络评估,网络综合评估只考虑DT测试得分和CQT测试得分即可。

    评估用于发现网络中存在的问题,为下一阶段的网络优化提供指导,也便于进行网络优化前后的性能对比1.3.4.6 参数核查(可选)数据分析过程可以发现网络中的不良指标,若是判断存在参数配置不合理影响网络性能的情况,必须对问题基站的参数配置进行核查核查的内容包括:1. 单站检查 包括检查站点是否处于正确的位置,天线是否采用了正确的型号,天线的挂高、方向角和下倾角是否与规划方案一致,馈线是否采用了正确的型号、长度是否合适,天馈驻波比测试等2. 小区无线配置参数是否与规划值一致 一个小区通过下列参数来表征:频点、扰码、公共物理信道的配置 公共物理信道包括导频信道(PCPICH), 主同步信道(PSCH),辅同步信道(SSCH),广播信道(PCCPCH),随机接入信道(PRACH),辅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CPCH),接入指示信道(AICH),寻呼指示信道(PICH)需要检查这些信道的发射功率是否按照规划值设置3. 语音业务和数据业务的相关业务配置参数检查1.3.4.7 问题定位网络问题类型 无线网络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设备软、硬件问题,工程参数问题,无线参数问题,网络容量等1. 设备软、硬件问题 设备问题主要有:软件版本问题;基站单板问题,天馈质量问题等。

    由于设备问题可能引发的网络问题有:规划区域无信号覆盖、有信号但是无法发起业务、跨Iur口切换失败(RNC软件版本问题)等2. 工程参数问题 主要是天线的位置、挂高、下倾角、方向角等工程参数不合适由此导致的主要网络问题表现在网络覆盖不好、干扰严重、导频污染严重、掉话、切换成功率低等3. 无线参数问题 网络无线参数很多,主要有寻呼和登记、接入、负荷及准入控制、切换、功率控制、小区重选、邻区列表等无线参数配置不合适可能导致的网络问题有:手机入网问题、接通率不高、掉话、切换问题等4. 网络容量 随着用户数增多,网络负荷必然加重,由于WCDMA系统的自干扰特性,网络性能和服务质量会有所下降此时需要进行扩容— 注意网络问题定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运用各种分析手段,结合测试和统计数据来完成问题及相关影响1. 设备软、硬件硬件故障问题通常会在后台有告警信息,如:天馈驻波比告警、低功率告警等;一些没有告警的硬件故障也可以从网络数据的分析中得到出现设备问题,会导致个别基站或基站簇的性能指标不好2. 网络工程参数主要考虑天线方向角、下倾角、挂高和天线位置等在网络建设完毕后,放号前的网络优化工作中覆盖、干扰等方面的问题主要从网络的工程参数方面进行调整。

    1) 覆盖 一般地,用导频信号强度给出网络覆盖的条件:95%的覆盖区域接收到的导频强度大于-89 dBm(密集城区)或者大于-94 dBm(城区);用导频信号质量给出干扰的条件:95%的覆盖区域测量到的导频Ec/Io大于-10 dB 定位覆盖问题:l 通过分析路测数据,确定覆盖盲区;l 评估这些覆盖盲区的严重性,并且按照优先顺序进行排序2) 干扰 定位干扰问题:l 确定导频Ec/Io低于门限值的区域;l 检查这些区域导频情况(这些区域很可能有三个以上的导频信号);l 在这些区域接收到的导频中,找出任何“不期望”的导频(这些导频信号来自那些并没有被设计成为这些区域提供覆盖的小区) 网络的覆盖和干扰问题会导致网络在呼叫成功率、掉话率、接入时延、切换成功率等KPI指标达不到要求3. 网络无线参数工程优化和运维优化都会涉及到这部分,特别是运维优化,其主要任务之一就是提高网络KPI指标包括调整接入参数、寻呼参数、功控参数、切换参数、搜索参数等1) 邻区列表 由于WCDMA系统的自干扰特性,不在邻集的强信号会对当前服务小区产生强干扰,会引起接通率降低、话音质量变差、掉话率升高、无法发起高速率业务等问题(最常见的是由于邻区漏配导致掉话)。

    应尽量避免信号最好的邻小区没有被放在邻区列表中 与邻区列表优化有关的事项:l 网络规划工具能够使用合适的算法自动地规划邻区列表,一般是基于小区互相之间的干扰l 如果某个小区的导频信号很强,但是没有加入激活集,这个小区的信号将成为一个很强的干扰l 邻小区之间可能是单向配置,也可能是双向互配l 设置邻区列表时应该优先考虑:小区产生干扰的情况和成为移动台主服务小区的可能性2) 呼叫参数 计数器T300和N300表示呼叫等待时间和重传次数,与呼叫成功率有密切关系3) 切换参数 WCDMA系统中的切换按照切换源小区和目标小区的类型分为频内切换、频间切换、系统间切换三种这里讨论影响频内切换的几项参数l 1A事件:一个主CPICH的信号进入报告范围Reporting Range Constant和Hysteresis是判决是否触发1a事件的重要参数,是影响1A事件发生的判决门限和迟滞范围l 1B事件:一个主CPICH的信号离开报告范围Reporting Range Constant和Hysteresis是判决是否触发1b事件的重要参数,是影响1B事件发生的判决门限和迟滞范围l 1C事件是监测集中小区(cell1)的信号质量比激活集小区最差小区(cell2)的信号质量好。

    Hysteresis是触发1C事件时激活集中小区的优先裕量l 1D事件是最好小区发生了变化Hysteresis是触发1C事件时激活集中小区的优先裕量4) 系统间切换 用户接入问题:双模手机在2G和3G混合网络中,手机一开机就选择了2G网络,而不能接入到3G网络对于一些手机,可以通过锁频和锁定网络来解决,但到达3G网络的覆盖边缘时会掉话5) 内环功率控制 对于上行链路,首先基站对接收到的每条无线链路都进行信干比(SIR)测量,然后与业务所需满足的目标信干比(SIRtarget)比较,若SIR>=SIRtarget, 则在下行的控制信道发送给移动台(UE)一个比特值为 “0”的发射功率控制(Transmitted Power Control-TPC)命令,要求减少发射功率;若SIR

    面对精品区域需要的强大升级要求,若不能很好地进行网络扩容,将给运营商带来损失为此可能采取的措施包括:增加基站;使用多载频;小区分裂;使用微蜂窝、射频拉远等1.3.4.8 优化方案制定网络问题定位后,通常有一套(或几套)解决方案供选择,需要根据现场的具体情况制定最优的优化调整方案,输出《XX业务区WCDMA无线网络优化调整方案》针对不同的网络问题主要有以下优化调整方案:1. 设备软、硬件问题的调整策略 若是参数核查发现软件有问题,要及时进行软件版本的确认和更新设备硬件问题通常是单板故障,应更换好的单板2. 工程参数的调整策略 可以通过调整天线方向角、下倾角、挂高和天线位置来改善网络覆盖和干扰— 注意:也要小心这样做对该小区原服务范围内覆盖的影响但是要减小干扰,仅仅通过工程参数调整可能是不够的,还会涉及到其他参数的调整(如公共信道发射功率)3. 无线参数的调整策略(1) 邻区列表调整 利用专业优化分析软件ZXPOS CNA1(UMTS Edition)和邻区规划工具,辅助以路测数据进行分析,解决网络中可能存在的缺加邻区问题2) 呼叫参数调整 为了提高呼叫成功率,优化T300、N300等参数。

    降低T300的值,增加N300的值,可以缩短等待时间和增加重传次数,可以提高呼叫成功率,如表1.31所示:表1.3。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xinsheng2008
    资质:实名认证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