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广东法律硕士考试考前冲刺卷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乙为出租车司机,在公安机关查处卖淫、嫖娼活动时,给数位卖淫女通风报信,致使查处活动失败乙构成__A.妨害公务罪B.协助组织卖淫罪C.包庇罪D.窝藏罪 2.张某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于2001年9月7日考验期满,其服刑的监狱于当日报送了将张某的死缓减为无期徒刑的材料两天后即9月9日,张某因同监舍的郑某无故辱骂他而将郑某打聋了对张某应该__A.撤回减刑材料,延长考验期限B.以无期徒刑和故意伤害罪判决的刑罚数罪并罚C.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D.报请当地高级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3.根据《侵权责任法》规定,下列情形导致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是__A.医疗机构限于当时的医疗水平难以诊疗,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无过错的B.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C.医务人员在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下已经尽到合理诊疗义务D.医疗机构未经患者同意公开其病历资料造成患者损害的 4.下列选项中,应当认定为合同法中要约的是__。
A.某商店在门外打出一则商业广告称:本商店有冰箱若干,欲购从速B.无权处分电脑的电脑占有人向善意第三人发出的出售该电脑的意思表示并告知对方价格C.要约中明确表示,受要约人无须对要约人的意思表示进行承诺D.表意人向相对人发出订婚的意思表示 5.甲在一豪宅外将一个正在玩耍的小男孩(4岁)骗走,意图勒索钱财,但孩子说不清自己家里的联系方式,无法进行勒索甲担心时间长了被发现,于是将小孩带到异地以3000元卖掉,对甲应当如何处理__A.以绑架罪定罪B.以拐卖儿童罪定罪C.以绑架罪和拐卖儿童罪并罚D.以绑架罪与拐卖儿童罪的牵连犯择一重罪处断 6.某甲对某乙谎称某丙有一处房产要出售,让某乙带20万元现金当某甲和某乙在该待出售房屋内等候“房主”某丙到来时,某甲建议某乙把现金放在该房屋的一个壁柜中现金放人壁柜后,某甲将柜门锁上,钥匙交给某乙拿着某甲抽机会给好友某丁打电话称自己这有人来捣乱,让某丁打电话过来说家中出事让某甲赶紧回去处理一下,因而借故走开,从壁柜的背面将20万元现金取走某乙久等未见某甲回来,打开柜门才发现壁柜中的钱款不见了对于本案应当如何认定__A.某甲构成诈骗罪B.某甲构成盗窃罪C.某丁构成诈骗罪的共犯D.某丁构成盗窃罪的共犯 7.甲因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被判处无期徒刑,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有__。
A.对甲不得假释B.在实际执行10年以后,如果满足假释的其他条件,则可以对甲假释,但应当考虑其假释后对所居住社区的影响C.如果对甲实施假释,在假释考验期限内,依法实行社区矫正D.如果对甲实施假释,在假释考验期限内,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公安部门关于假释的监督管理规定的行为,尚未构成新的犯罪的,应当依照法定程序撤销假释,收监执行未执行完毕的刑罚 8.下列选项中可以适用代理的情形是__A.代为讲演B.捎口信C.代立遗嘱D.代办法人注销登记 9.甲、乙、丙、丁、戊合购了一套住房,并约定为按份共有,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A.如果甲欲将房屋出租,则必须征得乙、丙、丁、戊的一致同意,除非五人另有约定B.如果乙的父亲病重,则乙有权请求分割共有的房屋,除非五人另有约定C.如果丙欲出卖其份额,则甲、乙、丁、戊都享有优先购买权D.如果房屋墙皮脱落导致行人受伤的,五人应当对受害人承担按份责任 10.下列选项中,能够成为抵押权客体的是__A.专利权B.地役权C.股权D.商标专用权 11.关于徇私枉法罪,下列哪个选项是不正确的__A.甲(警察)与犯罪嫌疑人陈某是好友,在对陈某采取监视居住期间,故意对其放任不管,导致陈某逃匿,司法机关无法对其追诉。
甲成立徇私枉法罪B.乙(法官)为报复被告人赵某对自己的出言不逊,故意在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中加大赵某对被害人的赔偿数额,致使赵某多付10万元乙成立徇私枉法罪C.丙(鉴定人)在收取犯罪嫌疑人盛某的钱财后,将被害人的伤情由重伤改为轻伤,导致盛某轻判丙不成立徇私枉法罪D.丁(法官)为打击被告人程某,将对程某不起诉的理由从“证据不足,指控犯罪不能成立”擅自改为“可以免除刑罚”丁成立徇私枉法罪 12.赵某欲毒杀萧某,萧某中毒后,腹痛难忍,赵某见状,顿生悔意,急将解药给萧某服下,并将其送往医院,但萧某因抢救无效仍然死亡,赵某的行为属于__A.犯罪预备B.犯罪未遂C.犯罪中止D.犯罪既遂 13.张某在某摩托车商城趁试车的机会,利用店主疏于防备,突然驾车离开商城,将车骑到另一金店,挑选了价值2000元的白金项链,付款时谎称自己钱没带够,将自己的摩托车作为抵押,回头再拿钱来换,金店老板见摩托车较新,价值在2000元以上,就同意了张某的要求,张某随即带着项链离开对于张某的行为应当如何认定__A.张某构成抢夺罪和诈骗罪,数罪并罚B.张某构成盗窃罪和诈骗罪,数罪并罚C.张某构成抢夺罪D.张某构成盗窃罪 14.赵某教唆李某杀死王某,李某接受唆使后于深夜潜入王家,适逢王某外出未归,李某便将熟睡中的王某的妻子强奸后逃离。
本案中,赵某的行为__A.不构成犯罪B.属于意外事件C.应当从重处罚D.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15.甲运输公司将已达到报废标准的一部汽车以低价卖给乙,乙在开车回家的路上将行人丙撞成重伤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A.甲、乙构成共同侵权B.应当由乙单独承担侵权责任C.如果丙有过错,应当减轻乙的侵权责任D.甲、乙应当对丙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 16.甲离家出走6年杳元音信,则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A.甲妻可以申请宣告甲失踪,但不能申请宣告甲死亡B.甲父可以不经甲妻同意宣告甲失踪,但不能申请宣告甲死亡C.甲妻不能申请宣告甲失踪,但可以申请宣告甲死亡D.甲父不能申请宣告甲失踪,但可以申请宣告甲死亡 17.我国法律规定,债权的撤销权,自债权人5年内不行使而消灭该5年期间属于__A.除斥期间B.取得时效期间C.期日D.长期诉讼时效期间 18.甲犯抢劫罪被判处15年有期徒刑,刑罚执行2年后又发现他在判决前还犯有盗窃罪,应判处10年有期徒刑,则甲必须执行的最高刑期为__A.18年B.20年C.23年D.25年 19.下列权利受到侵害时,不能行使正当防卫的是__。
A.身体权B.名誉权C.健康权D.生命权 20.我国认定离婚的法定理由是__A.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B.夫妻双方是否经常吵嘴C.夫妻一方是否有赌博习惯D.有第三者插足 21.下列情形中,属于事实行为的是__A.诉讼时效的经过B.债权转让的通知C.不当得利D.无因管理 22.根据《物权法》的规定,下列财产可以适用善意取得的是__A.黄金B.海洛因C.盗赃D.不动产 23.被称为“刑网简要,疏而不失”的封建成文法典是__A.《泰始律》B.《北齐律》C.《开皇律》D.《唐律疏议》 24.下列关于法律关系的客体,表述不正确的有__A.在法律关系中,如果没有客体,权利义务就无法连接在一起,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无从体现B.甲有房屋的所有权,将此房屋出售与乙,则房屋既是所有权的客体,也是甲、乙间买卖关系的客体C.未得到法律认可的物,不能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D.保管法律关系中,法律关系的客体是保管物 25.关于政治与法的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__A.政治关系的基本状况是法的重要根据B.政治可以为法的发展提供条件和环境C.政治是阶级社会的现象,法既是阶级社会的现象也是无阶级社会的现象,二者无必然联系D.政治的发展变化,直接导致法的发展变化 26.我国最早规定侵犯财产犯罪的封建成文法典是__。
A.《法经》B.《秦律》C.《九章律》D.《开皇律》 27.郝某的父亲死后,其母季某将郝家住宅独自占用郝某对此深为不满,拒绝向季某提供生活费季某将郝某告上法庭法官审理后判决郝某每月向季某提供生活费300元对此事件,下列哪一种理解是正确的__A.该事件表明,子女对父母只承担法律义务,不享有法律权利B.法官作出判决本身是一个法律事实C.法官的判决在原被告之间不形成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关系D.子女赡养父母主要是道德问题,法官判决缺乏依据 28.关于法治与德治的联系与区别,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__A.法治强调社会关系纳入法律的轨道,用带有权威性、强制性的法律规范或严刑峻法治理社会;德治的中心含义是指应当通过提高统治者的道德水平来治理国家B.法治与人治相对立,德治不必然和人治相冲突C.现代社会的法律与道德仍然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治理国家既要依靠法律,也要依靠道德D.在当代中国法治与德治有着目标的一致性 29.我国《婚姻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可依据本法的原则,结合当地民族婚姻家庭的具体情况,制定某些变通的或补充的规定。
这一规定属于__A.准用性规范B.确定性规范C.委任性规范D.义务性规范 30.不设区的市、市辖区、县、自治县、乡、民族乡、镇__,主持本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选举A.设立选民小组B.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设立选举委员会D.人民代表大会主席团 31.关于法的演进,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A.奴隶制法是人类历史最早出现的法,公元前449年的《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以原习惯法为基础制定的第一部成文法B.资本主义法形成的标志是带有资本主义因素的法的出现即商法的兴起,罗马法的复兴,资本原始积累的法律出现C.两大法系的形成都是在资产阶级建立政权以后才形成的D.社会主义法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广大人民共同意志和根本利益的体现,因此社会主义法没有阶级性 32.“甲规则适用于乙案件,丙案件在实质上与乙案件相似,因此甲规则也适用于丙案件”,是对下列哪种推理形式的表述__A.演绎推理B.辩证推理C.归纳推理D.类比推理 33.下列部门法中按照社会关系调整的方法这一标准划分出来的是__A.民法B.商法C.刑法D.诉讼法 34.元朝由地方政府纂集的法令法规汇编是__。
A.《大元通制》B.《风宪宏纲》C.《元典章》D.《至元新格》 35.首次将《具律》改为《刑名律》并至于律首的封建成文法典是__A.《曹魏律》B.《泰始律》C.《北魏律》D.《北齐律》 36.工农民主政权时期的最高审判机关是__A.临时最高法庭B.裁判委员会C.裁判部D.最高法院 37.关于南京国民政府立法体制和法律制度的表述.正确的是__A.南京国民政府的“六法”体系专指由六部法典构成的法律体系B.国民党政权的法律制度属于大陆法系C.判例和解释例不属于“六法”体系的范畴D.具体的“六法全书”都属于基本法典 38.从树立宪法的权威和尊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角度来看,宪法的__方式需要严格限制A.全面修改B.部分修改C.无形修改D.宪法修正案 39.1985年7月到1990年3月设立的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属于__A.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的下属委员会B.全国人大常委会的下属委员会C.全国人大的临时性委员会D.全国人大的专门委员会 40.各级人民检察院的助理检察员由__任免。
A.本级人民代表大会B.本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D.各级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41.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__的原则A.中央的主动性、地方的积极性B.中央的主动性、积极性C.地方的主动性、中央的积极性D.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 4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每届任期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相同,它行使职权到__为止A.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B.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成立C.本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结束D.下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出新的常务委员会 43.根据《选举法》规定,正式代表候选人名单及代表候选人的基本情况应当在选举日的__日以前公布A.3B.7C.15D.5 44.清末修律过程中颁布的第一部法律是__A.《大清现行刑律》B.《钦定大清商律》C.《法院编制法》D.《大清民律草案》 45.属于汉朝适用的刑法原则是__A.贵族犯罪,享受“八议”特权B.亲属有罪相为隐C.以身高确定刑事责任年龄D.轻重相举 46.居民委员会向__负责并报告工作。
A.全体居民B.居民会议C.居民代表D.居民小组 47.下列有关法的渊源的表述哪个是正确的__A.法的非正式渊源,是指不能被国内法院适用的法的渊源,如正义标准、理性原则、习惯等B.在我国,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主要是根据其所调整的社会关系而做出的分类C.根据“条约必守”的原则,一切国际条约、国际惯例均构成我国法的渊源D.根据有关法律规定,国家政策可以作为我国法院审理案件时的依据 48.根据《选举法》规定,下列关于人大代表辞职的表述,正确的是__A.省人大代表提出辞职的,应当采取书面形式B.设区的市的人大代表辞职的,应当向设区的市的人大提出C.乡人大代表辞职的,应当向县人大提出D.自治州人大代表辞职的,须经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的2/3通过 49.为了保障宪法的实施,__的建立和有效运行是实行宪政的必要条件A.立法机制B.违宪审查制度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三权分立原则 50.关于法律意识的分类,下列表述正确的有__A.社会法律意识是社会作为一个整体对法律现象的意识,是一个社会中个人法律意识、各种群体法律意识相互交融的产物,因此是最复杂的法律意识B.职业法律意识属于高级阶段的法律意识——法律思想体系;非职业法律意识属于低级阶段的法律意识——法律心理C.不占统治地位的法律意识与现行法一般是对立的,对法的制定和实施起着消极作用D.法律意识是一种意识,只能间接作用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