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环境科学交叉关系学科,Environmental Science:A Study of Interrelationships,四川农业大学城乡建设学院,任课教师:廖邦洪,联系方式:,,办公电话:,87126606,Eldon D.Enger&Bradley F.Smith,8 Human Population Issues,Chapter Outline,本章概要,人口问题,世界人口特点及其含义,世界人口增长情况,世界人口增长的历史特征,年 份 相隔时间(年)总人口(亿)年均增长率(%),倍增期(年),1000 -2.8 -,1650 650 5.0 0.1 700,1800 150 10.0 0.47 150,1920 120 20.0 0.58 120,1965 45 33.3 1.5 46,1970 5 36.9 1.97 35.2,1975 5 40.8 1.75 40.0,1980 5 44.5 1.67 41.5,1985 5 48.4 1.63 42.5,1990 5 52.5 1.58 43.8,1995 5 56.8 1.51 45.9,2000 5 61.2 1.38 50.6,2025 25 82.1,倍增期:指在固定增长率下,人口增长一倍所需要的时间。
计算公式为:,Td=0.7/R(,年),Td:,倍增期,R:,人口年增长率,世界人口特点及其含义,世界人口增长情况,世界人口特点及其含义,世界人口增长情况,倍增期:指在固定增长率下,人口增长一倍所需要的时间计算公式为:,Td=0.7/R(,年),Td:,倍增期,R:,人口年增长率,世界人口特点及其含义,人口增长与经济发展,世界人口特点及其含义,世界各地夜晚10时的灯光,世界人口特点及其含义,美国各地夜晚10时的灯光,世界人口特点及其含义,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发达国家或地区,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生物学因素,出生率和死亡率变化的影响,育龄妇女的人数及每个妇女生育的子女数量,总生育率:人的,总生育率是每位妇女在其一生中所生育的孩子数量更替生育率:总生育率为,2.1,时被称为更替生育率人口的年龄分布,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社会因素,宗教因素的影响,传统道德的影响,社会因素的影响,经济因素的影响,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政治因素,政府的人口增长政策和移民政策是影响该国或地区人口增长的主要政治因素匈牙利、瑞典等欧洲国家:,美国和加拿大的例子:,中国的例子:,印度的例子:,人口增长与生活标准,一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率与其生活标准之间似乎存在着一种负相关关系,例如:“要得富,少生孩子多修路”,生活标准是一个抽象的、很难量化的概念。
但经济福利、健康条件、人的社会地位能力是其中主要的因素例如,,图,8.4,美国、阿根廷和肯尼亚国的生活标准与人口增长(,P185,)人口增长与生活标准,1,贫困、出生率高、卫生状况差、缺乏教育是相关联的吗?,2,经济福利与解决人口问题是相联系的贫穷国家巨大的、快速增长的人口不能期望以富国同样的水平消费吗?公平吗?,人口与贫穷,:,一个恶性循环,饥饿、粮食生产与环境退化,我国人均耕地情况,年份,人均耕地(公顷),世界平均(公顷),1950 0.18,1980 0.1 0.37,2000 0.08,我国历次人口普查情况,年 份 1953 1964 1982 1990,2000,人口(亿)5.74 6.95 10.32 11.6,饥饿、粮食生产与环境退化,饥饿、粮食生产与环境退化,人口过渡,(,模型,),概念,生活标准与人口增长率的关系:具有最高生活标准的国家,其人口增长率最低;具有最低生活标准的国家,其人口增长率最高初期,国家人口稳定,出生率和死亡率都比较高由于饥荒、流行性疾病,死亡率波动变化;,经济和社会条件改善,死亡率快速下降,人口快速增长,但出生率仍然很高随着国家的工业化,人们要求家庭小型化,且使用避孕药品,出生率开始下降;,最后,出生率和死亡率再次平衡,死亡率和出生率都比较低。
人口过渡模型(个阶段),人口过渡图形模式,人口持续增长的可能后果,:1,对土地资源的压力,由于许多发展中国家土地退化,粮食产量赶不上人口增长,使得世界粮食供应日趋紧张由于土地沙化,水土流失,工业和城市发展蚕食耕地等多种原因,致使我国的可耕面积正以每年,47-67,万公倾的速度减少为使食物供应跟上人口增长,需要采取各种措施:如施用大量化肥与农药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或开垦荒地以扩大耕地面积等等但是这些措施都可能以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过量施用化肥和农药会造成土壤板结,水体富营养化,环境污染,抗药性害虫种类与数量增加等,最终可能使农、林、牧、副、渔各业的总产量反而下降不适当地开垦荒地,必然也会破坏有利的生态平衡,例如土地沙漠,盐碱化等人口对森林资源的影响,人口过分增长势必毁林造田,毁林盖房,,结果使越来越多的森林资源受到破坏半干旱地区也因大量开采饲料及薪炭材,导致树木密度减少如全国人口增长率最高的四川省,解放初期森林覆盖率是,19%,,,80,年代已下降到,13%,,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也引起自然灾害的增多人口对能源的影响,人口的增长使能源供应紧张并且缩短化石燃烧的耗竭时间同时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而且导致生物异常,毁坏大面积森林和湿地,引起海平面上升,甚至导致极地冰帽融化。
异常的气候会加速森林的破坏而发展中国家的燃料,90%,来自森林因此,未来人口增长与能源短缺的矛盾不容忽视人口对城市环境的影响,目前发达国家城镇人口比例为,79%,,世界平均城镇人口比例为,42.2%,我国,1990,年有,26,.,2%,的人口为城镇居民,,2000,年城镇人口,将占总人口的,35.7%,但我国人口基数大,城镇人口的绝对数量多,已对城市发展构成了障碍人口对工业发展的影响,人口增长过快,反而不利于工业的发展不利于在企业中采用自动化技术与设备来减少职工人数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人口对气候的影响,人口增长,会因呼吸、燃烧和工业发展使排入大气的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增加,可能引起酸雨和光化学烟雾事故,关于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1970年梅托斯(,Meadows),提出一个“,人口膨胀-自然资源耗竭-环境污染,”的世界模型该模型认为:,人口激增必然会导致土地利用过度,因而不能继续加以使用,粮食产量下降;,自然资源因世界人口稠密而发生严重枯竭,工业产品也随之下降;,环境污染严重,破坏惊人,从而使粮食加速减产,人类大量死亡,人口增长停止该模型为纯数学计算结果,未考虑人类控制自身发展的能力和人类的创造力。
人口增加必然要开垦土地,兴建住宅,采伐森林,开辟水源结果改变了自然生态系统的结果和功能,使其偏离有利的平衡状态如果偏离程度超过了生态系统自身调节能力,则生态平衡便遭到破坏这时自然界就要对人类进行报复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地区分布数据(国家统计局)地区别人口数(万人)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吉林省黑龙江省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福建省 (不含金门、马祖等岛屿)江西省山东省河南省湖北省湖南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海南省 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云南省西藏自治区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 宁夏回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省和福建省的金门、马祖等岛屿 中国人民解放军现役军人,中国的人口、以及世界和中国的人口容纳量,地球的人口环境容量估算,世界人口按指数增长下去,会带来什么严重后果呢?人口无限增长下去,地球容纳不下;众多人口对环境会产生恶劣影响生态圈能容纳多少人?,就每人平均可能占有陆地而言,按目前45年,倍增期,计算,1990年世界人口为53.3亿,到2035年增至106.4亿,2080年达到212.8亿,800年后世界人口可达到千万亿如果到时地球上的全部土地都为人们所居住,平均每人占地1.5米,2,,已经没有可耕种的土地了。
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地球植物的总产量,按能量计算每年为2.77,x10,21,J人类维持正常生存每人每天需能量107,J,,则每年需3.68,x10,9,J按这些数值计算,地球上植物总产量可养活7534亿但是,由于以下两个原因,以植物为食的,不仅仅是人类,其他各种动物也都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有许多植物和动物是不能供人类食用的因此,据此估计人类只能获得总产量的1%,即只能养活75亿人人口容量:一定生活水平下能供养的最高人口数,它随所规定的生活水平的标准而异如果生活水平定在很低的标准,甚至只能维持生存水平,则人口容量就接近生物学上的最高人口数如果将生活水平定在较高目标上,人口容量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经济适度人口中国人口今后的发展趋势和适度人口,大力控制人口数量,积极提高人口质量,必须使人口发展与国土资源和国民经济发展互相适应,这时的人口数量,被科学家称作“适度人口”适度人口理论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西方研究一个国家最适宜的人口数量、人口规模、人口密度和人口质量等问题当代适度人口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法国人口学家阿尔弗雷.索维他提出“经济适度人口”和“实际适度人口”,还认为要改善人口的现状,必须缩小适度人口与实际人口之间的差距。
经济学家科尔和胡佛提出从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和宏观模型出发,来确定最佳人口规模的理论中国适度人口,研究的主要结果(观点),社会学家,孙本文教授,是最早研究中国适度人口数量的人之一根据我国当时粮食生产水平和劳动就业人数讨论了适度人口问题人口总人数在8亿以内最适宜1979-1980年,中国社科院田雪原、陈玉光从经济发展角度研究了中国适度人口数量我国总人数应保持在6.5-7亿之间对经济最有利西安交大胡保生、王浣尘、朱楚珠和李维岳用系统工程中的多目标决策技术和方法研究了中国未来的适度人口数量人口应在7-10亿中科院国情分析小组1989年完成的生存与发展报告中指出中国人口应在9.5亿人毛志锋,在适度人口与控制中将适度人口划分为经济适度人口、生态适度人口和社会适度人口预测2030年中国的适度人口可在15亿左右Review Questions,1,什么是人口统计学,?,2,什么是人口过渡,?,它的基础是什么,?,3,什么是婴儿潮,?,4,人口的年龄分布是什么,?,5,在你和欠发达国家中的一些人的生活标准之间,列出,10,种差异,.,6,生活在人口过剩国家的人,为什么利用植物作为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Review Questions,7,尽管预测未来很困难,但请你描述,10,年后你的生活将是什么样,?,为什么,?,8,如果人口在未来,50,年翻一番,列出你预测的,5,种变化。
9,世界上哪,3,个地区的人口增长率最高?世界上哪,3,个地区的生活标准最低?,11,在决定人口增长方面,妇女的地位发挥,什么作用?,12,给出,3,个理由,解释为什么欠发达地区妇女想生两个以上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