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其它办公相关文档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绿色古风李清照人物介绍

文档格式:PPTX| 29 页|大小 19.08MB|2025-04-07 发布|举报 | 版权申诉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29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被誉为“词国皇后”,曾“词压江南,文盖塞北”中国风,李,照,清,李,照,清,目,录,壹,人物生平,贰,主要影响,叁,文学作品,肆,历史评价,壹,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人,物,生,平,李清照的人物生平,号易安居士,宋齐州章丘(今山东济南章丘西北)人,居济南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艺术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李易安集,漱玉集,夏日绝句,易安词,浯溪中兴碑诗,易安居士文集,李清照的家世背景,李清照出生于一个爱好文学艺术的士大夫的家庭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于汴京,生活环境优雅富裕父亲李格非是济南章丘人,进士出身,苏轼的学生,号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官至提点刑狱、礼部员外郎藏书甚富,善属文,工于词章母亲是状元王拱辰的孙女(一说宰相王珪长女),很有文学修养李清照的人物生平,李清照自幼生活在文学氛围十分浓厚的家庭里,耳濡目染,家学熏陶,加之聪慧颖悟,才华过人,所以“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曾受到当时的文坛名家、苏轼的大弟子晁补之(字无咎)的大力称赞。

    李清照的少年时代随父亲生活于汴京,优雅的生活环境,特别是京都的繁华景象,激发了李清照的创作热情李清照的人物生平,除了作诗之外,开始在词坛上崭露头角,写出了为后世广为传诵的著名词章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此词一问世,便轰动了整个京师,“当时文士莫不击节称赏,未有能道之者”,李清照读了著名的读中兴颂碑诗后,当即写出了令人拍案叫绝的和诗浯溪中兴颂诗和张文潜 两首此时李清照在,17,到,19,岁之间此诗笔势纵横地评议兴废,总结了唐代“安史之乱”前后兴败盛衰的历史教训,借嘲讽唐明皇,告诫宋朝统治者“夏商有鉴当深戒,简策汗青今具在”李清照的琴瑟和弦,宋徽宗建中靖国元年(1101年),李清照18岁,与时年21岁的太学生赵明诚在汴京成婚当时李清照之父作礼部员外郎,赵明诚之父作吏部侍郎,均为朝廷高级官吏后两年,赵明诚进入仕途,虽有了独立的经济来源,但夫妇二人仍然过着非常俭朴的生活,且立下了“穷遐方绝域,尽天下古文奇字之志”李清照出嫁后的第二年,也就是宋徽宗崇宁元年(1102年)七月,其父李格非被列入元祐党籍,不得在京城任职而在同一年,赵挺之却一路升迁,六月除尚书右丞,八月除尚书左丞为救父之危难,李清照曾上诗赵挺之。

    惜均未奏效被罢官后的李格非,只得携眷回到原籍明水李清照的琴瑟和弦,李格非“元祐党人”的罪名竟株连到李清照身上崇宁三年(1104年)李清照离开汴京去投奔先行被遣归的家人崇宁五年(1106年)朝廷大赦天下李清照也得以返归汴京与赵明诚团聚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三月,因政治陷害赵挺之被罢右仆射后五日病卒李清照只好随赵氏一家回到在青州的私第,开始了屏居乡里的生活李清照、赵明诚屏居青州,始于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秋次年李清照25岁,命其室曰“归来堂”,自号“易安居士”归来堂”,取义于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其时,曾对李清照极为称赏的文学家晁补之与李清照之父同以党籍罢官归隐,自号“归来子”李清照颠沛流离的后半生,宋钦宗靖康二年、高宗建炎元年(1127年),李清照44岁金人大举南侵,俘获宋徽宗、钦宗父子北去,史称“靖康之变”,北宋朝廷崩溃五月,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改元建炎,是为高宗,南宋开始北方局势愈来愈紧张,李清照着手整理遴选收藏准备南下,十二月,青州兵变,杀郡守曾孝序,青州剩余书册被焚当李清照押运15车书籍器物,行至镇江时,正遇张遇陷镇江府,镇江守臣钱伯言弃城而去,而李清照却以其大智大勇在兵荒马乱中将这批稀世之宝,于建炎二年(1128年)春押抵江宁府。

    李清照颠沛流离的后半生,建炎四年(1130年)春,李清照追随帝踪流徙浙东一带颠沛流离中,所余文物又散失大半五月,至池阳(今安徽贵池),赵明诚被旨知湖州不幸的是,由于途中感疾,赵明诚竟于八月十八日卒于建康赵明诚卒后,李清照为文祭之,葬毕赵明诚,李清照大病一场李清照至江宁后,雪日每登城远览以寻诗建炎三年(1129年)二月,赵明诚罢守江宁,独自弃城而逃李清照颠沛流离的后半生,绍兴元年(1131年)三月,李清照赴越(今浙江绍兴),居土民钟氏之家,一夕书画被盗至此,所有图书文物大部散失绍兴二年(1132年),李清照到达杭州孤独无依之中,再嫁张汝舟后因无法忍受其野蛮行径,且发现其违法罪行,报官告发了张汝舟,并要求离婚虽然经历了一场再嫁匪人、离异系狱的灾难,但是李清照生活的意志并未消沉,诗词创作的热情更趋高涨虽然经历了一场再嫁匪人、离异系狱的灾难,但是李清照生活的意志并未消沉,诗词创作的热情更趋高涨绍兴十三年(1143年)前后,李清照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表进于朝贰,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主,要,影,响,李清照的主要影响,前期,宋神宗元丰七年(,1084,年),也就是词人出生之年,到徽宗 大观元年(,1107,年),开始屏居青州之年为止,共二十四年。

    中期,青、莱、淄、宁时期,即大观二年到高宗建炎三年(,1129,年),词人,25,岁到,46,岁(丈夫去世),共二十一年后期,建炎四年到绍兴二十五年(,1155,年),词人,46,岁(丈夫去世),到,73,岁词人离世,共二十五六年李清照的主要影响,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凤凰台上忆吹箫一剪梅醉花阴等词,通过描绘孤独的生活和抒发相思之情,表达了对丈夫的深厚感情,宛转曲折,清俊疏朗她的词虽多是描写寂寞的生活,抒发忧郁的感情,但从中往往可以看到她对大自然的热爱,也坦率地表露出她对美好爱情生活的追求如梦令二首,活泼秀丽,语新意隽蝶恋花晚止昌乐馆寄姊妹写对女伴们的留恋,感情也极其真挚这出自一个女作家之手,比起“花间派”代言体的闺怨词来要有价值得多李清照的主要影响,李清照南渡后的词和前期相比也迥然不同国破家亡后政治上的风险和个人生活的种种悲惨遭遇,使她的精神很痛苦,因而她的词作一变早年的清丽、明快,而充满了凄凉、低沉之音,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在流离生活中她常常思念中原故乡,如菩萨蛮写的“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蝶恋花写的“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都流露出她对失陷了的北方的深切怀恋。

    她更留恋已往的生活,如著名的慢词永遇乐,回忆“中州盛日”的京洛旧事;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回忆当年的“胜赏”,都将过去的美好生活和凄凉憔悴作对比,寄托了故国之思李清照的主要影响,她在词中充分地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如武陵春通过写“物是人非事事休”的感慨,声声慢通过写“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的处境,叠词表达了自己难以克制、无法形容的愁又如清平乐中“海角天涯,萧萧两鬓生华”的悲伤,孤雁儿中的悼亡情绪,都是在国破家亡、孤苦凄惨的生活基础上产生的,所以她的这部分词作正是对那个时代的苦难和个人不幸命运的艺术概括李清照的主要影响,李清照主要成就在于文学上,她工诗善文,更擅长词李清照词,人称“易安词”“漱玉词”,以其号与集而得名李清照在早年还写过一篇词论,提出词“别是一家”的说法,是宋代的重要词论,也成为她词创作的理论依据,著有漱玉词,李清照词的风格以婉约为主,屹然为一大宗,人称“婉约词宗”沈谦填词杂说将李清照与李后主并提说:“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易安词在群花争艳的宋代词苑中,独树一帜,自名一家,人称“易安体”易安体”之称始于宋人侯寅眼儿媚调下题曰:“效易安体”辛弃疾丑奴儿近调下题曰:“博山道中效易安体”。

    词作自成一体,,表明已形成鲜明的个性风神叁,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文,学,作,品,李清照的文集在当时就曾刻印行世直斋书录解题载漱玉集1卷,“别本”分5卷黄升花庵词选称有漱玉词3卷宋史艺文志载有易安居士文集7卷、易安词6卷都久已不传现存的诗文及词集是后人所辑李清照的文学作品,李清照的文学作品,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李清照的文学作品,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和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早期词作李清照前期的词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题材集中于写自然风光和离别相思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浣溪沙,淡荡春光寒食天,玉炉沉水袅残烟梦回山枕隐花钿海燕未来人斗草,江梅已过柳生绵黄昏疏雨湿秋千李清照的文学作品,夏日绝句和题八咏楼、声声慢寻寻觅觅是李清照后期的作品,而李清照后期的作品主要是抒发伤时念旧和怀乡悼亡的情感表达了自己在孤独生活中的浓重哀愁,孤独,惆怅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题八咏楼,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李清照的文学作品,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肆,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梅腮,已觉春心动历,史,评,价,李清照的历史评价,易安居士,京东路提刑李格非文叔之女,建康守赵明诚德甫之妻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在士大夫中已不多得若本朝妇人,当推文采第一本朝女妇之有文者,李易安为首称易安名清照,元祐名人李格非之女诗之典赡无愧于古之作者;词尤婉丽,往往出人意表,近未见其比近时妇人,能文词如李易安,颇多佳句九日词云:“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此语亦妇人所难到也李清照的历史评价,尝闻摘藻丽句,固非女子之事间有天姿秀发,性灵钟慧,出言吐句,有奇男子之所不如虽欲掩其名,不可得耳李氏自号易安居士,赵明减德夫之室,李文叔女,有才思文章落笔,人争传之小词多脍炙人口,已版行于世,他文少有见者本朝妇人能文,只有李易安与魏夫人。

    中散非汤武得国,引之以比王莽,如此等语,岂女子所能宋人中填词,李易安亦称冠绝使在衣冠,当与秦七、黄九争雄,不独雄子闺阁也李清照的历史评价,宋 朱弁:,赵明诚妻,李格非女也善属文,于诗尤工晁无咎多对土大夫称之元 陶宗仪:,易安居士李氏才高学博,近代鲜伦,其诗词行于世甚多清 沈谦:,男中李后主,女中李易安,极是当行本色王进玉:,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是女性艺术家的优秀典范清 毛先舒:,李易安春情,“清露展流,新桐初”引用世说全句,清 刘体仁:,惟易安居士,深妙稳雅,不落蒜酪,亦不落绝句,真此道本色当行第一人也宋王灼:,自少年便有诗名,才力华赡,逼近前辈”,宋代女词人,婉约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被誉为“词国皇后”,曾“词压江南,文盖塞北”中国风,李,照,清,李,照,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Zabulon*
    资质:实名认证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