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河南在职法律硕士联考考试考前冲刺卷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美国宪法规定由联邦最高法院负责审查国会制定的法律是否符合宪法的宪法保障实施制度,是由____ A.联邦宪法明确规定的 B.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开创的 C.国会授予的 D.法律规定的 2.我国《刑法》第12条的规定,体现了在溯及力问题上的____ A.从旧原则 B.从新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3.清朝最重要的死刑复审制度是____ A.九卿圆审 B.秋审 C.三司会审 D.热审 4.依据秦朝诉讼法律制度,下列选项中属于“非公室告”案件的是____ A.贼杀伤 B.盗他人 C.子告父母,臣妾杀家主 D.子盗父母,主擅杀、刑、髡其子及臣妾 5.甲以5000元的价格将一台电脑转让给乙,在乙交付价金的同时,双方又约定,甲要借用该电脑继续使用一个月,待一个月之后再将电脑交给乙,电脑所有权自乙交付价金后转移给乙。
此种交付的方式在学理上称之为____ A.占有改定 B.指示交付 C.简易交付 D.拟制交付 6.甲、乙因通奸生育一女婴;为避人耳目,将女婴放置于很少有人出没的树林中,两天后该女婴因饥饿而死亡甲、乙应构成____ A.虐待罪 B.故意杀人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 D.遗弃罪 7.“法治应包含两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良好的法律”,这段话的阐述者是____ A.卢梭 B.庞德 C.奥斯汀 D.亚里士多德 8.被告人杨某与被害人张某有仇,杨某伺机报复一日杨某得知张某一人在家,便身带匕首准备报复张某但他在去张某家的路上,突然感到肚子疼痛,便回到家中,张某的行为属于____ A.犯罪中止 B.犯罪预备 C.犯罪未遂 D.不构成犯罪 9.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基本政策是____ A.鼓励、支持和监督 B.鼓励、支持和引导 C.鼓励、指导和引导 D.鼓励、支持和帮助 10.甘某(国家工作人员)1993年5月的一天挪用单位(国家单位)公款5万元用于营利,并已于1996年6月20日归还。
此事于2000年12月25日被发现并由某检察机关立案侦查2001年8月5日案件进入审判阶段在讨论本案时,有不同意见你认为下列哪种意见正确?____ A.甘某的行为已过追诉时效,不应追究 B.甘某的行为未过追诉时效,应予追究 C.甘某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D.由于挪用公款罪的最高法定刑为5年有期徒刑,因此甘某的行为已过追诉时效,不应追究 11.西周法制的一个重要思想是____ A.恭行天罚 B.行刑重轻 C.明德慎罚 D.德主刑辅 12.有民事行为能力的公民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____ A.有效 B.无效 C.部分无效 D.在撤销死亡宣告后才有效 13.我国宪法规定,自治州、自治县的自治条例、单行条例须报____批准后生效 A.全国人大常委会 B.国务院 C.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D.省或自治区人大常委会 14.李某出国买回一架微型照相机赵某甚为喜欢,要求李某转卖给他,李某应允赵某因一时缺乏现金,便将刚从银行购买的面值为500元的五张有奖国库券(每张100元)交给李某。
后有一张国库券中奖,奖金1000元该1000元应归____所有 A.李某所有 B.赵某与李某所有 C.赵某所有,李某应返还不当得利 D.赵某所有,因给付行为属于重大误解 15.陈某于1999年7月秘密成立“中国国家自由党”,制定了党纲,以推翻公有制和社会主义制度为目的,当月发展了一批成员,同时策划到香港地区与美国驻港领事馆取得联系,向美方介绍该党纲领及组织人员情况,争取经济援助陈某还企图偷渡出境,利用境外敌对势力实现其政治目的在其准备过程中被安全人员抓获陈某的行为属于____ A.犯罪预备 B.犯罪未遂 C.犯罪中止 D.犯罪既遂 16.张某(25岁)教唆杨某(9岁)实施侵权行为,则____ A.若杨某的监护人已尽监护责任,则应由张某承担赔偿责任 B.张某与杨某承担连带责任 C.张某与杨某之监护人承担连带责任 D.张某承担主要责任,杨某的监护人承担补充责任 17.犯罪行为的最基本特征是____ A.刑事违法性 B.一定的社会危害性 C.应受刑罚惩罚性 D.行为人具有主观恶性 18.下列关于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____ A.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自治与区域自治的结合 B.民族自治机关的自治权是民族自治地方固有的权力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而确立的基本政治制度 D.与一般地方国家机关比较,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实行不同的组织原则 19.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选举经费由____ A.私人资助 B.国库开支 C.国库开支与个人募集 D.候选人自己解决 20.明代中央主审机构是____ A.枢密院 B.刑部 C.审刑院 D.大理寺 2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可以分为____ A.宪法、行政法、民法、劳动法、经济法、诉讼法、环境法等 B.宪法、行政法、环境法、劳动法、诉讼法、海商法等 C.宪法、行政法、民法、诉讼法、劳动法、经济法、国际经济法等 D.宪法、特别行政区法、地方性法规、自治法规和单行法规等 22.上级人民检察院与下级人民检察院的关系是____ A.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B.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 C.指导与被指导的关系 D.指导与协调的关系 23.民事活动必须遵守法律,法律没有规定的,应当遵守____ A.地方性法规 B.经国家认可的习惯 C.社会公德 D.国家政策 24.按照法的适用范围的不同,法可以分为____ A.实体法和程序法 B.根本法和普通法 C.一般法和特别法 D.国内法和国际法 25.1997年刑法典确立了与1979年刑法中类推制度相对立的原则,即____ A.罪刑法定原则 B.罪责刑相适应原则 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刑罚人道主义原则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多个符合题意) 1.下列财产不得用于抵押的是____ A.土地所有权 B.依法被查封、扣押、监管的财产 C.所有权、使用权不明或者有争议的财产 D.一家大型企业附属医院的办公大楼 2.能够成为民事法律事实的行为包括____ A.侵权行为 B.民事法律行为 C.效力未定的民事行为 D.事实行为 3.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的立法思想是____ A.民族主义 B.民权主义 C.民生主义 D.民主主义 4.责任与损害相当原则的具体要求有____ A.法律责任的性质与违法行为的性质相适应 B.法律责任的种类和轻重与违法行为的具体情节相适应 C.法律责任的种类和轻重与行为人的主观恶性相适应 D.从法经济学的角度看,责任相当原则还要求在立法时注重责任效益 5.根据我国现行宪法的规定,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公民可以行使的权利是____ A.申诉权 B.控告权 C.检举权 D.罢免权 6.社会主义法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区别表现为____ A.产生的历史条件不同 B.表现形式不同 C.调整范围不同 D.实施方式不同 7.根据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____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A.社会 B.国家 C.社会单位 D.事业单位 8.下列表述正确的是____ A.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了正当法律程序 B.1354年在英国法律文件中第一次出现了正当法律程序的正式表述 C.正当法律程序是一种有价值倾向的法律程序 D.正当法律程序是权利平等的前提 9.根据我国选举法的规定,以下人员中没有选举权的是____ A.不满18岁的公民 B.被剥夺政治权利者 C.非中国公民 D.精神病患者 10.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举行会议期间,下列机关中可以提出议案的是____ A.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 B.国务院 C.中央军事委员会 D.最高人民法院与最高人民检察院 11.法制和法治都是以法律为中心的国家上层建筑,二者的区别有哪些?____ A.两个上层建筑中所涉及的法律与权力的关系不同 B.两个概念中隐含着对国家权力的结构形式的要求不同 C.两个概念中内含的法律制度的含义不同 D.两个概念所涵指的人民与法律的关系不同 12.我国实行个人负责制的机关有____ A.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B.最高人民法院 C.国务院及各部委 D.中央军委 13.我国刑法总则关于适用死刑的限制性规定体现在____ A.死刑适用条件的限制 B.死刑适用对象的限制 C.死刑适用程序的限制 D.死刑执行制度的限制 14.宪法是根本大法,是因为____ A.它规定一国的根本制度 B.它是统治阶级胜利经验的总结 C.它集中体现各种政治力量的对比关系D.它的效力高于一般法律 15.北洋政府法律制度的根本特点是____ A.封建性 B.民主性 C.买办性 D.进步性 1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 A.法律解释的主体只能是有权的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 B.在构成法律规范的三要素假定、行为模式和法律后果中,居于核心地位的是行为模式 C.大陆法系是以罗马法为基础而发展起来的法律的总称 D.强制性是法律固有的特征,其他社会规范不具有强制性 17.西周统治者主张“以德配天”,其“德”的要求主要包括____ A.敬天 B.敬宗 C.爱吏 D.保民 18.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享有修改宪法提议权的主体是____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C.中共中央 D.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19.下列关于中央军事委员会负责制的表述,正确的有____ A.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负责 B.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报告工作 C.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报告工作 D.中央军事委员会实行主席负责制 20.下列有关我国公民权利的表述符合宪法规定的是____ A.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 B.公民对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C.任何国家机关在接到公民提出的申诉、控告或者检举后,都必须查清事实,负责处理 D.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造成损失的,受害人有依法请求赔偿的权利 21.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家和社会帮助安排盲、聋、哑和其他有残疾的公民的____ A.劳动 B.就业 C.生活 D.教育 22.选民王某,35岁,外出打工期间本村进行乡人大代表的选举。
王某因路途遥远和工作繁忙不能回村参加选举,于是打电话嘱咐14岁的儿子帮他投本村李叔1票根据上述情形,下列表述正确的有____ A.王某仅以电话通知受托人,尚不能发生有效的委托投票授权 B.王某必须同时以电话通知受托人和村民委员会,才能发生有效的委托投票授权 C.王某若以书面形式委托他人代为投票,必须征得选举委员会的同意 D.王某不能电话委托儿子投票,因为儿子还没有选举权 23.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指导方针是____ A.鼓励 B.支持 C.引导 D.指导 24.国务院审计机关对国务院各部门和地方各级政府的财政收支,对国家的____的财务收支,进行审计监督 A.财政金融机构 B.企业事业组织 C.公共服务机构 D.社会组织 25.根据两个基本法,中央对特别行政区行使的权力包括____ A.决定特别行政区进入紧急状态 B.修改特别行政区的基本法 C.制定适用于特别行政区的法律 D.享有对特别行政区发生案件的司法终审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