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对农民工市场变化的经济学分析 陆怡妃 国贸二班 05147041 [摘 要]简析改革开放以后中国市场上农民工的供给与需求,并以此为基础从经济学角度分析“民工潮”与“民工荒”形成的原因并就解决农民工市场失灵提出几点建议[关键词]农民工的供给与需求:“民工潮”出现的原因:“民工荒”出现的原因An Economics Analysis Of Changes In The Market For Peasant Workers Lu Yifei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2 05147041Abstract: A simple analysis for peasant workers market supply and demand in China’s economy market after China's opening up and analysis why "workers tide " and "workers shortage" happened on that basis from the economics perspective, give some advice about market failures. Key words: peasant workers supply and demand: the reason of “worker tide”: the reason of “workers shortage”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占全国人口总数的70%以上,要提高GDP指数必先提高广大农民生活水平。
改革开放以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飞速的发展,它不仅促进了全社会人力资源的配置,也对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的导向作用愈加明显,这就出现了改革开放以来频见报刊的“民工潮”,而2000年以后由于“三农”政策的实施又出现了所谓的“民工荒”,本文从供给与需求出发分析了“民工潮”与“民工荒”形成的原因并提供了解决农民工市场失灵的几点建议一. 农民工的供给与需求 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外出务工人员数量不断增加,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2000年我国外出农村劳动人数已达1.21亿人约占当年农村劳动力的25%,农村外出务工人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受供给与需求的影响一) 农民工的供给改革开发以后,中国农村出现了大量劳动力剩余,究其原因可分为两部分1农业生产效率提高造成劳动力大量的剩余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和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有力的推动了农村紧急的快速发展;农业科技的进步和机器的推广极大的提高了农产品生产的效率,改革开放以后国家对农业研发的投资比重逐年加大,在广大农村掀起一股“科学种田”之风杂交水稻的推广,温室大棚的广泛使用,各种有机无机化肥的使用以及农业机器化的推广使得农业逐步步入现代化,解放了大量农村劳动力2。
大量耕地被占用使许多农民失去了生产资料成为自由劳动力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与现代化的建设大量耕地被用作建筑用地和工业用地近年来“退耕还林”工程的时时使全国人均耕地量由1949年的3.05亩降到2000年的1.15亩左右二) 需求方面 20世纪80年代末期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广东、福建等东部沿海地区在外资投资的带动下工业企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出现了大量的劳动密集型企业使劳动力需求不断增加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确定了市场经济的发展且改革进程日益加快,从而掀起了中国经济改革的高潮这时,乡镇企业尤其是沿海地区乡镇企业大大发展,各种开发区对廉价的农村劳动力有强烈的需求;近几年来国家加大对基础设施的投资,各种大型工程的建设需要大量的劳动力二.“民工潮”出现的原因随着家庭联产承包制的推行,人民公社这种将农民紧紧束缚在土地上既不能向外转移又不能开展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的制度得到瓦解城乡关系的改善以及国家对农民离开土地进入城市的管制有所放松,这些就为农民进城创造了客观条件改革开放以后虽然农业生产产量得到大幅度提高但与此同时农业生产资料涨价农业税收繁重使得农民在家务农成本加大而农产品又以低价收购,其直接结果是农民生活长期得不到改善生产积极性被挫伤。
农民家庭贫困化加剧使得农民迫于生计不得不外出寻求非农业就业来提高家庭收入,这就促成了农民外出务工的主要因素资料来源:曾绍阳 唐晓腾 社会变革中农民流动 江西出版社2004年出版 第78页)1980 1984 1988 1992 1996 2000城市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收入差距的拉大(如图一)以及城乡在医疗、养老和子女教育等方面享受的政府福利和社会保障上的差距使得农民在家务农的机会成本加大 二. 民工荒出现的原因 2005年我们在报刊上看到最多的名词是与“民工潮”相对应的“民工荒”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外流使得许多耕地荒废农产品质量下降,极大的威胁了我国现代化建设2000年以后政府对“三农”问题越来越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增加农民收入的政策:减免农业税受,提高农产品价格使得农民在家务农成本减少利润增加,农村城镇化的 加快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是造成农村外出劳动力回流的一个重要原因,但前面在谈农民工供给时已经提到中国农业面临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地少人多,农村的剩余劳动力完全能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因此笔者认为造成“民工荒”主要还有以下几点原因:1由于外出务工农民大多受教育程度较低因此大多数人从事的都是苦、脏、累、重的体力活。
从问卷调查统计结果看外出务工的农民月工资在500元以下的占23.8%,月工资在700-900元的占16.7%,月工资在900-1200元的占12.8%,月工资在1200元以上的只占8.8%;2是外出务工的农民合法权益难以得到保障他们常常是加班加点的工作日工作时间大多数在12小时以上甚至达到18小时,休息时间又得不到保障,而且他们加班又没有加班工资,甚至正常工资都没法领到;3现行的户籍制度使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遇到子女升学和就业方面的困难,其本人也会遇到婚姻上的困难4他们居住的和生活的条件十分艰苦,大多数居住在造价低,不符合基本安全卫生标准的简易住房内,公共安全不能得到政策保障这些使得农民工市场失灵加上农民收入的提高使之宁肯闲置劳动力而不去满足城市对劳动力的需求,同时也导致了资源大量的浪费三.解决农民工市场失灵的几点建议1增大对农村教育的投入提高了农村劳动力文化技术水平就使其摆脱了仅靠体力赚钱的低收入模式增加了个人就业本领2对现有的户籍制度进行改革现行的户籍制度产生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是为了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而产生的而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深入户籍制度应与居住自由、迁移自由、择业自由联系在一起才能与市场经济相适应。
3现阶段政府已经着手于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如增加了最低生活标准的补贴在农村推行养老保险但由于中国社会保障体系起步晚,许多法制不完善实施的过程中也有诸多问题,因此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必先进一步加深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1]曾绍阳 唐晓腾 社会变迁中的农民流动[M] 江西人民出版社 2004.[2]厉以宁 经济漫谈录[M]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3]朱文兴 白明 西部大开发-农业.农村.农民. 经济管理出版社 2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