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活休闲 > 运动健身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现代文学史自考知识点: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文档格式:DOCX| 5 页|大小 16.67KB|2025-01-27 发布|举报 | 版权申诉
第1页
第2页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2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1 / 5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1917-1949年的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  1 双簧戏:1、1918年钱玄同和刘半农的双簧戏,正式拉开了这场“文学革命”、“封建复古主义”思潮斗争的序幕2、钱玄同把社会上的各种反对意见归纳起来,化名“王敬轩”写给《新青年》编者一封信,再由刘半农写答信王敬轩的信予以批驳,两信同时发表名为《文学革命之反响》,借以扩大文学革命的影响    2 文学研究会:被称为“为人生”的现实主义文学流派1921年成立于北京,是文学革命后出现的第一个新文学社团代表作家:周作人、茅盾、叶圣陶、许地山、朱自清、冰心等重要刊物:《理论小说月报》、《文学旬刊》主张:积极提倡“为人生”的文学主张和现实主义文学思想主要贡献:它承接了“五四”文学革命的现实主义传统,使之发展成为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占主流地位的文学思潮    3 创造社:1921年在日本东京成立,发起人有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等主要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刊》《创造日》理论主张:尊自我,重主观,强调艺术是自我表现、内心自然流露;强调文学的本质是感情;强调灵感在创作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浪漫主义特征    4 新月社:1923年成立,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等,都是欧美留学生。

    重要刊物:《晨报副刊》《诗镌》《新月》(后期)闻一多发表《诗的格律》的理论文章,提出诗歌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以闻一多、徐志摩为首的新格律诗的创作,称为“新月诗派”    5 语丝社:成立于1924年,以创办《语丝》周刊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鲁迅、周作人、钱玄同、林语堂等文艺思想接近于文学研究会《语丝》多发表杂文、小品、随笔,形成生动、泼辣、幽默的语丝文体,对中国现代散文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鲁迅说《语丝》的基本特色是“任意而谈,无所顾忌”    6 简述文学革命的成就和意义:文学革命批评了“文以载道”、“代圣贤立言”的旧文学观念,宣传了现实主义文学思想新文学浸透了民主主义、人道主义、个性主义等近代思想新文学引进了话剧等新的文学体裁,进行了新诗的创建和小说形式的个性,以白话代替文言文学革命使中国文学从束缚状态走向自由开放,开始向现代化迈进    7 现实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鲁迅的小说集《呐喊》、《彷徨》奠定了新文学的现实主义基础现代最早、成员最广的新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其文学思想基本倾向是现实主义理论上对文坛发生了重要影响;创作方面,创作了许多现实主义小说,有反映社会问题的“问题小说”和反映现实人生的“乡土文学”。

    除文学研究会外,当时影响较大的语丝社,基本倾向也是现实主义欧美现实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在这时期得到大量翻译    8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异军突起的创作社,拥有一批创作力旺盛的作家,主干人物有郭沫若、郁达夫等在创作方面有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诗歌集《女神》、郁达夫的《沉沦》当时最重要的新诗流派之一的新月诗派,就诗歌的主要倾向而言,是浪漫主义的徐志摩《志摩的诗》、《翡冷翠的一夜》欧美重要的浪漫主义作家及其代表作品,这时期也被大量翻译    9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特征:中国作家的大多数,选择和接受的主要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但又常吸收现代主义的某些因素于其创作中象征诗人首推李金发,象征诗的特点:朦胧、含蓄、暗示无产阶级文学: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是创造社和太阳社创造社主要人物有郭沫若、成仿吾、冯乃超等;太阳社的成员主要有蒋光慈、钱杏邨等    10 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以下简称左联)于1930年3月在上海成立主要人物有沈端先、钱杏邨、鲁迅、田汉等鲁迅在成立大会上作了著名的《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的演讲,是其纲领主要成就:推动了左翼文艺运动迅猛发展左翼文学粉碎了国民党的文化“围剿”左联十分重视理论批评。

    开展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传播开展了文艺大众化运动文学创作十分繁荣,左联还重视培养青年文学作者    11 中国诗歌会:1932年9月成立,发起人穆木天、杨骚、蒲风、任钧等会刊《新诗歌》诗内容方面提出“歌唱新世界的意识”;形式方面提出“要使我们的诗歌成为大众歌调”    12 京派:是30年代一个独特的文学流派,主要成员有周作人、废名、沈从文、李健吾等称之为“京派”,是因为其作者在当时的京津两地进行文学活动其作品较多在京津刊物上发表,其艺术风格在本质上较为一致之处主要刊物有《文学杂志》、《文学季刊》、《大公报·文艺》京派”的基本特征是关注人生,但和政治斗争保持距离,强调艺术的独特风格沈从文是京派作家的第一人京派作家多数是现实主义派,对现实主义有所发展变化,发展了抒情小说和讽刺小说    13 论语派:论语派是30年代的一个散文流派主要人物是林语堂主要刊物有《论语》《人间世》《宇宙风》,以刊登小品文为主,提倡幽默、闲适、性灵《论语》前期文章尚能触及时弊、幽默中含讽刺1934年后,讽刺锋芒日益减弱,幽默也流于说笑话  14 文协: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简称文协》在武汉成立主要人物有老舍、郭沫若、茅盾等。

    老舍为总务部主任,主持文协工作文协是全国规模的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组织文协的会刊《抗战文艺》是抗战时期历时最长的文艺刊物文协的口号是“文章下乡、文章入伍”,这对推动作家参加现实斗争,密切与工农兵群众的联系,起了积极作用  15 孤岛文学:就时间而言,是指1937年11月上海沦陷至1941年12月珍珠港事变日军侵入上海租界止这期间曾发生过颇有影响的“鲁迅风”的论争戏剧特别活跃:于伶《长夜行》、阿英的《碧血花》  16 七月诗派:因胡风主编的《七月》而得名,以艾青、田间为首,其他有绿原、亦门、曾卓等, 主要刊物《七月》《希望》,以抗战现实为内容,以自由体为主要形式形成贯串抗战和解放战争时期的国统区最重要的现实主义诗歌流派  17 九叶诗派:是40年代国统区出现的一个具有现代主义倾向的诗歌流派主要成员有辛笛、陈敬容、杜运燮、杭约赫等主要刊物有《诗创造》《中国新诗》他们既忠于时代和斗争现实,又忠于艺术创造吸收了西方象征诗派、现代诗派的表现艺术和手法18 战国策派:活动于抗战中期,因陈铨、林同济等创办的《战国策》而得名主要成员有陈铨、林同济文艺上主张以“恐怖·狂欢·虔恪”为创作的“三道母题”代表作有陈铨的剧本《野玫瑰》,把国民党间谍作为民族英雄歌颂。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小魏子好文库
    资质:实名认证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