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基本要求0.1 钣金和管工机械上的电源电动机、手持电动工具及液压装置的使用应执行本规程的规定0.2 钣金和管工机械上的刃具、胎、模具等强度和精度应符合要求,刃磨锋利,安装稳固,紧固可靠0.3 钣金和管工机械上的传动部分应设有防护罩,作业时,严禁拆卸机械均应安装在机棚内0.4 作业时,非操作和辅助人员不得在机械四周停留观看0.5 作业后,应切断电源,锁好电闸箱,并做好日常保养工作1 坡口机1.1 应先空载运转,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1.2 刀排、刀具应稳定牢固1.3 当管子过长时,应加装辅助托架1.4 作业中,不得俯身近视工件严禁用手摸坡口及擦拭铁屑2 咬口机2.1 应先空载运转,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2.2 工件长度、宽度不得超过机具允许范围2.3 作业中,当有异物进入辊轮中时,应及时停机修理2.4 严禁用手触摸转动中的辊轮用手送料到末端时,手指必须离开工件3 法兰卷圆机3.1 加工型钢规格不应超过机具的允许范围3.2 应先空载运转,确认正常后,方可作业3.3 当轧制的法兰不能进入第二道型辊时,应使用专用工具送入严禁用手直接推送3.4 当加工法兰直径超过1000mm时,应采取适当的安全措施。
3.5 任何人不得靠近法兰尾端4 仿形切割机4.1 仿形切割机中气焊设备的使用应执行本规程第14.14节的规定4.2 应按出厂使用说明书要求接好电控箱到切割机的电缆线,并应做好保护接地4.3 作业前,应先通电后空运转,检查氧、乙炔等配合和加装的仿形样板无误后,方可作试切工作4.4 作业中,四周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堆放4.5 作业后,应清除设备污物,整理氧气带、乙炔气带及通电电缆线,分别盘好并架起保管5 圆盘下料机5.1 圆盘下料机下料的直径、厚度等不得超过机械出厂铭牌规定,下料前应先将整板切割成方块料,在机旁堆放整齐5.2 下料机应安装在稳固的基础上5.3 作业前,应检查并确认各传动部件连接牢固可靠,先空运转,确认正常后,方可开始作业5.4 当作业开始需对上、下刀刃时,应先手动盘车,将上下刀刃的间隙调整到板厚的1.2倍,再开机试切应经多次调整到被切的圆形板无毛刺时,方可批量下料5.5 作业后,应对下料机进行清洁保养工作,并应清除边角料,保持现场整洁6 折板机6.1 折板机应安装在稳固的基础上6.2 作业前,应检查电气设备、液压装置及各紧固件,确认完好后,方可开机6.3 作业时,应先校对模具,预留被折板厚的1.5~2倍间隙,经试折后,检查机械和模具装备均无误,再调整到折板规定的间隙,方可正式作业。
6.4 作业中,应经常检查上模具的紧固件和液压缸,当发现有松动或泄漏等情况,应立即停机,处理后,方可继续作业6.5 批量生产时,应使用后标尺挡板进行对准和调整尺寸,并应空载运转,检查及确认其摆动灵活可靠7 套丝切管机7.1 套丝切管机应安放在稳固的基础上7.2 应先空载运转,进行检查、调整,确认运转正常,方可作业7.3 应按加工管径选用板牙头和板牙,板牙应按顺序放入,作业时应采用润滑油润滑板牙7.4 当工件伸出卡盘端面的长度过长时,后部应加装辅助托架,并调整好高度7.5 切断作业时,不得在旋转手柄上加长力臂;切平管端时,不得进刀过快7.6 当加工件的管径或椭圆度较大时,应两次进刀7.7 作业中应采用刷子清除切屑,不得敲打震落8 弯管机8.1 作业场所应设置围栏8.2 作业前,应先空载运转,确认正常后,再套模弯管8.3 应按加工管径选用管模,并应按顺序放好8.4 不得在管子和管模之间加油8.5 应夹紧机件,导板支承机构应按弯管的方向及时进行换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