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经验/事迹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高德荣先进事迹课件

文档格式:PPT| 24 页|大小 2.63MB|2024-12-12 发布|举报 | 版权申诉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24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高黎贡山高独龙江水长,党的恩情比山高来比水长,学习高德荣 使命放心上 责任扛肩上,一、开展向高德荣学习的决定,二、高德荣人物简介,三、高德荣事迹概括,2015,年,2,月,2,日,中央组织部授予高德荣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中央组织部号召全国各条战线的共产党员和广大干部向高德荣同志学习,学习他信念如山、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始终做到心中有党,把个人追求融入党的事业,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学习他大爱无私、一心为民的公仆情怀,始终做到心中有民,倾听群众呼声,维护群众利益,真正把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学习他务实担当、干事创业的拼搏精神,始终做到心中有责,努力做到谋事实、创业实、做人实,创造出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学习他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高尚情操,始终做到心中有戒,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时刻扪心自省,清廉自守。

    省委书记李纪恒强调,要广泛深入开展向高德荣同志学习活动,迅速掀起向高德荣同志学习热潮,大力弘扬高德荣精神,努力做让党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奋力推动云南实现跨越式发展李纪恒指出,我们要向高德荣同志学习,学习他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他一心为民、鞠躬尽瘁的公仆情怀,学习他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优良作风,学习他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担当精神,学习他清白为官、干净做事的清廉本色,李纪恒为高德荣颁发荣誉证书,高德荣事迹报告会,报告会上座无虚席,高德荣,男,,独龙族,,生于,1954,年,3,月,5,日,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人,,1985,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担任云南省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独龙江乡乡长,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副县长、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长,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等职务,云南省怒江州委独龙江帮扶领导小组副组长2013,年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全国敬业奉献范候选人2015,年,2,月,中央组织部授予高德荣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39,年来,为了尊严和梦想,他带领独龙族的乡亲们不懈奋斗,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在兄弟民族的支持下,把一个封闭、贫穷、落后的民族以崭新的姿态领进了,21,世纪。

    他今年已满,60,岁,已经退休但是,为家乡发展的这颗心,从没退休二、高德荣人物简介,1.,让独龙族百姓踏上幸福路,位于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高黎贡山和担当力卡山之间的独龙江乡,是我国人口较少的少数民族之一独龙族的聚居区,这里交通闭塞,基础设施落后,发展迟缓独龙江乡地处峡谷,自然条件十分恶劣,仅有一条独龙江公路通往外界,每年有半年大雪封山60,岁的独龙族干部、怒江州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高德荣就长年扎根在这里为了建设一条独龙族同胞的生命通道、发展通道、幸福通道,曾经当过贡山县县长的高德荣一直在呼吁,一直在奋斗,直到“盯着”独龙江公路隧道最后一公里的贯通千百年来,独龙江百姓过江靠溜索,出山得走没有路的“独龙天路”读小学时,高德荣每天早晚要走近,3,个小时山路从那时起,他就萌生了“为独龙族修路,领独龙人致富”的梦想三、高德荣事迹概括,1.,让独龙族百姓踏上幸福路,在他的多方奔走和执着精神感动下,在各级政府的帮助下,进出独龙江的路从无到有,从土石路到柏油路,越走越好走1964,年,在党和政府的大力帮扶下,一条人马驿道如“脐带”般把独龙江乡和贡山县城连接起来开山季里,“国家马帮”一袋一袋地把粮食、种子、盐巴、药品等生活生产物资驮进独龙江乡。

    天气好,单程走,5,7,天,许多马匹长眠在雪山上1988,年,担任独龙江乡乡长的高德荣带领两名干部奔走于独龙江乡和云南省会昆明市他执着的精神感动了有关部门的领导,专门安排了,350,万元项目资金他用这笔资金扩建了乡卫生院、中心校,新建了,4,座人马吊桥等基础设施1995,年国庆节,独龙族世世代代盼望的独龙江公路正式开工1999,年,9,月,9,日,投资,1,亿多元、全长,96.2,公里的简易独龙江公路正式通车,但公路翻越高黎贡山,每年冬春约半年时间因积雪封路无法通行1.,让独龙族百姓踏上幸福路,2003,年,3,月,5,日是高德荣的,49,岁生日,身为十届全国人大代表的他在两会上大声疾呼“修缮独龙族公路”次年,道路修缮后从贡山县城到独龙江乡所需的时间由,10,个小时减少到,4,个小时2010,年,云南省委、省政府作出了“独龙江乡整乡推进独龙族整族帮扶”的重大决策,决定投资,6,亿多元,对独龙江公路进行彻底改造2011,年,1,月,8,日,独龙江公路改建项目由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立项,,1,月,29,日,项目开工建设1.,让独龙族百姓踏上幸福路,2014,年,4,月,10,日独龙江公路隧道贯通那天,高德荣一大早就赶到了隧道口,等着最后贯通隧道的时刻。

    老县长对这条隧道很渴望,每个月,他都要打个电话问一下,进展多少米了?还剩多少米?”,这条隧道的贯通,当天晚上就体现了它的价值,特别是它的生命线的价值就在隧道贯通的当天下午,独龙江乡有一位被火烧伤的,5,岁小女孩需要紧急送出去治疗2012,年,两个施工工人受伤,当时,直升机都飞到贡山了,还是没飞进来最后,大家冒着生命危险,采取肩扛手抬的方式才把两个受伤的工人运出去80,多个人抬着两个人,前面是,20,个人用铁锹铲雪开路,后面的人轮流用担架抬老隧道口也被雪封了,最后用炸药把老隧道口的积雪炸开才把人运出去2,、坚守,坚守在独龙江,就坚守着职责,年冬,贡山暴雪,电力、交通、通讯全部中断,大量民房和农作物、牲畜受损,直接经济损失,7132,万元危及时刻,他亲自担任最为艰巨的道路报修组组长,夜以继日奔波在灾区,,10,多天里,他跑遍了,20,几个村委会月日,他带工作组沿独龙江公路察看各村灾情,到半道时,雪崩路断高德荣说:“看来路一时无法抢通,双拉娃村的情况我们一无所知,干等不行,走着去,今天无论如何要赶到在深雪里蹚了三个多小时,天擦黑时,一行人终于抵达双拉娃村刚到村口,就听见有人喊:“县长带人来了!县长带人来了!”,乡亲们闻声,纷纷跑出家门,不少人拉着高德荣的手哭了。

    2,、坚守,坚守在独龙江,就坚守着职责,每年快要到封山和开山季节,高德荣都要驻守雪山,少则一星期,多则两三个月,与施工人员一道挥铲抡锹,为的是让运输物资的车辆多一些进出独龙江乡的时间2007,年,5,月,高德荣差点下不了雪山,他和褚利光、鲁春平一起被突如其来的雪崩掩埋,幸亏在场的交通局装载机手阿塞及时发现,他才躲过一场生死劫难提起在独龙江公路上的“历险记”,高德荣早已不当一回事,更不把成绩往自己身上揽,“多一段路、多一座桥,就能尽快连通山外发展的大动脉,彻底改善交通条件,这是我和所有独龙族群众最大的心愿”3,、“冷”与“暖”,对工作忘我投入,自然会怠慢家人女儿高迎春现在几乎想不起,小时候和爸爸在一起是什么情景儿子高黎明印象中的父亲一直忙,从小到大陪伴他们的大多都是母亲高黎明毕业后回贡山考公务员,连考,3,年才考上有人认为父亲身为州级领导,给儿子安排个工作很简单但父亲对他说:,“,好好用功,多看看书高黎明结婚前带未婚妻去昆明拍婚纱照,当时知道父亲也要去昆明,可犹豫再三,还是没敢开口提出搭车,而是挤了一天长途汽车去省城,拍完照又坐长途汽车回来在贡山县城有一幢破旧的四层老楼,高德荣的家就在其中的一套单元房里。

    面积约平方米,家具老旧,屋里没有卫生间不是亲眼所见,你不敢相信这是一位厅级干部的家多年来,高德荣一家就住在这里它也是独龙江乡亲到县城办事、读书的“接待站”高迎春告诉记者,屋里有时打地铺睡十几个人,下脚的地方都没有现在高黎明一家还住在里面州里多次提议在贡山县城给“老县长”调大点的房子,但他坚辞,也没拿过补贴贡山穷,住房紧我又不是什么金贵人,住习惯了,让别的同志先改善吧即使到州里工作,他也没要六库的房子高德荣把对子女的爱,体现在加强教育和严格要求上现在到了耳顺之年,他也挂念儿孙对于独龙江乡亲,不管认识不认识,高德荣的心是很热的独龙江乡孔当村委会主任普光荣介绍,,2001,年他到内蒙古当兵,两年后,眼看服役期满,普通话才刚说顺溜呢,就这么回家,感觉没啥收获,可是又很想家彷徨之际,部队首长来连队视察,径直走到普光荣面前,询问他的工作生活情况原来,高德荣给部队写信:“普光荣是独龙族历史上第一位空军战士,希望部队好好教育他、培养他百事缠身,县长还记挂着一名家乡晚辈,让普光荣深为感动他在部队刻苦锻炼,服役到,2010,年才退伍,回到家乡为乡亲们服务在高德荣内心,没有冷只有暖3,、“冷”与“暖”,年,高德荣从贡山县县长任上,当选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到州府六库上班的第一天,他就把办公室钥匙交了出来,向组织提出回独龙江乡工作独龙族同胞还没脱贫,让我把办公室搬到独龙江去吧!”他申请说后来,他争取到了兼任州委独龙江帮扶领导小组副组长的差事年前的一个夏日,时年岁的他回到独龙江办公室就是他在江边简陋的家退休的老伴也跟来了,成了“老县长办的勤杂人员”,他从不喜欢待在办公室,就喜欢下乡路上、寨子里、火塘边、工地上、树荫下,都是他的办公场所4,、归根,“辞官”回乡,人们一般只是想想说说而已,但高德荣真这么干了年轻时,他已有过一次主动返乡工作的经历岁那年,高德荣考上怒江州师范学校,背着行囊踏上人马驿道,走出大山,人生大道从此在脚下铺开年,毕业留校,走上校团委书记岗位意气风发的年轻人,前程似锦然而工作年后,他递交了一份申请,请求调回独龙江乡教书一个民族要发展,没有文化不行我受党的培养,读了书、明了理,独龙江需要我,所以我就要求回来了那次回乡,在乡里一“猫”就是多年教书育人、异常清苦后来,基层工作急需有文化、情况熟的少数民族干部,根据组织安排,高德荣又走上了“仕途”,一个人如果有坚定的信念,就会有坚持的理由由此,会变得坚忍、执着、独立、无畏老家是“根”,老乡也是“根”。

    4,、归根,“独龙族人口再少,也是祖国大家庭里的一员独龙族贫穷落后,我对不起党和政府,对不起百姓,也对不起自己”,第一次回乡工作时,他就在母校巴坡小学教书当乡长后,高德荣一心惦记村民子女的教育他曾特地赶到迪政当村一户困难群众家里,掏出两百元钱递给男主人,说:“生活困难是暂时的,孩子没文化是一辈子的,要让娃儿读书又走到孩子面前,掏出自己仅有的一支钢笔递给他:“娃儿,这支笔送给你,好好读书,将来走出独龙江阿利英,一户村民的大女儿,读小学二年级时因贫辍学高德荣知道后,资助了她家一笔生活费,孩子复课以后,还不时接济这个家庭,勉励家长一定要让孩子读书,将来好走出独龙江现在,阿利英已读完初中,她最大的梦想是以后考上大学,对得起“老县长”5,、心念,大山能遮挡人的视线,但遮不住人的眼界在他看来,独龙人要追赶,“远”靠教育,“近”靠产业有一年,大雪封山在即,新。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嘀嘀boy
    资质:实名认证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