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贵州考研政治考试真题卷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文化的本质是A.人的自然化的过程B.客体主体化的过程C.主体对象化的过程D.社会意识实现相对独立性的过程 2.中国古代哲学家张载提出“凡可状皆有也;凡有皆象也;凡象皆气也这是A.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B.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C.形而上学的观点D.唯物主义的观点 3.标志中俄两国彻底解决所有历史遗留的边界问题的文件是A.《中俄联合声明》B.《中俄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实施纲要》C.《中华人民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关于21世纪国际秩序的联合声明》D.《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 4.纸币是货币符号,其发行量应依据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否则A.物价必然上涨B.通货必然紧缩C.纸币就不能充当流通手段D.就会影响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 5.“一万个后来者,不如一个开拓者”这句话的积极意义主要在于A.鼓励人们看问题要从整体着眼B.要求人们不去做别人做过的事C.鼓励人们要有创新精神D.鼓励人们要注意事物发展所处的阶段 6.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的核心是A.阐明了中国革命的动力B.指出了中国革命的对象C.确定了中国革命的任务D.指明了中国革命的领导阶级 7.一段时间以来,手机更新换代更加迅速,手机的功能和质量大大提高,但几乎所有知名品牌手机的价格都在下调。
手机价格下调的根本原因是A.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不断下降B.个别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C.市场供给超过需求D.市场主导价格的机制逐步形成 8.把新民主主义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基本内涵概括为新民主主义阶段的一般纲领,即基本纲领是在A.《新民主主义论》B.《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C.《论联合政府》D.《发刊词》 9.民主人士黄炎培曾向毛泽东提出中国共产党人能否跳出中国历史上历代封建王朝“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的周期律问题,他的回答是肯定的毛泽东认为能作肯定答复的根本保证是A.人民自由建设B.人民民主建设C.人民专政建设D.人民思想建设 10.“望梅可以止渴,画饼却不能充饥”这说明A.意识的反作用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B.意识的反作用有时有效果,有时没有效果C.意识的能动作用巨大,但受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制约D.意识的能动作用总是有限的 11.实现无产阶级领导权的中心问题以及中国革命的中心问题是A.统一战线问题B.农民问题C.武装斗争问题D.农村根据地建设问题 12.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指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是A.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B.增强自主创新能力C.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D.不断深化改革开放 13.现代企业制度的构建基础是A.建立健全企业法人制度B.建立董事会领导下的经理负责制C.建立健全职工代表大会制度D.建立健全现代产权制度 14.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鲜明的特点是A.人民民主专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人民当家作主D.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5.2011年9月29日,我国成功发射“天宫一号”。
这是我国发展载人航天技术重要的一步,“天宫一号”飞行的主要任务是A.实现我国深空探测“零的突破”B.建立空间站C.运载火箭直接将卫星发射至地月转移轨道D.为实施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飞行试验提供交会对接目标 16.2011年1月1日,正式加入欧元区,成为第17个加入欧元区的国家是A.拉脱维亚B.爱沙尼亚C.立陶宛D.格鲁吉亚 17.随着神舟八号飞船和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完成首次“太空相拥”,中国航天人突破了载人航天三大基础性技术的最后一项技术它是A.多人多天飞行B.航天员出舱在太空行走C.完成飞船与空间舱的交会对接D.天地往返 18.2011年7月1日,胡锦涛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指出,回顾90年中国的发展进步,可以得出一个基本结论A.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B.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关键在于与时俱进C.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D.为人民服务,是立党之本 19.2011年4月2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显示,我国总人口为A.13亿B.14亿C.13.7亿D.12.5亿 20.2011年4月14日上午,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在海南省三亚市亚龙湾举行。
其中首次参加金砖峰会的国家是A.巴西B.俄罗斯C.印度D.南非 21.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是A.稳定物价总水平B.紧缩银根C.实行稳健的货币政策D.稳定物价 22.2011年9月6 B,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白皮书强调,中国和平发展的总体目标是A.实现国家现代化和人民共同富裕B.实现“十二五”规划C.全面建成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D.21世纪中叶进入世界前列 23.根据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锦涛作出的重要指示,中宣部、卫生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上海市委2011年5月10日在人民大会堂联合举行__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A.杨善洲B.吴天祥C.徐虎D.吴孟超 24.2011年7月27日,国防部表示,中国目前正在利用一艘废旧__平台进行改造,用于科研试验和训练此举是为了增强维护国家安全与世界和平的能力,我国近海防御的海军战略没有发生转变A.航空母舰B.两栖登陆舰C.核潜艇D.核动力巡洋舰 25.联合国安理会认为此次击毙事件是全球反恐斗争中取得的“决定性进展”。
这次击毙的人物是A.拉赫曼B.本·拉登C.扎瓦赫里D.阿布·杜阿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多个符合题意) 1.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要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三者的关系是:A.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B.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要求C.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国的基本方略D.人民当家作主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2.剩余价值的转化形式有:A.产业利润和商业利润B.工资C.利息D.地租 3.下列观点中属于客观唯心主义的有:A.天下只是一个理B.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C.天下之物,皆实理之所为D.世界是上帝意志的创造物 4.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关系表现在:A.经济制度是经济体制的基础和依据B.经济体制是经济制度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制度C.一种经济体制可以在不同的经济制度下存在D.经济体制的变化意味着经济制度的变化 5.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通过的政治报告指出,我国国内的主要矛盾是A.工人阶级同民族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对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C.发展重工业和发展农业.轻工业之间的矛盾D.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6.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 世界的可知性B. 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C. 认识起源于经验D. 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E. 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发展史上的伟大变革,是因为:A.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有了绝对真理的理论体系B.使得无产阶级第一次有了自己的科学理论武器C.创立了唯物史观D.在实践基础上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历史观的统一 8.下列格言或成语中,体现量变质变规律的有:A.九层之台,起于垒土B.月晕而风,础润而雨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为山九仞,功亏一篑 9.2001年7月1日,江泽民同志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看一个政党是否先进,是不是工人阶级先锋队,主要应看党的理论和纲领A. 是不是马克思主义的B. 是不是规定党员队伍主要由工人组成C. 是不是代表社会发展的正确方向D. 是不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E. 是不是规定有健全的组织制度与严格的纪律 10.1945年4月,毛泽东在《论联合政府》中提出的党的优良作风有: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作风B.和人民群众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作风C.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作风D.自我批评的作风E.艰苦奋斗的作风 11.“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这是说:A.真正的哲学是科学之科学B.哲学总是与它的时代相互作用的C.哲学用它特有的方式反映和把握时代D.哲学要随时代的前进而发展 12.2004年以来,在一系列海外华人安全和权益受到威胁的事件中,党和国家领导人迅速做出重要指示,外交部门全力工作,这说明A.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海外华人的安危B.我国外交工作正朝着“以人为本”“以民为本”转变C.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高于一切D.党和政府对本国公民高度负责 13.在反对恐怖主义上,中国坚持A.反恐不能持双重标准B.要以治本为主C.反对将恐怖主义问题和特定的宗教或民族相联系D.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14.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在国共两党之间出现的中间派别有A.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B.乡村建设派C.平民教育派D.中国民主政团同盟 15.刘少奇在中共七大做了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所概括的群众观点是A.一切为了人民群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观点B.一切向人民群众负责的观点C.相信群众自己解放自己的观点D.向人民群众学习的观点 16.新时期开展保持党的先进性教育活动的目标要求是A.提高党员素质B.加强基层组织C.服务人民群众D.促进各项工作 17.1978年中共十—届三中全会实现的历史转变是A.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从“两个凡是”转到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C.从墨守成规转向社会主义改革D.从封闭半封闭转向对外开放 18.白居易在《大林寺桃花》中有“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的诗句沈括则认为“四月芳菲尽”与“桃花始盛开”是自相矛盾的后沈括游山,见到了白居易诗中的奇景,并从中发现在山的不同高度气候不同,方知自己错了其中体现的哲理有A.物质决定意识B.事物的存在和变化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C.实践是认识的源泉D.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惟一标准 19.社会主义产业政策的基本内容包括A.产业支持政策B.产业抑制政策C.产业发展政策D.产业替代政策 20.在下列变化中,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之变化的是A.企业实行承包制B.农村加强政权建设,以保证广大农民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C.在各个领域加强社会主义道德文明建设D.袁隆平教授研制了新的水稻品种,提高了水稻产量 21.节约型社会就是A.在经济领域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B.在生产领域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各种资源C.提高资源利用效率D.以尽可能少的资源消耗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2.社会公平保障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A.权利公平B.机会公平C.规则公平D.分配公平 23.每当价值选择与真理原则发生冲突时,就需要主体调节自己的活动,就要A.使需要服从可能B.使价值服从真理C.使暂时服从长远D.使局部服从全局 24.我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是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互助C.各民族共同繁荣D.民族区域自治 25.社会主义最终要达到共同富裕。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要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与合法经营先富起来,然后由“先富”带动“后富”,最终实现“共富”这一做法的哲学依据是A.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理B.矛盾发展不平衡的原理C.总的量变中渗透着部分质变的原理D.质变中渗透着量变的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