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计算机基础知识,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一级msoffice计算机基础知识,1,1.1 计算机的发展,1.2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1.3 多媒体简介,1.4 计算机病毒及防治,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第1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一、计算机发展,1、计算机的概念,2、第一台计算机 (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1946年2月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莫克利和埃克特研制出,主设计师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提出的其原理和思想为:,(1)采用二进制,(2)存储程序控制,程序和数据存储在存储器中。
3)计算机的五个基本部件组成,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输出设备,1.1 计算机的发展,一、计算机发展1.1 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发展史,重30吨,占地170亩,内装18000个电子管,运算速度5000次/秒,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电子数字积分计算机,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计算机发展史重30吨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电子数字,冯 诺依曼计算机之父,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冯诺依曼体系结构,采用二进制形式表示数据和指令,采用存储程序方式,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输,入设备和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计,算机系统,并规定了这五部分的基,本功能,冯 诺依曼计算机之父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冯诺依,第一代 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8),主要逻辑元件是电子管,特点:体积庞大、运算速度低、成本高、可靠性差、内存容量小主要用于科学计算,从事军事和科学研究方面的工作,第一代 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8)主要逻辑元件是电子,第二代 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主要逻辑元件是晶体管,特点:体积小、速度快、功耗低、性能更稳定。
应用扩展到数据、自动控制等方面第二代 晶体管计算机(1958-1964)主要逻辑元件是晶体,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1),可靠性和存储容量进一步提高,体积更小,运算速度更快,价格更低,与通信密切结合起来广泛用于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事务管理、工业控制等领域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1)可靠性和存储容量进,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年迄今),计算机的存储容量和可靠性又有了很大提高,功能更加完备计算机的类型除小型、中型、大型机外,开始向巨型机和微型机(个人计算机)两个方面发展,使计算机开始进入了办公室、学校和家庭第四代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1年迄今)计算机的存储容量,计算机的发展总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计算机的发展总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多媒体化、,3、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阶段,主要电子器件,电子管,晶体管,中小规模集成电路,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内存,汞延迟线,磁芯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半导体存储器,外存,穿孔卡片、纸带,磁带,磁带、磁盘,磁盘、磁带光盘等,处理速度,5千条至几千条,几万条至几十万条,几十至几百万条,上千万条至亿万条,1.1 计算机的发展,3、计算机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第四,4、微型计算机,1971年,第一片微处理器诞生,标志进入了微型机阶段。
5、我国计算机的发展,1958年 我国研制成功第一台计算机 103机,银河、曙光、神威是我国研制的高性能巨型计算机6、未来计算机的发展趋势,巨型化,微型化,网络化,智能化,1.1 计算机的发展,4、微型计算机1.1 计算机的发展,二、计算机的特点、用途和分类,1、计算机的特点,(1)高速、精确的运算能力,(2)准确的逻辑判断能力,(3)强大的存储能力,(4)自动功能,(5)网络与通信功能,1.1 计算机的发展,二、计算机的特点、用途和分类1.1 计算机的发展,2、计算机的用途,(1)科学计算,(2)数据处理(信息处理),(3)实时控制,(4)计算机辅助,计算机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制造(),计算机辅助教育()计算机辅助技术(),(5)网络与通信功能,(6)人工智能,(7)数字娱乐,(8)嵌入式系统,1.1 计算机的发展,2、计算机的用途1.1 计算机的发展,3、计算机的分类,(1)按处理数据的形态分类,数字计算机 模拟计算机 混合计算机,(2)按使用范围分类,通用计算机 专用计算机,(3)按其性能分类,巨型计算机(超级计算机),大型计算机,微型计算机,工作站,服务器,1.1 计算机的发展,3、计算机的分类1.1 计算机的发展,三、计算机的新技术,人工智能,网格计算,中间件技术,云计算,1.1 计算机的发展,三、计算机的新技术1.1 计算机的发展,四、新一代计算机,模糊计算机,生物计算机,光子计算机,超导计算机,量子计算机,1.1 计算机的发展,四、新一代计算机1.1 计算机的发展,一、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编码,1、数据,数值数据:表示量的大小和正负。
字符数据:用以表示一些符号、标记,如英文字母、数字、专用符号、标点符号等,汉字、图形、声音等数据1.2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一、计算机采用二进制编码1.2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2、数制,(1)概念,数的表示规则通常按进位原则进行计数称为进位计数制,简称,数制2)基数:某进位制中用到的基本符号(数码)的个数如 R 进制表示有 R 个基本符号,其基数就为 R3)位权:在某一进位制的数中,每一位的大小都对应着该位上的数码,乘上一个固定的数,这个固定的数就是这一位的权数权数,是一个幂1.2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2、数制1.2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例:,3、二进制编码,(1)运算简单、易于物理实现,(2)占用空间少、消耗能量小、可靠性高,进位制,基数,基本符号(数码),权,表示,二进制,2,0、1,2,B,八进制,8,0、1、2、3、4、5、6、7,8,O,十进制,10,0、1、2、3、4、5、6、7、8、9,10,D,十六进制,16,0、1、2、3、4、5、6、7、8、9、,A、B、C、D、E、F,16,H,1.2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例:进位制基数基本符号(数码)权表示二进制20、12B八,二、计算机中的信息单位,1、位(),表示数据的每个1或者0都被称作一个位,它度量数据的最小单位。
2、字节(),是计算机中组织和存储数据的基本单位,18b,3、常用存储单位,11024B,11024,11024,11024,1.2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二、计算机中的信息单位1.2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三、进制之间转换,1、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方法:基数连除、连乘法,原理:将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分别进行转换整数部分采用基数连除法,小数部分采用基数连乘法,转换后再,合并1.2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三、进制之间转换1.2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44.375)10()2,整数部分采用基数连除法,除小数部分采用基数连乘法,乘基取,基取余,先得到的余数为低位,后整,先得到的整数为高位,后得到,得到的余数为高位的整数为低位2 22 00 2 整数 高位,2 11 01 0.750 01,2 2 13 2 12,2,1.000 13 低位,1.2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44.375)10(,2、二进制数与八进制数的相互转换,二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将二进制数由小数点开始,整数部分向左,小数,部分向右,每3位分成一组,不够3位补零,则每组二进制数便是一位八进制数0 0 1 1 0 1 0 1 0.0 1 0 =(152.2)8,八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将每位八进制数用3位二进制数表示。
374.26)8 =011 111 100.010 110,1.2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2、二进制数与八进制数的相互转换1.2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3、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按照每4位二进制数对应于一位十六进,制数进行转换0 0 0 1 1 1 0 1 0 1 0 0.0 1 1 0 =(1D4.6)16,(4.76)16 =1010 1111 0100.0111 0110,1.2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3、二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1.2 数据在计算机中,例1 无符号二进制整数01011010转换成十进制整数是(),A)80 B)82 C)90 D)92,解析: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的方法是将二进制树按权展开例2 一个非零无符号二进制整数之后添加一个0,则此数的值为原数的(),A)4倍 B)2倍 C)1/2倍 D)1/4倍,解析:,非零无符号二进制整数之后添加一个0,相当于向左移动了一位,也就是扩,大了原来数的2倍,如在非零无符号二进制整数之后去掉一个0,相当于向右移动,了一位也就变为原数的1/21.2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例1 无符号二进制整数01011010转换成十进制整数是,四、字符,1、字符分类,西文字符与中文字符,2、编码,用一定位数的二进制数来表示十进制数码、字母、符号等信息称为编码,(1)西文字符编码,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交换代码),有两个版本:7位码和8位码。
国际通用是7位 码,即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字符的编码大家考虑一下,可以表示多少个编码值呢?,1.2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四、字符1.2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要记住的几个字符的编码值:,a 字符编码为1100001,对应十进制为97,则 b 的编码值为98A 字符编码为1000001,对应十进制为65,则 B 的编码值为660数字字符编码为0110000,对应十进制为48,则1的编码值为49注意:计算机内部用一个字节存放一个7位 码,最高位置01.2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要记住的几个字符的编码值:1.2 数据,(2)编码,最初由 公司发起制定的通用多文字集,后被 协会开,发为表示几乎世界上所有书写语言的字符编码标准有多种代表形式:,8,16,32,1.2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2)编码1.2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3)中文字符,1980年 我国颁布了国家汉字编码标准,2312-80 全称是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简称国标码,把常用6763个汉字分成两级,一级汉字3755个,二级汉字3008个用两个字节表示一个汉字,每个字节只有7位,与 码相似国标码:由4位16进制数组成,区位码:将 231280的全部字符集组成一个9494的方阵,,每一行称为一个“区”,编号为0l94;每一列称为一,个“位”,编号为0l94,这样得到 231280的区,位图,用区位图的位置来表示的汉字编码,称为区位码。
1.2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3)中文字符1.2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由4位10进制数组成,前两位为区号,后两位为位号两者之间的关系:,国标码=区位码(转换为16进制)+2020 H编码扩充汉字编码共收录21003个汉字,也包含 5,(港奥台)编码中的所有汉字1.2 数据在计算机中的表示,由4位10进制数组成,前两位为区号,后,(4)汉字的处理过程,输入码:利用计算机标准键盘上按键不同排列组合来对汉字的输入,进行编码也叫外码),机内码:在计算机内部对汉字进行存储、处理的汉字编码一个汉,字内码用2个字节存储机内码=国标码+8080 H,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