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工程质量管理在高速铁路工程中的应用Application of Project Quality Management in the Beijing-Shanghai high-speed Railway专 业 工程管理 准考证号 080211300828 姓 名 丁潇阳 指导教师 周禄新 2022年10月06日天津理工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任务书1. 课题名称:工程质量管理在高速铁路工程中的应用2. 题目类型:论文 题目来源:自拟3. 论文的主要内容,主要技术指标及根本要求主要内容:本课题将围绕质量管理在高速铁路工程中的应用等相关内容,应用所学的管理类的知识,结合实际案例展开深入讨论,并分析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影响在现有情况根底上,于理论层面相应地提出一定的意见、建议和改良措施主要技术指标及根本要求:要求对研究对象进行深入调查,于理论层面相应地提出一定的意见、建议和改良措施,内容充实具体、重点突出论点明确,论据充分,立意新颖字数不少于12000字4. 论文的软、硬件环境[1] 张公绪编著,新编质量管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年。
[2] 于启武编著,质量管理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21年[3] 王祖和编著,工程质量管理,机械工业出版社,2021年[4] 朗志正编著,质量管理及其技术和方法,中国标准出版社, 2021年[5] 全国一级建造师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委员会编著,建设工程工程管理,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2年[6] 薛吉岗编著,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应用指南,铁路工程技术标准所,2022年[7] 齐文波编著,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方法和应用研究,东南大学,2022年[8] 姚敏编著,建筑工程质量控制研究,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22年[9] 邓泽贵,黄春蕾等编著,建筑施工技术,重庆大学出版社,2022年[10] 中国建设监理协会编著,建设工程质量控制,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年[11] 刘立户编著,全面质量管理,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年[12] 刘伟编著,工程质量管理与系统控制,武汉大学出版社,2021年[13] (美)美国工程管理协会编著,卢有杰,王勇译,工程管理知识体系指南,北京电子工出版社,2021年[14] Dennis Lock主编,李金海译,工程管理,南开大学出版,2022年。
学生姓名 丁潇阳 专 业 工程管理 指 导 教 师 周禄新 审 批 人 任务下达日期 2022.7.11 全部完成日期 2022.10.6 天津理工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进度方案及检查情况记录表序号起止 日期方案完成内容实际完成情况检查日期检查人签名12022.7.11-7.20确定论文研究方向22022.7.21-8.1确定论文题目32022.8.2-8.12完成方案时间表和写作提纲42022.8.13-9.10查阅相关资料,撰写论文,提交论文初稿52022.9.11-9.20根据指导老师意见,修改论文62022.9.21-9.30论文定稿,打印装订72022.10.1-10.6准备论文辩论82022.10.12-10.13论文辩论9注:〔1〕表中“实际完成内容〞和“检查人签名〞栏目要求用笔填写,其余各项均要求打印〔2〕毕业论文及任务书一式二份,一份由继续教育学院留存,一份留给学生,任务完成后一并交天津理工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指导教师评分表年 月 日学生姓名丁潇阳准考证号080211300828专业工程管理论文题目工程质量管理在高速铁路工程中的应用评价内容优 秀 标 准分值分数1. 选题能表达本专业培养目标,难度和工作量较大,有较强的创新性。
252. 调研论证能独立查阅文献以及从事其它形式的调研,能较好的理解课题任务并提出实施方案,有分析整理各类信息,从中获得新知识的能力103. 论文质量圆满完成任务书中各项要求,理论正确,结构严谨,结论明确、图样绘制精美,有较高学术性,对专业知识综合训练程度高,撰写标准354. 计算机能力包括编程、数据、图形及文字处理105. 学习态度态度认真,作风严谨,刻苦钻研精神突出,遵守各项规章制度,无任何事故发生106. 特点特色与综合素质论文有明显的特点或特色,学生的综合素质较高10评语论文得分指导教师签字天津理工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质量评阅人评分表年 月 日学生姓名丁潇阳准考证号080211300828专业工程管理论文题目工程质量管理在高速铁路工程中的应用评价内容标 准分值分数1. 选题能表达本专业培养目标,难度和工作量较大,有较强的创新性252. 分析、计算综合分析正确、合理;计算正确153. 创新与实用有自己的独特见解,方案合理、数据可靠,有一定实用价值204. 论文撰写质量结构严谨,文字通顺,用语符合技术标准,用表清楚,书写格式标准305. 与任务书相符情况与任务书完全相符10评语论文得分评阅教师签字天津理工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辩论评分表(辩论小组及辩论委员会专用) 年 月 日学生姓名丁潇阳准考证号080211300828专业工程管理论文题目工程质量管理在高速铁路工程中的应用评价内容优 秀 标 准分值分数1. 选题能表达本专业培养目标,难度和工作量较大,有较强的创新性。
252. 论文质量圆满完成任务书中各项要求,论文立论正确,结构严谨,图样绘制及技术要求符合国家标准结论明确,有较大创新、较高的学术性和实用价值论文分析、计算、实验正确、严密,对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较高,撰写标准303. 学生陈述陈述清晰、正确、逻辑性强,根本概念清楚,语言流畅、精炼154. 辩论表现答复下列问题有理有据,表达出较宽泛的知识面,思维敏捷、逻辑性强30评 语辩论得分辩论小组组长签字指导教师评定成绩评阅人评定成绩综合评定成绩五级分制成绩汇总人签字辩论委员会主任签章:摘 要质量管理与控制是铁路工程施工中的一个核心问题在当前大规模、高标准的高速铁路建设背景下,需要有与高速铁路建设新形势、新问题相适应的管理思维和方法手段本文运用标准化管理理论及系统分析方法,结合高速铁路工程工程管理实践,探讨解决高速铁路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存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高速铁路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关键词:高速铁路;施工;质量管理;质量控制Abstract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is a core issue in the railway construction .Since a lot of high-standard high-speed railways are currently under construction, it is necessary to introduce reform and innovation on construction quality control methods so as to deal with new situation and new problems arose. This paper utilized the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theory and system analysis methods,and 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in the project management of high-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 ,and discussed the ideas and methods to solv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quality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high- speed railway construction,which has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and application value for other high-speed railway Projects.Keywords:High-speed railway;Construction;Quality management;Quality control最新 精品 Word 欢送下载 可修改目 录第1章 绪 论 1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1国外研究 1国内研究 31.3研究的主要内容 4第2章 高速铁路工程质量管理 52.1根本概念 5高速铁路工程 5质量 5工程质量 6质量管理 6标准化管理 7质量控制 7工程质量控制 72.2高铁工程主要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 8高速铁路工程主要质量问题 8影响高铁工程质量的原因分析 9第3章 高速铁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 113.1 高铁施工质量的“PDCA〞循环 113.2 高速铁路施工的三全控制管理 133.3高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 14高铁工程质量控制的概率统计 14高铁工程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 14事故树分析法 16第4章 质量管理在京沪高铁天津段工程的应用 194.1 工程概况 19线路概况 194.2工程特点 19总体特点 19桥梁工程特点 20无砟轨道工程特点 20站场工程特点 214.3 工程重难点及主要对策 21桥梁工程重难点及主要对策 21轨道工程重难点及主要对策 21站场工程重难点及主要对策 224.4京沪高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22质量目标 22创优规划及创优保证措施 23质量保证体系 24施工质量控制统计方法的应用 264.5京沪高速铁路质量管理模式及效果 30大力推进标准化管理 30实现全过程管理 30工程实践给施工企业带来的观念转变 31第5章 结论与展望 335.1 主要研究成果 335.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33参考文献 35致 谢 3634天津理工大学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本科毕业论文第1章 绪 论1.1 研究背景和意义铁路毫无疑问是国家重要的根底设施,是国民经济的大动脉和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在我国国民经济开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我国铁路建设近年来迎来了高速开展的黄金时期特别在2022年以来,为了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造成的不利影响,中共中央做出扩大内需、保持经济增长的重大决策,把加快铁路建设摆上突出的位置,一大批重点铁路工程获批开工建设规模空前的高速铁路建设,既为参建企业提供了难得的开展机遇,也给工程建设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铁路建设市场过去己经形成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和管理标准,但随着高速铁路的加快建设,我国在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的同时,对高速铁路建设标准和质量要求的认识也在不断加深高速铁路设计标准高,技术复杂,工程质量偏差对正常运营影响重大高速铁路建设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成为无可防止的新课题,需要进行质量管理模式与质量控制方法和内容的革新,并且必须有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思维和方法手段本文运用标准化管理理论及系统分析方法,结合高速铁路工程工程管理实践,研究了高速铁路工程的质量管理模式与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内容,并提出解决高速铁路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中存在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对高速铁路工程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用价值1.2 国内外研究动态 国外研究现代质量管理的开展经历了质量检验、统计质量控制、全面质量管理三个阶段。
20世纪初,以E.W.泰勒为代表的科学管理理论的产生,促使质量检验从加工制造中别离出来,成为一道独立的工序这时人们对质量管理的理解还只限于质量的检验,即在成品中挑出废品,以保证出厂产品的质量但这种事后把关,无法在生产过程中起到预防和控制的作用而且百分之百的检验,也增加了生产本钱,在大批量生产的情况下,更突显其弊端控制图〞,把数理统计方法引入到质量管理中,使质量管理推进到统计质量控制阶段二战期间,美国国防工业成功采用了统计质量控制,推动了世界范围统计质量控制的运用但这一阶段的质量管理也存在着缺陷,它侧重于制造过程,实践中难免过分强调数理方法的运用,而对有关组织管理工作有所无视1961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质量经理A.V.菲根堡姆发表了?全面质量管理?一书,他强调执行质量职能是企业全体员工的责任,提出“全面质量管理是为了能够在最经济的水平上考虑到充分满足用户要求的条件下进行市场研究、设计、生产和效劳,把企业各部门研制质量、维持质量和提高质量的活动构成为一体的有效体系〞这一新的质量管理理论逐步被接受,并不断完善、提高,为世界各国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标准的形成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根底举世瞩目的ISO9000质量管理标准以及日本戴明奖(1951年)、美国波多里奇国家质量奖(1987年)、欧洲质量组织奖(1992年)等各种质量奖和卓越经营模式、六西格玛管理模式等,都是以全面质量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为根底的。
在建设工程领域,兴旺国家十分重视质量管理,形成了科学有效的质量管理体系总的来看,兴旺国家在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上既有共性,也有各自的特色: (l)重视建筑法规立法和标准化工作建筑法规是国家权力机关公布的用以保证施工和使用期建筑物平安、稳定、卫生、适应环境、保护能源并满足社会要求的标准性文件各国的建筑法规内容不尽相同,但大体包括了建筑法、规划法、建筑标准、建筑工程人员资格评定制度以及建筑材料、构配件、工程设备的生产许可及产品检验等方面兴旺国家非常重视建筑法规立法工作法国政府早在1927年就以立法和经济手段促进建筑企业加强质量管理,提高工程或产品质量法国民法规定,工程竣工后,承建的企业要对工程的巩固性和平安性负责10年,以保持最初确定的要求;对设备要负责2年德国政府针对工程结构、技术、施工、质量、平安保证等方面的验收标准共有10余类90余种,对建筑材料、构配件、结构部位等的质量监督检查均作了规定不少国家还对新材料、新工艺的采用作了专门的规定2)建设工程质量管理过程中业主起主导作用兴旺国家十分重视业主在工程工程建设过程中的管理作用工程管理者(工程经理或业主代表)由业主指定,对工程的本钱、进度、质量等进行全面控制,主要职能有指定设计和施工承包单位,签订合同,编制设计纲要(要领设计),批准设计文件,监督工程施工,负责工程交接等。
相对而言,政府行政主管部门的干预较少,只限于维护社会秩序和保障公共利益等方面3)重视对工程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管理与我国在工程工程建设中把质量管理的重点放在施工阶段的做法不同,兴旺国家更加重视对工程工程建设全过程的质量管理兴旺国家对工程工程设计的质量控制,是在设计前制订设计纲要设计纲要反映了业主对工程建设的意图业主代表依据设计纲要对设计全过程进行检查设计评议包括管理评议和外部评议,管理评议由设计机构的管理部门进行,外部评议由工程组以外的设计公司或外部专家进行国外对于质量检查的统一看法是,要保证工程或产品的质量,外部检查只是一个方面的措施,更重要的还是依靠企业内部的质量保证与质量自检国外施工企业的自检体系较为健全,要求也较严格业主的质量监督检查主要依据FIDIC合同条件等规定,由业主代表或业主授权的机构及人员组织实施一些国家的建筑法规还规定,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在特定时间对建筑工地进行检查,检查的时点为工程开工、根底完工、承重结构和高耸建筑物完工、工程竣工之后,检查的目的是确定建筑物是否按照规定正确选址,施工是否符合现行标准中关于公共平安和健康等规定4)建筑材料、工程设备质量控制良好兴旺国家的建筑材料、工程设备质量控制均按FIDIC合同条件进行。
建筑材料、工程设备均应符合合同规定的品质等级,并按照咨询工程师的要求在制造、装配或施工现场等地点进行检验兴旺国家对建筑材料、工程设备的质量控制,为保证建筑工程质量奠定了根底各国对建筑材料、工程设备都制定有技术标准,生产厂家应按照技术标准要求对产品质量进行检验,并由第三方认证机构对质量符合技术标准的产品出具合格证书5)正确处理质量控制与进度控制的矛盾西方国家近年来广泛采用快速建设法 (fast track construction)例如,根底设计图完成后,随即进行根底施工,在此期间由结构工程师进行结构设计;结构图完成后,随即进行主体结构施工,在此期间由建筑工程师进行建筑施工详图设计推行快速建设法时,还将采取一系列设计及施工措施通常,业主对于推行快速建设法持积极态度,通过在初步设计己完成的施工图阶段采用边设计、边施工的做法,并组成了配合良好的业主-设计-承包商队伍,能够有经验地处理快速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取得良好的效果 国内研究国内关于质量管理的研究,主要是围绕全面质量管理(TQM)和质量管理体系标准 (GB/T19000-2000标准)来进行的全面质量管理的推广和实施,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质量管理思想的一场革命,也是我国质量管理史上一次空前而影响深远的质量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
从1978年我国引进、开展群众性质量管理小组活动,普及全面质量管理知识,有方案地在国有大中型企业中提出和实现全面质量管理达标要求;到1983年政府设立国家质量管理奖,开展全国创立质量效益型先进企业活动,实施用户满意工程;再到1988年我国引进、采用 ISO9000质量体系国际标准,1993年国家制定、实施产品质量标准和质量保证体系标准,推行产品质量和质量体系的贯标认证工作;以及90年代后期以来开展的推广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管理,推动现场管理评价活动等,始终都是围绕着全面质量管理工作展开的全面质量管理对于提高我国产品质量和企业质量管理水平,乃至促进我国经济开展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2021年?卓越绩效评价准那么? (GB/T19580-2021)的发布,标志着我国质量管理工作迈入新的阶段卓越绩效模式是在 ISO9000族标准根底上产生的以综合的组织绩效管理方式为主要特征的质量管理模式它要求企业关注顾客和市场,关注社会,关注员工,承当社会责任,实施可持续开展战略,通过提高企业的整体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来提高企业的整体绩效和竞争能力;同时,要求质量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强调科学开展、全面开展、协调开展、可持续开展,从而最终实现共同开展、和谐开展。
卓越绩效模式的特点表现为质量内涵的拓展,关注竞争力的提升,聚焦于经营结果,反映企业经营管理的成熟度,其本质是对全面质量管理的标准化、标准化和具体化国内有关建设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文献主要有:罗晨(2022)在“建设工程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模式当议〞中分析了我国建设工程生命周期质量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指出实行建设工程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模式的意义,并从法律法规、宏观管理和市场运作等方面,对我国开展建设工程生命周期质量管理模式提出了创新建议安国栋(2022)在“树立前瞻意识运用系统理论完善新时期铁路工程建设组织管理体系〞中提出,完善新时期铁路工程建设组织管理体系是实施?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实现铁路跨越式开展战略的重要举措,对提高铁路工程建设管理水平,有效实施铁路工程建设投资、质量、平安、工期和环境控制,全面实现铁路跨越式开展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吴明友(2022)在“贯彻执行验收标准确保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中指出,?客运专线铁路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暂行标准?是客运专线验收标准的重要组成局部,贯彻执行验收标准,要求客运专线的建设、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必须充分认识验收标准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全面掌握验收标准的质量控制方法和主要技术内容,文章强调,贯彻执行验收标准应注意适用范围及适用条件,与建设工程的特点相结合,实行动态管理。
谢洪涛(2022)在“我国重大工程质量管理现状及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中,对重大工程工程的质量管理现状及质量管理的主要影响因素进行了统计分析,对我国工程监理制度的实施和工程监理作用的发挥提出了建议周国华(2022)的“基于贝叶斯网络的建设工程质量管理风险因素分析〞,针对首次进行的高速铁路建设其风险管理过程没有历史经验和资料且现场数据难以收集等特点,运用贝叶斯网络法研究了京沪高速铁路工程的关键质量风险因素,并给予风险控制的对策和建议1.3研究的主要内容本文首先从高速铁路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的根本概念入手,就高速铁路工程的质量管理模式和质量控制的方法和内容进行了探讨通过调查,分析了高速铁路工程的主要质量问题和影响施工质量控制的关键因素,讨论了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进行高速铁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方法,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AHP)的高速铁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模型以京沪高铁天津段(JHTJ-1标)工程的标准化管理和施工质量控制为研究对象,利用质量控制的根本工具,对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问题进行了分析,同时结合该工程,对所提出的高速铁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模型进行了初步验证和应用第2章 高速铁路工程质量管理2.1根本概念高速铁路工程根据国际铁道联盟(UIC)的定义,高速铁路是指营运时速到达200km/h的铁路系统。
高速铁路工程是土木工程的分支,指高速铁路上的各种土木工程设施,也指修建高速铁路的勘察设计、施工、养护及改建等各阶段所运用的科学和技术高速铁路工程包括与高速铁路有关的土木工程(路基、桥梁、隧道、轨道、站场)、机械工程(机车、车辆)和信号工程等本文的研究对象为高速铁路工程中的土木工程,主要包括高速铁路路基、轨道、站场等 质量2000版GB/T19000-ISO9000标准中,质量的定义是: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上述定义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理解:(l)质量不仅仅指产品质量、效劳质量,也可以是某项活动或过程的工作质量,还可以是质量管理体系的运行质量随着?卓越绩效评价准那么? (GB/TI9580-2021)的实施,质量的领域己进一步延伸到整个经营的质量2)质量特性是固有的特性固有(其反义是赋予)是指本来就有,尤其是事物永久的特性对质量管理体系而言,固有特性就是实现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的能力对过程而言,固有特性就是过程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能力3)满足要求是指满足明示的(如标准、标准、合同、文件、图纸中明确规定的)、通常隐含的(如组织惯例、一般习惯)或必须履行的(如法律法规、行业规那么)的需要或期望。
与要求相比,满足要求的程度才反映为质量的好坏除了考虑满足顾客的需求之外,对质量的要求还应考虑其他相关方(组织自身利益、供货方利益、社会利益等)的多种需求例如需考虑平安、节能、环保等外部的强制要求只有全面满足要求,才能评定为好(或优秀)的质量4)顾客与其他相关方对产品、过程或体系的质量要求是动态的、开展的、相对的质量要求是随时间、地点、环境变化而变化的例如随着高速铁路技术的开展,对高速铁路路基稳定性、线路平顺性等会提出新的质量要求因此,应定期评定质量要求,修订标准标准,不断开发新产品、改良老产品,以满足已变化了的质量要求此外,不同国家、地区因自然环境条件、技术兴旺程度、消费水平和民俗习惯等差异,会对质量提出不同的要求质量应当具有环境的适应性,以满足不同地域用户明示或隐含的质量要求 工程质量工程质量是指工程满足业主或顾客需要,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标准、设计文件及合同规定要求,包括其在平安性、使用功能及耐久性、环保等方面所有明显和隐含能力的特性综合其特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六个方面:(l)适用性是指工程满足使用目的的各种性能包括理化性能(如尺寸、规格等物理性能,耐腐蚀、防火等化学性能)、结构性能(如强度、刚度、稳定性)、使用性能(如线路的开通运营速度)、外观性能(如站房造型的美观、协调)等。
2)耐久性是指工程在规定条件下,满足规定功能要求可以使用的年限,即工程竣工后的合理使用寿命期例如高速铁路工程的耐久性要求为100年 (3)平安性是指工程建成后在使用过程中保证结构平安,人身和环境免受危害的程度工程结构平安度及抗震、防火等能力是否到达特定的要求,是平安与否的重要标志4)可靠性是指工程在规定时间和规定条件下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工程不仅要求在交工验收时要到达规定的指标,而且在一定的使用期内要保持应有的正常功能例如高速铁路的轨道应有在较长的维修和大修周期内维持线路正常运营的能力5)经济性是指工程从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到使用的全寿命周期内的本钱和消耗的费用,即设计本钱、施工本钱、使用本钱三者之和包括从征地、拆迁、勘察、设计、采购、施工、配套设施等建设全过程的总投资及工程使用阶段的能耗、水耗、维护、保养乃至改建更新的使用维修费用6)协调性是指工程与周边的生态环境相协调,与所在地区经济环境相协调,与周围已建工程相协调,以适应可持续开展的要求 质量管理2000版GB/T19000-ISO9000标准中,质量管理的定义是:指导和控制组织的关于质量的相互协调的活动上述定义可以理解为,质量管理是确立质量方针、实施质量方针的全部职能及工作内容,并对其工作效果进行评价和改良的一系列工作。
质量的指导和控制活动包括制定质量方针、质量目标以及质量筹划、质量控制、质量保证和质量改良等对建设工程而言,质量管理具有以下特征:(l)影响因素多建设工程质量不仅受工程决策、材料设备选用、施工工艺、操作方法、施工人员素质等人为因素的直接及间接影响,还受到地区资源、环境等因素的影响2)质量波动大建设工程一般在露天环境下建造,无稳定的施工环境,因此质量波动较大3)质量变异大建设工程施工强调协调性、连续性和总体性,任何环节出现问题,均会使工程工程系统受到影响,使工程质量受到损害,甚至出现质量事故4)质量的隐蔽性建设工程施工的协调性同样造成施工过程中上一工序的结果为下一工序所掩盖,产生隐蔽工程,致使工程工程竣工后的终检验收有一定的困难 标准化管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条文解释?对标准化的定义是:在经济、技术、科学、管理等社会实践中,对重复性事物和概念通过制定、实施标准,到达统一,以获得最正确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铁道部?关于推进建设单位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标准化是在一定范围内获得最正确秩序,对现实问题或潜在问题制订共同使用和重复使用的条款的活动其任务是解决现实或潜在的问题;目的是达成铁路建设管理的最正确秩序,以确保铁路建设质量、平安、工期、投资、环保和技术创新“六位一体〞目标的实现;形式是制定和实施涉及工程管理各种活动的标准条款;途径和手段是将铁路建设经验加以总结、标准并推广,逐步形成铁路建设标准化管理的体系和方法。
质量控制2000版 GB/T19000-ISO9000标准中,质量控制的定义是:质量管理的一局部,致力于满足质量要求上述定义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理解:(l)质量控制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局部,其目的是使产品、体系或过程的固有特性到达规定要求,即满足顾客及法律法规等方面提出的质量要求(如适用性、平安性等)两者的区别在于,质量控制是在明确的质量目标和具体的条件下,通过行动方案和资源配置的方案、实施、检查、监督,进行质量目标的事前预控、事中控制和事后纠偏,以实现预期质量目标的系统过程2)质量控制的工作内容包括作业技术和活动质量控制应贯彻预防为主与检验把关相结合的原那么,应当对产品形成全过程每一阶段工作的影响因素进行控制,分阶段对质量活动成果进行验证,以便及时发现问题,查明原因,采取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现象的发生3)质量控制应贯穿产品形成和体系运行的全过程通过对每一过程输入、转换和输出三个环节实施有效的控制,使对产品质量有影响的过程和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工程质量控制工程质量控制是指致力于满足工程质量要求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手段工程质量要求主要指技术标准标准、工程合同、设计文件等规定的质量标准。
上述定义可从以下两个方面来理解:(1)工程质量控制按照实施主体的不同,分为自控主体和监控主体前者是指直接从事质量职能的活动者,如勘察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的工程质量控制后者是指对他人质量能力和效果的监控者,如政府、监理单位的工程质量控制2)工程质量控制按照质量形成过程,包含了决策、勘察设计、施工等全过程各阶段的质量控制本文的研究对象为狭义的工程质量控制,以高速铁路工程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为主要研究内容2.2高铁工程主要质量问题及原因分析高速铁路的列车运行速度是200~350km/h,在线路平顺性、行车平安性、旅客乘坐舒适性等方面,与传统铁路相比都有较高的要求同时要求各类结构物具有良好的耐久性和动力特性,主要结构有明确的设计使用年限高速铁路建设总的目标是到达世界一流高速铁路水平,其内涵为一流的工程质量、一流的装备水平和一流的运营管理高速铁路建设的质量目标是实现“一流的工程质量〞,具体而言,即工程质量必须符合国家和铁道部有关标准、标准及设计文件的要求,检验批、分项、分部工程施工质量检验合格率必须到达100%,单位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必须到达100%,主体工程质量零缺陷,实车最高检测速度到达设计速度的110%,开通速度到达设计速度。
高速铁路建设技术新、标准高、规模庞大、系统复杂、质量要求高等特点,客观上要求铁路建设管理采取高度集中、预控式、标准化的管理模式,采用先进的施工技术、工艺、设备,强调科学的检测手段高速铁路建设的大规模展开,对传统铁路的设计、施工和养护、维修体制提出了新的挑战,在工程质量、技术标准等许多方面深化和改变了传统的设计、施工方法和理念2.2.1 高速铁路工程主要质量问题从铁道部建设司、铁道部工程管理中心、铁道部工程质量平安监督总站等部门2022年下半年对京沪、武广、郑西、哈大、京石、石武等高速铁路建设工程进行检查的情况来看,当前高速铁路建设中,以下质量问题比拟突出:(1)路基工程一是路基填筑不标准填料粒径超标、级配不良,虚铺厚度超标,断面加宽不够,边坡碾压不实,雨季冲刷严重二是路基挡护及排水工程质量问题突出表现在支挡工程不按设计要求施作甚至偷工减料,浆砌作业质量通病多发,沉降缝和反滤层粗制滥造,预应力坡面锚索长度不够、数量缺乏、防锈处理不到位,甚至有个别锚索不张拉就使用的现象,排水系统不到位、不完善、不畅通等三是地基处理质量控制手段偏弱,特别是CFG桩和岩溶注浆造成的质量隐患较多2)桥梁工程一是桥梁根底施工存在较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随意改变成桩工艺,无变更手续钻改挖;基桩桩头与承台结合局部质量控制不好,桩头伸入承台长度不符合设计要求;施工现场不重视文明施工和环境保护,泥浆未经处理随意排放等方面二是现浇梁施工质量控制较差突出表现在钢筋加工和连接问题多、预应力管道定位不准确、张拉压浆封锚不及时不标准等3)隧道工程一是擅自变更开挖方法,导致围岩变形严重,平安隐患较大二是初期支护不标准、不及时喷射混凝土工艺落后,作业环境和施工质量差,锚杆少打现象普遍,钢架间距超标,拱脚悬空,平安隐患突出三是仰拱和二衬施工不及时,与掌子面距离不满足规定要求四是防水作业不标准防水板、止水带安装位置不准确,连接质量差甚至有破损五是超前地质预报和变形量测措施不够,资料不全甚至编造资料、弄虚作假六是隧道洞门防护工程施作不到位4)原材料、混凝土质量控制一是材料进场质量把关不严例如对局部客运专线和普通铁路的碎石、砂、减水剂及土工格栅进行的检测,结果就不容乐观,客运专线和普通铁路原材料的不合格率分别为:砂是6.4%和10.8%,碎石是11.5%和12.4%,减水剂是14.8%和20.6%土工格栅的抽检不合格率那么高达23.4%二是原材料现场管理不标准。
表现在原材料未经检验就投入使用,原材料更换后配合比未作调整,拌和站配合比数据管理混乱,称重偏差超出允许范围等方面5)无砟轨道一是程序执行不严格表现在沉降观测周期缺乏就组织进行评估;在沉降评估报告和CPⅢ精测网未通过评估的情况下就开始无砟轨道施工,致使因后期沉降超标造成大面积返工等二是无砟轨道的施工作业精度不够6)其他方面综合接地系统施工工艺粗糙,接触网施工一次精度到位率低,站前与站后接口施工处理不当,站房施工组织安排不合理,设计考虑不周,过程控制不严等问题,对四电设备安装造成了不良的影响2.2.2 影响高铁工程质量的原因分析(1)勘察设计方面究其原因,主要有勘察设计工作质量不高,如地质勘察深度不够,平安措施不强,盲目套用设计标准和通用参考图,选用标准不当等;勘察力量投入缺乏,如钻探数量达不到标准要求,外业资料深度不够,致使地质判断不准确,造成局部选线方案或工程措施失误等;专业设计相互脱节,如设计前不沟通,设计后不优化,站前和站后工程接口部设计不细不全,主体结构和防护工程的设计方案及措施可靠度偏低,致使存在严重质量平安隐患等2)施工方面施工过程中,质量责任制不落实,不严格按施工图施工,随意改变施工工艺或简化施工程序,原材料把关不严,分包转包,无证上岗,偷工减料,编造虚假验收资料等现象的存在,是造成质量通病和平安隐患的主要原因。
此外,施工企业不重视施工技术、工艺的创新,科技攻关实力、自主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施工水平偏低,在软基处理、桥梁线形观测、复杂地质隧道变形控制、无砟轨道施工、耐久性混凝土生产试验等方面技术能力缺乏,也使得工程质量要求难以得到保证3)监理方面现场监理的读职、失职,对质量通病和违规行为的熟视无睹,旁站监理的形同虚设,是导致现场施工质量严重失控的重要原因4)建设单位方面建设单位核心作用发挥不好,管理手段不落实,处分力度不严格,是质量平安责任无法逐层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的重要原因综上可见,要建设高质量的高速铁路工程,需要参建各方在工程研究决策、勘察设计深度、施工组织管理、科技运用创新、检查监督力度等方面进一步更新理念、落实责任第3章 高速铁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方法3.1 高铁施工质量的“PDCA〞循环高速铁路工程质量控制与其他管理工作一样,都遵循着管理学的一般规律铁道部在当前铁路建设高起点、大规模开展的形势下,在铁路建设工程招投标中,把施工企业持有质量、职业健康平安、环境管理体系认证证书作为投标资格审查的条件之一,充分表达了对“贯标〞认证的重视另外,铁道部从2022年开始,就积极安排推进铁路建设单位贯彻实施三个管理体系标准工作,之后又提出铁路建设“六位一体〞的管理目标,大力推进标准化管理工作,这些措施对标准铁路建设管理行为、提高管理工作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研究质量、职业健康平安和环境管理体系标准,我们不难发现,其根本管理思路与研究方法是一致的,概括起来,就是八项质量管理原那么、管理体系方法与过程方法、目标管理和 “PDCA〞循环模式PDCA〞循环又称“戴明环〞,如图3.1所示,其原理是按照方案(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的方式展开质量控制方案〔P〕执行〔D〕检查〔C〕处理〔A〕施工阶段质量控制方法影响施工质量的五大因素及控制施工准备阶段质量控制执行方案执行措施动态跟踪监控阶段性验收检查标准化稳固成绩遗留问题转入下期图3.1 高速铁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PDCA〞循环 “PDCA〞循环是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的根本原理在建设工程工程“PDCA〞循环中,“方案〞(P阶段)是指各相关主体根据其任务目标和责任范围,确定质量控制的组织制度、工作程序、业务流程、资源配置、管理措施、技术方法、试验要求、记录方式及不合格处理等具体内容和做法的文件;“执行〞(D阶段)是指将质量的目标值通过生产要素投入、作业技术活动和产出过程,转换为质量的实际值,包含方案行动方案的交底、按方案规定的方法与要求展开工程作业技术活动等;“检查〞(C阶段)是指对方案实施过程进行的各种检查,包括作业者的自检、互检及专职管理者的专检,检查的内容包括方案是否严格执行、实际条件是否发生变化、方案执行的结果是否到达标准的要求以及不执行方案的原因、对此进行确认和评价等;“处理〞(A阶段)是指对质量检查发现的问题或不合格,及时分析原因,采取必要的纠正措施,保持质量形成过程的受控状态,包含纠偏和预防改良两方面内容。
如有遗留问题,那么转入下一个“PDCA〞循环下面,以双块式无砟轨道为例,介绍其施工质量控制的“PDCA〞循环1)施工方案比选(P阶段)工具轨法和组合轨道排架法是目前国内外无砟轨道施工普遍采用的两种方法根据所建工程线路长度、精度、施工环境及工期要求等特点,选择的施工机具和铺设长度各不相同,又可组合成多种施工方案每种施工方案如能得到认真实施,都可保证混凝土的浇注质量和轨道的几何尺寸但由于施工单位在设备投入、施工进度、管理水平、控制措施、人员素质等方面存在差异,所选施工方案也不尽相同一旦选择的施工方案存在较大缺陷,将导致后续工作量过大或者返工,甚至造成轨道精度达不到验标要求因此,施工单位必须提高对无砟轨道结构特性的认识,应结合工程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经技术经济比选后,慎重选定施工方案,并针对自身薄弱点制定相应的检测和保证措施2)前期准备及施工(D阶段)为了给施工开展创造条件和提供必要的实践经验,无砟轨道施工前需进行大量的前期准备和技术储藏工作,主要有八个方面:设计技术交底,图纸审核与施工调查,施工方案比选,组建工程部;组织专家对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指导书进行评审;进行隧道沉降变形观测和铺轨条件评估,开展轨道电路测试、道床板喷淋试验(为选择工程);做好施工技术人员配置和岗前培训;布设CPⅠ、CPⅡ精密测量控制网并进行复测确认,比对新(精测网)老控制网 (原来的施工控制网)测量数据,拟合新控制网下的线路,复测和确认CPⅢ测量成果;工艺性试验,进行200-400m的施工前先行试验;钢筋绝缘测试;适时召开各类分析会、总结会,制定有针对性的施工质量管理方法和控制措施。
施工过程分为六个步骤:组合轨道排架制作(或工具轨选用)与组装、底板和钢筋施工、就位粗调精调(含测量仪器)、轨道几何位置复测、灌注道床板混凝土、后期工作;又可细分为18道工序:排架制作(或工具轨选用)、验收和检查,轨枕块生产验收复查,轨排组装,CPⅢ精度和仪器的稳定性校核、记录和分析,底板处理和清洗,轨排就位、粗调、安装夹板、精调、轨排固定、复测等综合检查,钢筋绑扎和绝缘,接地端子,模板,混凝土浇注、养护,螺杆孔填塞,道床板综合整理和分析3)质量检验(C阶段)要求严格执行质量控制体系和检查检验制度,注重过渡段测量和特殊工况的处理其中,最为关键的环节有轨道排架的制作精度(或工具轨精度)、轨排组装质量、测量仪器精度与测量控制方法、混凝土搅拌质量与振捣、钢筋绝缘、轨道排架或精密螺杆调节器的拆卸时机和顺序、混凝土的养护步骤与工序等需要综合考虑的因素有:作为工具使用的钢轨必须提高一个精度等级选用;轨排组装质量应符合要求(检查轨枕有无扭曲,扣件与钢轨、枕顶的密贴程度,锚固螺栓的涂油脂质量);换铺长钢轨后的轨道整理和静态检测应合格;轨道锁定后进行静态检测;进行轨道电路测试和动态检测;换用不同的轨道几何状态检测仪应进行校验,采用不同的软件程序对数据报表进行分析。
4)后期综合整理(A阶段)为减少仪器设站产生的偏差,到达提高测量精度的目的,同一段落的全站仪设站点在精调、复测和轨道综合整理时应处于同一位置(偏差不大于10cm),对8个CPⅢ控制点实施观测固定,并施测同一测量段同时,制定相应的轨道综合调整方案,预留1-4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进行后期轨道综合整理3.2 高速铁路施工的三全控制管理长期以来,国内很多施工企业实行的是以质量检验为主的传统式质量管理方法,它是以严格把关为手段,以被动管理的少数专业人员为主要控制力量,在这种体制下,容易发生重进度考核、轻质量控制的现象,从而使质量事故多、质量通病多、施工本钱高、为用户效劳差等问题得不到很好的解决与传统式质量管理方法的事后检验、把关为主不同,三全控制管理那么以预防改良为主,从“管结果〞转变为“管因素〞,强调全面、全过程、全员参与质量管理三全控制管理源于全面质量管理思想,同时包融在质量体系标准中全面质量控制是指对产品和工作质量的全面控制对高速铁路工程而言,全面质量控制包括高速铁路工程各参与主体的产品和工作质量的全面控制如业主、勘察设计、施工总包、分包商、材料设备供给商、监理等,其中任何一方的怠慢疏忽或任何环节的质量责任不到位,都会造成对工程质量的影响。
全过程质量控制是指根据质量的形成规律,从源头抓起,全过程推进GB/T19000强调质量管理的“过程方法〞,依照建设程序,工程工程从工程建议书(或建设设想)提出,历经工程鉴别、选择、筹划、可行性研究、决策、立项、勘察、设计、发包、施工、验收、使用等环节,构成了建设工程的全过程,其中每个环节的具体过程又包含了许多相互关联的活动因此,进行全过程质量控制,必须应用“过程方法〞高速铁路工程建设历经的主要过程有:工程筹划与决策,勘察设计,施工采购,施工组织与准备,检测设备控制与计量,施工生产检验试验,工程质量评定,工程竣工验收与交付,工程回访维修效劳等全员参与控制是指全体员工都应参与到实施质量方针的系统活动中去,发挥自身质量职能的角色作用目标管理理论认为,总目标必须逐级分解到最基层岗位,从而形成自下而上、从岗位个体到部门团队的层层控制和保证关系工程施工各阶段中,施工单位及工程工程部各岗位间的职能分解,充分表达了全面质量管理、质量管理体系等管理思想在高速铁路工程工程质量管理与控制中的运用3.3高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 高铁工程质量控制的概率统计传统的铁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主要依赖于经验随着社会经济技术的开展,工程的规模越来越大,内容越来越复杂,牵涉面越来越广,对工程技术、质量以及工程管理水平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迫使人们不断开发和应用现代管理科学和技术手段。
基于数理学根底的统计方法也就成为施工阶段质量控制的重要手段1〕数理统计在质量控制中的应用运用数理统计方法可以对生产过程中收集到的大量杂乱无章的数据进行加工整理,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寻求能够表示事物质量特征的数据和规律,找出质量问题之所在,进而分析出质量问题产生确实切原因数理统计方法不仅能为质量控制提供定量的、形象化的图表方法,还能为定性分析质量状况提供依据通过分析,可以判断工程工程的质量状况,从而制定出相应的控制措施,到达质量控制的目的工程建设中,运用数理统计方法能够定量和定性地分析出工程质量的波动及影响因素,是一种科学、系统的质量控制方法2〕质量数据的采集质量数据是指进行某种质量性检查、试验、化验所得到的量化结果,它能够提供质量评价和质量信息通常,进行工程质量控制时,除少数控制工程需进行全数检查以外,大多数控制工程是按随机取样的方法收集质量数据,但需要抽取足量且有代表性的样品量l)单纯随机抽样法是一种完全随机的抽样法,用于对母体缺乏根本了解的情况下,根据随机原那么直接从母体N个元素中抽取n个元素作为样本2)二次抽样法是从母体的假设干分批中,先抽取一定数量的分批,进行第一次抽样,再从每一分批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样本,进行第二次抽样的方法。
3)分层抽样法当批量或工序有明显层次时,将其分成假设干层次,再从所有层次中按随机抽样原那么抽取样本这种方法便于了解不同层次的工程质量状况4)系统抽样法是每隔一定时间间隔,有系统地把总体分成与拟抽样个体相同的假设干个局部,再从每一局部抽取一个个体来组成样本的方法这种方法适用于快速测定混凝土强度、混凝土塌落度等,但在产品特性有周期性变化时,容易产生偏差 高铁工程质量控制的统计方法质量控制的目的在于及时发现是否有系统因素的影响,以便及时纠正和采取预防措施,使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绝大多数的工程质量问题都可以用一般的统计分析方法来解决,因此,广泛采用统计技术能较好地提高质量管理工作的效益和效率高速铁路工程施工质量控制的常用工具和方法有分层法、调查表法、排列图法、因果分析图法等1〕分层法又称分类法,是将调查收集到的原始数据根据不同的目的和要求,按照某一性质进行分组、整理的一种方法分层的结果能使数据各层次间的差异突显出来,在此根底上进行层间、层内的比拟分析,能够更深入地发现质量问题的原因由于工程质量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因而对同一批数据可按不同性质分层,以便从不同角度考虑、分析工程的质量问题和影响因素。
常用的分层标志有按施工时间分层、按操作方法分层、按原材料供给单位、供给时间或等级分层、按操作班组或操作者分层、按使用机械设备型号分层等2〕调查表法又称统计调查分析法,是利用专门设计的统计表对质量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并粗略分析质量状态的一种方法在质量控制活动中,利用调查表收集数据简便灵活,便于整理调查表没有固定格式,可根据需要和具体情况设计常用的调查表有分项工程作业质量分布调查表、施工质量检查评定调查表、不合格工程调查表、不合格原因调查表等需要指出的是,调查表往往与分层法结合起来应用,能够更好、更快地找出问题的原因,以便及时采取改良的措施3〕排列图法又称巴雷特图法或主次因素分析法,是将一定时期聚集的不良数、缺点数或故障数根据工程、原因加以分类,并按影响程度大小加以排列,从而找出主要质量问题或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的一种方法如图3.2所示,横坐标表示质量影响因素(工程),按照影响程度的大小从左至右排列,左侧的纵坐标表示频数,右侧的纵坐标表示累计频率,直方形的高度表示某个因素的影响大小实际应用中,通常按累计频率划分为(0-80%)、(80-90%)、(90-100%)三个局部,与其对应的影响因素分别为A(主要因素)、B(次要因素)、C(一般因素)。
运用排列图易于分清矛盾的主次,使复杂的问题一目了然,利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