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lick to edit Master title style,Click to edit Master text styles,Second level,Third level,Fourth level,Fifth level,11/7/2009,,‹#›,,,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电力安全生产技术讲义,,电力安全教育的意义,安全是人类生存的需要,安全生产是人类生产活动中永恒的主题电力安全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国家安全、关系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全局不断探索电力安全生产的新思路、安全生产管理的新机制、探索安全生产的新方法,才能使各类电力事故得到有效控制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虽然有其突发性和偶然性,但事故是可以预测、预防和控制的预防为主是现代安全管理的基本原则国家电力公司“安全生产责任书”中明确指出:“我们相信除人力不可抗拒的自然界灾害外,通过我们的努力,所有事故都应当可以预防;任何隐患都应当可以控制据许多资料的统计,电力从业人员有章不循、习惯性违章已成为威胁电力安全的最大隐患因此有效地控制电力从业人员在工作上或作业过程中的行为,使得电力生产事故极大地降低,是电力工作安全教育管理工作的根本指导方针。
国家电力公司事故统计,电力安全事故统计资料,,1998,年到,2001,年国家电力公司系统发生人身死亡事故,125,起,共死亡,136,人其中发电部门发生,50,起,死亡,58,人,供电企业发生人身死亡事故,75,起,共死亡,78,人从死亡类别分,触电死亡人数最多,达,57,人,占全部人数的,41.9%,,高处坠落死亡,23,人,占,16.9%,,物体打击死亡,9,人,占,6.6%,,杆塔倒塌死亡,8,人,占,16.9%,由于人为因素,即由违章造成事故占,99.8%,,,不可抗拒的外力因素造成的事故仅占,0.2%,在当前形势下,培养电力类大学生在学好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使其具有良好的安全思想、安全责任意识,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为了全面推进学生素质教育,加强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提高,提高学生就业竞争能力,培养学生对电力生产安全的职业意识我校将,《,电力安全,》,课程作为电气专业必修课之一纪律要求,考试课,平时成绩(考勤和作业),30%,,期末成绩,70%,教材,全国高职高专电气类精品规划教材:,《,安全用电,》,参考资料:电力安全类相关书籍及互联网,,如中国电力安全网:, 绪论,,,,,,,安全用电的意义,1,电气安全基础知识,2,,,,,,,防止发生用电事故的主要对策,3,思考题,4,安全用电的意义,随着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电能在工业、农业、国防、科研和人民生活中,以及在国民经济的其他各个部门中,将愈来愈广泛的应用,它即能大大地提高劳动生产率,改善劳动条件,又能提高人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
但是在电力为人们造福的同时如果对电力的控制和使用不当,将会带来灾害,这些灾害即给人们带来不幸和痛苦,也给国家造成经济上的重大损失,所以我们要重视用电安全当今社会,现代文明程度越高,对电力的需求和可靠性依赖就越大,这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2003,年,世界上相继发生了“,8.14”,美加大停电,“,8.28”,伦敦大停电,“,9.1”,悉尼和马来西亚大停电,“,9.28”,意大利大停电现代电网的特殊性,使偶然的事件、局部的 事件能够迅速波及整个电力网,并在相连的巨大电网间传递,大城市可能在顷刻间陷入彻底瘫痪,经济损失难以计数在现代社会,重大电力事故,特别是大面积停电事故,导致的必然是深重的灾难,其损失、后果和造成的影响都是难以估计的中国虽然没有出现美加大停电一样的事故,但,2005,年拉闸停电省份在,20,个以上,使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更加突现安全生产是我们党和国家在生产建设中的一贯指导思想,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策电力安全生产是安全生产的一个重要领域,是电力工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发展电力工业的重要条件,是社会主义电力企业经营管理的基本原则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是我国生产和建设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
1.1.1 电力安全生产的基本概念,,电力安全生产,,,电力生产过程在符合安全的物质条件和秩序下进行,以防止人身伤亡、设备损坏和电网事故以及各种灾害的发生,保障职工的安全健康和设备、电网的安全以及“发、输、变、配、用”电各个环节的正常进行而采取的各项措施和活动在电力生产中,安全有着三个方面的含义:,确保人身安全,杜绝人身伤亡事故,确保设备安全,保证设备正常可靠运行,确保电网安全,消灭电网瓦解和大面积,停电事故,电力安全生产的范围主要包括电力生产安全、电力基本建设安全、电力多种经营安全三大部分其中电力生产安全按照电力生产的环节可分为发电安全、送电安全、变电安全、配电安全、用电安全和电网安全;,电力基本建设安全按基建项目的性质可分为火电建设施工安全、水电建设施工安全和送变电建设施工安全等等;,电力多种经营安全按照经营项目的性质可分为电力生产(建设施工)多种经营安全和非电力生产(建设施工)多种经营安全电力安全生产的范围,,,电力安全生产的内容,,,,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规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健全和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坚持安全检查,排除不安全隐患;坚持对领导、职工和特种作业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技术素质;采取各种安全技术措施和反事故技术措施,消除不安全因素;不断改善安全装备和劳动条件,减轻劳动强度,保证劳逸结合;对职工伤亡及生产过程中的各类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和统计报告,等等。
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一)从电力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看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先行基础产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电力使用的广泛性和不可或缺性,决定了电力工业还是一种具有社会公用事业性质的行业现代工业、农业、国防、交通运输和科研,乃至现代人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电力的供应,而且对电力的需求和依赖正变得越业越强烈电力供应的片刻中断,都可能造成各行各业的瘫痪、社会和人民生活秩序的混乱以及国民经济的巨大损失;即便电力系统运行频率和电压在允许的偏移范围内变动,电能质量的降低也会直接损害用户的利益因此,电力安全生产事关国计民生,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二)从电力企业的自身需要看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是电力企业的两大任务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为精神文明建设提供了物质基础;精神文明建设为安全生产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同时,安全生产既对电力企业的物质文明建设提出强烈的要求,又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高层次的保证因此,电力企业的安全生产实际上是电力企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结合部,搞好安全生产是电力企业落实双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电力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必然要讲求经济假若电力企业安全生产搞不好,必然是既减少对外供电又增加各类费用支出,其结果必须是成本上升,效益降低。
可见,搞好安全生产也是电力企业取得好的经济效益的基础人民电业为人民”是社会主义电力企业的根本宗旨,为此,电力行业必须要抓好行风建设和优质服务假若安全生产搞不好,供电可靠性就难以保证,电能的质量就难以提高,向社会提供优质服务就无从谈起因此,搞好安全生产又是电力企业落实“人民电业为人民”宗旨的前提三)从电力生产的特点看安全生产的重要性,众所周知,电力生产的特点是高度自动化,由许多发电厂、输电线路、变配电设施和用电设备组成电力网,互相牵连、互相制约地联合运行,构成一个十分庞大、复杂的电力生产、流通、分配、消费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发、供、用电同时进行,电力的生产、输送、使用一次性同时完成并随时处于平衡电力生产的这些内在的特点要求电网运行必须十分稳定、可靠,任何一个环节发生事故,如不能及时排除,都可能带来连锁反应,导致主设备严重损坏或大面积停电,甚至可能造成全网崩溃的灾难性事故目前,我国电力工业已经步入了以“大机组、大电厂、大电网、高参数、高电压、高度自动化”为主要特点的新阶段,这给电力安全生产带来了新的课题,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四)从电力生产的劳动环境特点看安全生产的重要性,电力生产的劳动环境具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电气设备(包括高压和低压)多;二是高温、高压设备多(如火电厂的锅炉、汽轮机、压力容器和热管道等);三是易燃、易爆和有毒物品多(如火电厂的燃煤、燃油、强酸、强碱、液氯和充油电气设备及制氢系统、氢冷设备等);四是高速旋转机械多(如汽轮发电机、风机、电动机等);五是特种作业多(如带电作业、高处作业、焊接作业、起重作业等)。
这些特点表明,电力生产的劳动条件和环境相当复杂,本身就潜伏着许多不安全因素,极具潜在的危险性,对职工的人身安全构成威胁因此,安全工作稍有疏忽,潜伏的不安全因素随时会转变为不安全的事实,潜在危险性随时会转变为现实的人身伤害事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从保障电力职工的人身安全和身体健康、保护电力职工的切身利益的高度,进一步认识电力安全生产的重要意义我国党和政府历来十分关心和重视电力安全生产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当时的燃料工业部党组向中央汇报工件时,中央领导同志曾对电力事故作过“电力事故是国民经济一大灾害”的批示1996,的,4,月,1,日执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简称,《,电力法,》,)第十九条规定:“电力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电力企业应当对电力设施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这表明,国家对电力安全生产的要求已上升到法律的高度新中国成立以后,在电力工业中把安全生产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规章制度和良好的生产秩序,使安全生产水平不断提高,保证和促进了电力工业的健康发展但是,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安全生产曾经受到过两次大的冲击,出现过两次大的反复。
我国电力安全生产的发展过程,,第一次是在“大跃进”时期那时片面地强调了革命热情的一面,忽视了科学态度的一面,搞设备超出力运行,搞简易发电,搞破除迷信、破除规章制度,背离了“安全第一”的方针,背离了电力客观规律,以致事故大幅度上升1957,年,全国电力生产事故是历史上比较少见的年份,安全情况较好,但到,1960,年,在短短的,3,年内,事故上升到,1957,年的,6,倍以上1960,后以后,党中央提出了“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电力工业恢复了规章制度,整修了设备,正常了生产秩序,严格了安全管理和安全监察,使安全生产形势很快好转到,1965,年,事故已大幅度下降,接近达到历史最好水平第二次是在“文化大革命”期间这一次安全生产受到的干扰和破坏比第一次更严重,持续时间也长得多在这期间,“安全第一”视为“修正主义路线”、“唯生产力论”被批判;对安全生产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措施,被批判成是对工人“管、卡、压”;设备健康受到极大的损伤,经常发生主设备严重损坏、系统稳定破坏和大面积停电事故,人身伤亡事故也极为严重;安全管理趋于瘫痪,安全监察机构被撤消,对许多事故不调查、不分析、不上报生产必须安全是一条客观规律,绝不能也绝不会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因此,尽管建国以来,安全生产受到了上述两次大的冲击,但是最终还是回到了“安全第一”的方针上来,而且由于有了两次的沉痛教训,更加深和统一了对电力工业必须坚持“安全第一”方针的认识1,、适应电力体制改革形势的安全生产法规亟待建立和完善电网、电厂、用户安全管理界面和责任在法律上还不够明确,电力系统的统一调度、协调和安全管理关系需要通过法规制度进一步明确安全生产存在的问题和困难,2,、电网网架薄弱,安全稳定问题突出随着互联电网规模的迅速扩大,电网特性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网之间、网厂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增强,影响安全稳定的因素多元化电网动态稳定、电压稳定问题突出保证电网稳定运行的主要手段依赖系统安全自动装置,电网的安全水平偏低3,、电力供需形势严峻,进一步增加了电网稳定运行压力去年夏季,主要跨区、跨省联络线路均已稳定极限运行;发电机组已全部满负荷运行,备用容量严重不足,有的电网甚至出现了零备用;输变电设备重载情况普遍,电网输送容量已达极限,同时,配网重载、满载问题也十分突出,今年夏季,各电网供需矛盾将进一步加大,电网运行的压力将更为严重在这种情况下,稍有不慎,很容易引发大电网事故4,、电网运行环境日益恶化,外力破坏十分严重。
今年以来,因气候原因、山火、外力破坏等外部因素造成的电网事故达,45%,,其中,外力破坏十分严重2003,年因外力破坏而造成的电网设备事故占全部电网、设备事故的,18.3%,,今年年,1,至,5,月底,共发生外力破坏事故,27,起,占全部电网、设备事故的,19.2%,5,、安全管理的基础仍然薄弱今年以来发生的各类事故尽管有客观因素,有外部条件的影响,但人员责任的原因不容忽视,主要是管理工作不到位造成的随着企业职工队伍的年轻化,素质有待提高一线员工普遍存在安全意识不强、缺乏必要安全技能等问题,往往因为忽视简单、常规性工作,酿成事故电力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是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总要求,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要求电力系统企业各级领导者要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的关系,把安全与生产统一起来抓生产首先要抓安全,尤其,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生产要服从安全,,这就是“安全第一”的含义和要求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基础和条件,就是要做到,“防微杜渐”、“防患于未然,”,要求把安全管理由过去传统的问题发生和事故处理型转变为现代的问题发现和事故预防型,把工作的重点放到预测、预控和预防上。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要求电力系统各单位、各企业的领导者,要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经济效益、安全与进度、安全与多种经营、安全与改革发展的关系这些关系既有矛盾又有统一,必须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运用辩证统一的观点,妥善加以处理,使之相互促进,但当发生矛盾时,首先要服从于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还要求我们必须加强电力生产全过程安全管理要求在规划、设计、制造、施工安装、调试、生产运行、检修等每一个阶段的各个环节上,都必须从人员、设备、规章制度、技术标准等各方面加强全面的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切实落实保证质量和安全的各项措施电力工业必须继续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这一方针符合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安全生产长期和反复实践过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经验教训的结晶,体现和反映了安全生产的基本规律,符合电力工业的特点和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表明,只要能正确理解和坚持这一方针,电力安全生产就会顺利、就能得到保证;一旦动摇和背离了这一方针,电力安全生产就会遇到挫折,就会失去基础1.2,电气安全基础知识,,,抽象性,广泛性,综合性,电气安全具,的特点,1.2.1 电对人体的伤害,,,,电击,,电伤,,1.2.1.1 电击及其分类,电击的含义,电流通过人体时所造成的内部伤害,它会破坏,人的心脏,呼吸及神经系统的正常工作,甚至,危及生命,,电标,,电纹,,在电流出入口处所产生的革状或炭化标记,电流通过皮肤表面,在其出入口间产生的树枝状不规则发红线条,,电流斑,,电流在皮肤表面出入口处所产生的大小溃疡,,电击的分类,直接电击,人体直接触及正常运行的带电体所发生的电击,,,误触相线,,误触闸刀,误触其他带电设备,间接电击,电气设备发生故障后,人体触及意外带电部分所发生的,电击,因此,间接电击也称为故障情况下的电击,大风刮断架空线或接户线后,断线搭落到金属,物上,相线和电杆拉线搭连,用电设备的线圈绝缘损坏而引起外壳带电等情况,下,,1.2.1.2 电伤及其分类,,,,,,,,,,,,电伤分类,皮肤金属化,电弧烧伤,电烙印,,电灼伤,电伤是指电流的热效应、化学效应或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的伤害。
电弧烧伤,A,电流的热效应引起的,但与一般的水、火烫伤性,质不同,具体症状是皮肤发红,起泡,甚至皮肉,组织破坏或烧焦,低压系统带负荷(特别是感性负荷)拉开裸露的闸,刀开关时电弧烧伤人的手和面部,线路发生短路或误操作引起短路,高压系统因误操作产生强烈电弧导致严重烧伤,B,电弧烧伤通常发生在,,电烙印,当载流导体较长时间接触人体时,因电流的化学,效应和机械效应作用,接触部分的皮肤会变硬并,形成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痕迹,如同烙印一样,,故称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由于电弧或电流作用产生的金属微粒渗入了人体,皮 肤表层而引起,使皮肤变得粗糙坚硬并呈特,殊颜色(多为青黑色或褐红色),故称为皮肤金属化与电烙印一样对人体都是局部伤害,且多数情况,下会慢慢地逐渐自然褪色,,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电流通过人体,持续的时间,电流通过人体的途径,电流的频率,作用于人,体的电压以及人体的状况,等多种因素有关,而且各因素之间,,特别是,电流大小与作用的时间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1.2.2 电对人体伤害程度的影响因素,1.2.2 .1 伤害程度与电流大小的关系,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人体的生理反应越明显、感觉越强,烈,引起心室颤动所需要的时间越短,致命的危害就越大,(1) 感知电流,引起人的感觉(如麻、刺、痛)的最小电流,成年男性,工频电的感知电流的有效值为,1.1,mA,,直流,5,mA,,成年女性的工频电感知电流的有效值约为0.7,mA,,,直流约为3.5,mA,,感知电流一般不会造成伤害,,对于,10,kHz,高频电流,成年男子平均感知电流约为,12,mA,,,成,年女子约为,8,mA,,,,,感知电流概率曲线,当电流增达到一定程度,触电者将因肌肉收缩、发生痉挛,而紧抓带电体,将不能自行摆脱电源,触电后能自主摆脱,电源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2) 摆脱电流,摆脱电流与个体生理特征、电极形状、电极尺寸等有关系,对于工频电流的有效值,摆脱概率为50%时,成年男子和成,年女子的摆脱电流约为16,mA,和10.5,mA;,摆脱电源的能力将随着触电时间的延长而减弱,一旦触,电后不能及时摆脱电源,后果将十分严重,,摆脱电流概率曲线,(3) 致命电流,在较短时间内会危及生命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
电击致死的主要原因,大都是由于电流引起了心室颤动,而造成的,因此,通常将引起心室颤动的电流称为致命,电流,室颤电流是电流通过人体引起心室发生纤维性颤动的最小,电流在心室颤动状态下,心脏每分钟颤动800-1000次以,上,但振幅很小,没有规则,一旦发生心室颤动,数分钟,内就可能致命电流直接作用于心脏或者通过中枢神经系,统的反射作用,均可能引起室颤电流,1.2.2.2 伤害程度与电流作用于人体时间的关系,作用时间越长,越容易引起心室颤动,危险性也就越大,致命电流大小与电流作用于人体时间的长短有关,当电流持续时间超过人体心脏搏动周期时,人体室颤电,流约为50,mA,,当电流持续时间短于人体心脏搏动周期,时,人体室颤电流约为几百毫安,,,,室颤电流与时间关系符合“,Z”,形曲线规律,,室颤电流的“,Z”,形曲线,电击电流伤害阈值,,,,,0.01~5,s,范围内,室颤电流与作用时间的关系,I=116/,sqrt,(t),作用时间,,s,(1) 电流作用时间越长,能量积累增加,室颤电流便减小,引起心室颤动的电流,,mA,当,t>=1s,时,,I=50mA,,当,t<1s,时,,I=50/tmA,(2) 若作用时间短促,只有在心搏动周期的特定相位上才可能,,引起室颤。
作用的时间越长,与该特定相位重合的可能性,,越大,室颤的可能性越大,危险性越大,,,(3) 若作用时间越长,,,人体电阻就会因为皮肤角质层遭破坏或,,是出汗等原因而降低,导致通过人体的电流进一步增大,,,受电击的危险性也随之增加,,,1.2.2.2 伤害程度与电流途径的关系,致人死亡的情况绝大多数都是电流刺激人体心脏纤维,,性颤动致死,电流流过人体的途径,通过心脏的电流占通过人体总电流的比例(%,),从一只手到另一只手,3.3,从左手到脚,6.7,从右手到脚,3.7,从一只脚到另一只脚,0.4,表1-1 不同途径下流经心脏电流的比例,电流从手到脚以及从一只手到另一只手(其中尤以,从左手到脚)时,触电的伤害最为严重,电流纵,向通过人体,比横向通过时更易发生室颤,故危,险性更大1.2.2.4 伤害程度与电流频率的关系,频率(,Hz),10,25,50,60,80,100,120,200,500,1000,死亡率(%),21,70,96,91,43,34,31,22,14,11,表1-2 各种频率的死亡率,频率在30~300,Hz,交流电最容易引起人体室颤。
在此范围外,,频率越高或者越低,对人体的伤害程度发反而会相对小一些同样电压的交流电,其危险性比直流电更大一些,1.2.2.5 伤害程度与电压的关系,当人体电阻一定时,作用于人体的电压越高,通过人体,的电流越大,,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并不与作用与人体上的电压成正比,,因为,,,随着电压的升高,人体电阻因皮肤受损破裂而下,降,致使通过人体的电流迅速增加,从而对人体产生更,加严重的伤害,1.2.2.6 伤害程度与人体电阻的关系,人体电阻,当人体触电时,当触电电压一定时,流过人体的电流由人体,的电祖值决定,,人体电阻越小,流过人体的电流越大,危险,也越大,人体电阻,,人体内部电阻,皮肤电阻,固定不变,约为500~800,Ω,由角质层决定,角质层越厚,,电阻越大,一般为1000~1500,Ω,因此,人体电阻不是固定不变的,如果角质层有破损,则人,体电阻将会减小一般为1500~2000,Ω,,,为保险起见,,,一般取为800~1000,Ω,,,影响人体电阻的因素,皮肤厚薄,清洁,干燥的皮肤电阻值较高皮肤潮湿,多汗,有损,,伤 会降低人体电阻,触电面积大,电流作用时间长会增加发热出汗、从而降,,低人体电阻值,,触电电压高,会击穿角质层增加肌体电解,人体电阻,会降低,人体电阻会随着电源频率的增大而降低,接触电压,人体电阻,皮肤干燥,皮肤潮湿,皮肤湿润,皮肤侵入水中,10,7000,3500,1200t,600,25,5000,2500,1000,500,50,4000,2000,875,440,100,3000,1500,770,375,250,1500,1000,650,325,表1-3 不同条件下的人体电阻,人体允许电流,在摆脱电流范围内,人若被电击后一般能自主地摆脱带电,体,从而解除生命危险,因此,,通常把摆脱电流看作是人,体允许电流。
若发生人手碰触带电导线而触电时,常会出现紧握导线丢,不开的现象,这是由于电流的刺激作用,使该部分肌体发,生了痉挛而使肌肉收缩的缘故,使电流通过人手时所产生,的生理作用引起的,增大了摆脱电源的困难,,当线路及设备装有防止触电的速断保护装置时,人体允许电流可按,30mA,考虑;,,,教学录象:电力安全基础知识,,1.2.3 人体触电方式,,单相触电,,两相触电,,跨步电压、接触电压和雷击触电,触电方式:,,单相触电,中性点直接接地电网中的单相触电,假设人体与大地接触良好,土壤电阻可以忽略不计,,由于人体电阻比中性点工作接地电阻大得多,加与,人体的电压几乎等于电网相电压,,这时流过人体的,电流为,,,I,b,:,流过人体的电流,,A,U,φ,电网相电压,,U,R,b,电网中性点工作接地电阻,,Ω,,Rc,人体电阻,,Ω,,I,b,=U,φ,/(R,b,+Rc,),,对于380/220,V,的三相四线制电网,若人体电阻取值,为,则由上式可以算出流过人体的电流=129,mA,单相触电取决于相电压和回路电阻,显然单相触电的,后果与人体和大地间的接触状况有关,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的单相触电,,,通过人体的电流与线路的绝缘电阻和对地电容有关。
在低压电网中,对地电容很小,通过人体的电流主要,取决于线路绝缘电阻,,正常情况下,设备的绝缘电阻,相当大,通过人体的电流很小,一般不造成对人体的,伤害,,但当线路绝缘下降时,单相触电对人体的危害,仍然存在而在高压中性点不接地电网中(特别是对地,电容较大的电缆线路上)线路对地电容较大,通过人,体的电容电流,将会危及触电者安全电流的大小取决于线电压,人体电阻和线路对地电阻,,电容,,两,相触电,两相触电时,作用于人体上的电压为线电压,电流将,从一相导线经人体流入另一导体,以380/220,V,为例,,这时加与人体的电压为380,V,,若人体按照1700考虑,,即流过人体内电流将达224,mA,,电流的大小取决于线电压和回路电阻,,(1) 跨步电压触电,当电气设备或带电导线发生接地故障,接地电流通过接,地点向大地流散,以接地点为圆心,在地面上形成若干,个同心圆的分布电位,离解地点越近,地面电压越高若人在接地点周围行走,其两脚间的电位差,就是跨步,电压有跨步电压引起的人体触电,称为跨步电压触电1.2.3.3,接触电压触电,在电气安全技术中,是以站立在漏电设备水平方向,0.8,m,的人,手触及漏电设备外壳距地面1.8,m,处时,,其手和脚两点间的电位差为接触电压计算值,,雷击触电,雷电时发生的触电现象称为雷击触电,它是一种特殊的触,电方式。
雷击感应电压高达几十至几百万伏,其能量可把,建筑摧毁、使可燃物燃烧,将用电设备击穿、烧毁、造成,人身伤亡,,触电事故的成因及其规律,缺乏电气安全知识,攀爬高压线杆及高压设备,不明导线用手误抓误碰,夜,间缺少应有的照明就带电作业,带电体任意裸露,随意,摆弄电器,违反操作规程,带电拉隔离开关,检修时带电作业,在高压线路上违章,建筑,带电维修电动工具,湿手带电作业,,设备不合格,与高压线间的安全距离不够,电力线与广播线同杆近距,离架设,设备超期使用因老化导致泄漏电流增大,维修管理不善,架空线断线不能及时处理,设备损坏不能及时更换,1.2.4.2 发生触电事故的一般规律,,具有明显的季节性,一般以二、三季度事故发生较多,6~9月最集中低压触电多于高压触电,低压设备多,低压电网广,与人接触机会较多低压设,备简陋管理不严,多数群众缺乏安全意识,农村事故多于城市,农村用电条件差,设备简陋,技术水平低,电气安全知,识缺乏,单相触电事故多,各类事故中,单相触电占触电事故的70%以上,事故点多在电气联结部位,电气“事故点”多出在分支线,接户线的接线端或者电线,接头,以及开关,灯头,插座等出现短路,闪弧或漏电,等情况,事故都由两个以上因素构成,缺乏电气,安全知识,违反操,作规程,设备不,合格,维修,不善,事故与生产部门性质有关,冶金、矿业、建筑、机械等行业,由于潮湿、高温、生,产现场混杂、现场金属设备多等不利因素,相对发生触,电事故的次数也较多,青年和中年事故多,中青年多数是主要操作者,且大都接触电气设备,已经有一定的工龄,不再如初学者那么小心谨慎,但经,验不足,电气安全知识较欠缺,1.3 防止发生用电事故的主要对策,1.3.1 思想重视,大量的事故都是具有重复性和频发性。
比如,误操作,运,行维护不当造成的事故只要思想重视,树立“安全第一”认真从各类用电事故中吸取,教训,采取切实措施,这类的用电事故是可以避免的,1.3.2 措施落实,对于当前的安全用电工作,防止发生用电事故的主要措施,可概括如下:,坚决贯彻执行国家以及各地区电力部门颁布的有关规,程,各用电企业应依据这些规程来制定现场规程,严格执行有关电气设备的检修、试验和清扫周期的规,定, 对发现的各种缺陷要及时消除,通过技术培训、现场演练和反事故演习等方式,提高,电工的技术、业务水平大力开展安全用电的宣传,普及安全用电的基本知识,,定期和不定期组织安全大检查(特别是季节性的安全用电,检查),积极推动群众性的安全用电活动,积极研究、推广、采用安全用电的先进技术、新工艺、,新材料和新设备,1.3.3 组织保证,电力部门要加强用电监察机构,充实用电监察力量,不断,提高监察人员的技术业务水平用电监察人员应根据国家,和电力部门颁发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及规程、监督、检查、,指导和帮助用电单位做好安全用电工作,,对用电监察人员的基本要求:,应具备的电气专业知识:,,应知部分,应会部分,熟悉国家有关用电工作的方针、政策,熟悉有关的技术标准、规程、条例,掌握电网结构和保护方式,了解主要用电行业的生产过程和用电特点,,复习题,,,教学录象:电力安全事故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