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耳鼻咽喉解剖,耳鼻咽喉解剖,第1页,气管,食管,耳,鼻,咽,喉,应用解剖生理,耳鼻咽喉,耳鼻咽喉解剖,第2页,学习内容与目标,1,、掌握鼻应用解剖及生理,1,)掌握固有鼻腔外侧壁解剖特点,2,)掌握鼻窦解剖及生理,2,、掌握耳应用解剖及生理,1,)掌握鼓室结构特点,2,)熟悉声音传导路径,3,、熟悉咽、喉应用解剖及生理,4,、了解气管、支气管及食管解剖,耳鼻咽喉解剖,第3页,鼻应用解剖,耳鼻咽喉解剖,第4页,外鼻结构,提问:,哪些部位为鼻疥、痤疮、,酒糟鼻好发部位?,外鼻静脉特点?,(一)外 鼻,组成:骨和软骨为支架,外覆以皮肤和皮下组织,形似三棱锥体,耳鼻咽喉解剖,第5页,(一)外 鼻,向下:内眦静脉,面静脉,颈内静脉,外鼻静脉,向上:眼上静脉,眼下静脉,海绵窦,外鼻静脉,耳鼻咽喉解剖,第6页,(一)外 鼻,危险三角区,静脉无瓣膜,血液双向流动,挤压鼻或上唇疖肿,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外鼻静脉特点:,耳鼻咽喉解剖,第7页,(二)鼻 腔,分区,皮肤覆盖,长有鼻毛,易患疖肿,疼痛猛烈,粘膜覆盖,鼻阈:皮肤与粘膜分界,分为顶、底、内、外,4,壁,鼻 腔,鼻前庭,固有鼻腔,耳鼻咽喉解剖,第8页,(二)鼻 腔,固有鼻腔,底:硬腭,口腔,固有鼻腔分界及顶、底壁,鼻骨骨折,脑脊液漏,固有鼻腔:简称鼻腔,前:鼻内孔,鼻前庭,后:后鼻孔,鼻咽部,顶:分成三段,中段:筛板,颅前窝底,耳鼻咽喉解剖,第9页,(二)鼻 腔,固有鼻腔,右侧鼻腔,内侧壁:鼻中隔,内侧壁,骨组成:鼻中隔软骨,筛骨正中板,犁骨,利特尔区(易出血区),前下部:粘膜内血管丰富,密集成网,耳鼻咽喉解剖,第10页,(二)鼻 腔,固有鼻腔,右侧鼻腔,外侧壁:三个阶梯状突起,上鼻甲:最小、上后部,外侧壁,下鼻甲:最大、肿胀时?,上鼻道:后组筛窦开口,中鼻甲:窦口鼻道复合体,中鼻道:多个鼻窦开口,下鼻道:鼻泪管开口,耳鼻咽喉解剖,第11页,(三)鼻 窦,位于颅骨内含气空腔,共,4,对,因为开口于鼻腔,故称,耳鼻咽喉解剖,第12页,(三)鼻 窦,上颌窦,上颌窦,位于上颌骨内,鼻窦中最大者,上壁:眼眶底壁,与眶内疾病相互影响,底壁:牙槽突,牙根感染,上颌窦炎,开口:位于内侧壁后上方,开口于鼻腔中鼻道,提问:上颌窦为何最易感染?,耳鼻咽喉解剖,第13页,(三)鼻 窦,筛窦,筛 窦,为筛骨体内含气空腔,呈蜂窝状,多个小气房,前组:开口于中鼻道,外侧壁:菲薄如纸,疾病、外伤,眶内并发症,后组:开口于上鼻道,耳鼻咽喉解剖,第14页,(三)鼻 窦,额窦、蝶窦,额窦,X,光片,额窦位于额骨内,蝶 骨,内下方开口,中鼻道,蝶窦位于蝶骨体内,前方开口,蝶筛隐窝,耳鼻咽喉解剖,第15页,(三)鼻 窦,耳鼻咽喉解剖,第16页,耳鼻咽喉解剖,第17页,耳鼻咽喉解剖,第18页,鼻咽:上,颅底,下,软腭游离缘平面,口咽:上,软腭游离缘平面,下,会厌上缘平面,喉咽:上,会厌上缘平面,下,环状软骨下缘平面,(一)咽分部,咽分部,咽:消化道和呼吸道共同通道,耳鼻咽喉解剖,第19页,顶壁,腺样体,侧壁,咽鼓管咽口:通中耳腔,咽口周围,咽鼓管圆枕,圆枕上方,咽隐窝,鼻咽癌好发部位,(一)咽分部,鼻咽,鼻 咽,鼻咽结构:,肥大阻塞鼻腔,肥大阻塞咽鼓管咽口,耳鼻咽喉解剖,第20页,腭舌弓,咽峡界定?,口咽部有丰富淋巴组织,咽侧索,舌扁桃体,(一)咽分部,口咽,口 咽,口咽结构:,腭咽弓,腭 垂(也叫悬雍垂),咽后壁淋巴滤泡,之间腭扁桃体,耳鼻咽喉解剖,第21页,喉 口,梨状窝:喉口两侧各一深窝,会厌谷:舌根与会厌之间,各一浅窝,(一)咽分部,喉咽,喉 咽,喉咽结构:,向前下通喉,向后下通食道,异物易嵌顿之处,耳鼻咽喉解剖,第22页,(二)咽筋膜间隙,咽筋膜与邻近筋膜之间疏松间隙,有利于吞咽运动和颈部活动,有利于疾病扩散,淋巴回流至此,咽后脓肿,咽旁脓肿,扁桃体、口腔、鼻咽部炎症,咽后脓肿,咽后隙,咽旁隙,咽旁脓肿,直接蔓延至此,耳鼻咽喉解剖,第23页,(三)咽淋巴组织,咽淋巴环,咽粘膜下淋巴组织丰富,较大淋巴团块呈环状排布,大致排成内、外两环,内环炎症、肿瘤可扩散至外环,内环,外环,耳鼻咽喉解剖,第24页,1,、呼吸功效:对空气调温、加湿、清洁,2,、吞咽功效:参加、协同吞咽动作,3,、防御保护功效:咽反射封闭鼻咽、喉咽,4,、言语形成功效:产生共鸣,使发音清楚、友好,5,、扁桃体免疫功效:产生抗体防御外界有害物质,耳鼻咽喉解剖,第25页,喉应用解剖,喉位于颈前正中部,形似锥形管腔,喉上通喉咽,下接气管,喉由软骨、肌肉、韧带、粘膜组织组成,喉(前面观),喉毗邻,耳鼻咽喉解剖,第26页,喉应用解剖,(一)喉软骨,耳鼻咽喉解剖,第27页,喉应用解剖,(二)喉韧带及膜,喉韧带及膜,喉各软骨之间有韧带及膜组织相连,甲状舌骨膜,环甲膜,甲状会厌韧带,环气管韧带,声韧带,室韧带,耳鼻咽喉解剖,第28页,喉应用解剖,(三)喉 腔,喉韧带及膜,以声带为界,将喉腔分为三区,声门上区:喉口至声带以上,声门区:两侧声带之间,易水肿,喉阻塞,声门下区:声带至环状软骨下缘,声门裂,等腰三角形裂隙,耳鼻咽喉解剖,第29页,1,、位置高:,3,个月环状软骨平第,4,颈椎下缘,,6,个月降至第,5,颈椎。
2,、软:软骨未钙化3,、粘膜下组织疏松,淋巴丰富:炎症时易肿胀4,、声门狭小:炎症水肿呼吸困难5,、喉部神经发育不完善:易引发喉痉挛,(四)小儿喉特点,喉阻塞多见于三岁以下小儿,耳鼻咽喉解剖,第30页,1,、呼吸功效:声门大小调整气流大小,2,、发声功效:呼出气流冲击靠拢声带,,使之振动发出基音,3,、保护功效:喉口关闭,预防误吸,4,、屏气功效:帮助增加胸腔和腹腔内压力,喉生理,耳鼻咽喉解剖,第31页,耳应用解剖,耳,外 耳,中 耳,内 耳,返回内耳,返回中耳,耳鼻咽喉解剖,第32页,耳应用解剖,(一)外 耳,耳廓及外耳道,外耳包含耳廓及外耳道,耳廓:皮下组织少,炎症时疼痛猛烈,软骨易受压坏死,耳廓畸形,外耳道:略呈,形弯曲,皮下组织少,耵聍腺分泌耵聍,耳鼻咽喉解剖,第33页,耳应用解剖,(二)中 耳,中耳组成,鼓室:鼓膜与内耳之间,鼓窦:鼓室后上方含气腔,乳突:内有许多蜂窝状小腔,咽鼓管:沟通鼓室与鼻咽管道,鼓室、咽鼓管、鼓窦、乳突,不规则含气腔,连接鼓室和乳突,鼓 室,咽鼓管,乳突,鼓窦,耳鼻咽喉解剖,第34页,耳应用解剖,(二)中 耳,鼓室,鼓室六壁模式图,形似火柴盒,有,6,个壁,外壁:大个别为鼓膜,内壁:前庭窗,镫骨足板封闭,前壁:咽鼓管鼓室口,鼓 室,窝窗,圆窗膜封闭,后壁:上方通往鼓窦,上壁:鼓室盖,颅内,下壁:薄骨板,邻颈静脉球,耳鼻咽喉解剖,第35页,耳应用解剖,(二)中 耳,鼓膜,正常鼓膜(右),鼓膜:椭圆形、半透明薄膜,光锥:三角形反光区,集中反射,分为担心部和松弛部,外来光线被鼓膜凹面,脐部:鼓膜凹面中心点,鼓膜内陷时光锥变形或消失,耳鼻咽喉解剖,第36页,耳应用解剖,(二)中 耳,鼓窦和乳突,鼓窦和乳突,鼓窦:鼓室后上方含气腔,乳突:蜂窝状、大小不一、,相互连通气房,向后下连通乳突气房,随年纪增加逐步发育,耳鼻咽喉解剖,第37页,耳应用解剖,(二)中 耳,咽鼓管,成人与儿童咽鼓管比较,沟通鼓室与鼻咽管道,开放,调整鼓室气压。
儿童:短、平、宽,功效:张口、吞咽、打呵欠,临床意义:咽部感染经此管,涉及中耳引发中耳炎,耳鼻咽喉解剖,第38页,耳应用解剖,(二)中 耳,鼓室内容,听骨链,听小骨:人体中最小三骨块,联络鼓膜与前庭窗,功 能:鼓膜振动,听骨链,以关节相连,听骨链,临床意义:听小骨破坏,造成,前庭窗,振动外淋巴,听骨链中止,听力下降,耳鼻咽喉解剖,第39页,耳应用解剖,(三)内 耳,内耳(迷路),内耳又称迷路,结构复杂,骨迷路:半规管、前庭、耳蜗,膜迷路:膜半规管、椭圆囊、,分为外内结构相同两套管道,膜迷路内充满内淋巴,骨与膜迷路之间充满外淋巴,骨迷路,膜迷路,球囊、蜗管,耳鼻咽喉解剖,第40页,耳应用解剖,(三)内 耳,耳蜗,耳 蜗,耳蜗形似蜗牛壳,绕轴旋转,2,3/4,圈而到顶,内有蜗管,横切面呈三角形,为一管,起于前庭、终于盲端,听觉感受器,称螺旋器 (,Corti,器),耳蜗纵切面,螺旋器,底壁上有基底膜,基底膜上有毛细胞,组成,耳鼻咽喉解剖,第41页,耳应用解剖,(三)内 耳,前庭,位于骨迷路中间部,感受人体空间位置,前连耳蜗,后续于三个半规管,三个半规管相互垂直排列,感受旋转时不一样方向角加速度,耳 蜗,前 庭,半规管,前庭内有椭圆囊、球囊,感受直线加速度,闭眼时,能够感受到车加速、减速和电梯升、降,耳鼻咽喉解剖,第42页,(一)听觉功效,声音,内耳,Corti,器,振动鼓膜,声音,人耳是怎么听到声音呢?,前庭窗,听骨链,外淋巴振动,蜗管内淋巴振动,空气传导,颅骨振动,振动内外淋巴,骨传导,耳鼻咽喉解剖,第43页,(二)平衡功效,人是怎样维持身体平衡?,人体主要依靠前庭、视觉和本体感觉感受身体改变,假如有两个系统发生功效障碍,则难以维持身体平衡,耳鼻咽喉解剖,第44页,气管始于喉环状软骨下缘,第五胸椎上缘水平分为左、右支气管,支气管镜检时主要解剖标志,隆嵴,左、右支气管分界处,请问:气管异物较易掉入哪一侧支气管?,气 管,耳鼻咽喉解剖,第45页,请问:婴幼儿为何易患呼吸道疾病?,1,、呼吸调整功效:吸气时扩张,呼气时缩小,2,、清洁功效:依靠纤毛摆动和粘液层波浪式运动,3,、免疫功效:分泌产生各种球蛋白、淋巴因子、,酶等,以分泌型,IgA,最多。
4,、防御性咳嗽反射:先深吸气,气体猛烈咳出,有利于异物排出,耳鼻咽喉解剖,第46页,食管为一肌性管道,起于喉咽下端,食管有四个生理性狭窄,异物易嵌顿于狭窄处,食 管,耳鼻咽喉解剖,第47页,各种食管异物,加健壮康宣传教育,是预防食管异物有效办法,耳鼻咽喉解剖,第48页,1,、摄入食物通道:运输食团抵达胃,组织返流,2,、分泌功效:分泌粘液,起润滑保护作用,耳鼻咽喉解剖,第4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