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江西法律硕士考试考前冲刺卷(4)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公民的著作权保护期限是()A.作者终生及死后50年B.10年C.作者终生D.30年2.下列机构中,具备法人资格的是()A.某政法大学法律系B.某省财政厅C.某县政府D.某公司的分公司3.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共同共有人分割共有财产时,如果财产是属于一个整体的,部分共有人出卖自己分得的财产,其他共有人主张优先购买权时,()A.应当予以支持B.可予以支持C.由当事人自行协商决定D.不应当支持4.国有公司对其财产享有()A.所有权B.他物权C.法人财产权D.最终所有权5.下列特点中,不属于我国公民民事权利能力特点的是()A.统一性B.平等性C.差异性D.广泛性6.下列合同中可以适用留置权这一担保方式的是()A.保管合同、运输合同、赠与合同B.租赁合同、承揽合同、运输合同C.保管合同、运输合同、承揽合同D.赠与合同、买卖合同、承揽合同7.物权的客体只能是()A.物B.行为C.智力成果D.人身利益8.土地承包合同应当采用()。
A.口头形式B.书面形式C.登记形式D.审批形式9.人身权()A.是由其他民事权利派生的B.是其他民事权利的前提C.是其他民事权利的实现条件D.是其他民事权利的保证10.在债的关系中,()A.债权人、债务人都是特定的B.债权人、债务人都是不特定的C.债权人是特定的,债务人是不特定的D.债权人是不特定的,债务人是特定的11.甲、乙双方约定:甲公司租乙公司的建筑施工设备,但乙方所附条件是:若到年底上述设备有富余合同中的这一条件约定在民事法律行为理论上称为()A.附延缓期限的行为B.附否定的解除条件的行为C.附肯定的延缓条件的行为D.附肯定的解除条件的行为12.丧偶儿媳对公婆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A.作为第一顺序法定继承人B.作为第二顺序法定继承人C.作为随从顺序法定继承人D.作为第一顺序遗嘱继承人13.未成年人在学校致人损害时,其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承担的责任性质是()A.监护人与学校均承担无过错责任B.监护人与学校均承担过错责任C.监护人承担无过错责任,学校承担过错责任D.监护人承担过错责任,学校承担无过错责任14.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的成年人属于()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D.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5.不要式合同成立的地点一般是()。
A.权利一方的所在地B.义务一方的所在地C.要约人收到承诺的地点D.承诺人发出承诺的地点16.以下关于按份共有关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A.共有物上存在多个所有权B.共有人有权要求将自己的份额转让C.共有人转让其份额时,其他共有人无优先购买权D.对于共有债务,共有人承担按份责任17.对于以登记作为不动产物权变动生效要件的,该物权变动自()时生效A.记载于登记簿B.交付C.物权行为成立D.债权行为生效18.国家工作人员挪用救灾款物归个人使用的__A.以挪用特定款物罪从重处罚B.以挪用特定款物罪加重处罚C.以挪用公款罪从重处罚D.以挪用公款罪加重处罚 19.甲于1995年2月因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无期徒刑,1998年2月,因在劳动改造中抗御自然灾害舍己救人有重大立功表现,甲被法院裁定减为有期徒刑13年如无再次减刑,甲将在__年2月刑满释放A.2010B.2011C.2008D.2007 20.渎职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必须是__才能构成A.国家工作人员B.国家公务员C.国家机关工作人员D.国家干部 21.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
A.法律上的认识错误不影响犯罪故意的成立B.在间接故意犯罪中也存在着犯罪目的C.假想防卫属于防卫过当D.紧急避险中,被损害的利益不能大于避险的利益 22.甲因男友乙不忠而生恨意,决定杀乙某日,甲把乙引到家中,将一瓶安眠药(50片)掺入咖啡让乙喝下乙在甲的床上昏睡,甲离家到附近一座山上打算自杀甲在山上犹豫、徘徊了一昼夜,心生悔意,急忙回家,发现乙已经被人送往医院抢救,未死甲大喜过望对甲,__A.按既遂犯处罚B.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C.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D.应当免除处罚 23.甲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了乙在获取赎金后,为防罪迹败露,便杀害乙以灭口甲的行为__A.构成绑架罪一罪B.构成故意杀人罪一罪C.构成绑架罪和故意杀人罪二罪D.构成非法拘禁罪、敲诈勒索罪和故意杀人罪三罪 24.下列犯罪分子中,不能适用死刑的是__A.犯罪时不满18周岁的人B.犯罪时不满20周岁的人C.犯罪时怀孕的妇女D.审判时不满20周岁的人 25.甲与他人通奸,意图杀害其妻以便能与他人结婚甲在其妻的饭碗中放人数量较大的安眠药,但由于其不知安眠药已过期,而没有达到毒死其妻的目的。
甲的行为属于__A.不构成犯罪B.犯罪中止C.犯罪未遂D.犯罪预备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有多个符合题意) 1.国家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根据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这些权利主要是__A.政治B.经济C.文化D.社会与家庭 2.根据现行宪法和法律的规定,下列表述哪些正确__A.公民在年老、疾病或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B.劳动、受教育和依法服兵役都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C.我国的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D.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机关即民族自治机关 3.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的一致性主要表现在__A.公民既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又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B.公民的某些宪法权利和义务是相互结合的,如劳动权和受教育权,它们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C.权利和义务在整体上是相互促进的D.权利享有上附有限制条件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__的义务A.依法服兵役B.劳动C.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D.父母有抚养教育子女的义务,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5.我国宪法规定的人身自由权利包括__。
A.人身自由不受侵犯B.人格尊严不受侵犯C.住宅不受侵犯D.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 6.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特点,除包括权利和自由的广泛性外,还有__A.权利义务的相对性B.权利义务的现实性C.权利义务的一致性D.权利义务的平等性 7.以下属于宪法权利自身特性的有__A.它决定着公民在国家中的法律地位B.它是公民在社会生活中的最主要、最基本而又不可缺少的权利C.它具有母体性,能派生出公民的一般权利D.它具有稳定性和排他性,是“不证自明”的权利 8.外国人或无国籍人申请加入中国国籍必须具备的条件有__A.申请人必须愿意遵守中国的宪法和法律B.必须是出于本人的自愿C.申请人是中国公民的近亲属D.本人定居在中国或有其他正当理由 9.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__A.拆除公民的住宅B.搜查公民的住宅C.侵入公民的住宅D.侵犯公民的住宅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A.受庇护权只给予提出申请要求的外国人B.要求避难,必须出于政治原因C.我国政府对提出避难的要求,不能不同意D.被给予受庇护权利的外国人,不被引渡或者驱逐 11.我国公民取得国家赔偿的情况包括__。
A.行政赔偿B.刑事被害赔偿C.刑事赔偿D.精神损害赔偿 12.任何公民,非经__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A.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B.人民法院决定C.公安机关批准D.国家安全机关批准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是指__A.每个公民都有按照自己的意愿信仰宗教的自由,也有不信仰宗教的自由B.有信仰这种宗教的自由,也有信仰那种宗教的自由C.有在同一宗教里信仰这个教派的自由,也有信仰那个教派的自由D.有过去信教而现在不信教的自由,也有过去不信教而现在信教的自由 14.现行宪法规定,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基本义务的是__A.选举权和被选举权B.劳动权C.申诉权、控告权、检举权D.受教育权 15.以下属于“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涵义的有__A.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B.任何人的合法权益都一律平等地受到保护,对违法行为一律平等地予以追究C.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D.一切公民在适用法律上和守法上都一律平等 16.下列情形中,不属于告诉才处理的有__。
A.捏造事实,诽谤国家领导人,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B.虐待家庭成员,致使被害人重伤C.遗弃被抚养人,情节恶劣的D.暴力干涉他人婚姻自由的 17.犯罪的社会危害性表现为__A.对我国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的危害B.对社会公共安全的危害C.对社会经济秩序的危害D.对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的危害 18.主犯包括__A.组织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B.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C.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分子D.聚众性犯罪中的首要分子 19.下列哪些行为应认定为抢劫罪一罪__A.甲将仇人杀死后,取走其身上的5000元现金B.甲持刀拦路抢劫,故意将被害人杀死后取走其财物C.甲在抢劫过程中,为压制被害人反抗,故意将被害人杀死,取走其财物D.甲实施抢劫后,为防止受害人报案,将其杀死 20.我国刑法分则对各种直接故意犯罪规定的既遂形态具体包括__A.结果犯B.危险犯C.行为犯D.举动犯 21.根据我国《合同法》的规定,无效的格式条款包括__的条款A.免除提供格式条款一方责任B.限制提供格式条款一方权利C.排除对方权利D.加重对方责任 22.根据《合同法》的规定,属于可撤销民事行为的是__。
A.重大误解B.显失公平C.恶意串通D.乘人之危 23.法人终止的原因有__A.依法被撤销B.自行解散C.依法被宣告破产D.因其他原因解散 24.下列行为中属于民事法律行为的是__A.乙的牛丢失,甲对于该牛的拾得行为B.乙外出,甲自行对甲的房屋的管理行为C.甲乙结婚,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婚姻登记的行为D.甲乙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的行为 25.根据《物权法》的规定,采取登记对抗主义物权变动模式的物权有__A.土地承包经营权B.宅基地使用权C.动产抵押权D.地役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