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生考试 > 综合考试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文科综合考试复习策略研究与热点分析

文档格式:PPTX| 47 页|大小 185.89KB|2024-10-28 发布|举报 | 版权申诉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47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文科综合考试复习策略研究与热点分析,中心内容:,一、文科综合考试常见错误分析,二、文科综合复习(历史)必须遵循的“八字方针”,三、热点问题追踪,一、文科综合考试中考生的常见错误分析,1基础知识薄弱,(1)缺乏基本的图表解读能力图表是信息时代传递信息最简洁的途径,是文综考试的主要呈现方式错误举例:,*中东巴尔干,*美国三大产业的发展变化趋势,*“二模”关于英国外交政策的变化,*地理学科的识图、辩图、画图能力不会画地理画剖面图2)缺乏清晰的基本概念,*黄宗羲反封建专制思想超越康有为、孙中山(君主专制与君主立宪资本主义萌芽与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圆明园的建筑风格:洛可可、巴罗克,*第三产业指的是什么?欧盟的区域等,(3)缺少基本的迁移能力文科综合考试的关键在于考生是否具有迁移的意识与能力,*学科之间的迁移:欧盟问题:很少有同学在了解欧盟成立历史时还会去关注欧盟成员国的所处的时区以及欧元的投资等,*历史与现实之间的迁移:关注现实与社会如日航班机风波、中美撞机事件等,2审题不清、答题不明,(1)麻痹大意,对题义理解不清甚至误解,*世界是如何形成统一整体一体化;,*唐朝前期用人制度对唐朝繁荣的影响(唐前期唐以前),*“二模”关于分别阐述英国外交政策变化的原因写成综合陈述。

    2)无法确定题目对学科知识的要求看到题目不晓得用什么学科知识去回答尤其是政治与历史3答题思维狭窄、混乱,(1)对热点问题盲从,不知道如何随机应变;,(2)踩点不准,踩意不能回答问题机械呆板,空洞乏物,缺少对题目的把握3)思维程式化:美国人施兰对大生产运动的评价;对美国西进运动的评价等),(4)答题没有条理、段落和层次,语言表达前后矛盾或史实不清二、文科综合复习(历史学科)必须遵循的“八字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1.调整,调整知识结构、重视专题复习,基点在综合;立足点在拥有立体的知识结构所谓立体的知识结构是指同学能在掌握学科系统知识的前提下,打破狭隘的学科壁垒,运用多学科知识,多角度地分析问题也就是说,学生能够用所掌握的各科知识,织成一张纵横交错的立体知识网络,解释一些重大的社会现象专题复习是发挥历史这一独特学科功能的主要方式与手段专题复习的思路,(1)历史问题的现实思考,解释:,具有历史延续性,从古代一直延伸并对现代历史具有启示作用的一些专题例如,*中国传统文化以德治国、以法治国与公民道德纲要的颁布,*康乾盛世辉煌及消退的思考,盛世景象出现的原因、表现;盛世景象前后西方国家的变化及对我国历史的影响;对现实的启示。

    其他如:,祖国统一、进步改革、民族团结、改革开放、世界格局、建国以后的经济发展等,(2)现实问题的历史反思,解释:,从历史的角度、用历史的史实来解释当前的社会热点问题例:影响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几大因素:,*,美国不肯放弃霸权主义政策;,*北约东扩;,*,地方民族主义与分裂势力;,*恐怖主义袭击;,*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等,其他如: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以及党的建设和反腐倡廉(民主法制建设);中美关系问题(中国必须作战略性调整);入世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等问题政治、地理问题的历史交融,解释:,三科知识容易交融的一些专题例如,*,地区经济发展:长三角(上海世博会,现在打造沪宁杭经济带,古代商品经济发展,近代珠三角现在已将香港澳门拉进去)、珠三角(已考,京津地区)、环渤海湾、东北地区南水北调等重大工程(思路:#我国水资源尤其是华北地区水资源的现状#解决我国水资源问题的主要对策#我国历史上解决上述问题的举动#南水北调过程的政治意义和经济意义#如何辩证分析东、中、西三个调水方案#如何处理好治水与调水以及生态保护的关系),其他如可持续发展能力中关于环境与资源(尤其是能源问题)、人口与经济发展、人类对宇宙的认识等以及台湾、朝鲜半岛、西藏、新疆等问题,2巩固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1)明确基本的历史阶段特征:,*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资本主义发展已经成为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但资本主义的发展仍处于童年时期,力量比较幼小。

    这就决定了这一时期的历史走向:资产阶级革命曲折复杂、封建势力仍占上风;对外殖民野蛮残暴,需要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时期:工业革命促使生产力发展,资产阶级队伍壮大,需要进一步摆脱封建势力的束缚,资本主义开始向深度和广度发展;对外殖民以商品输出为主,贩卖黑奴等野蛮行为逐步消除大的阶段如上述,小的阶段也可探究如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日、国、共三方政策变化的趋势及原因,(2)掌握基本的历史规律:,*影响资本主义发展的几大要素,*盛世景象出现的共同原因,*近代化的历程:,a 经济工业化(机器化)、市场化 b 政治民主化、法制化 c 思想科学化、理性化,从中把握洋务运动、辛亥革命对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及失败原因3)形成基本的历史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严复与伊藤博文、海国图志,*地理环境决定论,(4)运用基本的概念与常识、图表,*手工作坊手工工场工厂;重商主义自由主义垄断主义,*资本与资金 *革命与改良,三、充实充实人文思想,建立大历史观,*能汲取有利于自身社会性发展的知识与能力,判断各种文化和社会的价值观,丰富自己的人性与情感,并通过人文感悟而建立起对社会的理性反思如:,构建和谐社会,基本特征:,*民主法治:和谐社会最基本的指导原则和最重要的运作机制,是克服集权制、官僚制和社会腐败和完善社会治安、解决贫富问题的有利武器。

    公平正义:社会各方面的关系得到妥善协调,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维护,人们和谐共存,共同发展诚信友爱:全社会互帮互助,诚实守信,人民平等友爱、融洽相处充满活力:一切有利于社会进步的创造得到尊重,创造活动得到支持,创造才能得到发挥,创造成果得到肯定,是和谐社会的物质基础安定有序:社会组织机制健全,社会管理完善,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社会保持安定团结(如健全社会保障机制等),*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例:(上海历史试卷第36题)美国哈佛大学哈佛燕京图书馆内悬挂着一幅清末民初一位诗人写的对联:,“文明新旧能相益,心理东西本自同”,对联赞叹了人类文明的时间和空间上的传承与交融,哲学家、社会学家、经济学家、科学家、文字家各有讨论假如你是历史学家,对这幅对联作何评论?请自拟一个题目,写一篇历史小论文选题2分,观点12分,史实12分,文字4分),注意:,1、观点明确,论述集中,不要泛泛而谈2、联系中外史实的详略以说明观点为理3、文字通顺、条理清晰,结构合乎逻辑该题不仅情境设计具有人文性,考查内容也具有人文性,它不仅了解考生高级思维能力和个性倾向,还从开放的思维和独特的视角体现人文精神的内涵:人类文明是前后继承、创造、发展的;人类文明是互相补充、交融、促进的;人类发明发展的道路、方式是多样的、人类文明的发展有经验,也有教训。

    这种试题比较符合人文学科的特点和高中教育改革的趋势,值得借鉴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考核重点:如语文作文题“诚信”、消费者的权利和责任感、苏州园林的建筑风格等,*人文精神的内涵丰富:,国民素质(政治学科企业经营者的素质),科学精神(反法轮功、科技革命的影响),以德治国(儒家思想、公民的道德纲要),创新意识:(突破思维定势,形成独立见解),责任意识:(环境保护、消费的权利等),自身修养(审美观、世界观等),例;创新意识要求学生打破传统的思维定势,通过科学的分析与论证,得出新颖的结论2004年上海历史高考卷第24题,中日甲午战争时,慈禧太后命人向李鸿章问策,李怒曰:“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驳诘,临事而问兵舰,兵舰果可恃乎?政府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引自陈旭麓近代中国新陈代谢,在李鸿章看来,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在于,A军费不足、朝廷猜忌和同僚的倾轧,B军费不足、洋务派失误和朝廷猜忌,C同僚倾轧、朝廷猜忌和洋务派失误,D同僚倾轧、洋务派失误和军费不足,四、提高提高活用意识、提倡学以致用,*,学以致用不拘泥于学科知识体系,有广阔的知识面和较为丰富社会经历,善于创设情境,进行知识迁移,完成知识应用。

    如对我国人口数、GDP、铁路长度表的解读,对于圆明园建筑风格的判断,对于公路交通流量的调查和对美国劳动力、中国产业结构变化表的理解,无一不渗透学以致用的观点活用意识的内涵:,*,思维的宽泛性(汴河的解题思路、都江堰),*知识的辐射性(欧盟),*运用的灵活性(春季高考卷北京申奥、欧元的投资),*结合的合理性(岳阳楼记到洞庭湖的经济发展),例1:(2004年上海历史高考卷第28题)2004年4月,美国副总统切尼在复旦大学发表演讲,校方赠送切尼一件礼物(如图)事后,几位学生议论为什么送这件礼物,甲说:“估计是宣传中国古代优秀的教育思想乙说:“可能是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丙说:“也许是让外国人知道中国人权思想比西方早两千多年问题:请概要写出你对甲、乙、丙三种说法的理解6分),(附参考答案:),甲侧重孔子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或孔子的有些教育思想至今仍有现实意义;乙突出孔子是儒家的创始人,儒家文化曾是中国主流文化;丙的说法有一定道理,孔子主张“仁”,孟子提出过“民本”,但与西方启蒙思想家提出的“人权”观念有本质区别开放的思维建基于开放的视野,完成于开放的意识同样是关于全球化的题目,,例2:2000年保送生试卷:某历史考察团准备乘火车考察宋明两朝都城的变迁。

    请依照定都先后的顺序,写出这些都城在地图上的标号1、北京2、太原3、济南4、合肥5、西安6、洛阳7、开封8、徐州9、南京10、上海11、杭州12、武汉),*写出考察必经的铁路线略),*分别说明宋明都城所在地变迁的主要原因提高活用能力的关键是良好的意识是否养成,如:问题意识:,*回归教材:以教材为中心,理解教材的框架结构,建立立体的知识之树学会发问: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怎么产生问题值得关注自己设计题目:有意识地设计一些题目,从选择题到材料题、问答题,精心设计答案认真对待练习:练习题应该精选,不能以多取胜,也不能以掌握答案为目的,应该对每一个答案说出所以然又如考纲意识:,政治新增:,经济常识第3章第(1)节“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中增加“企业兼并与破产”;2、在经济常识第8章第(2)节“对外贸易”中增加“关税”知识点历史调整:,中国近现代史部分适当突出了全民族抗战的内容,如增加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兴起”和“抗战初期的正面战场”的条目修订了一些表述不完整或修饰性较强的文字如“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删去了“专制主义”,“世界政治经济的发展和冲突”改为“世界政治的发展和地区冲突”等地理调整:,1.删减了超出现行教材的非地理性的内容:2.对大纲中表述不统一的部分进行了改写,使各部分的内容表述更加一致,更加明确;3.对个别次级标题进行了改写,使之能够概括其下的具体考试内容。

    此外,在“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中,将“非选择题”改为“综合题”因为“综合题”能更贴切地表示试题类型小结:,合理确定专题,科学强化基础,关注社会现实,延伸拓展知识,善问多问问题,切实查漏补缺,三、文科综合热点分析,1.可持续发展问题,专题分析:,实质:可持续发展战略内容:经济高速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在协调人口、资源、环境、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兼顾当前与未来史实背景:,中国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中国现在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人类对宇宙的认识与发展、人类对环境的对立统一关系的认识与发展、人类对资源、能源的利用,人口问题,现实分析:,:温室气体的排放问题(发达国家的排放水平降到1990年的水平);台风、飓风等,(2),党的建设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专题解释:,党的建设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等内容史实背景:,*历史上腐败亡国教训,认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cailibin
    资质:实名认证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