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一节 心理障碍概述,第二节 神经症,第三节 人格障碍,第四节 性心理障碍,第五章 心理障碍,一、心理障碍的概念,二、心理障碍的判断标准,三、心理障碍的成因,四、心理障碍分类,第一节 心理障碍概述,一、心理障碍的概念(,mental disorder,),心理障碍,又称精神障碍,是指个体无法按社会规范或适宜的方式来适应日常生活要求,而表现出的心理异常或行为偏离二、心理障碍的判断标准,1.经验标准,2.统计学标准,3.医学标准,4.社会适应标准,社会适应能力,1.生活自理能力,2.人际交往能力,3.学习工作与操持家务维持家庭生活的能力,4.遵守社会规范伦理道德风俗习惯规章制度等的能力,三、心理障碍的成因,(一)生物学观点,(二)心理学观点,(三)社会学观点,(四)现代综合观点,认为心理障碍的决定因素是生物因素,它的产生与遗传、脑和躯体损伤、生化因素有关biomedical model,(一)生物学观点,1.遗传学研究,2.神经生化研究,3.脑损伤的研究,4.躯体素质的研究,几种不同的观点,(二)心理学观点,认为变态行为也是通过条件反射强化学习得来的。
认为潜意识心理冲突是心理障碍产生的动力性原因2.行为学习理论,1.心理动力理论,3.人本主义理论,认为潜能发挥受阻是个体产生心理障碍的根源4.认知理论,认为认知是异常行为的核心三)社会学观点,1.社会生活事件,认为社会文化因素在心理障碍产生过程中有重要作用2.都市化,3.社会阶层,4.社会隔离,5.文化背景,(四)现代综合观点,认为心理障碍是,生物心理社,会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biopsychosocial model,四、心理障碍分类,(一)现象学分类,(二)精神病学分类,(三)根据性质与严重程度分类,(一)现象学分类,1.认识过程障碍,2.情感过程障碍,3.意志行为障碍,4.意识障碍,(二)精神病学分类,1.,WHO,分类,ICD-10,2.美国精神医学会分类,DSM-IV,3.中华精神科学会,CCMD-3,(三)根据性质与严重程度分类,1.严重心理异常,2.轻度心理异常,3.心身疾病,4.大脑疾患及躯体缺陷时心理异常,5.特殊条件下的心理异常,一、概念,二、特点,三、共同表现,四、各类神经症,第二节 神经症neurosis,一、,概念,神经症,是一组较轻的大脑功能障碍的统称;表现为持久的心理冲突和情绪烦恼;患者深感痛苦且妨碍心理社会功能;但又没有可证实的器质性病变。
二、特点,1.病因为心理精神因素,2.症状多样,3.一般意识清楚,4.有自知力,主动求治,5.部分患者有人格缺陷,6.无器质性病变及精神病症状,三、共同表现,4.人际冲突,1.焦虑情绪,2.防御行为,3.躯体不适感,恐怖症,强迫症,焦虑症,抑郁症*,癔症*,疑病症,神经衰弱,四、各类神经症,是以对某种客体(特定物体或情境)产生不合理的恐惧为临床表现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恐怖症,(,phobias,),1.恐怖情绪与现实不符,2.对恐怖现象有回避行为,3.患者深感痛苦,4.伴有明显的自主神经症状,特 点,物体恐怖:,场所恐怖:,特定的物体如动物、锐器、血液、自然现象、疾病、尸体等,特定的场所或环境如广场、空旷、恐高、幽闭等,社交恐怖:,特定的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如对视、赤面、学校、异性和恐人等,类 型,心理干预:,1.支持疗法,2.认知重建,3.行为疗法,4.社交技能训练,是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一类神经症患者明知没有必要却又不能以主观意志所克制,其症状特点是,自我强迫与反自我强迫,同时存在,患者感到焦虑、痛苦,有明显的,人格,基础obsessive compulsive neurosis,强迫症,强迫人格特点,完美主义倾向,犹豫不决,享受能力低下,固执刻板,强迫症类型,强迫观念,:,强迫怀疑,强迫回忆,强迫穷思竭虑,强迫对立思维,强迫意向,强迫情绪,魔术性思维,强迫行为:,强迫洗涤,强迫检查,强迫记数,强迫性仪式动作,心理干预:,1.支持疗法,3.行为疗法,2.森田疗法,4.,药物疗法,特点:,1、恐慌程度与现实不相称,2、植物性神经功能失调,3、生化改变,4、运动性不安,anxiety neurosis,焦虑症,是以广泛和持续性焦虑或反复发作的惊奇不安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性障碍。
类,型,广泛性焦虑,惊恐障碍,特征:患者经常持续出现无明确对象或固定内容的紧张不安,或对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问题过分担心、烦恼特征:发作不限于某一特殊情境或特殊场合,患者突然产生极度恐惧状态心理干预:,1.支持疗法,2.认知疗法,3.放松疗法,4.精神分析疗法,是指除具有神经症的共同症状外,突出表现为持久的情绪低落为特征的一类神经症特点:,1.兴趣减少,2.希望减少,3.精力减少,4.自信力减少,抑郁症:,depression neurosis,类,型,隐匿性抑郁症,躁狂性抑郁症,特征:患者主观体验不明显,不深刻,突出表现为躯体症状特征:情感显著、持久,思维行为异常,情绪高涨,易激惹,有躁狂发作心理干预,1.支持疗法,2.认知疗法,3.运动疗法,4.药物疗法,是由心理刺激或暗示引发的短暂性精神障碍,患者有一定的人格基础癔症(歇斯底里)hysteria,癔症样人格特点:,1.情绪不稳,2.自我炫耀,3.自我中心,4.暗示性高,类型,1.癔症性精神障碍(分离障碍),2.癔症性躯体障碍(转换障碍),指患者精神活动与现实不符,患者主要表现为随意运动和感觉功能障碍,心理干预,1.支持疗法,2.精神分析疗法,3.暗示疗法,是以疑病症状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神经症性障碍。
特点:,1,.,对健康过分担忧,2,.,对身体过分关注,3,.,有疑病观念,Hypochondria cal neurosis,疑病症,心理干预,2.暗示疗法,1.认知疗法,3.森田疗法,神经衰弱,neurasthenia,神经衰弱,是一种神经症性障碍,主要表现为精神容易兴奋和脑力容易疲乏,情绪易烦恼,入睡困难1.脑力不足、精神倦怠,2.对内外刺激敏感,3.情绪波动、易烦易怒、缺乏忍耐性,4.紧张性疼痛,5.失眠、多梦,6.心理生理障碍,神经衰弱的典型症状,心理干预,1.消除心理刺激因素,2.森田疗法,3.松弛疗法,4.,药物疗法,一、概念,二、人格障碍的特点,三、人格障碍的类型,四、心理干预,第三节 人格障碍,一、概念,人格障碍(,personality disorder,),是指从童年或少年期开始,并持续终生的显著偏离常态的人格二、人格障碍的特点,1.从童年或少年开始,2.有严重的人格缺陷,3.情感异常,4.缺乏自制力和自知力,5.持续终生,不易改变,三、人格障碍的类型,1.反社会型人格,2.冲动型人格,3.偏执型人格,4.分裂型人格,5.表演型人格,6.强迫型人格,7.焦虑型人格,8.依赖型人格,9.自恋型人格,四、心理干预,1.重建心理和社会环境,2.鼓励多参加社会公益性活动,3.尊重教育,4.心理治疗,促进人格改变,团体性治疗,坚持长期性,性心理障碍,一、定义,二、常见的性心理障碍,三、心理干预,第四节性心理障碍,性心理障碍(psychosexual disorder),泛指在两性行为方面的心理与行为明显偏,离正常,并以这类偏离为性兴奋、性满足,的主要或唯一方式的一组心理障碍。
一、定义,二、常见的性心理障碍,(一)性指向障碍:,1.同性恋,2.恋物癖,3.恋兽癖,4.恋尸癖,5.恋童癖,二、常见的性心理障碍,(二)性偏好障碍:,1.异装癖,2.露阴癖,3.窥阴癖,4.摩擦癖,5.施虐癖,6.受虐癖,(三)性身份障碍:,易性癖(transsexualism),是指从心理上否定自己的性别,认为自己的,性别与外生殖器的性别相反,而强烈要求变,换生理的性别特征二、常见的性心理障碍,(四)其他性心理障碍:,1.口淫癖,2.恋污秽癖,3.恋尿癖,4.恋粪癖,5.恋灌肠癖,6.乱伦,7.电话淫语癖,8.淫书淫画癖,二、常见的性心理障碍,三、心理干预,1、性心理咨询,2、行为疗法(厌恶疗法),复习思考题,1.概念:心理障碍、神经症,2.心理障碍的判断标准,3.什么是社会适应能力?,4.神经症的共同表现,5.强迫人格和癔症人格的特点,6.抑郁症的特点,7.焦虑症的分类,8.性心理障碍的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