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青海考研政治考试真题卷(5)本卷共分为2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一、单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假定资本家投入l00万元的资本,其中不变资80万元,可变资本20万元,雇佣劳动者生产出来的商品价值120万元,那么,剩余价值率为A.50%B.100%C.150%D.200% 2.加快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动力是A.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B.合理利用社会资源,避免资源浪费C.节约使用资源和提高资源利用效率D.节能、节水、节材、节地、资源综合利用和发展循环经济 3.1985年9月4日,英国萨塞克斯大学的波谱学家Kroto带领的研究小组意外地在质谱仪上发现碳元素可以形成由60个或70个碳原子构成的有笼状结构的C60和C70分子,这一偶然发现引起科学界特别是物理学和化学界的强烈反响,成为20世纪后半叶的重大科学发现之一这一事件表明A.偶然性背后隐藏着必然性B.没有必然性的东西也能成为科学研究的对象C.偶然性居于从属地位D.科学的任务正是要从偶然性中发现必然性 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一个性质畸形的社会。
在这个社会中,与帝国主义相勾结的阶级包括A.小农阶级和地主阶级B.工人阶级和官僚买办阶级C.富农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D.官僚买办阶级和地主阶级 5.马克思指出,扩大再生产过程中的追加资本,“它一开始就没有一个价值原子不是由别人的无酬劳动产生的”这句话表明A.资本积累是资本家节欲的结果B.追加资本来源于资本家自己的劳动积累C.资本积累是资本家和工人共同努力的结果D.剩余价值是资本积累的唯一源泉 6.1977年,邓小平在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上提出:“我们国家要赶上世界先进水平,从何着手呢我想,要从科学和教育着手”,“不抓科学、教育,四个现代化就没有希望,就成为一句空话”明确把科教发展作为发展经济、建设现代化强国的先导,摆在我国发展战略的首位,为“科教兴国”发展战略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1995年5月6 S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首次提出在全国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贯彻科教兴国的关键是A.尊重知识,尊重人才B.把科技与教育和经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C.创新人才工作机制D.大力发展教育 7.小康一词,最早出现在《诗经》,其中“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意思是说,人民有劳有逸,日子就能好过党的十六大指出:“必须看到,我国正处在并将长期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达到的小康水平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其中的“很不平衡”是指A.我国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还存在差距B.地区之间、工农之间、城乡之间,以及不同社会阶层之间,收入和生活水平还存在较大的差距C.我国还刚刚迈进小康的社会的门槛D.我国达到的小康还基本上处于生存性消费阶段 8.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写道:“一定量的小麦等于若干量的铁……这个等式说明什么呢它说明在两种不同的物体里面,……有寻种等量的共同的东西因而这两者都等于第三种东西,后者本身既不是第一种物,也不是第二种物这样,两者中的每广个只要是交换价值,就必定能化为这第三种东西……各种商品的交换价值也同样要化为一种共同的东西,各自代表这种共同的东西的多量或少量马克思所说的这种“共同的东西”是指A.交换价值B.使用价值C.具体劳动D.抽象劳动 9.中共中央颁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建设的意见》中提出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的基础是A.组织建设B.思想建设C.制度建设D.法治建设 10.“中国现在已到了短兵相接的时候,一面是帝国主义为领袖,统率买办阶级、大地主、官僚、军阀等大资产阶级组织反革命联合战线,站在一边;一面是革命的国民党为领袖,统率小资产阶级 (自耕农、小商、手工业主),半无产阶级(半自耕农、佃农、手工业工人、店员、小贩),无产阶级(产业工人、苦力、雇农、游民无产阶级)组织革命联合战线,站在一边。
这段话表明毛泽东思想处于A.继续发展阶段B.形成阶段C.成熟阶段D.萌芽阶段 11.历史上的一切社会中,所有制都不可能是单一的,都会存在多种所有制形式由于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只能实行以公有制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资经济等多种非公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长期共同发展具有必然性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是A.收益权B.处分权C.产权D.使用权 12.1928年毛泽东在《土地法》中指出:“没收一切土地归苏维埃政府所有,用下列三种方法分配之: (一)分配农民个别耕种;(二)分配农民共同耕种;(三)由苏维埃政府组织模范农场耕种这段论述提到了"工农武装割据”的A.基本内容B.主要斗争形式C.战略阵地D.基本原则 13.诺贝尔临终前说:“金钱这种东西,只要能解决个人的生活就行,若是过多了,它会成为遏制人类才能的祸害这一观点A.认为质变是量变的必要准备B.只承认质变,否认量变C.只承认量变,否认质变D.认为超出度的变化是质变 14.某工业资本家的全部预付资本为2000万元,其中不变资本1500万元,可变资本500 万元,获得剩余价值300万元,其利润率是A.25%B.20%C.15%D.10% 15.古埃及人相信,世界有始无终,世界原是一片混沌,经创世神的创造和整顿,世界才开始存在。
印度人有两种关于创世的说法根据梨俱吠舍的赞歌,布茹阿玛神的活动创造了世界另一种说法出现于赞歌X129中根据这首赞歌,在创世之初既没有非存在也没有存在宇宙是从单一的原生物质形成的,不论这创造的第一起源是否有一定的形式,也不论其是否有意为之,它都在无极天上以其神眼操控着这个世界这两个民族的创世说A.都是主观唯心主义B.都把主观精神作为唯一真实的存在和世界的本原C.都是客观唯心主义D.前者是主观唯心主义,后者是客观唯心主义 16.2005年1月9日,巴勒斯坦举行历史上第二次大选,产生接替已故领导人阿拉法特的巴民族权力机构主席1月12日,在大选中获胜的是A.哈立德B.阿巴斯C.巴尔古提D.萨尔希 17.胡锦涛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上强调指出,经济社会发展的目的和归宿是A.实现可持续发展B.加强宏观调控C.改善人民生活D.扩大对外开放 18.随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国内知名学府相继成立国学研究院或者国学班,“国学热”现象引起了学术领域和社会领域越来越多的关注然而,与“国学热”的方兴未艾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学子们对于国学却充满无知和排斥。
国学热”在现实中遭遇了国学“无用论”这个现象反映A.实用性是文化的本质属性B.文化是历史的、具体的多样性统一体C.文化不具有客观性D.对文化的理解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19.《安全生产违法行为行政处罚办法》规定,实施查封、扣押,应当当场下达查封、扣押决定书和被查封、扣押的财物清单在交通不便地区,或者不及时查封、扣押可能影响案件查处,或者存在事故隐患可能导致生产安全事故的,可以先行实施查封、扣押,并在__小时内补办查封、扣押决定书,送达当事人A.12B.24C.30D.48 20.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个政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是A.革命B.改革C.创新D.发展 21.人既有自然属性又有社会属性由此而论A.自然属性是社会属性存在的生理基础B.自然属性、社会属性都是人的本质属性C.自然属性不能离开社会属性独立存在,但社会属性可以离开自然属性独立存在D.处于蒙昧时代的原始人只有自然属性而没有社会属性,处于文明时代的人类则两种属性并存 22.根据产业资本的不同部分的周转方式的不同所进行的划分是A.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B.固定资本与流动资本C.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商品资本D.职能资本与借贷资本 23.新世纪新阶段,统一战线工作新的着力点是A.台湾同胞B.拥护祖国统一的各界人士C.支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各界人士D.新的社会阶层人士 24.我国经济发展要坚持速度、结构、效益、质量四者的统一,其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A.效益B.结构C.速度D.质量 25.外部条件对于事物的意义是A.事物得以量变的根源B.事物得以质变的根源C.事物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前提D.决定事物发展基本趋向的要素 二、多项选择题(共25题,每题2分。
每题的备选项中,有多个符合题意) 1.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对资产阶级的“和平赎买”政策主要包括A.委托加工、计划订货的具体形式,“四马分肥”中的资方红利B.给资本家以必要的工作安排和恰当的政治安排C.公私合营后资本家拿取的定息D.国家支付给资本家的补偿基金 2.现代以来,中华民族所面临的主要矛盾包括A.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B.封建残余势力和人民大众C.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资本主义道路和社会主义道路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 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A.认识起源于经验B.客观事物是认识的对象C.社会实践是认识的基础D.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 4.有关西亚北非局势,温家宝在3月记者招待会上说:我们十分关注西亚北非发生的政治动荡,但是我们认为,任何把中国同西亚北非发生政治动荡的国家相类比都是不正确的因为我们选择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这条道路的主要特点是A.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B.必须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C.必须坚持社会公平正义,以保持社会的和谐稳定D.必须保障人民的民主权利,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以进一步调动人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十二五”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
十二五”的主要目标任务是A.推动经济发展再上新台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B.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扎实推进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C.全面改善人民生活,全面深化改革开放D.不断加强政府自身改革建设 6.人生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以下属于人生观范畴的有A.回答人为什么活着的问题B.回答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C.回答人应当怎样对待生活的问题D.回答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的问题 7.土地革命时期的工农武装割据与封建的军阀割据的区别在于A.形成背景不同B.社会根源不同C.出现范围不同D.政权性质不同 8.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A.制定B.补充C.废止D.认可 9.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实行过两次合作,先后建立了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第一次国民革命统一战线相比较,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具有的新特点是A.广泛的民族性和复杂的阶级矛盾B.国共双方有政权有军队的合作C.有正式的固定的组织形式D.有协商一致的具体的共同纲领 10.我国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C.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优势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 1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这是因为,发展生产力是A.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B.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要求C.解决社会主义矛盾的要求D.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 12.1999年,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WTO达成了“双赢”的协议,它将对两国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这在辩证法上的启示是A.矛盾的双方在相互斗争中获得发展B.矛盾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某种发展为条件C.矛盾的一方克服另一方而使自身获得发展D.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推动事物发展E.矛盾双方可以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到发展 13.每一复杂的生物个体都是由各种不同的细胞构成的系统,其中每个细胞中的DNA都包含了该生物个体所有性状的遗传信息由此可见A.整体等于各部分的总和B.整体具有部分所不具有的特性C.整体的所有属性存在于部分之中D.整体和部分是相互渗透的E.整体和部分在一定条件下相互生成和转化 14.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其内涵有A.人的本质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B.人的本质在于人的社会性C.人的本质是自由D.人的本质形成于人的各种社会关系中E.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 15.资本家经营的畜牧场中的种牛,属于A.不变资本B.可变资本C.固定资本D.流动资本E.生产资本 16.1999年全球互联网上贸易额达1450亿美元,2000年将达2000~4000亿美元。
电子商务的发展,对加快资本周转速度起着重要作用,体现在缩短A.资本由货币资本转化为生产资本的时间B.资本由商品资本转化为货币资本的时间C.原材料的储备时间D.劳动者加工劳动对象的时间E.生产过程中自然力作用于劳动对象的时间 17.土地所有者从租种他的优等地的农业资本家那里获得的地租是农产品的A.市场价格与成本价格的差额B.生产价格与成本价格的差额C.个别生产价格与社会生产价格的差额D.价值与生产价格的差额E.价值与平均利润的差额 18.毛泽东指出,无产阶级要实现对同盟者的领导必须具备的条件有A.率领同盟者向着共同的敌人作坚决的斗争,并取得胜利B.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对同盟者实行又联合又斗争的政策C.对同盟者给以物质福利,至少不损害其利益,同时给予政治教育D.对同盟者采取“有理、有利、有节”的策略原则E.坚持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方针 19.我国对个体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成功经验主要有A.在土地改革基础上,不失时机地引导个体农民走互助合作道路B.遵循自愿互利、典型示范、国家帮助的原则C.实行“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体制D.在有条件的地区推广农业生产责任制E.采取从互助组到初级合作社到高级合作社的逐步过渡形式 20.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A.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C.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优势D.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E.国有经济的比重大于集体经济 21.邓小平指出:“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这一理论命题的涵义是A.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B.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C.民主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D.民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E.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内在属性 22.邓小平理论之所以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阶段,是因为邓小平理论A.开拓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B.提出了新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D.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E.形成了新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体系 23.中国共产党十五届五中全会强调,制定“十五”计划并顺利实现“十五”计划规定的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奋斗目标,必须A.把发展作为主题B.把结构调整作为主线C.把机构改革作为紧迫任务D.把改革开放和科技进步作为动力E.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作为根本出发点 24.2000年2月,江泽民同志在广东视察时,提出了“三个代表”的重要论断,指出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A.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B.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C.先进科学技术的进步趋势D.先进文化的前进的方向E.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25.2000年6月,朝鲜与韩国最高领导人实现了历史性会晤。
会晤取得的共识有A.应由朝鲜民族自主地解决朝鲜统一问题B.致力解决离散家庭团聚等问题C.加强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D.尽快举行当局之间的对话E.用联邦制的方式解决国家统一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