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济/贸易/财会 > 财政/税收
搜柄,搜必应! 快速导航 | 使用教程

财政课件第二章

文档格式:PPT| 40 页|大小 246.50KB|2024-12-11 发布|举报 | 版权申诉
第1页
第2页
第3页
下载文档到电脑,查找使用更方便 还剩页未读,继续阅读>>
1 / 40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下载文档
  • 版权提示
  • 文本预览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第二章 财政支出的规模与结构,第一节 财政支出的分类,一、按支出的具体用途分类,1,,基本建设支出指国家财政用于基本建设投资的支出这项支出构成固定资产投资的主要部分,用于满足固定资产的新建、扩建、改建等工程项目的需要在我国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此项支出经常居于财政支出的首位2,,企业挖潜改造支出指国家财政用于企业挖潜、革新、改造方面的支出目的是支持企业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的更新改造,提高生产率3,,地质勘探费支出指财政用于地质勘探机构的勘探工作费用4,,科技三项费支出指国家用于新产品试制费、中间试验费、重要科学研究经费等三项费用支出5,,流动资金支出指财政用于核工业和航空航天工业企业的流动资金的支出6,,物资储备支出指财政专门用于国家物资储备部门建立物资储备的支出7,,支援农业支出8,,科教文卫事业费支出9,,国防支出,行政管理费支出10,,社会保障支出此外,还有债务支出、城市维护费支出、补贴支出等等我国国家预算的支出科目就是按照这种分类方法设置的,共有,29,类支出二、按国家职能分类,1,,经济建设支出。

    包括上述的基本建设支出、企业挖潜改造支出、地质勘探费支出、科技三项费支出、流动资金支出、物资储备支出、支援农业支出、公交商部门的事业费支出、城市维护费支出、社会保障支出等等2,,社会文教费支出包括政府用于科教文卫、出版、通信、文物、体育、地政、海洋、计划生育等方面的经费、研究费、补助费等3,,国防费支出包括武器和军事设备支出、军事人员给养支出、军事科研支出、对外军事援助支出、民兵事业费支出、实行兵役制的公安、边防、武警部队及消防队伍的各种经费等4,,行政管理费支出包括国家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公检法机关、驻外机构的各种经费、业务费等5,,其他支出如债务支出等这种分类,可以揭示政府职能的侧重及不同时期政府职能的变化三、按经济性质分类,1,,购买性支出指政府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支出既包括政府日常政务活动所需商品与劳务,又包括政府投资所需的商品和劳务这类支出的特点是,财政一手付出了资金,另一手购得了相应的商品和劳务政府与其他经济主体一样,按市场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2,,转移性支出指政府单方面、无偿的资金支出这类支出主要有补助支出、捐赠支出、债务利息支出这类支出的特点是,财政付出了资金,却无任何所得这种分类有较强的经济意义:,(,1,)购买性支出的作用是通过支出使政府掌握的资金与市场上的商品和劳务交换,政府直接以购买者的身份出现在市场上,因而对社会的生产和就业有直接的影响。

    当然也影响到分配,但是间接影响的转移性支出的作用是通过支出使政府手中的资金转移到领受着的手中,是资金使用权的转移,因而这类支出直接影响收入分配对生产和就业的影响则是间接的2,)在安排购买性支出时,政府必须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因此对政府的财政活动体现出较强的效益约束在安排转移性支出时,其规模及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只能根据政府与微观经济主体、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谈判情况而定,因此对政府财政活动的效益约束是软的3,)在购买性支出过程中,微观经济主体同政府之间发生联系也要遵循等价交换的原则,他们的收益取决于市场供求及成本,所以对微观主体的预算约束是硬的在转移性支出的过程中,微观经济主体可获得的收入在很大程度上并不取决于自己的经营能力,而取决于同政府讨价还价的能力,所以对微观经济主体的预算约束是软的由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在财政支出总额中,购买性支出所占比重大,财政活动对生产和就业的直接影响就大些;转移性支出所占比重大,财政活动对收入分配的直接影响就大些四、按支出产生效益的时间分类,1,,经常性支出是维持公共部门正常运转或保障人们基本生活所必需的支出,主要包括人员经费、公用经费及社会保障支出。

    这种支出的特点是,它的消耗会使社会直接受益或当期收益,如行政管理费的消耗会形成为当期服务的公共物品可见,经常性支出直接构成当期,公共物品的成本,按照公平原则当期公共物品收益应与本期公共物品的成本相对应理论上说,经常性支出的补偿方式应为税收2,资本性支出是用于购买或生产耐久品的支出这类支出的特点是耗费的结果将形成长期使用的固定资产资本性支出的成果一部分是当期收益,更多的是在以后的较长时间内受益资本性支出的补偿方式有两种:一是税收,二是国债第三节 财政支出规模,一、,衡量财政支出规模的指标,1,绝对量指标,2,相对量指标,二、,发达国家财政支出规模的发展趋势,1,趋势财政支出增长是经济发达国家的发展趋势在资本主义早期,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是比较小的那时主张国家放任政策,国家的职能基本上限于维护社会秩序、保障国家安全,在经济文化社会方面很少有作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为了维持经济发展,克服经济危机,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同时为了防止社会动荡,不得不提供社会保障,因而使财政支出不断增加加之,GDP的增长,筹措,财政收入的措施的加强、手段的增多,从财源方面支持了财政支出的膨胀2,财政支出增长趋势的理论,(1)瓦格纳法则。

    19世纪德国经济学家阿道富瓦格纳(Adolf Wagner)对财政支出不断增长进行了研究,其研究成果被称为瓦格纳法则,可以表述为: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财政支出的规模也随之提高瓦格纳认为,现代工业的发展会引起社会进步,社会进步必然导致国家活动的增长他把导致政府支出增长的因素分为政治因素和经济因素所谓政治因素是指随着经济的工业化,正在扩张的市场和市场中的当事人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复杂,市场关系的复杂化引起了对商业法律和契约的需要,并要求建立司法组织执行这些法律,这样就需要把更多的资源用于提供治安和法律的设施所谓经济因素是指工业的发展推动了都市化的进程,人口的居住将密集化,由此将产生拥挤等外部性问题,需要政府进行管理和调节2,)梯度渐进增长论(内外因素论),英国经济学家批考克(,Peacock,)与怀斯曼(,Wiseman,)根据他们的研究提出了导致公共支出增长的内在因素与外在因素,并认为外在因素是说明公共支出增长超过,GDP,增长速度的主要原因在正常条件下,经济发展,收入水平上升,按不变的税率征收的所得税也会上升,,于是政府支出上升与,GDP,上升呈线性关系这是内在因素作用的结果但一旦发生了外部冲突,如战争,政府就会被迫提高税率,而公众在危机使企业会接受提高了的税率,这就是所谓的“替代效应”,即在危急时期公共支出会替代私人支出,公共支出的比重会增加。

    但在危急时期过去后,公共支出并不会退回到先前的水平一般情况下,一个国家在战争结束之后,总有大量的国债,公共支出会持续很高3,)经济发展阶段论,美国经济学家马斯格雷夫()和罗斯托()用经济发展阶段论来解释公共支出增长的原因他们认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阶段,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公共部门为经济发展提供社会基础设施,如道路、运输系统、环境卫生系统、法律与秩序、健康与教育及其他用于人力资本的投资等等在发展的中期,政府投资还应继续进行,但这使其政府投资只是对私人投资的补充一旦经济达到成熟阶段,公共支出将从基础设施支出转向不断增加的教育、保健、福利服务的支出,且这方面的支出增长将大大超过其他方面支出的增长,也会快于,GDP,的增长速度三、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趋势,在经济体制改革以前,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是比较高的这是由当时的经济体制决定的一方面,当时实行的是低工资、高就业的政策,在,GDP,的初次分配中,个人所占的比重较小,同时许多个人生活必需品都由国家低价甚至无偿供给;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利润及折旧基金全部上缴国家,他们的固定资产和流动资金投资,及更新改造投资由国家拨付。

    实行的是统收统支制度,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就必然较高经济体制改革以后,情况发生了变化改革的核心是要调动微观经济主体的积极性,因此实行放权让利政策所以在改革之初就经历一个向国有企业放权让利和提高人们收入水平的阶段,许多财政支出减少或缩小,甚至消失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自然出现下降的趋势但从实际来看,下降的幅度过大,从,1978,年至,1985,年,18,年间下降了近,20,个百分点,平均每年下降,1,个百分点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年份,财政支出,GDP,比重,1978,1121.1,3624.1,30.96,1980,1228.8,4517.8,27.2,1981,1138.4,4862.4,23.4,1983,1409.5,5934.5,23.8,1985,2004.3,8964.4,22.4,1987,2262.2,11962.5,18.9,1990,3083.6,18547.9,16.6,1991,3386.6,21617.8,15.7,1992,3742.2,26638.1,14.1,年份,财政支出,GDP,比重,1993,4642.3,34634.4,13.4,1994,5792.6,46579.4,12.4,1995,6823.7,58478.1,11.7,1996,7937.55,67884.6,11.7,1997,9233.6,74462.6,12.4,1998,10798.2,78345.2,13.8,1999,13187.7,81910.9,16.1,2000,15886.5,89403.6,17.8,2001,18902.6,98592.9,19.2,2002,22053.2,107897.6,20.4,2003,24650,121511.4,20.3,从上表中可以看到,我国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不算很高。

    今后我国财政支出比率还会提高,因为:,1,,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政府不仅要在基础设施上加大投入,而且要再保健、文化、教育等方面增加支出;,2,,上表中的财政支出比率未包括公债利息支出,随着公债发行规模的增大,利息支出也会增加;,3,,随着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全面建立,社会保障支出会增加第四节 财政支出结构,一、财政支出的职能结构,财政支出结构与政府职能有紧密的对应关系从下表中可看出我国财政支出职能结构的变化:,1,经济建设支出,是最大支出项目1985,年以前,绝大部分年份的经济建设支出比重都高于,55%,这主要是经济体制原因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经济建设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逐渐下降,现在已降到,40%,以下这说明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政府职能已发生了很大转变年份,经济建设支出,社会文教支出,国防支出,行政管理支出,其他支出,1970,60.5,8.0,22.4,4.9,4.2,1975,58.7,12.6,18.4,2.0,6.3,1980,58.2,16.2,15.8,6.1,3.7,1985,56.3,20.4,9.6,8.5,5.2,1990,44.4,23.9,9.4,13.4,8.9,1995,41.9,25.7,9.3,14.6,8.5,1996,40.7,26.2,9.1,14.9,9.1,1997,39.5,26.7,8.8,14.7,10.3,1998,38.7,27.1,8.7,14.8,10.7,1999,38.4,27.6,8.2,15.3,10.5,2000,36.2,27.6,7.6,17.4,11.2,2001,2002,34.2,30.3,27.6,26.9,7.6,7.7,18.6,18.6,12,16.5,2,,,社会文教支出,是财政支出中的重要项目。

    改革开放后,社会文教支出在财政支出中的比重有了较大提高今后随着公共财政体制的建立,政府将越来越重视公共支出,因此社会文教支出将呈现上升势头3,,,国防支出,受国际国内政治经济形势变化的影响较大,其支出呈现出不同历史时期特点。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卖家[上传人]:xianghuahua
    资质:实名认证
    相关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