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考研中医考试考前冲刺卷(3)本卷共分为1大题50小题,作答时间为180分钟,总分100分,60分及格一、单项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设非齐次线性微分方程y'+P(x)y=Q(x)有两个不同的解y1(x),y2(x),C为任意常数,则该方程的通解是______.A.C[y1(x)-y2(x)]B.y1(x)+C[y1(x)-y2(x)]C.C[y1(x)+y2(x)]D.y1(x)+C[y1(x)+y2(x)] 2.设f(x,y)与ψ(x,y)均为可微函数,且ψ'y(x,y)≠0.已知(x0,y0)是f(x,y)在约束条件ψ(x,y)=0下的一个极值点,下列选项正确的是______.A.若f'x(x0,y0)=0,则f'y(x0,Y0)=0B.若f'x(x0,y0)=0,则f'y(x0,Y0)≠0C.若f'x(x0,y0)≠0,则f'y(x0,Y0)=0D.若f'x(x0,y0)≠0,则f'y(x0,Y0)≠0 3.n阶矩阵A具有n个不同的特征值是A与对角矩阵相似的A.充分必要条件.B.充分而非必要条件.C.必要而非充分条件.D.既非充分也非必要条件. 4.设随机变量(X,Y)服从二维正态分布,且X与Y不相关,fX(x),fY(y)分别表示X,Y的概率密度则在Y=y的条件下,X的条件概率密度fX|Y(x|y)为A.fX(x).B.fY(y).C.fX(x)fY(y).D. 5.假定一个表单里有一个文本框Textl和一个命令按钮组CommandGroup1,命令按钮组是一个容器对象,其中包含Command1和Command2两个命令按钮,如果要在Command1命令按钮的某个方法中访问文本框Value属性值,下面______是正确的。
A.This.Thisform.Text1.ValueB.This.Parent.Parent.Text1.ValueC.Parent.Parent.Text1.ValueD.This.Parent.Text1.Value 6.设A,B为n阶实对称矩阵,则A,B合同的充分必要条件是__A.A与B相似B.r(A)=r(B)C.A,B的正惯性指数相同D.A,B与同一个对角阵合同 7.设A,B为n阶矩阵,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A.若A,B有相同的特征值,则A~BB.A的特征值中非零特征值的个数与A的秩相等C.若A~B,则A,B与同一个对角阵相似D.若A可对角化,且A~B,则A,B与同一个对角阵相似 8.设φ1(x),φ2(x),φ3(x)是微分方程y"+P(x)y'+Q(x)y=f(x)的三个线性无关的特解,则该方程的通解为__A.C1φ1(x)+C2φ2(x)+C3φ3(x)B.C1[φ1(x)-φ2(x)]4-C2[φ1(x)-φ3(x)]+C3[φ2(x)-φ3(x)]+φ1(x)C.C1[φ1(x)-φ2(x)]+C2φ2(x)+φ3(x)D. 9.一般说来,__即狭义的德育A.政治教育B.思想教育C.法制教育D.道德教育 10.德国教育家赫尔巴特提出过的著名德育原则是__A.社会化活动原则B.教育性教学原则C.自然后果原则D.知行统一原则 11.李由于被同学揭发私拿了水果摊上的一个苹果,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
老师问道:“李,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经是第几次了”李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如试图对李进行教育,教师应从哪方面入手__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12.运用奖励和惩罚,是德育工作的__A.比较法B.榜样法C.评价法D.自我教育法 13.“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这是充分运用了下列哪一种德育方法__A.实际锻炼B.榜样示范C.陶冶教育D.品德评价 14.在中小学生品德形成发展中德育起__A.决定作用B.条件作用C.主导作用D.保证作用 15.我国商、周的奴隶社会“六艺”教育中的__主要是德育内容A.礼B.射C.御D.书 16.学校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__A.教学B.劳动C.课外活动D.班主任工作 17.课外校外教育是对课堂教学的一种__A.延展B.必要补充C.深化D.变革 18.赫尔巴特说:“我不承认有任何‘无教育的教学”’,“教学如果没有进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种没有目的的手段”。
表明德育应该具有__A.个体性功能B.教育性功能C.文化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 19.德育任务不包括__A.形成学生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道德观B.培养学生坚定的政治立场C.传授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充分发展学生智力D.养成学生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 20.采用两难故事对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的是__A.科尔伯格B.艾里克森C.皮亚杰D.罗杰斯 21.德育过程中,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的顺序是__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意为开端,意、知、情、行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有多种开端 22.德育的基本方法包括四大类,即语言说理、形象感染、实际训练和__A.操行评定B.训练法C.参观D.品德评价 23.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重要而又特殊的途径是__A.课外校外教育B.各科教学C.社会实践活动D.班主任工作 24.教育性教学原则主要体现在教学过程的__A.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中B.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中C.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中D.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中 25.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所倡导的“平行教育”的德育原则是指__A.知行统一原则B.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C.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D.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26.我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有__A.道德教育、心理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B.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法制教育、政治教育C.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心理教育D.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青春期教育、道德教育 27.__德育方法是教师自觉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熏陶和感染A.语言说理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陶冶教育法 28.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__A.社会对受教育者的德育要求与受教育者的品德基础的矛盾B.正确思想与错误思想的矛盾C.德育要求与个人需求的矛盾D.知与不知的矛盾 29.德育能够“齐风俗,一民心”,是因为具有__A.社会性功能B.个性生存功能C.个体享用功能D.经济性功能 30.学校德育对政治、经济、文化发生影响,是因为具有__A.发展性功能B.个体性功能C.教育性功能D.社会性功能 31.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本质体现与最高境界是__A.适应性功能B.生存功能C.享用性功能D.发展功能 32.由于德育具有__的特点,才使得有些人感到日常生活中的奉献是一种幸福,而不是“牺牲”A.政治性B.享用性C.发展性D.社会性 33.由于5~8岁的儿童,通常表现为服从外部规则,接受权威指定的规范,所以此时儿童的道德属于__A.他律道德阶段B.自律道德阶段C.权威道德阶段D.公众道德阶段 34.“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体现出人具有的__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 35.学校实现德育内容、达到德育目标的基本手段是__A.各科教学活动B.共青团、少先队组织的活动C.班主任工作D.校会、班会、周会、晨会、时事政策学习 36.法制教育按照教育内容的分类,属于__A.德育B.智育C.体育D.美育 37.“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__A.从学生实际出发的原则B.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C.知行统一的原则D.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 38.运用先进典型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是德育的__A.引导法B.榜样法C.谈话法D.讨论法 39.教师对学生进行说服教育的独自方式是__A.谈话B.讲解和报告C.阅读D.讨论 40.设随机变量X服从参数为A(A>0)的指数分布,事件A=X≥0,B=X≥2,C=X<2,D=X=5,则下列结论一定正确的是A.A,B,C相互独立B.A,B,D相互独立C.B,C,D相互独立D.A,B,C,D两两独立 41.设随机变量(X,Y)服从二维正态分布,且X与Y不相关,fX(x),fY(y)分别表示X,Y的概率密度,则在Y=y的条件下,x的条件概率密度fX|Y(x|y)为______.A.fx(x)B.fY(y)C.fX(x)fY(y)D. 42.已知0<P(B)<1,且P[(A1+A2)|B]=P(A1|B)+P(A2|B),则是下列选项成立的是______.A.B.P(A1B+A2B)=P(A1B)+P(A2B)C.P(A1+A A.社区性和团体性B.社区性和校园环境C.校园环境和家庭环境D.社会性和家庭环境 47.以僧为师,以史为师,成为古代 ______ 教育的一大特点A.印度B.中国C.巴比伦D.埃及 48.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规定把发展 ______ 的责任交给地方A.基础教育B.中学教育C.中等教育D.职业教育 49.明显反映了“中体西用”的精神,体现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特点的学制是__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50.教育目的问题上,法国教育家卢梭的主张体现了__A.社会本位的思想B.个人本位的思想C.社会效率论思想D.教育无目的论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