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心理健康与心理调适,1,第一章 心理健康概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人,,—,心身统一的社会实体心理 ≠ 心里,心理 — 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教育的主题,,,第一章 心理健康概论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和行为规律的科学2,第一节 现代健康观,一、人类健康模式的演变,(一)迷信的健康模式,(二)机械的健康模式,(三)生物健康模式,(四)生物—心理—社会的健康模式,,,第一节 现代健康观一、人类健康模式的演变(一)迷信的健康模,3,二、现代健康的定义,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之初在《宪章》的序言中指出:,“健康是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好状态,而不是仅仅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二、现代健康的定义 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成立,4,三、现代健康观的内容,(一)生理健康:躯体没有疾病 即传统意义的健康,(二)心理健康:没有主观不适感 心理活动和行为协调一致三)社会适应良好:适应职业角色和人际关系三、现代健康观的内容(一)生理健康:躯体没有疾病 即传,5,四、现代健康的标准,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阿拉木图宣言》中提出了健康的10条标准。
P.3-4),,,,四、现代健康的标准197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在阿拉,6,五、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生理健康与心理健康密不可分,生理健康是心理健康的前提和基础,心理健康是生理健康的动力和保证,(二)生理健康是社会适应良好的前提,(三)心理健康是人生幸福的源泉,成功与失败的人最明显的差别不在于智力,而在于是否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五、心理健康是现代健康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生理健康与心理健,7,第二节 心理健康标准及其应用,心理健康标准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对外适应良好,一、奥尔伯特的6条标准(P.6),二、马斯洛和密特尔曼的10条标准(P.6),被认为是健康心理标准的“标准”,三、第三届国际心理卫生大会的标准 4条(P.4),,,第二节 心理健康标准及其应用心理健康标准应兼顾:,8,四、我国公认的心理健康标准,了解自我,悦纳自我,接受他人,善于与人相处,正视现实,接受现实,接受生活,乐于工作,能协调和控制情绪,心境良好,人格完整和谐,智力正常,智商在80以上,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四、我国公认的心理健康标准了解自我,悦纳自我,9,五、心理状态等级的划分,(一)心理健康状态,(二)心理不良状态,亚健康状态,(三)心理障碍,心理状态的延迟\退缩或偏离,(四)心理疾病,强烈心理反应\明显躯体不适,,,五、心理状态等级的划分(一)心理健康状态,10,六、心理异常及其判别,不易判别心理异常的原因,1、心理健康具有连续性和层次性,并非绝对的。
2、心理状态为动态发展的3、异常与正常心理之间的差别常是相对的4、心理活动的表现常受多种因素的影响5、单纯的心理问题目前还没特效的仪器可检测六、心理异常及其判别不易判别心理异常的原因,11,区分心理正常和异常的标准,1、自我评价标准 自知力,2、心理测验标准 参考依据,3、病因病理学分类标准 最客观的标准,4、外部评价标准 他人评价,5、社会适应性标准,,,区分心理正常和异常的标准,12,第三节 亚健康与心理卫生预防保健,亚健康—又称为“第三种状态”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亚健康的临床表现及危害,1、躯体方面的表现,2、心理方面的表现,3、社会交往方面的表现,,,第三节 亚健康与心理卫生预防保健亚健康—又称为“第三种状态,13,亚健康的危害,亚健康是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前状态亚健康状态明显影响工作效能和生活学习质量心理亚健康状态极易导致精神心理疾患多数亚健康状态与生物钟紊乱构成因果关系严重亚健康明显影响身心健康亚健康的危害亚健康是多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前状态14,心理卫生三级预防保健,心理初级预防保健,预防干预,避免问题发生.以人类社会整体为保健对象.最为重要,最为困难.,心理次级预防保健,早期识别诊断和防治,避免问题扩大加重.,心理三级保健,专业治疗工作,,,,心理卫生三级预防保健心理初级预防保健,15,第四节 建构社会心理和谐体系,心理和谐,指人们的心理状态以及影响心理的各要素协调统一、相对稳定,保持积极乐观向上,能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困难、挫折和荣誉。
第四节 建构社会心理和谐体系心理和谐,16,心理和谐的特征,心理构成要素上的协调性,为人处世上的理智性,心理体验上的愉悦性,表征意义上的总体性,将矛盾冲突控制在小范围内,持续时间上的稳定性,,,心理和谐的特征心理构成要素上的协调性,17,心理和谐的重要性,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内核,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心理和谐音是社会安定有序的保障,心理和谐是社会发展创新的活力源泉,,,心理和谐的重要性心理和谐是社会和谐的内核,18,当前心理不和谐部题的主要表现,部分社会成员对现状不满,心理失衡相当多的社会成员心理焦虑,心浮气躁,急功近利许多社会成员情感淡漠,心理无助当前心理不和谐部题的主要表现部分社会成员对现状不满,心理失衡,19,社会心理和谐体系的构建,物质基础是构建心理和谐体系的前提条件,教育辅导是构建心理和谐体系的有效手段,价值共识是构建心理和谐体系的首要准则,文化引导是构建心理和谐体系的重要途径,,,社会心理和谐体系的构建物质基础是构建心理和谐体系的前提条件,20,专业技术人员如何促进自我心理和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掌握应对心理问题的方法合理调控情绪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增进人际关系。
专业技术人员如何促进自我心理和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21,。